临沂市广播电视台 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三大网络经过技术改造,其主要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也趋于相同,在网络架构中实现资源共享,用户可在网络上享受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项服务。新一代的数字电视经过多网融合改造,能够构建宽带化与数字化的有线电视模式,进而增大融合推广的力度。本文主要对新一代数字电视多网融合系统构建主要技术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提高我国数字电视技术的综合服务水平,通过开发优良的业务体系,使其朝着积极、有效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数字电视;多网融合;宽带传输
数字电视的业务首先包括传统的电视业务和广告业务,在这方面,数字电视在系统内与卫星数字电视及地面移动数字电视产生直接竞争。对手可以提供与数字电视相同或相似的内容,且具有移动特性、便捷性等额外附加价值。在传统的电视业务与广告业务上,数字电视还在多网融合时代面临IPTV、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的竞争。因为它们在技术和能力上同样能为用户提供与数字电视同质化的服务。在多网融合之前,此类服务为国家政策所限制,无法完全铺开,而在多网融合之后,随着广播电视与电信的服务可双向进入,系统外的威胁成为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直接压力。
一、多网融合技术概述
多网融合技术是现代化网络技术中的代表,它属于新型的技术手段,该系统能够连接安全防范、管理以及监控设备,运用间接转化的方式将网络子系统和信息网沟通在一起,并利用TCP/IP通信协议,实现光纤网络的传播,保证各个系统的协调配合,完善管理工作,做好集成系统应用。多网融合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运用有助于将技术和内容集合为一体,实现信息网的接入控制,并做好管理系统的应用。简而言之,多网融合技术就是在宽带网络中实现各种科学技术的联合使用,将各种系统整合在一起,做好分析和管理工作,进而加强控制的一种新技术。将多网融合技术应用到通信工程之中,能够实现一体化管理,做好汇总工作。与国外多网融合技术相比,我国该项技术的起步较晚,相关数据还不够完整,也没有建立自己的模型化管理。自主生产的自动化指挥系统虽然做到了数据的融合,但是其覆盖面积过小,缺乏规范化管控,人力和财力的投入也受到较大限制。
二、数字电视多网融合系统分析
2.1数字电视节目源
数据库的服务器主要用于存储相关的数据信息,为了确保访问者的合法性,必须严格禁止没有权限的用户对其访问,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需要构建一套健全的用户权限管理体制;此外,要确保本系统运作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以避免由于系统发生故障造成数据的丢失。我们以学校为事例,本系统的使用与维护仅需一台或多台配置高的计算机作为系统服务器,其他浏览器客户端使用中等配置的计算机就能实现。同时,没有必要在浏览客服端安装任何插件,只要把网络连接设备连接到校园网上就可以。因此,考虑到经济因素,本系统是切实可行的。数字电视节目源需要对收集到的信息展开管理,其中涉及到的大部分功能都需要各个系统的管理部门相互协作下才能完成。学校需要通过网络将学生的个人信息、培训计划信息等录入电脑,数字电视节目源也需从网络上了解其选课信息以实现有效的管理。在系统设计方面,为了确保所开发的产品更加成熟且实用,必须对各个功能做出反复的斟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宽带传输技术的分析
视频服务器能够借助于对视频流的处理,来确保信号传输网络能够被用户及时接受,确保了传输活动的稳定性与灵活性。再者,宽带传输网络分为了骨干传输以及用户接入传输端2个部分。因此,数字交互式的传输方式存在于不同的服务器中,它们往往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印象,不同的业务处理者与信息内容提供者,需要为网络传输活动提供不同类型的业务项目。其中,宽带传输网络的信号处理,需要针对于各类基层信息内容做到不断完善,例如,性别信息、民族信息以及国籍信息等,这些只有宽带网络传输管理者才能达到相关的维护需求,而其他使用者没有权利进行访问。用户管理活动,需要的是针对于三网用户的种类存在差异,因此,需要设定不同用户的访问权限存在差异化,管理员虽然拥有者更高级别的权限,且能够完成对一些基础信息的处理,但是也要根据其他用户的使用需求,将这些需求满足到位,确保信息内容的传递可以实现人性化与便捷化。
2.3数字电视多媒体网络技术分析
数字电视多媒体网络是多网融合通信工程在应用中与实际联系最为紧密的项目,它能够满足受众对电视事业的高标准和高要求,保证通信和数字信息传递的稳定性。在多网融合通信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发展目标,结合产业链进行调整,促进我国电视产业向电视强国转变。优化投资环境,开展企业招标,积极支持数字电视相关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上市公司配股和增幅新股等方式筹集资金,增加对数字电视产业的投入;其次,增强税收政策的支持,对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进行优惠,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发展,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的数字电视技术创新体制,鼓励企业联合开发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在现有科研院所和企业基础上组建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加强数字电视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我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和服务,并积极发展地面数字电视,加强农村地区广播电视覆盖,大力推进广播电视网络的数字化升级改造,鼓励境外有关研发机构和企业来华设立数字电视技术开发中心,实行机卡分离技术体制;再次,加强市场培训和监督,实施网台分离,鼓励采用以国内技术为主体的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强化对数字电视节目制作、集成、播出等环节的监管,推进实施网台分离,形成适应数字化发展需要的电视运营机制;最后,电信广电优势互补,推进“多网融合”。鼓励电视机构开展数字电视和增值电信业务,支持国有电信企业参与数字电视接入网建设和电视接收端数字化改造,打破壁垒,互相准入,坚持“多网融合”和优势互补,从而突出通信工程的优势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广电网络将从当前数字模拟混合阶段快速过滤到完全的数字化双向网络,从而进入到全新领域的通信发展阶段。在广电网络的现代化建设中,广电行业应掌握自身发展的主动权,成为规划革新技术的主导者,并成为新兴网络技术发展的革命力量。
参考文献
[1]陈文. 关于数字电视与宽带IP网络融合关键技术应用研究[J]. 西部广播电视, 2016(23):243-243.
[2]尚海龙. 数字电视产业:融合发展已成必然[J]. 电器, 2013(10):64-64.
[3]王大鹏. 基于多网融合的通信工程研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34):5-6.
论文作者:李春梅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3
标签:数字电视论文; 技术论文; 网络论文; 系统论文; 电视论文; 通信工程论文; 用户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