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越南执政党建设:特点、挑战与对策_越南共产党论文

转型期越南执政党建设:特点、挑战与对策_越南共产党论文

转型时期的越南执政党建设:特点、挑战与应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越南论文,执政党论文,时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转型时期越南执政党建设的主要特点

1.执政党建设的中心任务发生变化:从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到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越南统一以后,结束了长期分裂和战争的局面,医治战争创伤、发展社会生产力、改 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本应成为越南执政党的工作重点。然而,由于“左”的指导思想 作崇,急躁、主观和唯心,越共在重大方针政策上犯了严重错误:脱离本国实际,教条 主义地照搬苏联模式,大搞生产关系的变革,结果欲速不达,使越南经济、社会陷入了 危机的泥沼。这段弯路使越南痛失了10年左右经济发展的大好时机。1986年12月,越共 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召开了六大,本着“正视现实、正确评价现实、阐明现实”的精神 ,反思了以往的错误和缺点,提出了全面革新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 济建设上来,开始了越南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新的历史时期。越共七大通过了社会主 义过渡时期的国家建设纲领,确定革新事业要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越共政治局委员 、越共中央理论委员会主席、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院长阮德平在中越第二次理论学术研 讨会上所作的《革新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越南共产党》的报告中说:“对于越南来 说,发展和经济增长是生死攸关的问题。只有沿着正确的方向迅速发展,才能避免更加 落后的危机,才能维护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把工业化、现代化确定为中心任务,意味 着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头等重要的任务,作为第一优先的问题。一切阻碍生产力发展,影 响工业化、现代化的机制、体制,都必须取消和改变。革新的首要目标正是解放生产力 。”[1]越南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党的革新开放路线展开。越共确定发展经济 是中心任务,党的建设是关键任务,明确提出党建工作要适应新时期的要求。这就要求 党的建设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必须保证党的革新开放路线的贯彻执行 。把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抓党的建设,抓好党的建设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越共整党、建党的重要目标。

2.执政党建设的内外环境发生变化:从封闭、单一状态到开放、多样化局面。

越共六大以后,越南实行革新开放路线,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引入 市场机制,逐步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历 了从农业革新到工业革新,从经济体制革新到各方面体制革新,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 的历史进程。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使党的建设的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随着按市场机 制运行的多种成分的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越南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社会结构多样化 、分配形式和收入来源多样化、社会利益多样化的格局逐步形成,由此决定了人们的价 值观念也由单一趋向多样。社会上利益和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必然反映到党内来。党的组 织状况和思想状况也由简单变得复杂起来。越共九大指出:“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 是处于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越南所采取的总的经济模式。”[2]革新带来的社会多样 化局面将在转型时期长期存在。与此同时,对外开放使越南摆脱了长期孤立和一边倒的 局面,逐渐融入世界经济和国际社会,有利于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加快建设步伐 。但随着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对外交往和合作的不断深入,外来因素的影响增多。 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使各国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加强,进一步 强化了越南国内的多样化趋势。国门洞开,使得形形色色的西方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 生活方式趁机而入。西方国家也借机加强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渗透。

3.执政党建设的方式方法发生变化:从要求在群众运动中建党到主张依靠制度建党。

越共在执政期间犯过右或左的错误,以致它曾经认为,党的成长过程“正是为克服党 内的右或‘左’倾现象而不断斗争的过程”。[3]而且曾经学习中国共产党的经验,采 取整风运动的方式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全国统一后,越共更是强调“必须在群众的革 命运动中进行党的建设。组织群众参加党的建设,为监督党的活动、监督干部和党员的 工作和品质作出贡献。”[4]实行革新开放以后,越共开始注重从制度上加强党的建设 ,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中央委员会工作制度、实行基层民主制度、财产申报 制度、财政公开制度等,对党内生活作出了具体规定,健全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制度、党 内选举制度、党的组织生活制度、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以保障党内 生活的民主化、制度化。越共特别重视民主集中制建设,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 加以强调。越共九大通过了适应新时期特点和需要的新党章,要求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党 员都要按照这一党内根本法规办事。

4.执政党的领导方式发生变化:从大包大揽、领导一切到依法治国、有效执政。

越共始终认为,党的领导是越南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一切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因此,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不可动摇的原则。党的领导地位在国家根本法中得到明确确认, 如越南1992年宪法规定:“越南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工人阶级、劳动人民和全民族权利 的忠诚代表,信仰马列主义和胡志明思想的越南共产党,是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力量。” 长期以来,越共一直强调要巩固党对国家机构和群众组织的各部门和各方面工作的“集 中统一领导”;党员的神圣任务就是捍卫党的全面和绝对的领导。革新开放以来,客观 条件的变化要求转变党的领导方式。越共也提出党自身必须积极革新,以适应形势变化 ,领导革新事业继续前进。越共认为,党对国家政权和全社会的领导,应该是政治纲领 、战略、政策方向和大政方针的领导,而不是事事干涉,包办代替。党对国家事务和全 社会实行领导的主要方式有三:一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经过法定程序变成国会的 政策、法令和法律,使之成为国家的意志,并通过国家机关的职能作用具体组织实施; 二是通过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党的宣传、说服、动员、组织和检查工作 实现党的领导;三是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推荐德才兼备的优秀党员担任国家 机关和人民团体的领导工作,带领人民群众实现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党领导祖国阵 线、工会、青年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在加强这些群众组织中的党组织建设的同时,要 尊重这些群众组织的自主权,支持它们的一切积极和创造性的活动,认真听取它们的意 见。党对政治系统进行领导,但同时是这一系统的组成部分。

二、转型时期越南执政党建设面临的挑战

1.腐败问题严重。

15年来,越南的革新开放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经济建设大有起色,人民生活得到改 善。但与此同时,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也日益严重,成了越南的一大“国难”。由于制度 和机制不健全,立法还不完善,给了贪污贿赂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同时,市场经济的 求利原则和等价交换原则很容易使一些意志不坚、党性不强的党员、干部个人私欲膨胀 ,价值观念扭曲,把等价交换原则带到党内政治生活中来,搞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特 别是手中握有实权的党员干部在物质利益面前腐化堕落的概率增大。近年来,越南贪污 受贿猖獗,违法乱纪严重,腐败案件比例上升,干部受贿所得已经由数百美元上升到数 千万美元,以至于被国际知名的政治经济风险咨询机构评估为“亚洲最腐败的国家”。 越共九大政治报告重申:至今腐败和官僚主义仍与经济上远远落后于本地区和世界上许 多国家、偏离社会主义方向、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图谋一起构成了越南面临的四大 危机。

2.基层组织软弱涣散。

转型时期,越南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社会控制能力呈现出明显弱化的趋势。许多 地方的基层党组织存在消极、依赖和放弃领导作用的问题,战斗力大大削弱,甚至流于 形式、陷于瘫痪。尤其是农村地区,随着集体经济的解体和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很多基 层党组织处于软懒散状态。由此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例如,一些基层党组织、干 部和党员的党性观念淡化,不负责任、不起作用,致使农村社会治安形势恶化,宗教和 宗教势力死灰复燃,影响了社会政治稳定和党的整体战斗力的提高。

3.非制度化参与出现。

随着革新开放的深入,热点和难点问题增多,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 也增加,抗议性活动和示威游行等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形式开始出现。一部分社会成员的 非制度化参与同政治体系不能及时调适以及一些不合理、不公正现象泛滥有关。1997年 越南太平省发生的农民上访、请愿事件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县、省干部道德蜕化、贪 污腐败、高高在上,农民负担繁重、生活艰难、求告无门,甚至受到不公正对待,激起 农民强烈不满,最后爆发大规模上访、请愿运动,并与地方干部发生直接冲突,造成严 重后果和重大损失。一些持不同政见者也采取了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方式。如前越共中 央思想文化委员会主席和国会副主席陈度通过给领导人写信的方式阐述他的不同观点。 他呼吁越共推行民主改革,甚至为此放弃社会主义也在所不惜,结果在1999年1月“因 违反党的原则”被开除出党,并受到严密监视。

4.利益分配不公。

在转型期,利益格局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变化。由于分配过程中机会不均等、同工不同 酬等原因造成利益群体的实际付出与获取的利益之间不对称,甚至出现付出远大于获取 或获取大大超过付出的情况,从而使利益受到损害的群体产生了不满情绪。分配不公加 上社会上各种腐败现象所引起的不满程度已经达到了相当程度。不同地区、不同部门、 不同行业和不同所有制领域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分配和收入水平存在很大差别,加之 一些人通过各种手段非法致富,导致越南贫富之间的差距明显扩大。20世纪90年代中期 ,最富裕地区的年人均收入是最贫穷地区的近20倍。相当一部分人拥有小洋房和私人轿 车,而近30%的农村人口尚未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尤其是受灾地区的贫困和饥饿现象还 比较普遍。贫富差距的过分扩大已在越南社会中居绝大多数的中低收入者中产生怨言和 不满。尤其是在市场机制不健全、择业和竞争机会不均等的情况下,很容易酿成利益冲 突,影响政治稳定。

5.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

由于历史、地理、观念和政策等原因,越南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并不平衡。城市与乡村 之间、平原与山地之间生活水平差别较大。胡志明市和河内等一些大城市人均收入较高 ,而占人口80%的农村地区收入较低,至今仍有45%的农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根据越南 国家统计局2000年初的全国抽样调查,越南贫困人口中有4/5从事农业生产。[5]红河三 角洲和湄公河三角洲等平原地区比较发达、富裕,而北部、西北部和中部山区则比较落 后、贫穷,最贫穷的地区人均收入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这些贫困地区大多是少数 民族聚居地区。日渐明显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已经成为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政治稳定 的一个重要因素。

6.就业压力增大。

转型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劳动力增多和就业岗位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无法就地消化的情况下,必然要到城市寻求出路,从而影响城市就业 。而国有企业改革也使失业人数增加。加上越南人口增长较快,[6]人口趋向年轻化,[ 7]就业压力相当大。20世纪90年代中期,越南失业和半失业人口超过700万,约占社会 劳动力的20%。失业人数增加,就业机会减少一直是令越南党和政府头痛的问题。由于 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近几年越南经济增长减缓,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平均每年有约 130万人加入到失业或半失业的劳动大军中来。目前,胡志明市的失业率为6%,河内达9 .5%,全国城市地区平均失业率为6.35%。农村地区无工作者超过61.5万人,占人口的5% 以上。[8]

7.“和平演变”威胁。

西方国家利用越南的革新开放,千方百计地对越南进行渗透和干预。他们打着维护“ 民主、自由、人权”的旗号,干涉越南内政。例如,2001年9月美国众议院在批准美越 贸易协定的同时通过了“越南人权法案”,把经济贸易关系与政治条件联系起来,对越 南的人权情况品头论足、横加指责。西方国家还利用经济全球化,推销西方文化价值观 念。在这个过程中,越南的政治文化和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冲击。1990年苏东剧变后,越 共党内外一些人极力主张实行民主化、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与此同时,国内外一些敌 对分子也利用开放之机,采取各种手段从事反对越南党和政府的颠覆和破坏活动。

三、转型时期越南执政党建设的应对之策

1.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

1995年越共就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肃贪和反行贿运动,但收效甚微。1996年八大的主要 议题之一就是反腐败,绝大多数代表对腐败问题忧心忡忡,主张严厉打击。自1997年年 初以来越南党和国家领导人更加强调反腐败。同年,越南国会通过新《刑法》,规定贪 污受贿达到一定数额,将被判处无期徒刑或死刑。1998年越南国会颁布了关于反腐败斗 争的法令,对各种腐败行为加以界定并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1999年2月,越共中央 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自身作用的决议,提出了深入打击日益蔓延的腐败现象的措施,决 定发起一场为期两年的建党整党运动,把党建设得纯洁、强大。2001年4月,越共九大 再次强调要坚决开展反腐败斗争,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并决定继续加强整党、建党 工作,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战斗力,以抓出实效为目的。越共新任总书记农德孟在2001 年8月召开的九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要以明确、客观的态度处理已经揭露出来的腐败案件 ,对于有问题的人,无论社会地位多高都必须予以批评和惩处。[9]在11月召开的越共 九届四中全会上,农德孟要求花更大的力气根除腐败和官僚作风,因为“它是保证党完 全纯洁和健康,巩固人民对越南党和国家的信心和信任的唯一手段”。[10]自1996年以 来的5年中越南共查处了近7万名犯有贪污腐败罪行的共产党员,其中包括100多名政府 高级官员,调查审理了一大批贪污腐败大案要案。

2.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越共一方面要求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尤其是农村基层政权建设,逐步实施基层直接民 主,采取各种形式和办法使人民群众能够切实参与党的建设,参与监督、检查同人民群 众联系紧密的基层干部和党员。另一方面要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进行组织整顿结 合起来,强调党必须自我革新、自我整顿以保持党的工人阶级本色,提高党员干部素质 ,增强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基层党组织和政府的主要领导干部要定期听取群众意见 ,在群众面前进行自我批评。越共要求在整顿各级领导班子的过程中坚决把机会主义分 子、宗派主义分子和贪污腐败分子清除出去,对有些人还要绳之以法。同时根据保证标 准和质量的原则推动党员发展工作。

3.加强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

非制度化参与现象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缺乏相应的制度建设,难以充分吸纳社会 中突然增加的政治要求,是一个重要原因。为此,必须加强政治参与方面的立法,把公 众参与政治活动的行为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其规范化,消除非理性参与可能导致的 动乱因素。越共在总结非制度化参与的经验教训时,一方面提出要从严治党,提高党员 、干部的政治觉悟,强化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另一方面强调加强法治,完善相关的 法律、机制和政策,维护政治稳定。

4.解决利益矛盾,实现社会公平。

虽然转型时期利益矛盾不可避免,但为了实现稳定发展,必须尽力解决利益分配的突 出矛盾。越南实际上力图通过各种措施摆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既拉开收入差距,又使 这种差距保持在民众能够接受的合理范围内。对那些违法经营获取暴利的,严厉查处, 没收非法所得;对合法的超常规巨额收入,则通过税收加以调节。通过完善市场经济体 制来铲除分配不公的经济根源。同时采取多种消除饥饿、减少贫困的措施,努力缩小贫 富差距,建立国家对收入差距和社会公平进行宏观调控的有效机制。为了解决地区经济 发展不均衡问题,缩小城乡差别和地区差距,越南逐步实行倾斜政策,加大中部和北部 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的资金投入,帮助贫困地区进行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同时引导较富裕地区与落后地区的联合协作,携手共进。 经过努力,越南的贫困人口有所减少,贫困户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996年的16%下降到199 9年的13%,[11]并且仍在减少。此外,为减轻就业压力,越南采取国家、社会和个人共 同努力的办法拓宽就业渠道。一方面,政府努力创造就业机会,鼓励个人自由择业,对 失业人员进行再就业培训。另一方面,在巩固和扩大原有海外劳动力市场的同时,积极 开辟新的市场,增加劳动力输出。

5.反对“西化”、“分化”,抵制“和平演变”。

面对苏东剧变的巨大冲击和革新开放后西方国家的政治渗透以及国内不同的政治要求 ,越南共产党始终强调坚持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越共七大通过的纲领重申坚持 社会主义,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马列主义和胡志明思想,反对多 党制。2001年4月越共九大再次重申,越共要坚定地以马列主义、胡志明思想作为自己 的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革新开放要以社会主义为方向。为应对挑战,越南党和政府一 方面同美国等西方国家干涉越南内政的行为作斗争,挫败了国内外敌对势力破坏和推翻 越南党和国家制度的种种阴谋活动。另一方面努力搞好党的自身建设,苦练内功,杜绝 官僚主义、贪污腐败等“自我演变”行为,不给敌对势力实行“和平演变”以可乘之机 。

越南共产党的实践表明,转型时期执政党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和考验。越共坚持把党的 思想理论建设摆在首位,着重从政治思想上建设党,同时加强各级组织建设,着力提高 党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仍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在进一 步革新开放中加以解决。正如越共九大报告所指出的,当前越南既面临进一步发展的重 大机遇,又面临许多挑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新世纪里大力发展,这是越南共产 党和越南人民生死攸关的问题。尽管前进的道路上困难重重,但越南共产党有决心和信 心,继续领导越南人民为胜利实现国家工业化、现代化,为民富国强、社会公平、民主 、文明而奋斗。

作者单位:中央编译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

标签:;  ;  ;  ;  ;  ;  ;  ;  ;  ;  

转型期越南执政党建设:特点、挑战与对策_越南共产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