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育股票有效需求机制的思考_股票论文

关于培育股票有效需求机制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机制论文,需求论文,股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几年来,我国股票市场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暴涨暴跌,大起大落,其主要原因在于没有正确处理好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使股票市场陷于“扩容——暴跌——低迷——缩容——暴涨——再扩容”的循环困境之中。但是,从长远观点看,我国股票市场总体规模必须扩大,任何意在通过限制扩容来维护股票市场稳定的想法,都是一时之策。因而必须特别注意,在扩容、增加供给的同时,要切实培育投资者队伍,并通过合理渠道解决投资资金不足问题。那种单方面增加供给,不注意保护和促进需求的做法,必然会导致股票市场上的“有效需求不足”,从而反过来限制股票市场的发展。

(一)

自1990年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上海证交所成立以来,中国股市至今仍只有上海和深圳两家证交所,其中上海股市的上市公司居多数。本文便以上海股市为例,对中国股市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根据股市扩容(供给)与资金增长(需求)变化及其对上海股市综合指数影响的程度,上海股市的发展历经四涨四落,可以概括为八个时期:

(1)第一次涨升期。1992年5月20日之前,政府对股票价格没有放开,实行的是涨跌停制。1992年5月21日股价放开,市场极度兴奋, 到1992年5月31日,指数成倍飚升,最高升至1420点。 股票主要是八个老股和二纺机等五个新股。

(2)地方性扩容期。1992年6月1日至1992年11月20日, 上海本地的公司成批上市,股价逐渐走低,到11月份,指数最低跌破400点, 交投低迷。

(3)第二次涨升期。1992年11月23日至1993年2月15日,受利好消息刺激,股指迅速飚升,两个多月上升1000多点,摸高1550点。日均成交金额达12.5亿元。

(4)过渡性扩容期。1993年2月16日至1993年7月26日, 异地公司开始进军上海股市,上海股市从地方性市场向全国性市场转变。上市公司增加到68个,资金供给跟不上节奏,指数走低跌到777点, 日均成交额仅3.6亿元。

(5)第三次涨升期。1993年7月28日至1993年12月8日, 大量游资云集上海股市,指数逐渐走高,接近千点大关。日均成交金额为15亿元。

(6)全国性扩容期。1993年12月9日至1994年7月31日, 异地公司大批进入上海股市,上市公司增加到164个。随着股市规模扩大, 股指连续出现政策性缺口,进入速降期,至1994年7月29日, 降至历史最低点324点,日均成交额只有3亿元。

(7)第四次涨升期。1994年8月1日至1994年9月30日,政府出台暂停新股上市等三大措施,引起股价狂升,几个交易日,指数从300 多点直上700点。最高冲至1055点,日成交金额突破150亿元。

(8)遗留股上市期。1994年10月至今, 政府逐渐把打击股市过渡投机作为活市目标,1995年初开始将T+0改成T+1,并且宣布要解决历史遗留股问题,市场一度陷于深度低迷状态,日均成交额不到3亿元, 股指一直在500点至800点之间调整。

(二)

由上观之,我国新兴股市的发展史就是扩容史,上海股市经历了地方性扩容、过渡性扩容、全国性扩容,以及今年初开始的解决历史遗留股等过程。每一次股市扩容均导致股指大幅下跌,而每一次股市缩容,又导致股指急升,股指振荡过大,投机盛行,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股市的健康发展。如何分析、总结过去的历史经验与数据,建立股市供求均衡的数学模型,对于确定合理的扩容节奏和容量是很有必要的。

(1)沪市容量生长线(图一)

要建立扩容的模型,首先要研究扩容的生长线。图一显示了30个月(1992.12—1995.6)上海股市流通容量曲线的走势, 清晰地描述了沪股扩容史。从月扩容率来考察,沪市可分成四段:

第一段(1992年12月—1993年12月):流量从4亿股扩大到27.8 亿股,在12个月中完成扩容增量27.8亿股,平均月扩容2亿股左右;

第二段(1994年1月—1994年5月):流量从27.8亿股扩大到61.25亿股,历时四个月,平均每月扩容8.36亿股,是沪股的全国扩容期,是第一段的四倍;

第三段(1994年6月—1994年9月):流量从61.25亿股扩大到75.87亿股,历时三个月,平均每月扩容4.87亿股,比第二阶段下降近50%;

第四段(1994年10月—1995年6月):流量从75.87亿股扩大到84亿股,八个月增加8.13亿股,平均每月扩容1.1亿股。(注:1995年7月之后扩容加快)

(2)沪市资金生线线(图二)

跟踪沪市资金生长线有多种方法,较为简单的是流通市价总值。图二显示了沪指30个月的流通市价总值的走势。根据此图,可作如下分析:

从整体看,沪市资金生长线处于一个长期上升通道中(见图)。有两个奇异点跑出了通道,一个是1994年7月的速降期, 使资金生长线朝下脱离通道;另一个是1994年8月三大措施刺激了的政策性飚升, 使资金线朝上脱离通道。此外的20多个月全在通道中运行。通道的上升斜率β[,3]为每月12亿元;

从局部看,沪市资金有过一段较快的增长期。1993年6月至1994年2月,这9个月中,流通市价总值增加了188亿元,增速β[,1]为每月20.9亿元;

从目前的一段(最后六个月)看,沪市资金增值基本平行于大通道,即β[,2]=β[,3](见图二)。

(3)股市供求均衡模型

有了容量生长线、资金生长线,就可以建立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1992年12月的平均成交价为14.81元,平均市盈率为43倍,经过30 个月的扩容,流通量从4亿股扩大到84亿股,增加80亿股,平均每月增加2.6亿股;流通市值从58亿元增加到491亿元,资金增加433亿元,平均每月增加14.4亿元,平均每股5.5元。这显然比扩容起始均价14.81元低得多。因此,经过30个月扩容,沪市平均成交价降到6.11元,平衡了扩容和扩资这对矛盾。根据以上的模型,可对以后的扩容有个简单的测算:

若保持前30个月的扩容股价(每股5.50元),并且以目前资金生长线长期通道的斜率β[,3]为今后的资金增长率,即每月增长12亿元,那么每月可扩容新股是2.18亿股;若扩容股价(每股5.50元)不变,并以较快的β[,1]为今后的资金增长率,即每月增长20.9亿元,则每月可扩容3.8 亿股。

(三)

股市扩容是规模较小的中国股市面临的必然选择。但从前述分析可知,几年来,中国股市一方面是供给的增加,另一方面是需求未见有效增加,这种状况无疑只得通过个股价格的摊薄办法来承受不断扩容的压力。由此,如何在股市供给增加的同时,通过培育股市稳定增长的需求机制,实现股市供求关系的动态均衡,不仅是投资者热切企盼的,而且对股票市场的长期发展也十分重要。当务之急,必须采取可行的措施,引导更多资金投入股市。具体地,至少有四种资金可列入考虑范围:

(1)国内投资基金。国内投资基金数额颇巨, 其投资多采用组合方式,股票投资是基金投资的主要项目之一。基金入市主要做中长线投资,有利于稳定股市。它作为投资的代理者,通过吸纳闲散资金,使大量散户间接参与股市。

(2)法人机构资金。国家预算外资金近年来增长了数倍, 众多的法人机构,包括企事业单位和公众团体沉淀了上千亿元的资金。如果政策明确,股市有所转机,法人机构一定会大举入市,并能充当股市的主力军。

(3)境外基金。随着外币与人民币自由兑换问题解决, 看好中国市场的国外基金进军中国A股市场指日可待。尽管中国股市不成熟, 欠规范,但国外证券商大都认为中国股市有发展潜力,H 股在境外发行大受欢迎就是佐证。

(4)国内闲散资金。居民收入连年增长, 银行储蓄存款余额到六月末已达25573.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9.4%, 说明民众手中余款数额不小。只是大多数人对股票缺乏了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化和股市的回升,民众的投资意识会不断增强,股民队伍也会逐步扩大。

具体地说,如何求得供求关系的动态平衡,根据目前具体情况,还得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关于新股上市问题。目前股市是供大于求, 今年或更长一段时间,除解决遗留问题外,不应再上市新股票。这方面可借鉴日本的经验:1990年,日本政府鉴于股市长期萎靡的状况,断然宣布今后两年内不再上市新股,使日本股市得以喘息发展。

(2)关于新股发行与上市联动问题。 按现代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惯例,股票发行与股票上市是分开操作的,多数公司股票不上市。即使上市,也多在股票发行3—5年后才得以批准。我国采取的发行与上市联动的作法,既不利于股份公司的自我完善,也容易造成一级市场的混乱,二级市场的动荡。鉴此,应从政策上废止股票发行与上市联动的作法,从股份有限公司组建之日起计算,视其连续三年的盈利情况,再决定其股票可否上市。这样可使投资者对公司有个认识和监督过程。

(3)关于送配股问题。1993年底, 国家证监会发布了《关于送配股的暂行规定》,规定了上市公司送配股的比例。但配股实质上与发行新股并无太大区别,仍然起着股民掏钱、公司增资、市场扩容的作用,所以对配股应严格限制。

(4)关于国家股、法人股上市问题。三股并轨,共同走向市场, 是股市发展的必然。然而就目前股市的供求状况而言,条件尚不具备。因此,国家应明确宣布一定时期内国家股、法人股不上市,以消除股民的心头疑虑。

(5)关于健全股市运行监管体系问题。 股市监督管理是股市规范化运行的保证。加强股市的监督管理,关键是有关法规要完善。一是有关股市运行的法规,如《证券法》应尽快出台,确保股票发行、上市、交易及股市信息披露的规范化;二是有关上市公司运作要规范化,诸如对公司财务投告、分红方案、筹集股金的使用及保证股东合法权益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以严格规范上市公司的行为。

注释:

本文有关股市发展的历史资料由安徽省证券登记公司业务部提供或散见于《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

标签:;  ;  ;  

关于培育股票有效需求机制的思考_股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