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无损检测技术是利用物理检测方法,在不破坏被检测对象内部结构的前提下,检测被检测对象内部或表面的某些物理特性和状态以及相关物理特性。如果测试主体内部存在缺陷,则得出结论以确定测试主体是否合格。这是一门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应用技术学科。它具有非常广阔的科学基础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无损技术
1 概述
目前,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较为普遍。一方面,它可以用来检查项目的质量,另一方面,它对项目本身没有任何影响。由于无损检测技术的独特优势,相信未来的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建筑工程监理人员应加强使用无损检测技术的能力,提高检测水平,确保建筑质量和安全。
2 无损检测技术在工程质量监督中的作用
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在现有无损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开发新的、先进的、全面适用的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要充分发挥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扩大其应用范围。从而进一步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能力,保证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检测是为了工程的质量监督。为了提高检测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必须将检测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因此,各质量监督机构应建立健全无损检测服务标准配置,建立相对独立的无损检测室。一方面可以配合质量监督,另一方面也可以对质量监督进行内部控制。其人员组成必须相对稳定,必须经过无损检测专业培训并取得认证。
3 无损检测在工程中的应用
3.1 砌体结构住宅裂缝与材料强度检测
3.1.1 裂缝检测
裂缝检测的内容包括:裂缝的位置、数量裂缝的宽度,长度、裂缝的走向、裂缝是否稳定等。
通常裂缝的位置、数量、走向可用目测观察然后记录下来也可用照相机、摄像机等设备记录。活动裂缝的判断需要定期观测常用的也是最简单的方法是在裂缝处贴石膏饼用厚10mm左右的石膏饼牢固地粘贴在裂缝外,因为石膏抗拉强度极低裂缝的微小活动就会使石膏随之开裂:另一种方法是在裂缝两侧用接触式引伸仪、弓形引伸仪测量,室内则可以粘贴百分表、千分表的支座用百分表、千分表测量,测量时注意在裂缝位置标出裂缝在不同时间的最大宽度、长度,长度变化通过在裂缝的端头按时间定期作记号观察。
3.1.2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检测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检测主要是确定混凝土的强度、钢筋的位置和数量、混凝土的裂缝和内部缺陷。这些测试必须对现有的结构或部件进行,其中大多数是外地作业,因此有一定的困难。目前,为了更准确地评价混凝土的质量,已经开发了一系列的方法。
3.1.3 混凝土表面裂缝的检测
混凝土裂缝直观易于被发现,但由不同的裂缝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因而裂缝的观察与测量有助于对结构的质量评判。
裂缝检测的项目主要包括:1)裂缝的部位、数量和分布状态:2)裂缝的宽度、长度和深度:3)裂缝的形状,如上宽下窄、下宽上窄、中间宽两端窄、八字形、网状形、集中宽缝形等:4)裂缝的走向,如斜向、纵向沿钢筋方向,是否还在发展等:5)裂缝是否贯通,是否有析出物,是否引起混凝土剥落等。
检测方法如下:裂缝长度可用钢尺或直尺量,宽度可用检验卡、塞尺和20倍的刻度放大镜测定,裂缝深度可用超声脉冲法检测。
3.2 混凝土强度的非破损检测
3.2.1 混凝土强度采用回弹法确定。回弹法的原理是混凝土表面的硬度与抗压强度有一定的关系。推导了混凝土表面硬度的计算公式。所用的工具是一把锤子。中型回弹锤在建筑结构检测中常用,现行标准《混凝土抗压强度回弹法检测技术规程》有相应的规定,应严格遵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2 超声脉冲法检测混凝土的强度。当同一混凝土在大量工程中使用时,还可以用超声波脉冲法测定混凝土的强度。从声脉冲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的性质出发,反映了混凝土的应力应变特性。虽然理论推导的应变特征和强度之间的关系,可以推断出,有一定的混凝土强度与声速之间的关系,但由于复杂影响因素的实际材料,这种关系是不完全稳定,所以有必要建立声速和混凝土的使用。提出了用超声脉冲法测定混凝土强度的抗压强度曲线。需要注意的是,强度曲线(或公式)只能适用于建立曲线(公式)的工程,不能移植到其他工程试验中。
3.2.3 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混凝土强度综合测试方法本质上是一种单一强度测试的超声波和回弹法。现行标准《混凝土强度超声回弹法检测技术规程》有相应的规定,可供参考实施。
3.2.4 后装拔出法。在混凝土构件中埋设锚杆是重拉锚杆的一种方法。锚被拉出后,部分混凝土被破坏。试验表明,拉应力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密切相关,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密切相关,从而得到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目前,质量确认检查主要用于抽样检查。具体操作按《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执行。
3.2.5 混凝土缺陷检测。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有时由于施工管理不善或环境影响和自然灾害,可能在内部产生凹痕或空洞,并可能形成蜂窝网、裂缝或操作层等外部缺陷。这些缺陷的存在将严重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采用技术方法对混凝土缺陷的性质、范围和大小进行有效的识别。
混凝土缺陷无损检测技术,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机械波法,其中包括超声脉冲波、冲击脉冲波和声发射等:另一类是穿透辐射法,其中包括x射线、y射线和中子流等。
3.2.6 混凝土浅裂缝检测。浅裂缝系指局限于结构表层、开裂深度不大于500mm的裂缝,关于裂缝深度检测,可按照《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
3.3 钢筋位置的检测
钢筋的位置通常是在构件上检测的,即钢筋的位置、数量和厚度是用钢筋位置检测器测量的。利用磁感应原理制作了钢筋位置探测器。测试前使用标准模块进行校准。确认仪器处于标准状态后,将磁传感器探头卡在待测构件表面,采集一定范围内钢筋位置的信息数据。经过主机处理后,将显示在监视器上。性能良好的钢筋位置检测器还可以打印钢筋位置的图像。
无损检测技术具有无损、简单、快速、大面积检测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水利、电力等工民建工程的混凝土质量检测与评价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在工程实践中,我们不断总结、改进和完善。
4 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的展望
除上述五种常见的无损检测技术事故外,我国还有许多无损检测技术,如雷达波检测技术、红外成像检测技术、冲击反射检测技术等。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该检测技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雷达波主要用于复杂部件的检测。红外成像技术主要用于防水屋面、装饰表面缝隙等施工项目的质量检测。激波反射技术更为常用。现场技术。它通常用于建筑墙体、地板和混凝土的现场测试,有不小的成效。
该技术在建筑工程综合性能测试中不能发挥很好的作用,但在具体检测中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雷达波主要用于复杂部件的检测。红外成像技术用于检测防水屋面、装饰表面缝隙等施工项目的质量。冲击波反射技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场技术。它通常用于建筑墙体、地板和混凝土的现场测试,有不小的成效。
5 总结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结构工程的质量检测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相应检测技术的发展以及具体实践过程中,建立了建筑工程质量的检测体系,并且能及早发现建筑工程中的质量问题,采取具体的措施实现有效的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建筑工程的无损检测的科学客观检测数据为建筑工程的管理和控制提供了科学的判断的依据,从而能建立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斌.论建筑结构工程质量检测中的无损检测技术[J].科学之友,2010,(06).
[2]韦寒波,肖彩霞,赵钦,江俊海.建筑工程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建筑技术开发,2008,(10).
论文作者:荣艳倩,秦小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裂缝论文; 混凝土论文; 检测技术论文; 钢筋论文; 强度论文; 位置论文; 脉冲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