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术讨论会学术观点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观点论文,学术论文,学术讨论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贵州省社会科学院主持召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术讨论会”于1994年9月19日至20日在贵阳召开。来自全省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省直有关部门和专州的经济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共8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62篇。与会同志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贵州经济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认真地探讨,内容涉及贵州经济发展与改革的一系列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理论问题。肖燕龙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辩证发展过程。认为搞清这个过程,有助于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及运行机制在认识上和理论上的深化和发展。黄世富从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市场经济宏观运行的特征、市场经济微观运行的特征、市场经济的外部环境特征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如何从总体上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的问题。史学贵侧重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比较、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比较,以及当前在市场经济认识上的一些误区入手,深入探讨了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刘玉阶认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在这场社会变革中,不仅需要培育以生产要素为主的商品市场,制定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各种法规,同时也需要全面提高全民族的主体素质。因为市场是各个经济活动主体之间交换关系的总和,市场经济是人参与和实践的经济活动。因此,在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要把人的发展放到重要位置,强化主体建设,促进科学、文化、教育的发展用主体活动能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从而保证社会主体和社会客体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问题。张雄龙、孙国锡、谷成彬、龚勇等同志撰文进行了深入探讨。张雄龙认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加强宏观调控不仅不是水火不相容的对立、恰恰相反,二者都统一于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是加快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并结合贵州实际,提出了加强宏观调控必须重点抓好的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学习;二是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宏观调控原则为指导,制定并实施全省区域经济发展与重点产业选择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三是加快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步伐,实行分类指导,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尽快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四是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五是加快政府职能转换;不断提高办事水平与办事效率,建立起真正适应社会主义市场要求的宏观调控体系;六是在中央统一战略部署与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尽快建立起有利于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市场秩序和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规范。孙国锡认为,完善政府行为机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关键环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为基本上是围绕着两条主线进行:政府作为市场调节的主体,要处理好和生产者(企业)的关系,要处理好和消费者(人民群众)的关系。处理好政府和生产者(企业)的关系,主要应围绕为企业健康发展,构架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和重构坚实的微观经济基础这两个方面进行,其核心是坚决实行政企分开原则。政府应放权让利予企业,企业享有全部法人财产权,成为真正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处理好政府和消费者(人民群众)的关系,核心问题是坚决贯彻效率和社会公正原则。政府要下大力调节社会分配,组织社会保障,平抑和稳定物价,治理环境,反腐倡廉,多为人民办实事。谷成彬运用大量的数据论证,经过十多年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贵州省级宏观调控建设逐步由传统的、权力高度集中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一个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调节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干预相结合,充满生机、富有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雏型初露端倪。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急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要通过将国家的外部扶持与贵州内在的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融为一体的思路,才能有效地加强和改善我省的宏观调控。龚勇对当前通货膨胀问题的成因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当前的物价上涨不是纯粹的生产投资与生活消费的双膨胀,而是一种综合型的物价上涨。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表面原因,又有深层原因。从表层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去年投资规模和信贷规模过度膨胀、粮油价格全面放开等因素对今年的滞后影响;2.成本大幅度提高的影响;3.价格调整的影响;4.部分农副产品供需矛盾突出的影响;5.流通秩序比较混乱的影响。从深层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税制改革的影响;2.企业行为不规范的影响;3.工农初级产品比价不合理的影响;4.近些年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急剧膨胀的影响;5.新旧经济体制变革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遏制对策,包括减税压物价;改革企业产权体制,规范企业价格行为;改革传统的投资体制,建立投资约束机制;建立和健全价格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和完善市场价格、交易法规等。
关于贵州经济发展战略问题。与会代表认为,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渡时期,尤其要高度重视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从经济体制上看,贵州的战略要特别重视非国有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何蔷认为,在象贵州这样不发达省份,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对于发展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当然贵州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寄希望于搞活搞好公有制经济,这是毫无疑问的。但这需要一定条件,包括外引内联和用非公有制经济协助等条件,也需要一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若想加快整个经济的发展速度,必须考虑发挥个体、私营经济能力这个重点。改革15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对落后地区市场经济发展的最大贡献有两条;一是为社会积累了资金,为国家积累了资金;二是普及了全民特别是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不同档次的经营管理人才,为不发达地区准备了最缺乏又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尤其是后一方面,是目前的公有制机制所无法取代的。因此,在贵州这样的地方,即使从发展公有制经济出发,在目前条件下,也有必要突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为公有制发展创造条件。王录生认为,这些年,我国的国有经济有很大发展,但是发展得最快的却是非国有经济(含非公有经济和乡镇企业等集体经济)。这些年的统计资料表明,有些年我省国有企业发展速度不慢,在全国居中上水平,但由于非国有这一块比重太小,使我省经济节节下滑,以致达到末位,现在已可以下结论,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缓慢是贵州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龚晓宽则撰文论述了我省市场体系的现状特征、发展目标及相应的战略措施。他认为贵州的市场现状特征可以用三句话进行概括;一、迅速发展与相对滞后并存;二、走向开放与保守封闭并存;三、主体完备与局部残缺并存。贵州培育市场体系的战略目标应是:形成布局合理、种类齐全、功能完善、规则健全的区域性开放市场。我省培育市场体系宜采用循序渐进、分步到位的办法,重点突破影响市场发展的主要障碍。措施包括:1.培育完整的市场主体;2.培育高效的中介组织;3.强化市场的综合管理;4.加快市场软件建设;5.重视发展各县特色的区域性、地方性市场等。康明中认为,在我国不断推行市场发育过程中,东西差距扩大和贫富两极分化的问题日益突出,而且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种趋势对整个国家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当前应当把遏止沿海与内地发展差距拉大,降低差距扩大的速度,提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议事日程上来。我省则应当研究如何采取相应的战略措施,缩小差距迅速赶上发达地区。罗时法认为,贵州的基本省情,决定了贵州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创新,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育,要尽量缩小这种培育时间关键是要抓好思想解放这个关键,找出一条不唯书、不唯上、适合贵州特点的道路。张晓阳从区域联合与分工的角度;赖力从劳动力市场的角度;曲平从外贸体制的角度;魏敏从亚太经济合作新态势的角度;蔡运兴、王金华从推行股份制的角度;王兴骥从期货市场的角度,探讨了加快贵州经济发展的有关问题。蒋德学撰文专门研究了我省一些地区名酒生产滑坡的现象,提出了研究市场供求规律,促进走出困境的相应对策。
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问题。与会同志认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确保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陈恩达从西方企业管理组织理论的发展简史,论证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性。杨晓航从理论上分析了市场经济与企业制度的相互关系后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现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而主体地位的体现在于国有经济。但是,我国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相比,普遍活力不足、效率效益低下、生产发展缓慢、资产流失严重。解决这个问题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从创建现代企业制度入手,具体又要抓好三点:一是在普遍清理国有资产的基础上推进公司制改造的试点;二是理顺产权关系,探索国有资产营运和管理的新渠道;三是转变政府职能,为建设现代企业制度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欧多恒认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充分重视对国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要转换经营机制、抓好设备更新和技术更新,不断开发新产品;要狠抓科技中介机构、科技市场、人才市场的建立;要全面规划,并给予必要的扶持政策。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和贫困地区开发问题。与会同志十分关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应德平认为,改革使我国农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随着改革的深入,也出现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如,对农业理论上重视与实践中歧视的矛盾;国民经济发展对农业的增长要求与落后的农业生产力水平的矛盾,发展社会主义大农业与小农经济的矛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与农业产品经济体制的矛盾。上述四个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归根到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问题。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的面貌,加快农业的发展,必须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省委农研室主任李箐就我省农村改革的新情况、新问题、改革的新思路作了系统发言,受到与会同志的高度评介。蔡正昌撰文指出,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必然趋势。因为小城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发展乡镇企业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载体,是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出路,是农民从“乡土社会”走向“城市社会”的根本途径。徐大佑、王录生对构造我省农村市场体系提出了系统的设想。认为在推进我省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中要抓住农村小城镇建设、农副产品市场建设、发挥供销合作商业的作用、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发挥我省大中城市的辐射力和影响力等几个环节。徐国柱、李勇林提出,完善市场体系,是农村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核心。它包括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两个基本部份缺一不可。因此,建立与健全相互联结的各类市场,加强维系其运行的支持和协调系统,是发育农村市场的当务之急。王正烈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贺宗塘从建立农村土地市场的角度;杨传柱从农村人口控制的角度;王民三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角度;孙景隆、陈元良从发展乡镇企业的角度;甘如一从林业发展的角度撰文系统研究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加快贵州农业发展的问题。关于贫困地区开发,研讨也比较深入,王厚俊、骆心权专文就喀斯特地区贫困县农业发展走出困境进行了探索;代其平对麻山地区师资队伍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加快该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系统建议;鲍吉锐、石红、左庆鹿、潘正才结合黔西南州实际,提出了加快贫困地区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意见;张本舍以威宁、黔西两县的实际为标本,提出了山区县份,如何走上新型农业之路的对策。
关于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进一步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是这次研讨会的又一热点。张肖勤系统地总结了在当前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腐败行为的新特点,并探讨了其形成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韦启光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了更好的物质基础,但是,由于诸多原因,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相比,目前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是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中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反映,因而带有一定的必然性。它是在社会变革过程中,由于旧的社会规范失去了权威和效力,正在形成的新规范与旧规范又互相矛盾,彼此冲突,因而出现的伦理道德生活失范状态。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但是,这种客观必然性是通过我们的主观因素而起作用的,因此,应当从我们自己的工作中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赵崇南、唐良炎等撰文从深层次上探讨了市场与精神文明、市场与道德建设的相互关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罗万雄撰文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报刊的属性有了商品性量化的发展,并面临生存与淘汰的选择,如何坚持正确的方向,是新闻界应当高度重视的大问题。龚慕霞专文就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索。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贵州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地位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