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龙岗区启迪协信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 518172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建筑市场进一步发展,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所以施工企业想要提升竞争力,就要不断的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施工合同和工程造价管理是施工企业的管理重点,对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应将施工合同管理以及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建筑工程的始终,并加强二者的有效融合,以此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经济效益,进而实现施工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促进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针对工程造价管理相关内容,做了简单的论述,并且提出了风险控制策略,共享给行业人员参考。从工程实际来说,做好合同管理以及风险控制,对保证工程建设效益,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深度分析如何强化合同管理以及风险控制的方法,提出有效的措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工程造价;合同管理;风险控制;PPP 模式
0引言
现阶段,PPP 项目模式被广泛的应用,此类工程不断增加。PPP 模式的应用,缓解了工程建设融资难的问题。在具体应用中,为充分发挥PPP 模式的作用,必须要做好工程全过程的造价控制,保证资金的使用价值,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工程建设的成本,促使经济效益最大化。
1 PPP模式下工程建设项目造价控制的难点
从工程建设实际来说,关于项目造价的控制,存在着极大的难度。比如,项目建设阶段。虽然采取PPP 模式,能够避免传统工程造价模式下的各类问题,例如设计变更引发工程造价变动等,但是也极易造成资金辅助以及资源配置不到位等情况,进而影响着工程造价的把控。因此,要结合当前工程造价管理实际,明确存在的问题,采取优化措施,强化对工程造价的把控。
2 工程造价管理问题的分析关于当前工程造价管控实际存在的问题,从合同管理以及风险把控方面入手,进行如下分析:
2.1 合同造价控制不科学
从当前工程项目运营实际来说,工程造价管理不规范,为主要问题。此问题的存在,影响着建筑施工的质量,并且极易给业主方造成很大的损失。基于对市场供求关系的深度研究,能够发现目前建筑工程普遍存在严重失衡的情况,很多企业没有做好市场调查工作,进而引发报价过高或者不合理问题。
2.2 投资增加
在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中,为保证工程按期完成,达到工程效益目标,必须要做好工程前期的造价把控。做好工程造价和预算的精准预测,制定完善的把控措施,实现工程造价把控的目标。不过从工程施工阶段来说,普遍存在着投资增加的情况。由于造价和预算的预测不准确,加之市场变动和政策变化等的影响,使得工程竣工时常见超预算问题。在项目实施阶段,相关部门没有及时发现并且解决超预算问题,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减小。
2.3 施工因素
工程造价的把控,施工作业阶段为核心环节,需要加大把控力度。从工程建设角度来说,涉及到的内容很多,极易引发工程造价变动问题,进而不利于工程造价目标的实现。尤其是材料成本和机械设备费用等的变化,会造成工程造价的变化。因此,开展工程建设,必须要做好工程全过程的资金把控,保证工程造价管控工作的高效完成。
3 工程造价合同管理及风险控制措施
3.1 采取全过程造价控制方法
从工程造价管控角度来说,采取全过程造价控制方法,能够获得不错的成效。在具体实践中,采取以下措施:(1)选择靠谱的投资主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来说,投资主体的能力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PPP 项目造价和投资的控制效果,因此要优选投资主体,降低项目建设投资的风险程度。(2)投资估算阶段。在投资估算阶段,需要投资主体和建设单位进行全面的沟通以及交流,了解业主的想法和要求,做好影响项目投资因素的全面分析以及记录。运用项目预算指标法投资估算,或者采用详细估算法开展估算,综合考虑时间因素和施工标准等因素的影响,进行费用计划的优化。(3)招投标阶段。在此环节,造价人员要结合PPP 工程特点,进行招标文件的编制,做好招标控制价的合理制定。推行工程量清单招标模式,进而避免出现违规行为,比如暗箱操作等。规范招投标工作,运用适当的评标方法,实现对招投标公平性以及公正性的严格把控,保证PPP 工程造价的合理性。(4)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对于工程造价的把控,需要设计人员能够具有较强的经济意识,应用限额设计理念,明晰工程建设范围以及标准,做好投资额的严格把控。除此之外,按照造价文件和工程相关取费标准,做好项目投资计算,保证材料和设备等的价格波动处于合理范围内。(5)项目实施阶段。从实际来说,PPP 项目的建设,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在此过程中,极易遇到不可控因素和各类突发事件,影响着工程造价的把控。为实现有效控制,要制定完善的应对方案,保证项目顺利开展。作为工程造价岗位的工作人员,要熟悉施工图纸,了解各个阶段的费用标准,尤其是工程结算,结合工程实际,进行费用使用方案的高质量编制,如实记录以及汇总施工费用。依据费用变化情况,进行项目金额的调整,实现动态化控制,保证工程项目投资额的有效把控。(6)竣工阶段。此环节的工程造价把控,要严格按照标准,结合工程竣工图,进行结算审核。重点做好变更项目的结算,最大程度上减少工程损失,进而保证投资者的利益。
3.2 做好风险因素的把控
开展PPP 项目的建设,在建设全过程中,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极易产生技术风险或者建设风险。产生风险的原因很多,比如设计不合理等,极易增加技术风险,造成很大的损失,影响工程造价目标的实现。若PPP 工程项目没有按期完成,很容易产生极大的风险,进而影响工程造价。总的来说,引发工程造价变动的风险因素较多,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把控措施。比如,在项目实施阶段,要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做好设计的优化以及调整,保证施工方案的实施效果。针对设计变更问题,必须要强化管控,并且做好变更记录工作,为后期结算提供依据。实行阶段性结算,减少争议以及分歧,进而避免经济纠纷的发生。
3.3 工程变更的管理
事实上,从大量的工程实践来看,特别是在成功或失败项目的成本控制,它是公认的,在压缩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工程变更一直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一个难点,因为它往往具有决策时间短的特点,以及不准确的决策和弱力度监督。主要表现在工程设计变更引起工程量的变化和施工进度变更引起的施工量变化。因此,工程师应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和价格的处理。工程变更时,及时处理并确认工程变更的合理性要求,对工作条件的变化引起的合同价格的变化,主要是要掌握建设单位安排的施工工期是否科学合理,有合同价格参考的按合同价格变化的价格,没有合同价格按合同价格相近的或相似的价格,无适用或类似合同价的由承包人提出经工程师确认后执行;承包人的原因导致的变更,无权要求追加合同款。
3.4 做好合同索赔管理
索赔是承包商根据合同权利向业主提出的赔偿要求。为了控制工程造价,业主应尽量避免施工索赔纠纷的发生,积极开展反索赔工作。索赔的主要原因是业主选择了不适当的合同方式,其次是低质量的合同文件及合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如业主不能提供对合同执行的前提条件,对地质条件和不可预见的情况的变化等情况。目前由于国际项目的增多,索赔管理工作已与国际接轨,一旦不能很好的进行索赔管理,则会导致大量的索赔发生,从而增加工程的造价。所以在目前的合同管理中,一定要避免索赔条件的成立,即使无法避免也要及时进行科学处理,发生的每一个索赔事项,都需要严格按照合同条件和索赔管理的规定来进行,尽可能的做到协商解决,否则进入仲裁或诉讼阶段,则会导致大量资金和时间都会浪费在这上面,使工程的造价增加。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合同管理和风险控制,要从工程的全过程入手,采取有效的手段加以把控和防范。在具体实践中,贯彻全过程把控的理念,做好合同索赔管理以及各类风险因素的把控,促使工程造价管控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建慧.探析建筑工程造价合同管理及风险控制[J].甘肃科技纵横,2015,44(06):98-99.
[2]吴清艺.浅谈建筑施工企业施工合同管理和工程造价管理的融合[J].江西建材,2014(13):258~259.
[3]杨勇,袁炳文.浅谈加强施工合同管理,控制工程造价[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0):208.
论文作者:何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8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工程论文; 造价论文; 阶段论文; 合同管理论文; 合同论文; 项目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