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区域定位、环境把握与思路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开发论文,思路论文,区域论文,西部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4434(2000)05—0004—05
今天的中国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保持了20多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同时将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部署。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关头,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决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有必要对西部的地域范围进行定位,清醒地认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所处的国际和国内环境,同时探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新思路。
一、西部地区的区域定位
在新中国建立以后的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中,确定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政策,所使用的区域定位是沿海和内地的划分。1956 年4月,毛泽东所作的《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论述的十个重大问题之一,就是沿海和内地的关系问题。当时的所谓沿海,是指辽宁、河北、北京、天津、河南东部、山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1982年5月, 国家计委和国家统计局在《关于沿海与内地划分问题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时辖海南岛)和广西等11省区市为沿海地区,其余地区为内陆地区。
我国明确划分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的范围始于1986年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七五”计划。“七五”计划指出,三大地带“按照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原则划分,东部沿海地带包括沿海地区的11个省、市、自治区;西部地带包括西南、西北地区的9个省、 自治区;其余省、自治区为中部地带。”其后,“八五”计划继续沿用了东中西三大地带的提法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仍然用东中西三大地带的概念。显然,从“七五”计划以来,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的划分是有明确的范围界定的。
现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考虑到有关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可操作性与对象性,以及开发重点的布局,可以对原来所确定的西部地区的区域范围进行一些调整,即把划入中部地区的内蒙古和划入东部地区的广西列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区域范围之中。其理由为:首先,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的区域划分是明确的,只要仍然使用这种三大地带的划分,对西部地区的区域范围就不宜进行大的变动,不宜把中西部地区的区域范围过大的划入西部,更不宜把西部和中西部在地域范围上有意混在一起,但这不否定可以根据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其次,对西部地区的区域范围进行调整要依据有关省区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1998年,西部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4051.93元, 广西为4071.44元,大体上相当于西部省区的平均水平;内蒙古为5084.39元,高于西部省区市的平均水平,但内蒙古人少地广,经济结构状况与工业化发展水平与西部一些省区相似。因此,可以把广西和内蒙古划入到同西部省区市大致相当的经济发展水平之中。再次,对西部地区的区域范围进行调整要考虑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政策取向。广西和内蒙古与西部省区市都属于我国的经济不发达地区,也是国家需要扶持和东部沿海省市需要帮扶的少数民族地区,因而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取向上具有一致性。
这样,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可以考虑把西部地区的区域范围界定为12个省区市,即:西北五省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五省区市,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
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正确把握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时机成熟,意义重大,但也面临着各种挑战。为了积极迎接挑战,更有效地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必须正确把握西部大开发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
与20年来东部地区的开放发展相比较,西部大开发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80年代初期,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正处于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向外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国际市场扩张阶段,东部地区可以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发展外向型经济。同时,东部地区参与国际分工受到国内市场尚不开放的自然保护以及国家优惠政策的保护。以亚洲金融危机为转折点,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调整时期,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增势趋缓,能源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价格普遍下跌,西部大开发在起步阶段就可能面对一个竞争更加激烈的国际市场环境。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国内市场对外开放的领域进一步扩大,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在外国资本更加关注市场潜力巨大、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低廉、自然资源富集的西部地区的同时,西部地区将直接面对更加开放环境下的国际资本的竞争压力,而国家实行各种优惠保护政策的空间则会不断缩小。因此,面对深刻变化了的国际环境,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西部经济在大开发中可能受到严峻的考验,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与适度有效保护相结合,就成为西部大开发中必须重视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经过2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的体制环境下启动的。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人财物的高度集中,国家具有超常的资源动员能力和效率,“一五”时期和“三线建设”时期两次大规模的在西部进行经济布局,迅速奠定了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基础。但是,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以后,资源配置的主体转向市场,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生产要素的流动要受市场价格信号的引导,这就很可能出现在一定时期市场调节相对不利于生产要素西进的情况;同时,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改革将涉及就业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政府职能、宏观调控体系、市场体系等一系列领域的深层次问题,西部地区在大开发中不仅要推进开发以促进经济发展,而且要进行改革攻坚实现体制创新,改革也是要付出成本的,通过体制改革来推动经济开发的难度比改革初期明显增大。因此,面对这样的体制环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重视如何把国家的区域政策与市场机制的作用更好地结合起来,把开发和改革结合起来。
我国的经济曾长期是短缺型经济,但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经济发展,我国经济在总体上已告别了短缺时代,这就是西部大开发所必须面对的市场环境。短缺经济表现为消费品市场的供不应求以及加工工业生产能力的相对不足,因而通过大规模发展消费品工业和加工工业就可实现经济的总量扩张,只要扩大投资,多上项目,就可以获得很高的经济增长速度。随着国内供求关系的变化和买方市场的出现,大多数工业品的生产能力已严重过剩,这种水平扩张模式赖以存在的条件基本消失。目前,西部地区仍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西部10省区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合500多美元,工业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 工业产值占全国的份额仅为十分之一左右,与占全国56%的国土面积和23%的人口比例很不相称。但要在西部大开发中推进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却面对着过剩经济形态、市场需求约束强化的环境。在这种市场环境下,一方面,如何选准大开发的对象和重点,是需要着力解决的一大难题;另一方面,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通过产业和企业素质的不断提高,来获得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也成为大开发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西部大开发还面对着更加脆弱的生态环境。长期以来实施的资源导向型开发战略,已经使得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呈恶化态势。近年来黄河出现了超长期断流,下游地区面临沙化和生态环境改变的严重威胁,国家黄河治理委员会不得不强令中上游大比例缩减引黄用水而向下游放水,有中华民族“母亲河”之称的黄河有可能成为一条内陆河的警告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担忧。1998年长江及东北松花江全流域特大洪水引起全国人民对环境破坏的密切关注,国家很快出台了对长江上游森林资源全面禁伐的措施。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坚持可持续发展必然成为重中之重,一系列的水土整治、退耕还林还草的措施也开始推行。在这样的形势下,西部地区在大开发中的垦荒、伐木、灌溉等方面的开发利用要受到极大地限制,开发和发展农林牧副渔的思路必须进行重大调整。但许多与重要江河治理关系密切的地区,往往是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贫困人口主要聚集的地区、发展经济的途径极为狭窄的地区、地方财政异常困难的地区。因此,如何既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把坚持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同时又找到兴地富民有效的途径,是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所必须解决的又一个突出问题。
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进行思路创新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加快开发西部地区,要有新的思路。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在我国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国际形势发生新的变化后提出来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能沿用过去的旧体制和传统的发展模式,必须要有新的思路,才能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适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适应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
在开发规划上,要统筹安排,把西部大开发作为我国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有机构成部分,纳入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部署。西部开发要编制开发战略规划和专项规划,要加强长远规划和综合计划,开发的规划和计划要有系统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编制西部开发规划要把加快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同保持政治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结合起来,把西部发展同实现全国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结合起来;要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新的对外开放环境,充分考虑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新变化,充分考虑各种有利和不利的因素,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要坚持创新求实、突出重点、集中力量、统筹协调的原则,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创新,认真考虑客观条件和可能提出实实在在的目标,明确经过努力能够完成的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安排西部开发的计划与步骤,有目标、分阶段地推进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普及科学教育、推广实用技术、发展特色旅游、交通通信设施建设等方面都要统筹规划。
在开发目标上,彻底改变在西部建立能源原材料基地的着眼点,从根本上转向强国兴区富民的目标。从“一五”时期开始,国家在西部进行生产力布局一直没有停止过,有“一五”时期的重点建设,有60、70年代的三线建设,有80年代的一些能源基地建设。但是,国家对西部的投入除了国防安全、战备需要的考虑外,大部分时期主要着眼于当地的资源开发,把西部当作东部加工企业的原料、燃料产地,建立东西部垂直一体化的分工体系。西部开发的结果并未使其获得应有的快速增长,西部地区的人民群众也没有得到太大的实惠。迈向新世纪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在具体开发内容上仍然也会包括能源原材料的开发,但从西部大开发的目的性上讲,其目标应该是强国兴区富民。所谓强国,是指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宏伟战略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西部大开发的目标是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致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要满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要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做出贡献;所谓兴区,是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其目标不再是服务于东部的发展,而是要通过西部自身努力、国家适当扶持和东部的援助,实现西部社会经济的振兴,最终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安定团结、山川秀美的新西部;所谓富民,则是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归根结底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使西部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摆脱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实现人本身的全面发展,提高西部地区人民群众的福利水平与生活质量,与全国人民一道尽快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在开发体制上,不能再沿袭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集中开发的体制,而是要形成与完善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新的对外开放环境的新型的西部大开发体制。西部大开发的新开发体制,在开发主体上,不能再是以国家为单一的开发主体,而是要有广泛的经济主体参与,不仅充分调动西部地区各类经济主体投资开发的积极性,而且特别要广泛动员、引导、吸引其他地区、尤其是东部地区的各类经济主体参与西部开发;在开发的所有制结构上,不能再是单一的国有经济,而是要从西部地区的实际出发,进行所有制结构创新,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通过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给西部大开发注入活力和生机;在开发的动力机制上,不能再是简单的精神动员,而是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经济利益激励,是开发投资回报的引导,是合作双方的互惠互利;在开发的调节机制上,不能再是简单的命令手段和行政控制,而是市场机制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引导相结合,培育和优化以生产要素市场为核心的市场体系,通过大开发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同时,新的开发体制不能再是封闭的、自我封锁的,而是全方位开放的体制,要面对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势,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
在开发基点上,要由单靠国家财力搞建设转向立足于区域经济成长,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改革开放以前在西部进行的大规模的生产力布局和建设,都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完全依靠国家投资来实施的。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国家直接掌握的经济资源在全社会的份额逐步降低,国家预算内的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的比重已降至5%~6%,因而要完全依靠国家大规模投资来进行西部大开发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所以,西部大开发的基点,要立足于西部地区自身的经济成长,增强西部地区自身的“造血”功能。就西部地区而言,要彻底改变“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立在自身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开拓进取的基础上;要充分调动和发挥西部地区人民群众投身大开发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调动和挖掘一切可用的人财物资源投入大开发;要在大开发中通过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区域自身的结构优化和资源的有效配置;要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是要加快政府职能转换和结构精简的改革步伐;还要营造良好的硬环境与软环境,吸引、稳定国内外的资金、人才、企业进入西部进行开发,或者以各种形式参与西部大开发。就国家作用而言,在西部大开发中主要发挥三方面的功能,即在西部进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促进良好的大开发环境的形成;实行政策引导,促进国内外的资金、技术、人才、企业参与西部大开发,服务西部大开发;提供政策支持,在可能的条件下,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一些优惠政策。总之,只有在西部地区自身经济成长、“造血”功能不断增强的基础上,国家的扶持、东部的支援才能产生更大的作用,而国家的扶持、东部的支援的作用归根结底还是要通过西部地区自身的经济成长与“造血”功能的增强来实现。
在开发导向上,要由传统的资源导向型开发转向市场导向型开发。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因而很长时期以来的开发思路往往是“立足于资源优势搞开发”。但是,资源性产业具有成本递增的特点,随着资源的深度开发,低成本的优势会逐渐消失,这在西部地区的一些能矿产业中已经或正在显现出来;同时,我国的经济运行环境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大部分领域出现买方市场,从供给约束转向需求约束,加工生产能力的过剩以及大量的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导致资源产业的生产能力严重过剩;此外,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的深化,资源产品受国际市场价格和汇率变动的影响越来越大,近年来,国际市场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严重供过于求,价格大幅度下跌,而东部沿海地区也凭借港口优势加快利用国外的资源,降低了对中西部资源的依赖程度。因此,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再要以资源导向进行开发显然难以为继,必须转向以市场导向进行开发。要从简单地着眼本地资源搞开发转向以市场需求为依据,确定具体的开发内容;要从单纯地开发能矿资源转向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开发的方向;要从大量消耗资源的粗放型扩张转向结构优化、技术创新、产品创优,培育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在开发模式上,要由传统的粗放型开发模式转向可持续发展的开发模式,更加重视资源保护、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转向可持续发展的开发模式,以人口、资源、环境、生态和经济发展相协调为硬性约束,在开发中既要考虑西部地区的发展需要,又不能损害其他地区和整个国家的利益;既要考虑到当代人的发展需要,又不能以牺牲后代人发展的能力为代价。只有转向可持续发展的开发模式,才能得到其他地区的支持和全国的支持,也才能造福于后代子孙。要实行重要资源的保护性开发,重要资源应先考虑从国际市场上低价进口,战略性资源应减少开采强度而留有储备,一般性资源在开发中要提高采收率;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护环境,在大开发中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环境评估应成为开发项目的硬性约束;要把再造山川秀美、生态建设作为大开发的重要内容,严禁砍伐森林和破坏植被,保护长江、黄河等源头和上流水土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封山育林,植树种草;还要加强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在大开发中打破“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贫困恶性循环,提高人口素质。
在开发布局上,要突出重点,寻找或选择能够实现快速增长、具有辐射和扩散功能、关联效应较强的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块,率先进行开发布局。西部地区的开发,必须从区情省情出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防止刮风,防止一哄而起,突出重点,有先有后,先易后难,从点到面。突出重点,一方面是在开发的区域重点选择上,要以若干核心地区作为经济增长中心,可以按照西部地区的区域中心、西部各省区的省区中心和产业聚集中心三个层次重点投资建设地区经济增长中心,可以按照西部地区的区域中心、西部各省区的省区中心和产业聚集中心三个层次重点投资建设地区经济增长极,通过中心区域的重点开发和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建设,辐射和带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开发和增长。另一方面是在开发的产业重点选择上,要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可以面向市场,发展特色农业,积极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依靠科技进步,推广适用性强、增产增收效果明显的优良品种技术,开发有区域特色的种植业、养殖业、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和精细农业,发展绿色产业;可以从生物资源丰富的特点出发,利用特有的生物资源优势,加强技术创新,开发和发展现代生物产业;一定要大力发展旅游业,把旅游业真正培育成为西部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带动经济开发的龙头产业;还可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竞争能力强、效益好、能够带动地区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在一定地区,仍然要重视水电、石油天然气、盐湖、有色金属等能矿资源的开发,支撑整个开发进程和区域经济增长。
在开发项目的切入点上,近期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基础,同时对于拉动内需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据统计,基础设施存量每增加一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可以提高0.86%;电话普及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可以提高0.52%。要从国民经济全局和战略需要出发,因地制宜、突出协调、适当超前,加快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要以公路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铁路、机场、天然气管道干线建设,形成全国的综合运输体系,扩大西部与东部、西南与西北的运输通道,实现通江达海,促进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东部地区以及周边国家的联系与交流;要进一步加快西部地区城乡电网、通信和广播电视网的建设;要坚持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放到突出位置,打破行政区域、部门划分的局限性,按流域水系实行上中下游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合理调配,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切入点。 目前, 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西部地区占80%。 全国每年新增荒漠化面积约2400平方公里,也大都在西部地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极大地制约着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也构成了严重威胁。只有尽快恢复林草植被,防治水土流失,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和山川地貌,才能为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提供有利的条件,也才能有效地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促进全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要抓住粮食供应充裕的有利时机,在加大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同时,有计划、分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采取“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坚持“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先行试点、稳步推进”的原则。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为把西部大开发推向一个新的广度与深度创造稳固的基础与良好的环境。
[收稿日期]2000—06—26
标签:西部大开发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中国东部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西部建设论文; 西部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