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商业综合体应运而生。它是多个使用功能不同的建筑空间组合而成的建筑群,其合理性在于节约用地、缩短交通距离、提高工作效率、发挥投资效益等。对于21世纪的商业综合体而言,业态布局和动线规划尤为重要,这是商业设计的核心,也是难点,是空间组织的提纲和线索。业态布局和动线规划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不能抛开业态谈动线,也不能不考虑动线来布置业态。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商业动线;业态布局;空间组织
绪论
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发展已成气候,从最开始满足最基本的零售功能,逐渐开始注重公共空间设计,到现在利用公共空间及建筑设计创造话题性,增加体验式和娱乐化的设计等,诸多人性化的设计将环境设计、多媒体设计和叙事技巧结合起来,创造了颇为吸引人的活动场所。综合体建筑的形态从最越本的规整几何型逐渐向流线型发展。商业形态也逐渐由全封闭的室内型,向半户外和户外街区转换,创造出史为丰富的空间体验。综合体商业的分布方式也由原来的底层逐渐向高层延伸,垂直动线的设计越发重要。
城市商业综合体对我国的意义非同凡响,它可以对城市运营起到良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城市中心与商圈的形成,推动商业发展,提升城市的形象;有利于政府提升政绩,增加财政税收;有利于开发商品牌的建设以及长久的发展,为商家提供更好的经哲环境和竞争平台;还能潜移默化地改变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
随着顾客消费观念的不断改变,21世纪的零售业已今非昔比。以百货为主导的商业空间类型在网购的冲击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新型体验式购物空间的组织成为当下热门的设计理念。前来购物的人们已不仅是单纯地选购商品,更是为了享受一次愉快、特别的购物休验。便捷的网络购物对传统购物产生的冲击之大,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因此,传统购物模式也亟须转型,体验式购物作为一种全新的消费模式,引领着入们享受全新的购物之旅。
图1
1引言
一般来说,商业综合体项目的设计要素主要分为:动线设计、空间组织、景观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和餐饮空间设计等。本文主要就商业动线和空间组织两方面,对实际案例设定研究目标,进行分析研究,最终达到项目的开发目的(见图1)。
1.1研究背景
青浦区赵巷镇盈港东路北侧地块,地处上海西部,位于上海市区和青浦城区之间。周边的奥特莱斯、吉盛伟邦与米格天地每日汇聚大量本地和外地游客。项目附近为在建的轨道交通17号线,以及一个规划公交终点站,未来将成为连接赵巷商务商业区和上海市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主要道路即东西向佳杰路和南北向佳驰路和佳迪路。佳杰路是进入项目区域的主要通道,访客可乘地铁或公共汽车抵达,或乘出租车在与干道平行的园区入口处下车。来自地铁站的人流居本项目的访客流量之首,去往周边地块的人流可以通过空中景观连桥到达目的地。
A3-04地块为商办地块,基地西面临水。通过沿西面水面,我们将建筑的商业裙房处理成层层跌落的退台手法,最大化地延长了滨水的景观面以及活动场地。不同标高的平台以及流动的曲线,为沿河的商业提供了风景优美的活动平台和场地。两栋高层办公塔楼平面处理为六边形,利用落地的长边朝向轻轨人流来向,塑造了一个挺拔的建筑群体形象。同时为整个地块,在轻轨线从东至西进入地块,塑造出一个大气的“门户”形象(见图2)。
图2
1.2研究目的
1.2.1商业流线优化
围绕体验式消费,根据不同楼层的不同业态和交通环境,组合各种商业动线形式,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1.2.2商业价值最大化
结合商业动线,将大面积单业态区域进行细分,以创造多样化的消费模式,从而达到增加商业价值的目的。
2商业动线和业态分析
2.1各层平面动线分析
一层建筑面积约12300m2,考虑在相对次要位置设置超市,规模约2000m2,其余为办公楼入口大堂、交通、后勤和商业。
南侧毗邻地铁17号线嘉松中路站,北侧毗邻公交枢纽,西侧通过景观桥与办公区相连,为次要客流引入层。一层平面轮廓呈四边形态势,采用线型动线,可在三个主要客流来向快速引入客流,并最终交汇。国内采用线型动线的类似案例有深圳万象城、上海恒隆广场等(见图3)。
二层建筑面积约15500 m2,其中影院面积约4500 m2,其余为交通、后勤和商业。影院分为2个防火分区,商业分为3个防火分区。
二层南侧通过交通连廊与地铁17号线嘉松中路站连接,为主要客流引入层。二层平面轮廓呈三角形态势。采用三角环形动线,既有连续性,又可将大量人流均匀分流到商场的每个角落。国内采用环形动线的类似案例有上海浦东嘉里城、上海虹口龙之梦等(见图4)。
三层建筑面积约10000 m2,影院部分由于层高要求需要挑高至三层,此部分空间为非商业利用空间。
三层平面轮廓基本与二层相同,也呈三角形态势,采用三角环形动线,既有连续性,又可将各类业态无缝串联。国内采用三角形动线的类似案例有台北101购物中心、上海长宁龙之梦等(见图5)。
图3
图4
图5
2.2各层平面业态分析
基于前节的动线分析,各层的业态布局也随之展开。
一层西北侧大范围规整空间为布置超市的理想场所;东南角考虑到相对规整的大面积空间,以及街角的对外宣传效应,布置主力店或轻餐饮较为理想;西南角和东侧宜布置餐饮,其服务动线可靠近核心筒布置,并可就近核心筒设置垂直排风道;中央区域布置各类零售及休闲场所,也可布置一些轻餐饮如咖啡、甜品店等业态。一层不同于其他楼层之处在于可完全对外打开而不是一个封闭的区域,客流来自室外各个方向,因此较适合采用具有明确指引目的的线型动线,以形成不同方向上的步行街、购物廊,沿线空间根据不同业态形成不同的主题,并作灵活的收放。在节点处设置自动扶梯或观光电梯与二层相连(见图6)。
图6
二层北侧大范围规整空间为布置影院的理想场所;东南角考虑到相对规整的大面积空间,以及街角的对外宣传效应,布置主力店较为理想;西南角和东侧宜布置餐饮,其服务动线可靠近核心筒布置,并可就近核心筒设置垂直排风道;中央区域布置各类零售及休闲场所,也可布置一些轻餐饮如咖啡、甜品店等;西侧靠近园区架空平台,为客流次要来向,沿平台可布置时尚零售、潮流街、轻餐饮等业态。三角环形动线在其三个转折点设置中庭或广场,并设置自动扶梯或观光电梯与不同楼层相连。
图7
三层北侧为影院上空区;东南角考虑到相对规整的大面积空间,以及街角的对外宣传效应,布置主力店较为理想;西南角可布置餐饮、服务教育、健康美容等业态;东侧宜布置餐饮,其服务动线可靠近核心筒布置,并可就近核心筒设置垂直排风道;中央区域布置各类零售及休闲场所,也可布置一些轻餐饮如咖啡、甜品店等;西侧靠近园区架空平台,为客流次要来向,沿平台可布置时尚零售、潮流街、轻餐饮等业态。三角环形动线在其三个转折点设置中庭或广场,并设置自动扶梯或观光电梯与不同楼层相连,三个转折点的平面位置与二层相对应。
图8
2.3各层动线综合分析
2.3.1一层:线型动线
线形空间组织两端呈线形延伸,更容易创造连续的空间序列,易形成步行街、购物廊等具有连接作用、延展性的空间。在接引人流、创造等价地标方面,有着其他组织无可比拟的优势,对客流有着明确指引目的。
线形结构与垂直空间搭配,能进一步完善和丰富空间布局,创造出更多的购物体验,并为节日主题、活动展示和即兴表演等互动项提供舞台。
2.3.2二层:环形动线
环形动线能合理地协调动线与商铺的关系,令业态分布、分区合理。其连贯性很强,目的明晰,并且没有“终点”,给人一种无限循环的感觉,结合中庭空间组织形式,合理布置,更能形成强烈的空间序列的节奏感。
2.3.3三层:三角形动线
动线简捷清晰,与业态分区、分布结合紧密。转折点搭配中庭、广场空间的设置以丰富其空间形式和体验。三角形空间组织融合了中庭空间组织与线型空间组织的优点,两条以上的线型空间组织围合,很好地将客流引导至商业中心内部。转折处的中庭空间为客流提供集散和停留的场所,可设为不同的主题,已增强空间的导视性,为顾客提供更为自主“逛”的空间。
3动线节点垂直关系
各层动线的节点均垂直对应,主要节点处可考虑布置较大中庭,垂直交通考虑观光电梯和自动扶梯相组合的方式;次要节点处可考虑布置较小中庭或开放广场,垂直交通以自动扶梯为主。
4结论
底层通过将原来大面积区域化整为零,局部成为街区型商业,使外部空间自然而然地延伸到购物区内。既达到引入客流的目的,又可以缩短原本到达中庭处过长的动线。适当减小交通空间,在超市周边布置一些小型零售、轻餐饮等业态,既可以丰富业态种类,也可以充分利用空间,从而提高商业价值。
不同于一层在动线组织上需要“聚”的特征,二层由于是主要客流引入层,需要迅速地“放”。而营造环形动线及沿线商铺,既可以快速分散客流,也可以使购物有连续感,延长顾客的购物停留时间,从而提升商业价值。
三层北侧原本为物业管理用房,过宽的通道仅有一侧临铺,因此适当减小交通空间,压缩出的面积沿物业管理用房周边布置一些小型零售、轻餐饮等业态,既可以丰富业态种类,也可以充分利用空间。与二层类似,营造环形动线,增加更多的沿线商铺,商铺规模可灵活调整,以适应多种业态需求。
参考文献
[1]《解密城市商业综合体设计》.庄雅典.2014.
论文作者:张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空间论文; 业态论文; 商业论文; 客流论文; 综合体论文; 中庭论文; 目的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