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英[1]2000年在《“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多媒体教学》文中研究表明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教育应用,促进了教学活动中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观念等产生巨大变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需要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Multimedia 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MCAI)。 目前,MCAI在国内还处于课堂教学阶段,制约其广泛应刚的主要因素是缺乏适当的教学软件。在多媒体课件设计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我们应用多媒体著作系统制作了“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演示型课件,用于大学本科植物学课堂辅助教学。课件的制作过程如下:课件定题——教学设计——系统设计——稿本编写——数据准备——课件编辑——试用评价——形成课件。我们对制作过程的各个步骤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尤其是教学设计和系统设计部分。通过对课件教学实验后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对本课感兴趣,其首要原因为图形清晰,动画形象,利于理解;图形,图像对细胞结构具有很好的表现力;教师和学生是影响多媒体教学效果的最重要因素;学生能较好理解并当堂掌握半数以上教学内容,并认为多媒体教学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观察分析能力,值得推广。再结合学生和教师对本课的反映,分析表明本课件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相结合,优化了教学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需要继续探索的问题。 在本课件制作的基础上,我们还对适于MCAI的植物学内容进行了分析。多媒体技术不仅在植物学教学中有广阔应用前景,而且随着多媒体教育网络的应用不断为教育改革提供新的契机,提出新的挑战。
朱婧[2]2016年在《信息化环境下高中生物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文中指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是生物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它要求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保证教学效率,达成教学目标。近年来,信息化技术与课堂的融合越来越普及,信息化资源在高中课堂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信息化技术具备直观性、趣味性,近年来,这种独有教学优势也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在信息化环境下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同时,也存在相应的问题。为了使信息化技术更好地辅助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我们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工作。本次研究建立在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基础之上,作者通过对高中生物教学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构建信息化环境下高中生物学高效课堂的设想。通过查阅参考文献,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之上,在学生及老师群体中开展问卷调查,在本人所带的两个基础相近的班级范围内开展信息化教学研究。通过对新授课、复习课及习题课三个方面的分析,从不同课型的角度对高中生物高效课堂进行探索研究。从考试成绩、学生生物素养、课堂效率、教师及学生的问卷调查等方面评价高中生物信息化高效课堂的构建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化技术与传统生物教学模式的有效整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于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源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在课堂上的应用可以显著提升学生对于生物学实验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最后的成绩评价我们发现,信息化教学模式虽然在短期内提高了实验组班级的平均分,但其提高的幅度并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信息化环境下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虽无法在短期内达到显著提升学习成绩的效果,但能培养学生能力,并提高其素质。研究结果符合高中新课改的目标及理念,将为现代信息技术在生物课堂中的融入提供参考依据,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也有助于促进高中生物课堂效率的提高,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董春艳[3]2015年在《磁片式辅助教具的设计及其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在不断深入,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中也对生物教师提出了多样化教学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要求。研究者经过多年的一线教学发现,初中学生在学习生物课程时,对于生命体的一些特定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常出现一些困难或理解偏差,而使用一般媒体演示或常规教具则难以突破重点和难点。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一种磁性橡胶片制做的辅助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磁性橡胶片(以下简称磁片),是由橡胶原料均匀地掺入剩磁较高的磁粉轧制成型,然后,在强磁场作用下磁化而永久带有磁性。本研究中的“磁片式辅助教具”指以磁片为主要材料制成的平面教具,或者以磁片为底材、毛根、泡沫球等材料为辅助材料制作成的立体教具,它的优点是颜色多样,便于剪裁,经济耐用,易于造型,可吸附于黑板、白板等媒介上便于展示。本研究旨在利用磁片设计、制作出一套能够弥补学校传统教具不足的特殊教学用具,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理解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并构建初中生的认知结构。同时,笔者期望本研究能够启发其他生物教师设计、制作多样的个性化教具在生物课堂中使用,为一线教师提供有价值的课堂辅助设施及教学案例。本研究主要基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有关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说,即学习过程是一个意义的建构和生成过程,即通过制作特定教具及其应用,联系学生原有认识图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与其他同学的配合、冲突中逐步发现新知识,完成学习。研究者同时接受了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的三个前提条件要求:即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备逻辑意义,学习者必须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并积极主动地把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联系起来的倾向性。另外,建构主义的科学教育理念的知识观也对本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即科学的知识不具有客观性,而具有主观性和建构性。学生不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是知识的自主建构者。知识是由人所建构出来的,认知是主体在与新刺激互动中不断建构的过程,认知不是有关外在事物的知识原封不动地进入我们的头脑之中,而是我们为了理解外在事物而建构理解的方式。研究者首先针对现行的初中生物学教材内容进行梳理切割,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选择适合并有必要制作磁片式教具的知识点,进一步根据现代教学实施理论进行教具的设计、制作、试用、修改、再试用、修饰说明,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效果检测。实验样本源于我校2014级七年级新生,研究者从执教班级中随机选取两个平行班,即七年5班(35人)和七年6班(34人),其中7年6班使用磁片式辅助教具作为实验组,七年5班不使用磁片式辅助教具作为对照组,经过一段时间教学后,比较两个班学业成绩、学习兴趣等来分析磁片式辅助教具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影响。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绩出现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学业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组学生,说明使用磁片式辅助教具能够有效提高学业水平,进一步通过调查问卷数据显示,该教具能有效的帮助学生认识形态结构、理解生理过程、并延长知识的记忆时间。另外,通过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调查发现,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合作精神。本研究结论认为,磁片式辅助教具具有简单、经济、实用和高效的特点,学生通过亲自己手拆装拼接而改善了他们的学习行为,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参与度。并通过这种特殊教具深化了学生理解生命体形态、结构,体验了生命体的生理过程,延长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时间,进而改善了学生的学业水平。
唐谨丁[4]2014年在《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文中指出高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十大重点之一,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中是排在前列的,体现着现今课堂生活化教学的重要地位。本课题致力于研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力图改变当前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低效、沉闷的课堂现象,以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不断推进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教学工作。全文由六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背景,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课题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文献分布情况,最后,引出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启示,点明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及研究路线。第二部分: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对生活化教学、生物生活化教学、生物生活化教学的策略这三个相关概念进行释析,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教育实践研究等方法,对高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领域进行初步探究;对支撑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相关理论进行归纳、综述,最后针对本研究的范围——高中生物必修一的课本《分子与细胞》进行详细解读。第三部分:深入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一线进行教学观察与实践,综合分析教材各版块的编排,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现状暴露出来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按照课前、课中、课后的逻辑顺序,提出并归纳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类型——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活动生活化,教学情境生活化,作业设计生活化,告知读者如何开展教学实践。第四部分:针对不同的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笔者选取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生活化教学策略,从策略使用的意义,使用此策略教学的原因,实施的具体步骤等方面,以说课的形式详细分析其使用过程。并归纳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哪些内容和章节可以使用此策略进行教学。第五部分:为了验证此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的优劣情况,笔者选取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高一年级四个平行班的学生作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进行了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四个班中有三个作为实验班,一个作为对照班,教学中根据课型、内容形式不同,应用生活化教学的策略进行教学实践。研究表明,高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的使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有效改善传统课堂学生厌学的学习现状,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除此之外,生活化教学策略的使用,对学生的生物学习成绩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有促进作用。第六部分:对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的使用进行总结与反思,提出今后继续开展此研究的工作设想,同时也为教学反思提供依据,告知读者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金先恒[5]2013年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必修》文中提出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模块是高中生物课程的第一个模块,是学生进入高中以后,在生物课中最新先接触到的知识。在信息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如何向大学输送一批既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又具有初步探究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是高中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本研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多种教学资源,以包头市第一中学高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背景,通过学生自主搜寻所学知识的相关材料、自主分析材料、小组讨论,由教师引领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开展一系列的自主探究教学研究活动。通过研究,创建了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以教师引领、学生主导的新型生物教学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一模式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得以提高和发展,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训练了学生搜集、整理、分析生物学知识的能力,建立了相互之间的沟通与分享意识。使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高了学生成绩,对后续的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蔡丛健[6]2007年在《生物多媒体课件设计思路与教学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多媒体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检索法和教学实验法,通过文献检索法,查阅大量多媒体教学的设计理论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思路,并进行分析综合,依据新的教学理念设计制作出符合在当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并在贵州省印江县二中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进行教学实践。对实践前后的生物教学成绩进行了前测和后测的纵向比较。并随机抽取两个教学班进行为期一学期的横向比较研究。对照班采用和以前一样的教学方式,实验班进行全程多媒体教学的方法。通过对多媒体教学实践前后对照班和实验班的教学成绩采用Excel进行成绩汇总,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生物学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比较,对照班的前后测平均分分别为50.02和53.44。实验班的前后测平均分分别为49.34和60.40。采用教育统计法:两个样本平均数比较的μ检验。实验前两班生物测试成绩比较结果:|μ|<μ0.05 =1.96,P>0.05,没有显著差别。实验后测试成绩比较结果:μ0.01>|μ|>μ0.05 =1.96,0.01<P<0.05,显著性差异。说明多媒体教学确实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本研究在印江县二中进行教学实践,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多媒体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并起到一个示范性的作用,并建立一个多媒体教学资源共享库,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多媒体教学和学习的个人空间。以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最大优势为生物学教学服务,推动多媒体技术在少数民族地区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促进生物学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最后分析多媒体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与应用的反思。研究成果主要展现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建立多媒体教学资源库。
罗成[7]2015年在《虚拟实验辅助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实施与效果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各学科之间的不断交叉、渗透,生物学作为重要的基础科学,已然成为20世纪自然科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其中心任务是探究生命现象和揭示生命活动的规律。而生物实验恰恰是整个生物学科中的关键,它是生命现象探究和生命活动规律研究的基础手段。2004年课程改革中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的强调和注重,使得生物实验开始逐渐成为生物教学中的重头戏。我国愈来愈多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对此表示出了极大关注,并进行了许多关于生物实验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实施情况的调查和研究。但调查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很多学校都没能很好地来开展生物实验教学,其原因主要集中在主观上不想做实验,客观上做不了实验这两点上。迫于满足课标的要求,有些勉强为学生开展了实验,但实际却效果平平。为解决上述问题,不少学者和教育工作者都提出了可以借助多媒体、动画Flash、虚拟实验等技术来辅助生物实验教学,且通过自身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近几年,教育界逐渐开始重视虚拟实验,并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虚拟实验在教育界已经展现出了巨大潜力。本文重点综述和探讨应用虚拟实验辅助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以提高实验教学成效的相关问题,旨在通过对虚拟实验辅助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实施及效果评价的分析,来论证虚拟实验辅助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切实性与可行性。主要结果如下:(1)本文首先通过文献分析了生物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和目前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原因,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理由和研究内容、方法、意义。(2)通过文献综述了虚拟实验的概念、分类、特点及与传统实验教学相比表现出的优点,分析了目前国内外虚拟实验在教学上的应用现状和成效,为应用虚拟实验辅助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提供依据。(3)通过文献分析了虚拟实验设计的原则和相应的理论基础,进而为本文有关虚拟实验教学设计提供理论指导。(4)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实际调查分析了笔者所在实习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原因。调查结果表明,实验教学条件不足、生物教学时数有限以及对生物实验作用和地位主观认识的偏差是影响生物实验开展的主要原因。还调查分析了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资源使用及对虚拟实验理解的状况。结果表明,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资源、对虚拟实验辅助生物实验教学均持较为积极的态度。(5)本文实际设计了“植物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有丝分裂”虚拟实验教学案例,并以所在实习中学高一三个平行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了不同教学流程(即,原理讲解+虚拟实验+真实实验、原理讲解+实验演示+练习习题、原理讲解+真实实验+练习习题)的对比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结束后,通过纸笔测验和问卷调查对不同教学流程的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应用虚拟实验辅助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不仅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也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
王玉君[8]2013年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与多媒体有效整合的设计与实践》文中提出目前,全国正在进行新一轮高中新课程改革,新课程理念提出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要求,实验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平台,提高生物实验教学效率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当前,大部分的高中生命科学实验教学存在课时紧张、实验材料及设备限制、教学效率低等问题,使实验教学不能达到理想教学效果。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以生物实验教学与多媒体整合为视角进行研究,希望能够运用多媒体资源结合传统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上述实验教学限制问题,提高高中生命科学实验教学效率。本研究以上海市作为研究地点进行一系列的调查,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案例设计法等多种方法对上海市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内容针对教师的实验教学和多媒体整合情况及教师对多媒体的选择运用等方面进行调研;同时也针对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学习情况、对实验教学方式的选择、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认识和选择、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及自我实验技能评价等多个方面展开研究。调研结束后运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调研结果,分别选取高中生物典型实验为例进行实验教学与多媒体整合案例设计及实践。调查研究表明,上海市高中学校在生物实验教学与多媒体整合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与多媒体整合过程中存在形式主义、内容形式不相符、多媒体资源陈旧过时等问题;(2)由于多媒体资源限制,在实验教学与多媒体资源整合运用方面,教师和学生的选择存在偏差,教师倾向于选择幻灯片,而学生倾向于选择视频等直观性资源;(3)生物教师在实验方面相关多媒体资源选择、多媒体整合及运用技能有待提高;(4)实验教学相关多媒体资源的利用及积累有待优化等。结合调查结果及后续的案例实践研究,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多媒体辅助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某些实验(如解剖类实验、分子类实验等)实验材料、器材设备等条件限制问题,提高教学效率;(2)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时应根据实验内容合理选择多媒体资源类型,遵循适时适当直观原则;(3)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应根据实验内容的不同特点及实际需要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统筹安排。
郭芸[9]2016年在《高中生物学CAI积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环境和学习工具”。然而,伴随CAI课件的广泛使用,其弊端也日益显现,传统CAI课件发展为CAI积件系统。对近十年的文献分析得知,CAI积件系统的研究已从纯理论和技术探讨层面转向教育应用,中学生物学积件系统的教育应用研究进入瓶颈期。基于积件系统理论、对中学生物学积件系统发展现状的分析、积件系统开发的可行性等多方考虑,本文选取高中生物学人教版必修一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为内容展开积件系统的开发及其应用研究,目的是丰富高中生物学积件资源,帮助普通高中师生简单快速地组合、创建出积件式课件,提高课件使用效率和教学质量,初步实现积件系统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概述积件系统,阐述其研究现状和中学生物学积件系统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阐明研究目的与意义。第二章,提出高中生物学积件系统开发的理论基础、开发原则和开发技术路线。第三章,选取高中生物学内容,分析需要开发积件的内容。第四章,阐述积件系统开发的具体步骤,首先确定开发环境;其次以“光合作用探究历程”和“有丝分裂”两部分内容为例,详细阐述各类积件开发的过程和步骤;然后对积件的管理、积件库的建构提出了具体方法和要求;最后对积件组合平台Power Point展开技术调试,确保实现对各类积件的控制。第五章,将构建的积件系统用于教学实践,比较CAI积件系统与传统CAI课件的教学效果。第六章,根据教学效果及师生意见,对构建的积件系统进行修改和完善,获得最终版积件系统。
郝建华[10]2004年在《植物生物学多媒体教学积件库的构建》文中指出植物生物学多媒体教学积件库由植物生物学教学资料库、教学单元库和在线测试与练习库等组成。其中的多媒体教学资料库是积件库的基础构成部分。多媒体教学资料可从互联网下载、文字和图片扫描、光盘采集和自己制作等多种途径进行构建。探讨了植物生物学积件库构建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的对策。
参考文献:
[1]. “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多媒体教学[D]. 刘华英. 广西师范大学. 2000
[2]. 信息化环境下高中生物学高效课堂的构建[D]. 朱婧. 华中师范大学. 2016
[3]. 磁片式辅助教具的设计及其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董春艳. 天津师范大学. 2015
[4].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D]. 唐谨丁. 广西师范大学. 2014
[5].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必修[D]. 金先恒.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6]. 生物多媒体课件设计思路与教学实践研究[D]. 蔡丛健. 贵州师范大学. 2007
[7]. 虚拟实验辅助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实施与效果评价[D]. 罗成. 扬州大学. 2015
[8].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与多媒体有效整合的设计与实践[D]. 王玉君. 上海师范大学. 2013
[9]. 高中生物学CAI积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 郭芸. 江西师范大学. 2016
[10]. 植物生物学多媒体教学积件库的构建[J]. 郝建华. 植物学通报. 2004
标签: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论文; 课件论文; 教学过程论文; 课堂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