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市人民医院六病室 湖南宁乡 410600
【摘 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8年3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医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2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乙组(36例)、甲组(36例)。所有患者均一般护理,甲组加早期康复护理,总结护理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并发症。结果:甲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高于乙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甲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乙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甲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高于乙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甲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高于乙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甲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乙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早期康复护理的护理效果高,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并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临床中,脑卒中属于急性脑血管病总称,主要是缺血性脑血栓、脑栓塞、出血性脑出血、腔隙性脑梗死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1]。该病发病的原因主要是心脏病、动脉硬化、高血压、血液(流变学、成分)改变以及新天性血管疾病,该病的发病率、致残率以及死亡率均很高,在幸存患者中大都留有程度不同的残疾,主要是偏瘫[2]。为了探讨和分析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此次抽取2018年3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医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2例)进行研究,研究具体内容是:
1 资料以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抽取2018年3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医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2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乙组(36例)、甲组(36例)。男性是42例,女性是30例;其年龄在37-77岁之间,平均为(61.11±3.52)岁;比较两组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做研究。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一般护理,甲组加早期康复护理:先做好心理疏导,讲解疾病相关的知识,给予耐心开导,平复其情绪,嘱家属给予其鼓励、关心。按摩、被动活动,对患肢进行按摩。2-3次/天,经红花乙醇(50%)从近端到远端开始按摩,每关节10-15下,促进血液循环以及淋巴循环。体位护理,指导患者选择患侧卧位以及健侧卧位且仰卧位交替,体位更换频率是1次/2h,患侧卧位要摆放好肢体,避免压疮出现。早期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借助棍棒、绳索等简单设备逐渐进行双手十指交叉、握拳以及抬腿等活动,2-3次/天,每次20-30min。当肌力恢复到三级时,可开始主动训练,主要是床上翻身、坐位训练、站立训练与行走训练。出院健康指导,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回复后,要告知其出院后仍要持续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确保治疗、护理效果。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发症(深静脉血栓、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关节痉挛)。
1.4 评价标准
恶化:出现并发症,患肢感染;无变化:患肢功能未恢复;显著进步:患肢部分功能恢复,其病残程度在1-3级之间;基本痊愈:患肢功能恢复,其病残程度0级,行动自如[3]。
选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评估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分数低则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低。
选简易运动功能评分标准评估肢体运动功能,分数高则运动功能好。
选改良Bartherl指数评估生活自理能力,分数高则生活自理能力强。
1.5 统计学分析
选SPSS21.0软件对数据做出分析,()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做t检验,(%)表示护理效果、并发症,做x2检验,如果P值不足0.05,那么两组的差异就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结患者的护理效果
如表1,甲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高于乙组患者,差异显著(x2=4.741,P=0.030)。
3 讨论
临床中,脑卒中的发病较为突然,是脑动脉由于各种原因致使动脉闭塞、狭窄、破裂等导致脑血液循环障碍。该病的致残率很高,常规护理+药物治疗可有效地降低疼痛感,但对致残产生的作用很小。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降低残疾可能性,使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快速恢复[4]。本次研究是先平复患者的心态,缓解焦虑、紧张以及暴躁等情绪,建立起康复信心,使患者对康复治疗积极。之后对患肢进行按摩,可有效避免肌肉废用性以及深静脉血栓形成。在患者入院时,为患者选择患侧卧位、健侧卧位和仰卧位交替来更换体位[5]。患肢保持良肢体位可避免关节痉挛以及预防患肢水肿、失用性综合征以及关节畸形。在患者可自主活动之前,借助棍棒、绳索等设备协助患肢做简单的一些活动。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给予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指导,包括洗脸、吃饭、刷牙、穿衣服、如厕、沐浴等,使行动能力逐渐恢复。在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后,告知其出院后仍要做日常生活能力训练,保证治疗、护理效果[6]。
综上所述,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早期康复护理的护理效果高,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并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
参考文献:
[1]王慧英,刘荣荣.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5):845-846.
[2]何燕飞.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生活能力和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2(A02):1488-1489.
[3]车振兰.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A02):335-336.
[4]伍友琼,李敏清,柏忠萍,等.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良肢位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6,33(b03):1151-1152.
[5]陈丙坤,张伟滨,吕政,等.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8):156-159.
[6]韩丽娜.早期康复护理在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5(S1).
论文作者:李爱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5
标签:患者论文; 脑卒中论文; 能力论文; 功能论文; 肢体论文; 效果论文; 甲组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