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产量波动与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相关分析_农产品论文

农产品产量波动与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相关分析_农产品论文

农业产出波动对农产品价格波动互相关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产品论文,农业论文,价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前,农产品价格总体上比较稳定,但也存在着一定幅度的波动,而且这种波动呈现出明显的起伏状。从1951—1998年期间,我国农产品收购价格和主要农产品零售价格时间序列中都包含着多个上涨率不断攀升和不断回落的时期,习惯上人们将由相邻的攀升和回落阶段构成并由攀升阶段开始的循环作为一个周期。

由于农业产出周期性波动因素对农产品价格周期性波动的影响需要在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才能充分体现出来,考虑到研究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是指短周期而言的,本文借助于研究时间序列中所用到的互相关函数方法分析我国农业产出波动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将时滞选定为前后各7年,加上本年度一共分析了15年之间的互相关系数, 其准确性相对比较高。由于本文只从农业产出波动对农产品价格周期性波动影响的角度分析问题,所以文中只列示了农业产出作为先行影响因素与农产品价格上涨率之间的前三年和当年互相关系数,以更好地集中揭示农业产出波动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时滞效应。

按照蛛网理论解释:农业产出波动会影响农产品供给,从而改变农产品供求关系,进而使农产品价格发生与农产品产出波动相反方向的波动。农产品供给波动和价格波动的相互影响构成了农产品市场波动的传导机制。因此,一般认为:农业生产、农产品供应会对农产品价格产生反方向的影响,农业增产,农产品供应增加,农产品价格会下跌;农业减产,农产品供应减少,农产品价格会上升,农业波动从反方向上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程度和结果取决于农产品市场的竞争程度、供求弹性等多种因素。

建国以来,尤其是在1985年以前,我国农产品实行统购派购政策,价格实行计划管理,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因农产品供应的变化而受到的影响作用是相对比较小的。但是,研究结果显示即使改革开放以后,农产品市场逐步放开,二者波动相互影响也没有呈现出明显强化的趋势。

反映我国农业生产增长波动情况的总量价值指标有农业总产值(即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第一产业增加值,既可以按当年价格计算,又可以按不变价格计算。按当年价格计算得到的是名义增长率,按可比价格计算的是实际增长率。农产品价格可以通过农产品收购价格和主要农产品零售价格等指标分析其波动。

一、农业产出总量波动对农产品收购价格波动的影响

从统计资料来看,农产品收购价格资料比较齐全,在我国整个农产品价格体系中具有决定性和支配性影响。分析农业产出波动对农产品收购价格波动的影响,要对有关资料进行处理。 农业总产值选用1951 —1998年按上年为100的实际增长率和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名义增长率, 以及以1952年为100的农业总产值实际增长率的周期分量数据。 在确定以1952年为100的农业总产值指数增长的年周期数值时, 首先对有关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剔除长期趋势处理。根据原有数据绘制成图形后,发现1952—1977年和1978—1997年两个时段呈现出不同的指数增长,然后进行回归分析,参数估计, 得到两个不同的趋势模型:T1= 93.9865e[0.0262tl]和T2=194.214e[0.0615t2],其中T1,T2分别为以1952年为100的农业总产值1952—1977和1978—1997年两个时段的指数趋势值估计式,t1和t2分别为以1952,1978年开始为1,以后各年累加递增。 模型通过多数检验后,计算出趋势值,把实际观察值中减去趋势值,最后得到周期值。第一产业增加值选用上年为100 的年实际增长率和名义增长率数据。农产品收购价格选用和上述农业总产值、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率相应时段的时间序列,分别改革开放前后计算农业产出增长率与农产品收购价格上涨率的互相关系数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农业产出增长率对农产品收购价格上涨率的互相关系数

先行3年先行2年先行1年 同年

实际农业总产值

(上年=100)

-0.013 -0.156 -0.014 0.014

实际农业总产值

(1952=100)0.011 -0.156 -0.228 -0.183

名义农业总产值

-0.111 -0.139 -0.106 -0.293

实际第一产业增加值

(上年=100)0.017 -0.178 -0.181 -0.029

名义第一产业增加值

-0.153 -0.158 0.202 0.714

表2 1978-1998年农业增长率对农产品收购价格上涨率的互相关系数

先行3年先行2年先行1年 同年

实际农业总产值

(上年=100)

-0.264 -0.188 0.043 0.050

名义农业总产值

-0.272 -0.529 -0.371 -0.392

实际第一产业增加值

(上年=100)0.062 -0.056 -0.083 -0.141

名义第一产业增加值

-0.536 -0.286 0.290 0.840

表1 中先行是指前几年的农业产出增长率与考察年农产品收购价格上涨率的互相关关系,其数据大小和正负表示从前3 年开始直至考察年同年度农业产出波动对农产品收购价格波动的影响程度和方向。结果显示先行1—2年内农业总产值和第一产业增加值实际增长率与考察年农产品收购价格上涨率一致性的呈反向波动关系,即农业产出实际增长时,随后而来的1—2年内可能是农产品收购价格下降,农业总产值不增长时,随后1—2年内农产品收购价格可能上升,这种变化方向基本上可以通以蛛网理论得到解释。

比较实际农业总产值与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在影响方向上,以1952年为100的农业总产值增长率和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一致。 从前2年开始,农业产出实际扩张,农产品收购价格下跌, 完成这一循环花了3年时间,而不是通常人们所理解蛛网理论中的时滞效应为1年,它明显地区别于季节性波动,属于周期性波动,而且,先行1 年的互相关系数相对较高,表明农业产出实际增长率从当年开始较小程度地从反方向上影响农产品收购价格波动,一直要持续到后二年,且农业产出波动对下年度农产品收购价格波动的影响程度比当年大,然后递减,到后3 年影响基本消失,不存在反向波动影响,农业产出波动对农产品收购价格波动当年会产生较小程度影响,而且还存在2年的时滞效应。 以上年为100计算的农业总产值增长率,先行第二年发生影响相对较大一些, 以1952年为100的农业总产值增长率,先行1年发生的影响程度相对大一些,和实际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滞后效应相同,通过不同的指标计算存在一定差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农业实际产出波动对农产品收购价格波动产生反向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期。

比较各自指标的名义增长率和实际增长率,对农产品收购价格上涨率的影响方向,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名义增长率从前3 年开始就从反方向上影响农产品收购价格的波动,比较而言,第一产业名义增长率比农业总产值相对大一些,先行2年的互相关系数比较接近, 表明农业产出名义增长率存在着2年的滞后效应。但在同年由于价格自身的作用, 或者是价格在价值量计算中的作用超过实际增长,呈现出同方向波动。第一产业增加值名义增长率在前2年和前3年对农产品收购价格的波动呈反方向影响,在前1年开始价格波动影响超过自身, 互相关系数表现为正。考察年中农产品收购价格对第一产业增加值影响较大,互相关系数为0.714,相对来说,呈现出强相关, 表明当年农产品收购价格波动对农业产出名义增长的影响程度高过农业产出名义增长率对农产品收购价格的影响,且影响程度相对较高。

综合来看,无论是农业总产值,还是第一产业增加值,无论是实际增长率,还是名义增长率,除了名义增长率当年的影响外,农业产出价值量增长率对农产品收购价格上涨率的影响存在着2 年左右的时滞效应,但二者之间互相关系数都比较小,大多数都没有超过0.2, 表现为弱相关。因此,自5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产出波动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不大,表明要么我国农产品收购价格的制定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对农产品供求关系的调整不够到位,要么农业产出波动对农产品收购价格波动的影响程度比较低。到底哪个因素占主导地位,通过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间序列的互相关系数比较可以帮助回答这个问题。

改革开放前后相比,农业总产值和农业增加值增长率波动与农产品收购价格上涨率波动之间互相关系数在时间上的变化方向基本一致,但农业总产值先行1年与农产品收购价格之间的相关性方向发生了变化, 由改革开放前的反向关系转变为同向关系,这可以解释为农产品收购价格与农业生产形势的调整时期发生了变化,两年前农业总产值增长与否影响后几年的农产品收购价格降升,表明改革开放后农产品收购价格的方向调整时间延长。在互相关系数绝对值大小上,除了实际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先行1—2年外,改革开放后普遍比改革开放前有所提高,尤其是名义增长率对农产品收购价格的影响程度在提高,这一结果可以解释为随着农产品市场走向开放,农民对价格的预期增强,农业产出名义增长率对农产品收购价格波动发挥时滞效应的时间推迟。但是,实际增长率波动对农产品收购价格波动影响程度并没有明显提高。因此,尽管农产品收购价格管理权限有所下放,农产品收购价格对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反应增强的情况下,虽然农业产出名义增长率对农产品收购价格在 2—3 年后发挥反方向波动的影响程度明显提高,但是,农业产出实际增长率对农产品收购价格波动影响并没有明显改变,这可能与改革开放后,农产品收购价格波动明显加大,只有农业产出名义增长率发生较为明显的时滞效应。

二、粮食波动对粮食收购价格波动的影响

上述选用反映农业产出增长波动的都是价值指标,其结论的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与指标计算方法相关。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下面选用粮食总产量和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粮食供应的人均粮食产量等实物量指标的波动对粮食收购价格进行互相关分析。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选用1951—1998年的年增长率序列,它与农产品收购价格互相关系数如表3所示。

表3 粮食波动对粮食收购价格上涨率的互相关系数

先行3年先行2年先行1年 同年

粮食总产量增长率 -0.264 -0.188 0.043 0.05

粮食人均产量增长率

-0.272 -0.529 -0.371 0.392

粮食总产量增长率3年后与粮食收购价格反向相关, 或者说某年的粮食总产量波动3年后反方向上影响粮食收购价格的波动, 它反映了粮食收购价格调整的滞后性,但和农业产出指标所揭示的一样,互相关系数普遍比较小,表明粮食总产量波动对收购价格反方向上会产生一定的滞后效应,但效应也不大。相对于粮食总产量波动,粮食人均产量波动对粮食收购价格的互相关性普遍增强,这主要是由于粮食人均产量更贴近供给量,对价格影响相对较大,尤其是先行2 年就对粮食收购价格的波动产生较强的反方向影响,互相关系数高达负0.529, 明显地高于其他指标,而其他年份表现得就没有先行2年的明显, 这表明我国某年的粮食人均产量会比较明显地从反方向上影响到后2年粮食的收购价格。

三、农业产出波动对农产品零售价格波动的影响

农产品收购价格是农产品价格的主要方面,除此之外,农产品零售价格也是农产品价格应予以考察的方面。随着农产品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农业波动对农产品零售价格的互相关系数更能说明农业波动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表4是第一产业增加值实际增长率、 粮食总产量、人均产量增长率对食品、粮食零售价格上涨率的互相关系数,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实际增长率(以上年为100 )和食品零售价格上涨率时间序列是1953—1998年的数据,粮食增长率和粮食零售价格上涨率时间序列是1951—1998年的数据。

表4 农业波动对农产品零售价格上涨率的互相关系数

滞后效应期 先行3年先行2年先行1年 同年

实际第一产业增加

值对食品零售价格 0.114 -0.126 -0.149 -0.096

粮食总产量对粮食

零售价格 0.017 -0.062 -0.203 -0.127

粮食人均产量对粮

食零售价格 0.026 -0.061 -0.161 -0.091

表4中计算结果显示农业波动对食品、 粮食零售价格互相关系数也普遍不高,相关程度比较低,从前2 年开始农业波动从反方向上影响食品零售价格,而且当年农业波动对食品零售价格波动就产生反方向上的影响,但影响程度比较浅。对比农产品收购价格互相关系数的绝对值,甚至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反映了我国农产品收购价格中可能已经包含了农业保护的成份,即使在直接受农产品供给和农业生产影响的农产品市场中,农业产出波动对农产品零售价格的波动影响程度也不高。

四、主要结论

1.农业产出波动一般会从反方向上传导到农产品价格波动上。建国以来,我国农产品价格存在着周期性波动,它在较小的程度上受到农业产出波动的影响,但方向是相反的,农业产出扩张,有利于农产品价格回落:农业产出收缩,有利于农产品价格回升。至于这一传导过程的作用能否表现出来还要看其他因素,农产品购销体制、价格管理制度、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工农产品比价等都会对农产品价格产生外部冲击。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周期主要是外部冲击造成的,而不是主要由内部传导造成。而且,农业产出波动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反向影响存在着若干年的滞后期,农业实际产出波动比农业名义产出波动时滞短,改革开放以来的农业产出名义增长时滞有扩大的趋势,反向影响程度有所提高,表明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对农业产出波动敏感性增强,这意味着农业产出的稳定有助于农产品价格的稳定,农业产出的波动更容易引起农产品价格的波动,这种效应可能在几年后才表现出来。农业产出波动周期与农产品价格波动周期一般不会同步。

2.农产品价格周期性波动是由其需求受到冲击引起的。农产品供给决定当期的农产品价格,农产品价格决定下期的农产品供给,这样便形成了农产品价格周期性波动的传导机制。由于农业产出波动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小,这种传导机制表现得不是很明显,一般不会出现农产品价格累积性的上涨和下跌。之所以产生近年来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按照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主要是由外部冲击引起的。价格取决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既然我国农业波动不会对农产品价格波动产生重要影响,这就排除了供给方面的冲击,剩下来当然是需求方面的冲击。近年来我国经济周期进入收缩阶段,对农产品需求产生了极有影响的冲击,农产品需求显著地下降,从而使农产品价格走低。启动对场,扩大需求,必须同时包括对农产品需求的刺激。如何在经济收缩阶段刺激农产品需求,在我国还是一项崭新的课题,需要探索,给低收入者发放食物券,而不是发放现金,扩大农产品出口,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增加国家对农产品的储存等,一般都会稳定农产品需求,从而稳定农产品价格。

3.作为反周期政策工具应及时调整农产品收购价格。按照蛛网理论,同期农产品供应决定同期农产品价格。在上文分析中使用的农产品收购价格资料,这种关系没有明显表现出来,表中数据显示1951—1998年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与农产品收购价格之间同期表现微弱的正相关关系,1978—1998年期间二者先行1年与同期都呈现出微弱的正相关关系, 滞后效应期比改革开放前并没有缩短,这反映了农产品收购价格的调整可能要比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的改变与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变动相对滞后,这一结论也显示了市场农产品供求关系改变和市场价格波动在随后的1—2年一般也会引起农产品收购价格的调整。为了发挥农产品收购价格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供求关系的调整作用,避免农业生产波动,稳定农产品供求关系,必须及时制定农产品收购价格,尤其是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供应要能够及时进行预测,争取农产品收购价格的调整应与农产品对场价格的反向波动在时间上同步,至少也应该缩短滞后期,把农产品收购价格作为反农业周期的重要政策工具。

标签:;  ;  ;  ;  ;  ;  

农产品产量波动与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相关分析_农产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