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土方开挖和回填是建筑工程项目的最基本工序,由于土方回填以后,其工程质量不易被发现,最近几年,因土方回填引起的质量事故也越来越多。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探讨加强大型土方回填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措施,可供同行交流。
关键词:土方回填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管理
前言
土方回填工程工期长,面积大,规模大,常出现施工质量问题。影响回填土施工的因素有很多,施工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质量控制管理,尽量减少回填工程不良状况的出现,确保工程质量。
1.工程概况
某工程位于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镇,回填地块土地现状为鱼塘、蕉林及农田,用地红线面积3431079.6平方米,用地平整主要为填方工程量,回填基准标高为6.8m,回填厚度约2.6m,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清表、清淤、土方回填、填砂、围堰、排水及道路施工等工程。
2.加强砂石回填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管理措施
2.1操作工艺、工艺流程:
2.1.1检验级配砂石质量→分层铺筑级配砂石→洒水→夯实或碾压→找平验收
2.1.2对级配砂石进行技术鉴定,其质量均应达到设计要求或规范的规定。
2.1.3 分层铺筑级配砂石
①铺筑级配砂石的每层厚度,一般为15~20cm,不宜超过30cm,分层厚度可用样桩控制。视不同条件,可选用夯实或压实的方法。大面积的级配砂石垫层,铺筑厚度可达35cm,宜采用6~10t的压路机碾压。
②级配砂石地基底面宜铺设在同一标高上,如深度不同时,基土面应挖成踏步和斜坡形,搭槎处应注意压(夯)实。施工应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
③分段施工时,接槎处应做成斜坡,每层接岔处的水平距离应错开0.5~1.0m,并应充分压(夯)实。
④铺筑的级配砂石应级配均匀。如发现砂窝或石子成堆现象,应将该处砂子或石子挖出,分别填入级配好的级配砂石。
2.1.4洒水:铺筑级配砂石在夯实碾压前,应根据其干湿程度和气候条件,适当地洒水以保持级配砂石的最佳含水量,一般为8%~l2%。
2.1.5夯实或碾压;夯实或碾压的遍数,由现场试验确定。用水夯或蛙式打夯机时,应保持落距为400~500mm,要一夯压半夯,行行相接,全面夯实,一般不少于3遍。采用压路机往复碾压,一般碾压不少于4遍,其轮距搭接不小于50cm。边缘和转角处应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机补夯密实。
2.2找平和验收:
2.2.1施工时应分层找平,夯压密实,应测定干砂的质量密度。下层密实度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用贯入法测定质量时,用贯入仪、钢筋或钢叉等以贯入度进行检查,小于试验所确定的贯入度为合格。
2.2.2最后一层压(夯)完成后,表面应拉线找平,并且要符合设计规定的标高。回填土前应对基础分部各分项工程检查验收,并检查隐检手续。
2.2.3回填土应严格采取分层回填夯实。每层虚铺厚度不得大于30cm,土料和含水量应符合设计规定要求。回填土的密实度要按规定抽样检查。
2.3质量要求
2.3.1保证项目:
①基底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②纯砂检查点的干砂质量密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2.3.2基本项目:
①砂石的配料正确,拌合均匀,虚铺厚度符合规定,夯压密实。
②分层留接槎位置正确,方法合理,接槎夯压密实,平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3表面平整度±15~20mm 用水平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量检查.
2.4注意事项
2.4.1大面积下沉:主要是未按质量要求施工,分层铺筑过厚、碾压遍数不够、洒水不足等。要严格执行操作工艺的要求。
2.4.2局部下沉:边缘和转角处夯打不实,留接槎没按规定搭接和夯实。对边角处的夯打不得遗漏。
2.4.3级配不良:应配专人及时处理砂窝、石堆等问题,做到级配砂石级配良好。
2.4.4密实度不符合要求:坚持分层检查级配砂石地基的质量。每层的纯砂检查点的干砂质量密度。必须符合规定,否则不能进行上一层的级配砂石施工。
2.4.5回填料夯实:严格控制好级配砂石的施工配合比,同时根据砂石自身的含水率适当调整配合比,以便使之夯实。回填料不宜过干也不宜过稀,适中即可。
2.4.6回填时发现有机质杂质及泥块应随时清除,大体积填料应先敲碎后,再填筑。
3.加强土石方施工的现场管理措施分析
3.1土石方开挖中的成品保护
土石方开挖中的成品保护措施具体如下:①保护测量控制定位桩、水准点。挖土、运土、机械行驶时,严禁碰撞,应定期复测检查是否出现移位、下沉,平面位置、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②保护好基坑(槽)开挖设置的支撑或支护,严禁随意拆除,若是在开挖中,发现永久性标桩或地质、地震部门设置的长期观测点以及地下管网、电缆等,必须做好保护工作,并报有关部门处理。③边坡保护。考虑到施工期间,基坑边坡受到气候季节变化和降雨、渗水、冲刷等的影响,会造成边坡坍塌或产生不利边坡稳定的影响,对此应采取薄膜覆盖、堆砌土(砂)袋护坡以及浆砌片石(砖、石)护坡等方法,保护边坡坡面稳定与坚固。
3.2 做好施工现场排水处理
加强施工现场积水和排水处理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环节,施工现场应该设置充足的排水沟,保障排水沟清理的便捷性,以便在施工现场发生淤塞后进行及时的清理干净工作。一旦遇到某些特殊天气,如集中降雨或雨量充沛的天气,必须安排专人来负责排泥及排水等相关清理工作,确保施工场地中的积水不会导致施工需要受到影响。
3.3加强施工人员管理
建筑工程土石方开挖工程工程量大、工序繁复,施工人员众多、组成复杂。基于此,在施工前需加强对施工人员技能、安全意识的培训,保证工程质量;施工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防止由于人员失误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同时还要避免部分责任意识较低的施工人员为个人私利偷卖施工材料。
3.4落实好后期验收工作
重视并做好工程验收,每一回填层施工完成,由施工承包单位邀请监理单位及建设单位对表面平整度,标高,压实系数等指标进行现场工程验收。
(1)土方验收按《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执行。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标准要求,做好每层的压实度测验,并经业主、监理、设计及质量监督部门等单位验收。
(2)本工程压实度设计检验频率:设计标高顶面向下的40cm范围内检验频率为每每千平方米检验4处压实度,40cm以下的各层填土检验频率为每千平方米检验2处压实度。检验方法可用环刀法、灌砂法或核子密度湿度仪检测。场地验收标高以20ⅹ20米方格网4点标高为准。
(3)要求场地工程土方施工承包商必须具备土的标准试验和压实检测的工地实验室、设备及专职试验检测人员,如没有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进行检验。监理对土方的检测进行全过程旁站。
(4)场地压实平整后,施工单位必须按设计方格网进行测量,其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将测量资料和竣工图纸报监理复测验收。
4.结束语
总之,对整个土石方回填工程施工过程要严格把关,合理的安排土方回填的各个步骤,保证土石方工程的质量。同时也要确保施工安全,没有安全就没有生产,项目施工要严格实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国家安全生产方针,项目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应依据施工合同及现行国家施工规范,采取定期、不定期的组织安全检查,督促施工承包单位落实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论文作者:杨琴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砂石论文; 土方论文; 标高论文; 夯实论文; 工程论文; 密实论文; 土石方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