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县人民医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400
【摘 要】目的:探讨PICC管持续腰大池引流联合尼莫地平鞘内注射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近期收治的10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50人,A组为观察组,给予颅内动脉夹闭术或介入全塞动脉瘤,并同时在吸氧、镇静、控制血压、抗纤溶等常规治疗外使用PICC管持续腰大池引流联合尼莫地平鞘内注射治疗。B组为对照组,只进行颅内动脉夹闭术或介入全塞动脉瘤治疗,也同样给予吸氧、抗压、控制血压、抗纤溶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一段时间后的治疗效果。结果:在1个月后,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数据发现,A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好于B组(P<0.05),并且A组患者的脑痉挛、脑梗死、脑积水和再出血发生率也比B组低(P<0.05)。结论:临床上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PICC管持续腰大池引流联合尼莫地平鞘注射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持续腰大池引流;尼莫地平鞘注射;动脉理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中图分类号】R54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044-01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我国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通常在发病后,脑脊液随着血管的破裂流出,使得患者发生恶心、有用的症状,严重者出现抽搐,在近几年来发病率较高,并且患者中有很大程度的致残或致死率。在常规的临床治疗上,一般性的会采用颅内动脉夹闭术或介入全塞动脉瘤治疗,但是治疗效果一般不太高,本文研究了我院的100例患者采用PICC管持续腰大池引流联合尼莫地平鞘内注射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具体的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10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50例病人,A组为观察组,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平均年龄(56±6.3)岁,给予颅内动脉夹闭术或介入全塞动脉瘤,并同时在吸氧、镇静、控制血压、抗纤溶等常规治疗外使用PICC管持续腰大池引流联合尼莫地平鞘内注射治疗,B组为对照组,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平均年龄(54±4.5岁),只进行颅内动脉夹闭术或介入全塞动脉瘤治疗,也同样给予吸氧、抗压、控制血压、抗纤溶的治疗。2组在年龄、性别构成、发病时间及Hunt-Hecs分级等方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和入组标准
本次选取的患者,均通过中华医学会第1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州,均经头颅CT或MRI、经颅多普勒CTCD)及脑脊液检查确诊。入组标准:Cl)所有患者均在发病72 h内入院;(2)无心、脑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及肝、’肾功能不全;(3)排除呼吸、心跳骤停或自主呼吸微弱者;(通)排除脑庙形成或有脑庙先兆者;(5)排除有尼莫地平禁忌证者或对此药物过敏者;(6)所有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方法
2组均对动脉瘤采取血管内栓塞,同时给予脱水、神经保护、激素、吸氧、抗压、控制血压、抗纤溶等内科常规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PICC管持续腰大池引流,而对照组则给予常规腰椎穿刺。PICC管持续腰大池引流方法:患者取侧卧位,屈颈抱膝。以腰3-4或4-5椎间隙为穿刺点,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用硬膜外麻醉针穿刺,进入蛛网膜下腔,见脑脊液流出。测颅内压,若高于350 mm H,0,予20%甘露醇125 ml快速静脉滴注.待颅内压低于350 mmH,0,拔出针芯,置入DSA造影用微导丝大约15 cm,退出穿刺针,沿导丝置入PICC管12cm左右。尼莫地平使用方法:A组患者入院诊断明确后即开始应用尼莫地平(10 mg/50 mL)30 mg/d,应用微量泵缓慢、均匀、持续泵入,速度为2-4 ml/h,根据血压调整泵入速度。
1.4观察指标
在治疗完成后,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其在治疗后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情况是否改善,并进行大脑动脉平均血流速测定,可以将治疗效果评定为显著缓解、部分缓解以及无效。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 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训一分析,训一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的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样木量、百分数(%)表示,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后诊治状况见表1,A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B组,各种后续并发症的发生率都明显减少。
3讨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剧烈头痛、意识障碍或脑膜刺激征,其最为常见的并发症有脑血管痉挛、再出血、脑积水等。蛛网膜卜腔出血后引起蛛网膜卜腔红细胞裂解,释放氧合血红蛋白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刺激脑血管促使脑血管痉挛的发生,一般在蛛网膜卜腔出血后3-5d出现,5-14 d达高峰期,脑血管痉挛引起迟发性缺血性脑损伤,并可继发脑梗死,从而加重蛛网膜卜腔出血的临床症状,是临床蛛网膜卜腔出血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蛛网膜下腔红细胞裂解,释放氧合血红蛋白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是导致脑血管痉挛发生的主要因素,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导致脑微血管内严重钙超载,钙超载导致神经细胞骨架破坏,代谢障碍、神经细胞肿胀、细胞核固缩乃至死亡目前,关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早期的显微外科夹闭术或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是消除动脉瘤、防止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的最好治疗方法。
近年来,持续腰大池引流大量应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相比脑室穿刺引流,持续腰大池引流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及感染率低等优点,其有利于加快蛛网膜下腔脑脊液的循环,从而有效地清除脑脊液中血红蛋白等生物活性物质,缓解头痛和减少脑血管痉挛的发生。但是,传统的腰大池引流管大多是硬膜外麻醉导管,容易出现堵塞及脱出等现象。基于此,我们选择PICC管作为引流导管,其具有质地软、不易折管及梗阻等优点。本组资料显示,治疗组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严重致残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结果显示,持续腰大池引流联合尼莫地平鞘内注射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卜腔出血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头痛症状,患者颅内压恢复较快,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GOS预后评分显著上升,可有效防治脑血管痉挛,对脑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PICC管持续腰大池引流联合尼莫地平鞘内注射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有效地防治脑血管痉挛,提高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明显改善其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陆斌,张宏义,尹文伟.脑池内冲洗引流防治重症动脉瘤破裂后SAH所致脑血管痉挛[J].山东医药,2008,48(44):23
[2]梁俊君,孙宏亮,王海鹏,等.尼莫地平不同给药途径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88
[3]贾云飞.早期腰大池引流与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4):405-407.
论文作者:王宏大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7
标签:蛛网膜论文; 动脉瘤论文; 患者论文; 尼莫地平论文; 脑血管论文; 脑脊液论文; 动脉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