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吴冠中散文教学的角度解读“文心画眼”的语言图解_吴冠中论文

“文心画眼”的语图互释——谈教学吴冠中散文的角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散文论文,角度论文,冠中论文,文心画眼论文,语图互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者散文”是语文新课标教材的新宠。季羡林、周国平、余秋雨、吴冠中等文学界、哲学界、戏剧界、美术界著名学者的散文进入各级各类新课标教材,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语文教育的内涵从文学向文化的扩展。

吴冠中是我国当代享有盛名的画家,同时也是一位优秀并且多产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自然清新,质朴深刻,卓然自成一家。英国文学评论家迈克·苏立文教授就曾高度评价吴冠中的散文:“单凭发表的文字就足使吴冠中在艺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他那强烈、简练与坦诚的表达方式,可与他所崇拜的凡高媲美。”[1]吴冠中有四篇散文入选新世纪语文教材,分别是《桥之美》(人教版)、《永远新生》(语文版)、《画里阴晴》(沪教版)、《等待》(长春版)。作为学者散文,其行文中充溢着体现作者学术修养和专业思考的个人见解与论断,散发着独特的智性光芒,同时,也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吴冠中散文的特点及教学难点

吴冠中的散文按照书写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回忆生活往事和师长朋友的抒情散文;二是写景记游以及画作附记的小品文;三是品评作品和表达文艺观念的批评文章。[2]其中,第三类谈艺散文最为集中地体现了吴冠中的绘画思想和艺术精神,也最具艺术价值。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篇目主要就是谈艺散文,对于中学生来讲,阅读和理解此类散文存在诸多困难。

首先,内容比较陌生。这些散文谈的都是绘画理论或绘画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涉及中国当代绘画的技法、形式、理念,离大部分学生的日常生活比较远,其中的很多艺术概念和学说可能是他们首次接触。例如,《桥之美》中的“形式美”“结构美”,《画里阴晴》中的“审美趣味”“审美触觉”“水彩画”“水墨画”“油画”,《永远新生》中的“审美观”“西方现代艺术”“中国的艺术传统”“艺术个性”。这些概念是读懂文章的前提基础,但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教育比较薄弱,大部分学生并不具备这样的艺术理论素养。

其次,存在深度理解的困难。即使对上述这些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理解这些散文所谈论的话题也并非易事。吴冠中少年时代就读国立杭州美专,师从常书鸿、关良学习油画,跟随潘天寿学习中国画,后赴巴黎学习油画。吴冠中的艺术理念和艺术实践极富创新精神,他融贯中西,开创了中国绘画“油画的民族化”“水墨的现代化”的道路,走在了时代的前面;此外,吴冠中深受鲁迅的影响,思想独立,勇于批判,敢于直言,因此他的很多谈艺散文在发表伊始曾掀起艺术界的轩然大波。上述几篇课文,《桥之美》谈的是绘画的形式美,《画里阴晴》谈的是油画的民族化、水墨的现代化,《永远新生》谈的是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这些内容并非彼此隔绝、孤立存在的个案,它们都是吴冠中艺术理论的有机构成,必须放置在吴冠中艺术理论的整体框架中加以解读,如果仅仅孤立地进行单篇阅读,无异于管中窥豹,难以把握。

不少教师对吴冠中这几篇散文感觉理解困难,甚至产生误读。之所以这样,主要归因于对绘画艺术的陌生,对吴冠中艺术思想的陌生,换言之,是艺术经验的缺失导致读者的阅读期待受挫,阻绝了读者对作品的介入。

二、语图互释的教学运用

那么,如何解决吴冠中散文教学的难点问题,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迅速介入作品并深刻地理解作品呢?笔者认为,首先应该让学生对于课文所谈事物有一个直接的感性体验。以《桥之美》为例,这篇文章讲的是桥的美,是画家眼中的桥的美,再精确些说,是画家吴冠中眼中的桥的美。怎样才能体会画家吴冠中眼中的“桥之美”呢?看吴冠中的画作自然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1.画眼的视觉呈现

文学通过语言塑造形象,以实现叙事说理,表情达意。我们把文学表达的语言形象称为语象,语象可以说是文字构成的图像。[3]因此,文学本身就具有图像因素,文学语言可以通过联想和想象转向图像。然而,语象与绘画中的图像相比,显然直接诉诸视觉的绘画图像更直观,更具视觉感染力。很多《桥之美》的教案都谈到了这篇文章独特的视角,“是以画家的标准和眼光来展示桥的美”的。但是,对于“画家的标准和眼光”是什么,“独特的视角”又独特在哪里,却都语焉不详。其实很简单,画家的画就是他的独特视角的生动呈现,我们不妨借画家的一双画眼,通过视觉来直接感受他的标准和眼光。

桥是吴冠中风景画中的常见景物,也是他的点、线、面构图结构的重要组成。创作于1982年的油画《水乡》(见右上图),就很典型地体现了吴冠中画作的特点。

首先,此类水乡风景是吴冠中画作最主要的题材之一: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民居、枝头的新绿、空中的飞燕、河边桥头的人,一幅江南水乡的春日景象。无需教师引导和解释,学生自然能够感受画面的图像美,也会注意到画中的石拱桥。通过读图,我们可以生动直观地感受到桥在画家的眼中和笔下所呈现出来的美。

其次,教师可以稍加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桥之美》的中心:桥的美并不着眼于桥自身的结构美,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图中的桥位于图画的下部,无论在体积上还是色彩上都不起眼。然而,如果没有这座桥,这幅画作立刻会变得生硬、苍白,既不完整也缺少韵味,这就是桥在画面整体中的形式作用。文中谈到的一些内容,如与周围的块面(在这幅画中主要表现为房屋)形成鲜明对照的“拱桥的强劲的大弧线”,“因桥上桥下,往返行人,各样船只,必然展现生动活泼的场面,两岸街头浓厚的生活情调也被桥相联而成浓缩的画图”,“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出形与色的乐曲”,桥起到“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作用等句,也都可以和这幅图中的图像直接印证,形成互文关系。

通过读图,学生直接以画家的视角感知桥的美,认同桥的美是画面整体关系中的形式之美,消除了对于文章内容的陌生感,引发了和作者之间相同的情感经验和思想观念。这些正是文学接受活动中产生共鸣现象的心理基础。然而,读图仅停留在这个层面还是远远不够的,文学是形象与理性的高度融合,感性的、直觉的艺术形象中蕴含着理性的思考。在通过读图感知和理解了文章的画面美之后,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发掘这篇散文的意境美感和艺术哲理之思。怎么做?最简单易行、直观生动的办法仍然是读图。那么,怎么读?如何有别于美术课和艺术鉴赏课,体现出语文课读图的文学性?

2.文心的图像诠释

要讲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梳理一下文学与绘画,即语言与图像的关系,以及吴冠中作家和画家双重身份语境中的“文心画眼”。

文学与图像的关系或称诗画关系一直是文艺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人们很早就注意到文学与绘画这两种艺术形式之间存在统一性和差异性。在西方,古希腊时代的抒情诗人西摩尼得斯就宣称“绘画是无声的诗,诗歌是有声的画”,古罗马的贺拉斯则得出了“诗如画”的结论。在我国,对于诗画关系的传统认识更是偏重统一性。我国自古就有诗画相伴的艺术传统,很多文人都是诗画双修。从古代的王维、赵孟頫,直到现代的凌叔华、丰子恺、汪曾祺,很多人都是身兼画家和作家的双重身份。中国传统诗学主要关注诗画艺术的同一性特征,苏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的观点是传统诗画同源理论的代表性学说。前面我们用画来释文,学习《桥之美》,就是利用了文学与绘画的同一性特点。然而,文学和绘画还存在界限和差异,文学是时间艺术,绘画是空间艺术,各自具有不同的存在方式,遵循不同的创作规律,文学(语象)有绘画(图像)无法表现的领域空间。

吴冠中充分认识到绘画与文学的差异性,以及文学在表达和传递情感上具有优势。他说:“如果说绘画中不同方面形象的组合构成有较大的局限性,则用文字写随笔就较自由得多了,古今中外的联系,酸甜苦辣的调味,不择手段亦即择一切手段将自己的感受通过具体事例透露给读者。实例是有血有肉的,具象的,但由此引申的感受可能是抽象的,远比具象实例本身博大,隽永。”[4]因此,我们在教学中的读图,就要引导学生读出文中与画境相类的审美韵味,与其绘画思想相似的艺术理念,尤其要注意把绘画中的“画境”转化为课文中的“诗境”,对课文中抽象的理论概括和丰富深沉的情感,这些图像中所没有的或是不甚明显的内容进行提示和强调。

吴冠中非常重视绘画的形式美,点、线、面是其绘画的结构风骨之所在。“点”和“线”是传统中国画的基本元素,立体的“块面”则是西方油画最基本的构成,吴冠中的绘画则开创性地糅合了两种画中的点、线、面。桥在吴冠中画作中主要表现为线,《桥之美》所谈的桥的作用也正在于它在点、线、面整体关系中的形式美作用,“线”其实是理解课文的一个关键词。课文中几处提到,桥是“线与面之间的媒介,它是沟通线、面间形式转变的桥”,“桥往往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角色”,所有的举例也都是为了说明这一结论。因此,通过图像提醒学生注意“线”的形式表现,并帮助他们理解“线”的内涵和作用以后,课文的线索一下子就清晰了很多。我们可以请学生在《水乡》中做寻找点、线、面的游戏,从上到下为:飞燕、飞檐、篷布、拱桥、水波……画面的灵动就来自于这一系列轻盈的弧线,而桥是其中最长的一条,它连接了线与面,柔和了垂直的直线,对画面整体的形式美“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画中运用的技巧和理念,画家通过写作散文,在文中得到了明晰、集中的归纳和论说。至此,通过几个层次的图文互释,散文的主题和情感,学生通过读图获得了领悟。

标签:;  ;  ;  ;  ;  ;  ;  

从吴冠中散文教学的角度解读“文心画眼”的语言图解_吴冠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