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患者压力与身心健康分析论文_郭凤丽

老年人患者压力与身心健康分析论文_郭凤丽

郭凤丽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13 医院血液透析中心 316000

【摘 要】老年患者存在许多心理压力,导致许多身心疾患的发生。维护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必须从其需要进行有效的身心整体护理,以减轻老年患者的心理压力。

【关键词】老年人;老年患者;身心健康;心理分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对象为2015 年3 月至 2015 年4 月在A 医院综合内科住院的 60 岁以上患者 126 例,男87 例,女39 例;年龄 61~ 82岁,平均(71.5±5.61)岁;高血压 48 人。冠心病 32 人,糖尿病 34 人,各种癌症 12 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 85 人,高中及以上的 41 人。

1.2 调查方法采用有专人发放问卷调查方式,讲解填写方法。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婚姻、文化程度、月收入、居家情况等。30 min后收回,发放问卷126 份,回收有效问卷122 份,回收率96.82%。

1.3 调查结果显示对追求心理健康的最多,老年患者中感到焦虑55 例(43.65%),感到孤独28 例(22.22%),感到抑郁16 例(12.69%),感到恐惧15 例(11.90%),其他12 例(9.52%)。

2 老年人患者心理分析2.1 抑郁抑郁是一种闷闷不乐、忧愁压抑的消极情绪,它主要是由现实丧失或预期丧失引起的。因为疾病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件不愉快的事,多少都伴随养丧失,所以多数患者都会产生轻重不同的抑郁情绪。不过,患者抑郁情绪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有的故作姿态,极力掩饰;有的少言寡语,对外界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有的饮泣不语或哭叫连天;还有的自暴自弃,放弃治疗,甚至出现轻生的念头。

2.2 焦虑任何人在一生当中都难免因故焦虑。老年人患病,当然更避免不了焦虑情绪。焦虑乃是一个人感受到威胁而产生的恐惧和忧郁。这种威胁主要分两大类:一是躯体的完整性受到威胁,一是个性受到威胁。对患者生理及心理上的威胁往往是统一的,而且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患者在生理与心理再度达到安全稳定为止。患者生了病,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刺激,容易形成不良的心境。心境不佳,就会事事处处不顺眼,总感到心烦意乱。基于这种心境,就容易出现焦虑或消沉的情绪反应。在男性多表现为为一点小事吵吵嚷嚷,在女性则多表现为抑郁哭泣。

2.3 孤独感患者住院后,离开了家庭和工作单位,周围接触的都是陌生人。医生只在每天一次的查房时和患者说几句话,护士定时打针送药,交谈机会也较少。这样,患者很容易产生孤独感,在他们住进病室的第一天时常有度日如年之感。他们希望尽快熟悉环境,希望尽快结识病友,还希望亲友的陪伴。长期住院的患者由于感到生活无聊、乏味,希望病友之间多交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的患者夜间不易入睡,烦躁不安,沉默不语,对突发的病不能止确对待,忍受不了如此沉重的打击和疾病带来的痛苦;有的起来踱步有的多次按信号灯借故与值班人员说几句话。医护人员应当理解患者孤单寂寞的心情,耐心安慰患者,使患者安静入睡。应当有适当的文化娱乐活动以活跃病房生活。解除患者的孤独感。

3 老年人患者心理护理3.1 帮助患者消除焦虑、恐惧心理引起患者焦虑的因素很多。例如,疾病初期对病因及疾病转归,尤其是预后不明确,可导致与疾病无关的焦虑,或是对病因、疾病转归和预后过分担忧。医生与护士对极端焦虑和长期处在焦虑之中的患者要格外重视,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减轻心理负担,以免妨碍对疾病的治疗和诱发其它疾病。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热情接待患者,仔细询问病情,积极向患者和家属介绍医院、科室及医生、护士的情绪。在做常规护理的同时,要与患者进行亲切的交谈,耐心向患者讲解有关疾病治疗与康复的一般知识,以良好的职业形象和丰富的医学知识赢得患者及家属的信赖,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生活上提供方便,精神上给予安慰,设法消除焦虑、恐惧心理,使患者能很快配合治疗,这会对以后的治疗产生良好的影响。

3.2 帮助患者消除忧郁、孤独心理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大多数人在住院期间,子女均不能守在身边,这便加剧了患者的忧郁、孤独心理。医护人员在工作时要尊重老人,护士多和老年患者攀谈,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尽量帮助患者摆脱孤独的境地,解决患者的种种生活需要,用真挚的同情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主动帮助患者解决困难。

在设备和管理水平允许的条件下,应当允许亲友经常探视或昼夜陪护。护士要多和他们谈心、接触,多问候,以满足其心理需要,不能冷淡或故意疏远。要尽量多抽时间和老人谈心,了解其家庭、爱好、兴趣等情况。护理时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灵活性和科学性,调动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对肢体活动障碍、语言障碍的患者,由于生活难以自理,内心的想法不易表述,患者的心理压力很大,护士应细心观察,掌握患者的心理活动特点,治疗情绪,学会看患者的手势,了解患者的而部表情,举止行为,多关心、安慰患者。

3.3 帮助患者解除悲观、泪丧心理老年患者由于经历了几十年风雨人生,进入暮年,再加上疾病缠身,人生价值观丧失,往往表现情绪低落、悲观失望,护士要耐心细致地讲解疾病的一般过程和治疗方案,情绪与疾病的内在联系,强调治疗目的和配合治疗的重要性。在疾病的急性期给予强有力的治疗措施,使患者的自觉症状得到明显好转,从而对治疗建立信心。耐心解释患者的疑问,在精神上多安慰患者,让经过治疗、护理、好转的患者现身说法,消除其思想顾虑。以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自身修养,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4 结语医护人员要不失时机地向老年患者宣传预防、保健、健康知识,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老年人学习饮食卫生、体育活动、睡眠、用药科学知识和合理方法,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卫生保健知识,改变不良的行为及心理方式,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康复、保持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1] 刘化芝,吉莹.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与护理[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6(04)[2] 栾洋,杨晶,王敏.化疗前癌症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J].哈尔滨医药.2007(04)

论文作者:郭凤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9

标签:;  ;  ;  ;  ;  ;  ;  ;  

老年人患者压力与身心健康分析论文_郭凤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