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论文_陈炳光

浅论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论文_陈炳光

江门市科禹水利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广东江门 529000

摘要:珠江三角洲地区软土深厚,软土地基的设计和施工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软土地基设计和施工时,要充分结合工程地基的实际情况,进行多方案比选,选用经济合理的地基处理方式,只有保证了软土地基的稳固性,才能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年限。

关键词:水利工程;地基施工;技术

1.软土地基的特点

评定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不宜采用单一的方法。可根据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参数,按承载力和变形的理论计算确定;还应该利用原位测试方法确定,并重视各地区的建设经验。采取综合分析方法,考虑下列因素取值:(1)软土的形成条件,成层特点、不均匀性,地下水和变化条件。(2)上部结构的结构类型、刚度,对不均匀沉降的敏感性,荷载性质大小和分布特征。(3)基础类型、尺寸、埋深、刚度等。(4)施工方法和程序及加载速率对软土性质的影响。

2.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工艺的选择

在水利工程中任何一种基础形式都要经过系统分析,才能最终得以确定。进行水利工程地基处理技术的选择和判断对基础质量有着一定程度上的保证。

2.1工艺性的选择

水利工程中可以使用多种施工工艺,但是质量标准确是根据工程等级进行确定的,例如国家级水利工程和地方性水里工利在材料、工艺、质量要求都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在工艺的选择上要联系工程成本、施工环境等多方面进行考虑。

2.2施工周期

水利工程的施工周期的制定上和施工工艺紧密相连的,要考虑好每道工艺的实际施工时间,保证在施工进行工程中的工序等强过程能够合理利用,以提高工作效率;例如我们在使用固化法施工时,要考虑基础受到压缩和整体固化反应时间,缩短基础的承载力提高时间,加快施工进度

2.3对工程量的控制

工程量对基础施工的影响较大,对于不同的工程量要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通常情况下,较大工程量我们选择换填的形式,这就涉及到对基础成本的控制。软基处理本身就是一项几大工程成本的过程,所以我们更要降低软基处理的工程量。

2.4环境影响

在水里工程施工中,环境因素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往往会根据地理环境的不同在施工方案的选择上进行分析。例如有的水利工程的施工环境处于山区,在这地区进行施工不仅要加强环境保护的质量,还要在建设标准上逐渐的提高。

3.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在水利工程中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非常的多,但是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如果在软土地基中处理不当的话就会对地基的稳固性造成一定的影响,会导致公路或者桥梁发生不均匀的沉降现象,这样就会威胁到一些人们的安全问题,甚至影响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对于水利工程中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主要有:除淤排水、硬化坚固以及抗渗防水等等,对于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的时候,如果有机质成分的含量比较高的话一般采用排水法以及换填等等方法就可以了,而对于一些淤泥含量比较高的软土基层的话,就要根据具体的土层自身的特点,按照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水利工程中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3.1排水法

这种排水法主要有振冲碎石桩法,挤密砂桩法,矿井排水固结法以及塑料排水板法等等,这种直排水法主要适合用于软土层过厚的土壤或者是路堤高度比较高的软土地基之中,在水利工程当中,通常是以矿井排水固结方法为主要的方法,对于表层的淤泥进行清除的方式对软土进行加强从而保证其坚固性,这种砂井排水方法主要就是用预压砂井来进行软基土地的处理,从而加速其排水固结,使地基能够先沉降,这种效果是比较明显的,但是如果想要完全固结的话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

3.2爆炸排淤法

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在软土层当中放置一些炸药,通过引爆的方式将软土基层当中表面的淤泥以及一些泥炭等等软土的组成成分排除,因此就会使那些较硬的渗水性土层能够很容易的填充进来,因此就加快了土层的固结性,这样的方式相对来说是非常明显的,而且用时短,但是由于这种爆炸的方式会给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和危害,而且成本相对比较高,所以在一些沿海地带使用的不是非常普遍。

3.3砾垫层法

这种方法就是把软土地基之中的软土部分刨掉,然后用透水性比较好的砂砾土进行取代,一般情况下,砾垫层的厚度都是在10cm~15cm之间,而且对于砂砾垫层的选择应该是选择一些比较干净,含泥量非常小的中砂或者是粗砂,并且在处理的时候可以洒一些水分,这样就会将这些中粗砂压的更加严实坚固,并且在最后施工的时候应该仔细的进行检查保证砂砾表面是湿润的并且没有松散现象的发生。如果软土层比较薄弱,可以夹杂少量的生石灰,这样让生石灰吸收这些软土中的水分,最后就会使土层的性质发生变化,这种方法工程量相对较大,而且适合用于排水条件比较好的和砂砾资源丰富同时还有工期不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获得的软土地基的表层承载力很高,因此,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3.4井点降水法

这是一种当地下水位比较高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的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它的优势就是降水的效果非常好而且成本是比较低的,同时工期还是比较短,但是其缺点就是当桥涵多并且工期比较短的时候就需要设置很多个井点,这样就会增加投资的金额,这种方法的原理就是在地下水位比较高的地方设置一定的井点用设备去进行抽水,同时还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去把软土地基中的土质水分降低,这种方法就要对设备和水电进行详细的检查,在施工的过程中,抽水必须要一次到位不可以发生间断的陆续的情况,同时还要注意观察要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对抽水流量的大小进行调整,并且在施工完成之后要及时把井点的系统拆回并且收拾完整。

3.5灰土挤密桩法

这种方法就是设置一些灰土桩,通过挤压的方式对软土地基的形成增加一定的密度,这种方式是非常适合处理一些比较湿软的换土地基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把在原装孔地方的一些软土通过挤压的作用使其进入到周围的土层当中,对桩周围的土层进行了一席加密的处理,从而形成了密度比较大,并且空隙比较低的非常适合作为地基的比较硬的土壤。

4.在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注意事项

4.1注意软土地基的承载力

在水利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时要注意软土地基的承载力,要用计算机的技术进行将影响软土地基承载力、水平剪切力、土壤热化、的各方面的因素要进行科学的分析。

4.2注意深层搅拌桩的处理:

在水利施工时要将冬天的影响因素算在施工的时间内,要尽量避免因为天气在水利工程中对软土地基处理工作的影响。

4.3注意有地址的勘察和测量:

在施工前一定要对进行的施工的地点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规定执行,要认真的对的进行水利工程测量、水利勘察、水文地质调查、地形地貌等方面进行勘察,测量,要充分的进行分析它们的性质、作用等,最后才能根据勘察和测量的最终结果来制定软土地基的方案,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软土地基处理的失败,减少经济的损失。

4.4注意基底土质的实验

在软土地基处理的时候注意基底土质的实验,只有对基底土质的进行实验,才能确定软土地基的实用性,尤其是在深层水泥的搅拌桩的处理时,更要进行实验,以免最终导致给水利工程施工带来问题和麻烦。

5.结语

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较多,其目的都是为了改善软土地基土层性质,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处理的关键在于应根据施工现场软土地基土的性质采区合适的处理办法,最终才能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和达到较好的经济效果。

参考文献:

[1]司良娟.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轻工设计,2014,(1):159.

[2]张广英,潘玉军.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讨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5,(2):154-154,164.

论文作者:陈炳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8

标签:;  ;  ;  ;  ;  ;  ;  ;  

浅论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论文_陈炳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