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结构问题研究_社会结构论文

社会结构问题研究_社会结构论文

关于社会结构问题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结构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社会主义改革事业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与之紧密相联的社会结构问题亦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现将有关社会结构的几个理论问题概述如下。

一、有关社会结构的几种不同观点

有关社会结构研究的源流,可追溯到社会学的初创时期。在“社会结构”的理论研究方面,拉德克利夫·布朗第一个给“社会结构”下了经验主义的科学定义,认为“社会结构”是指“社会关系的网络”,不但包括诸如国家、部族、氏族等这样持续存在的社会群体,而且还包括所有人与人之间形成的二元社会关系。著名社会人类学家埃文斯·普里查德根据他对东非畜牧民族努尔社会的详细实地调查认为,“社会结构”是伴随着高度一贯性和持续性的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即表示诸群体之间的有组织的联系。普里查德把社会结构的构成要素限定在群体之间的关系,而布朗则把社会结构的构成要素扩大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普里查德的社会结构论对分析类似努尔那样具有不同层次的持续性社会群体的社会时十分有效,但当分析“实际结构”这一层次上不存在持续性群体的社会时,如分析内蒙古、西藏的村落社会时代遇到困难,而布朗的社会结构适合于各种不同社会的结构分析,因为任何社会都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今日社会学家们对社会结构的观点与布朗的观点有相当的一致性。如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说:“‘结构’这个术语指的是任何事物的基本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伊恩·罗伯逊也说:“在描述或分析人类社会时,用‘结构’来作比喻是很有益的。社会并非是由凑巧占据了同一地域、胡乱地发生相互作用的人组成的杂乱无章的集合体……对于社会学家来说,社会结构就是指某一社会制度的基本成分之间有组织的关系。虽然这些基本成分的特征及其彼此之间的关系因社会而异,它们却为一切人类社会提供了框架”。日本著名社会学家富永健一提出了更直观的、包容的社会结构概念。他说:“所谓社会结构,可以定义为:构成社会的如下要素间相对恒常的结合。这些构成要素可以从接近个人行动层次(微观层次)到整个社会的层次(宏观层次)划分出若干阶段,接着微观到宏观的顺序可以排列为角色、制度、社会群体、社会、社会阶层、国民社会”。与上述经验主义的结构观点不同,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提出了观念论的结构思想,认为所谓的“结构”是由先验的逻辑演绎出来的观念领域里“意识不到”的结构。此外,还有人认为社会结构指的是由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各种制度所组成的整体系统;有的人则认为社会结构是由互相冲突的利益群体组成的强制结合体,等等。

美国当代结构主义社会学理论大师彼特·布劳在《不平等和异质性》一书中则认为,社会结构和组成部分是指由个人所组成的群体或阶级,”更确切地说,这些组成部分就是指不同群体或阶层的人们所占据的位置。这些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是人们在社会互动中——再具体些,可以说是录属于不同群体或阶层的人们之间的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社会关系。由此可见,社会结构就是指人们在不同方面的社会位置中的分布。”按照这种定义,社会结构可以由一定的结构参数来加以定量描述。结构参数就是人们的属性,它基本上分为两类,一是类别参数,如性别、宗教、种族、职业等,它从水平方向对社会位置进行区分。二是等级参数、如收入、财富、教育、权力等,它从垂直方向对社会位置进行区分。依布劳的理论,社会结构是通过结构分化形成的。分化的两种形式就是异质性和不平等。异质性或水平分化就是指人口在由参数所表示的各群体之间的分布,不平等或垂直分化是指由等级参数所表示的地位分布。异质性和不平等都可以通过一定的公式精确地加以测量。布劳定义下的社会结构,其变化形式有如下几种:1.社会位置本身没有变化,而在这些位置上的人口分布发生了变化。2.由一个类别参数描述的位置的数量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会改变质性的程度。3.参数的相关强度发生变化,这一变化会改变参数相交叉或相加强的强度。4.一种分化形式与另一种分化形式的相关程度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不同于参数之间相关程度的变化。如一个社会教育不平等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相关程度的变化,必不同于该社会内部个人的这两种属性之间相关程度的变化。5.新参数出现或旧参数消失,从而改变参数框架本身。如新国家、新宗教的诞生,或民族融合的实现等。

我国有的学者认为,社会结构指人与自然、人与人相互影响的关系结合模式。具体来看,社会结构是社会成员的一套相处方式,是人们在社会分工条件下形成的关系协调体系。这套体系包括物态文化部分和观念文化部分,它的核心是由那些由各种法令、制度和规章来体现的行为规范。通俗地说就是一系列限定行为关系的禁忌、要求和奖罚规则。制定、监督和组织执行这些法令,制度及规章的不同性质,不同层次和管理机构把分化了的人群予以组织化,从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从本质方面看,社会结构是一种行为关系体系。它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实际功能具有一定的层次性,由此可以把它区分为宏观性质的社会结构与微观性质的社会结构。作为社会宏观结构要素的法律、制度、协议和习惯规范是要落实到具体的个人职责上,要通过微观结构和微观过程才能产生作用。群体之间的联系或群体的内部活动,要通过成员个人对他拥有职位或身份所规定的权利与义务规范的履行来实现。这表明,微观结构是宏观结构的具体化,是宏观结构与成员个人相互联系的中介机构。

中国社会学学会会长陆学艺认为,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按照一定的秩序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在现阶段,社会结构包括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就业结构、阶级阶层结构、城乡结构、组织结构、制度结构等,这些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都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

包智明博士在国外各种社会结构论的启发下,提出了一个概念:结构性要素。他认为,所谓结构性要素是指构成社会的诸多要素中能持续存在并能反映其社会特征的要素,社会结构正是这些结构性要素的组合方面。构成社会的结构性要素有以下五种:角色、群体、地域社会、制度和社会类别。社会结构就是对这些结构要素之间的(结合)关系,从理论高度上进行的概括。扮演不同角色的个人结合在一起形成群体,不同群体在一定的地域上结合在一起形成地域社会,而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基本需求而产生的角色复合体,规定多个不同角色行为方式的制度,把一个社会或群体的全体成员按不同特征进行社会类别的划分。

霍福广认为,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应从纵向、横向及交叉的社会结构三个方面来考察社会结构,从而可以看到一个活生生的社会有机体的“网络”结构,进而科学地分析社会发展规律,纵向的社会结构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意识。之所以这样排列,是因为构成它的各成分依次存在着决定与被决定、产生与被产生的关系:生产力决定、产生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产生上层建筑;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作为社会存在决定、产生着社会意识。横向社会结构由下面一些部分结合而成:个人——社会组织——社会。个人虽然在自然形态上是独立的。但考察他的社会性,他就处在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组织中。如果说纵向的社会结构是社会的“骨胳”,横向的社会结构是社会的“血肉”的话,交叉的社会结构则是社会的“活动”结构。从大的方面来分析,社会的“活动”结构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主体、手段、客体、目的、活动、结果。这些成份从动态的,活动的角度体现了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意识等纵向的社会结构成分和个人、社会组织、社会等横向的社会结构成分相互交叉、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现实的社会活动的复杂情况。

二、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及特点

根据现有的统计与调查资料,有的学者对中国大陆1952年以来(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的变迁状况作了描述。通过对所有制、职业等7种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类别参数的描述,作者认为水平结构整体的变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社会结构中的类别参数有较显著的增长。1952年中国大陆共有6种所有制形式,到1978年基本上减为两种,但到1978年后又重新向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局面恢复,到1991年所有制形式已增至11种。1952年中国大陆只辨别出39个民族,其后不断增加,至1991年已达56个之多。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行业与职业的种类也日趋增长,1972年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目录共包括46个小分类,1985年则包括67个小分类。2.社会结构中各种位置上的人口分布发生了较大变化,总趋向是原来比重较大的群体人数不断减少,比重小的群体人数不断增多。如在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形式下的劳动者人数在1978年以前日趋增加,1978年以后则日趋减少,非公有制形式下的劳动者人数则呈相反趋势;在职业结构中,物质生产劳动者的比重日益减少,非物质生产劳动者比重则日趋增长;在地域结构中,原来就业人口比重大的区域如四川、江苏等地就业人口比重有所减少等等。由于这些变化,大陆社会水平结构的分化程度或异质性程度都日趋提高,结构的复杂性日趋增加,从社会垂直结构(将人们区分为地位不同的各个等级)的变迁来看,主要表现在财产分层结构的变迁、收入分层结构的变迁,权力分层结构的变迁、教育分层结构的变迁、年龄分层结构的变迁以及声望分层结构的变迁等。通过上述水平和垂直结构的变迁和相互间关系的描述,作者认为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社会结构的变化可概括为3点:①水平分化程度不断提高,各子结构异质性和社会整体异质性均有较大幅度增大。②社会在收入方面的垂直分化与不平等程度不断提高,其它方面的垂直分化与不平等程度(如教育与声望等)则不断有所降低。③社会水平结构与垂直结构之间始终存在着相关性,水平结构中各种类别群体之间的地位差距有的趋于缩小,有的趋于扩大,但总体上是趋于缩小。在未来若干年内,中国大陆的社会结构还将经历显著变化。

有的学者在研究中国社会结构变迁情况时认为,所有制形式从单一向多元化模式的发展,社会组织的分化和弱化,产业结构的多元化,户籍管理制度的松动等,都使原有社会阶层发生分化和重组,并产生一些新的阶层,而现阶段的利益格局调整过程可以说是阶层结构从刚性变为弹性的过程,首先,原有的“三级”(干部、工人、农民)格局被打破,边缘阶层和模糊身份者出现。其次,阶层结构中原有断层正在弥合,新现断层正在显露。再次,在如今的弹性阶层结构中,各阶层收入差距拉大,收入来源多样化,从收入上很难判断一个人的阶层归属。阶层结构呈现出变动性,多元性和边缘性。

三、如何调整社会结构促进社会进步

陆学艺在研究中指出,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当然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是,从社会学视角来看,讲社会发展,主要是讲社会结构的变迁,社会结构的进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结构也必然会发生变化,但因为存在着体制性、制度性和政策性的影响,社会结构并不会随着经济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化而自动地变化。如果社会结构得不到相应调整,就会阻碍社会进步并制约经济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加快社会体制改革步伐,采取相应措施,调整社会结构,使之适应经济结构变化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从目前来看,我国社会结构急需调整的方面主要是:①人口结构。我国目前人口的文化构成还比较低,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应尽快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②就业结构。一般说来,劳动力就业结构同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应该是大致相当的。但目前我国却不是这样,1994年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占21%,而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却占总从业人员的54.3%,这些劳动力只创造了21%的产值,显然是不合理的。另外,我国每年新增的劳动力仍然集中在农村,这同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阶段,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年下降的状况也很不相称。③城乡结构。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显然不利于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现代化事业的发展,还引发了诸如“民工潮”等社会问题。所以调整城乡结构,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城市化进程,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据测算,在未来若干年内,要新建、扩建1000座中小城市,才能适应这个需要。到那时,城镇人口将达7亿左右,要比现在的城镇人口扩大一倍。这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变迁,要做好物质上、组织上多方面的准备,因势利导,调整社会结构,推进社会全面进步。

标签:;  ;  ;  ;  ;  

社会结构问题研究_社会结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