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部县大桥中学 李翠华
摘 要:兴趣培养历来为中外有影响的教育家们作为对教学艺术的高层次追求而倡导。学生不能只靠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工作、生活一生,他们必须终身学习,因此学校教育必须培养他们"爱学"、"会学",使他们在毕业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不断丰富和深化所学知识。涉及面很广的地理知识学习更须如此。从这个角度讲,兴趣培养应是现代地理教学的目的之一。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习兴趣;培养
学生只有在一个友好、愉悦、轻松、互助合作的课堂气氛中,?才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才会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古代著名教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知者,?不知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学生学好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重要支点。如何才能培养中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呢?这需要老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一.精心设计课堂导入,?诱发兴趣?
导语是一堂课的起点,?就像乐曲中的“引子”,?戏剧中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激发兴趣,渗透主题和创造情景的作用。地理教学中的新课导语艺术至关重要,它是优化地理教学结构,?提高授课效率的关键一环。例如,?在讲授“?时区和日界线”一课时,?可以先讲一个小故事:2003年9月10日9点多,一位老奶奶凭着一张中奖8000美元的彩票在太平洋马绍尔群岛的花旗银行要求兑现,遭到银行拒绝。因为按票面规定,中奖领款日期是9月9日,老奶奶痛惜不已。这时一位中年人对老奶奶说:“这张废票3000美元卖给我吧”。老奶奶心里想,这张废票反正无用处,也就同意了。中年人拿着废票马上乘飞机从马绍尔机场飞往檀香山,1小时后飞机降落在檀香山机场,这时当地时间是9月9日11时。中年人以3000美元买到的中奖彩票一下飞机就向檀香山花旗银行领取8000美元。死票复活,这是怎么回事?上飞机明明是9月10日,怎么下飞机变成了9月9日,难道时光可以逆转?接着教师继续就说:“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是要揭开这个奥秘”。经过这样的导入,一下子就诱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课堂处于活跃的气氛之中,从而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导入方法,生动形象,又富有吸引力。所以在新课程的创新教学中,教师在导语中也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探究新知识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成功的兴奋和学习的乐趣,而学习兴趣又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变“苦学”为“乐学”。”
二.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需要有一股恒心和毅力,这个力量来源于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动机。目的和动机是以需要为基础的,过去只用升学来诱发学习目的和动机,这是很片面的。要对学生说:“将来大多数学生都要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事业中,无论干哪一行,都离不开地理知识,在我国古代人们就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一个人知识的广博。那么我们现代人更应把它重视起来,将来才能更好地建设我们的祖国,不盲目地生存,将来经商的时候才能知道哪里出产什么,有利于商业活动。只有了解了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掌握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将来人类和自然才能和谐地发展,自然界才能不给人们带来灾难。”?
三.要尊重,爱护,和关心学生,架起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生之间应是平等的关系,对好中差不同的学生也要保持平等的关系,不能对学生有亲疏厚薄之分,要因材施教,调动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让他们体会到学习地理知识的快乐。?
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以美好的口才,自然的教态,和脑子里丰富的知识,以及和蔼可亲的口语来换得学生的尊重,每当上课时,都让学生以笑脸相迎,把对老师的爱转化成学习的动力。
四.教师要用恰当的教法,上好每一节课,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学科也是一门科学,地理教师应该具有恰当的教学方法,丰富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还要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在讲新课时,应该用教学挂图,把它挂在黑板上,让学生带着思维阅读课本上的文字,边看书上图,再对照前边教师的大挂图对比着学习,把知识落实在地图上来记忆,这样很直观,很有空间想象力,和地理事物的真实性。
其次,使用必要的教学辅助是地理学习兴趣的源泉
地理感性知识鲜明地体现着地理兴趣培养的趣味性特点。由于地理环境的空间广大性,直接观察必须走出教室,大量的间接感知又须借助特定的教学手段、地图等图像和教师、教材的直观性描述,以形成再造表象。正是由于感知困难,使地理事物总是显得那样新奇、生动。地理感性知识是兴趣源泉的源头,它既是地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获得理性知识的基础。满足了学生感知的需要,就在培养兴趣的道路上迈出了有力的第一步,并且往往由此直接产生探究理性认识的需要。因此,感知教学对于兴趣培养乃至整个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
再次,教师要多阅读课外书籍,把丰富的地理知识结合在课堂教学中,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讲解知识,会拓展知识面,还要教给学生学习技巧,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懂得理论知识的科学性。不要死记硬背地理知识,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获取知识的能力。例如,问学生:“为什么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不是热带雨林气候?”这样的问题不是背就能解决的问题。要分析才能得出答案:由于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气温较低,改变了那里的气温和降水状况。这是受地形因素影响的结果。地理科也是理性知识,有很多学生和老师以及校长都认为地理是属于死记硬背的,这是一种错误想法。
五.教师要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经常开展地理课外活动,不仅能加强对地理知识的掌握,还能把知识变成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课外书,报导,观看电视节目,和收听广播等,举行基础知识竞赛,填图竞赛等都能丰富同学们的地理知识和才智,启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和社会现象的兴趣。
总之,要想卓有成效地完成地理教学任务,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我们地理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论文作者:李翠华
论文发表刊物:《高等教育》2016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8/4
标签:学生论文; 学习兴趣论文; 地理论文; 知识论文; 兴趣论文; 教师论文; 目的论文; 《高等教育》2016年10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