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评价指标论文,粮食安全论文,体系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粮食安全是个世界性的问题。中国是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消费大国。研究中国的粮食安全既不同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也不同于发达国家。我们认为对粮食安全的实质和评价问题的研究不仅是政策判断和把握粮食安全形势的基础,而且是国家制定粮食安全政策的基础;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建立粮食宏观预警监测模型,对粮食市场供求形势进行预测,有利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化解国家粮食安全风险。因此,研究和制定新时期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十分重要。
一、我国粮食安全特征和目标
(一)基本特征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粮食生产走出长期短缺的阴影,粮食供求出现总量供求平衡,丰年有余的格局,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随后几年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连年下降。特别是200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下降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低点,自2003年10月份起市场粮价大幅度上涨,我国粮食供求形势正在发生变化,粮食安全再次成为人们关注话题。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粮食安全表现出新的特点:
1.从总量看,产不足需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日益突出。
自2000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需缺口逐年扩大,2003年扩大到1000多亿斤。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一系列更直接、更有效、更有力的措施支持粮食生产,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粮食单产和当年增产量均创历史最高,但当年粮食产需缺口仍高达近400亿斤。因此,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总量供给不足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日益突出。制约我国粮食供给的主要因素有:
(1)自然资源的约束。
一是人增地减的矛盾不可逆转。目前,全国人均耕地1.43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14个省(市、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其中6个省(市、区)人均耕地不足0.5亩,低于FAO确定的0.86亩的警戒线。
二是水资源严重短缺。我国人均水资源2040立方米左右, 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均匀,81%分布在长江流域,占全国耕地面积64%的淮河及以北地区,水资源仅占19%。华北平原的小麦和玉米产量各占全国的1/2和1/3,由于多年来粮食生产通过地下水灌溉,这里的地下水严重超采,水位持续下降。
三是地球气温上升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国际水稻研究所和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的生态学家们得出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作物在生长期所处的气温环境比适宜温度每高出1度,作物的收获量就会降低10%。我国人口、资源、 环境的压力大,生态比较脆弱。因此,地球气温上升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不可低估。
(2)农业生产效率低。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下降,2004年这一比重已下降到15.2%,而第一产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46.9%,这说明我国农业中滞留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低,收入增长慢,持续增长的空间有限,如何处理好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关系已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如果处理不好,必然影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危及国家的粮食安全。
2.从区域看,缺粮省区增多、缺口增大。
据测算,2004年我国有17个省(区、市)存在粮食产需缺口,而粮食产量最高的1998年只有14个。这些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和海南等粮食主销区和云南、陕西、甘肃和青海等中、西部不发达地区。这些地区产需缺口呈逐年扩大趋势,不同程度存在粮食不安全隐患。
3.从不同收入层次看,低收入群体缺粮问题凸显。
低收入阶层属于弱势群体,他们的缺粮问题已成为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农村住户调查五等分资料测算,2004年我国农村20%的最低收入户中缺粮户所占的比重达19%。由于大多数低收入户分布在中西部贫困山区,一方面所处的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另一方面收入低,处在绝对贫困状态。解决这部分人的粮食安全难度大、影响也大。
4.从市场看,中国粮食安全不可能完全依赖国际市场。
中国粮食消费的基数大,粮食的外贸依存度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需要从国际市场进口近100亿斤的粮食。近年来国际市场谷物加大豆的年贸易量约5000~6000亿斤,如果粮食的外贸依存度为10%,就需要从国际市场进口近1000亿斤,约占目前国际贸易量的15~20%。这么大的粮食进口量,国际市场能不能及时给中国提供是个未知数,因此,如果过分依赖国际市场,势必给粮食安全带来巨大风险。
(二)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安全目标
目前国内在研究粮食安全方面较为流行的观点有两类:一类偏重粮食供给,认为粮食安全的唯一目的就是“确保所有需要粮食的人们都能获得粮食”;另一类观点则强调要以“合理价格”获得所需粮食。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粮食安全的基本特征,我国粮食安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加工储运等多个领域,其内涵和外延更加丰富。因此,我们研究认为符合中国国情的粮食安全观就是必须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获得与他们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相适应食品需求。具体有四大目标:
1.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总量供求基本自给。在正常情况下,粮食自给率基本稳定在95%,净进口量不超过国内消费量的5%,确保粮食总量和品种间供求基本平衡。
2.建立保障粮食稳定供给的途径和机制。包括建立粮食产销区间供应机制和稳定的国际市场粮食供应渠道,确保任何时候、任何地区、任何人都能获得他们所需要的粮食。
3.建立满足低收入阶层粮食基本需要安全保障制度。确保这部分弱势群体及时获得对粮食的基本需要。
4.提高抵御各种粮食风险的预警防范能力。包括防范自然灾害风险、禁运封锁风险、严重的粮食结构失衡风险和大范围内的战略决策失误引发的风险等。
二、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一)基本框架
粮食供需平衡系统是由一些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子系统共同组成的大系统。如图1所示:
附图
图1 粮食供需平衡系统基本框架
从图1看出,国内供给、需求、 市场和库存这四个子系统构成了国内粮食平衡大系统。通过进出口将中国的粮食供求与国际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国内供给上,资源环境、基础建设、生产成本和技术进步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供给产生影响。在国内需求上,主要问题就是如何保证在时间、数量和结构上满足人们对粮食总的需求,满足缺粮区域对粮食的分配,以及弱势人群能否得到维持自己生存的粮食。在市场上,价格的波动,交易的困难,以及运配能力不足,都会使平衡调节出现问题。在库存上,无论是国家、企业还是农户,粮食储备水平应维持在一定程度上,才能从容应对在粮食安全上出现的各种问题。但库存容量限制、维护和周转都会影响库存量的保持。
总之,平衡系统的数量关系可以简单地表述为:
a+b+c=e+f
因此,笔者从四个子系统出发,建立粮食安全评价指标。
(二)新时期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新时期粮食安全评价原则和理论基础,笔者经过反复论证比较,制定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子系统 序号
指标 计量单位
标准
1
人均粮食播种面积 亩/人 1.2
2
有效灌溉面积比重
%
60
供给
3
播种面积成灾率
%
20
4
亩实际物质收入
元 180
5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60
6
产需缺口
亿斤 500
需求
7
口粮满足度 % 100
8
缺粮户比重 %
3
9
缺粮省(区、市)缺粮程度
%
40
10 粮食消费价格指数
% 103.9
市场
11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 106.3
12 粮食外贸依存度
%
5
13 国家粮食储备率
%
20
库存
14 农民户均存粮
公斤 250
注:粮食消费价格指数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分别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业增加值增长率为参照。表中这两个指标的标准值分别为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业增加值的增长率。
(三)指标含义及标准
1.人均粮食播种面积。反映土地资源对粮食生产约束作用的指标。
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和粮食消费需求的测算结果显示,2000~2004年5 年平均粮食亩产和居民人均年粮食消费量(直接和间接消费)分别为291.7公斤和379.1公斤。据此推算,在目前的农业生产水平下,每人需要1.29亩的粮食播种面积,就可实现完全自给。考虑到耕地面积下降的必然趋势和粮食进口的可能性,满足粮食消费需求的人均粮食播种面积水平可适当下调。近5年人均粮食播种面积为1.21亩,由于进口和库存的调节,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的目标。因此,从中长期看,要保证国内粮食供给安全,人均粮食播种面积最低安全线可定为1.2亩。
2.有效灌溉面积比重。反映农田基础建设对粮食生产影响的指标。
反映农田基础建设以及农业现代化、集约化经营的指标包括有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面积、地膜覆盖面积、农业用电量等。在这些指标中,有效灌溉面积是比较具有综合性、代表性的指标。利用近3年人均口粮消费量, 可以较为准确地估算人均所需有效耕地面积数量。目前,人均每年需要口粮消费205 公斤;据江苏、上海、山东、吉林、湖南等5个水利条件较好的省(市)推算, 有效灌溉耕地亩产平均约为500公斤,要满足全国居民口粮需求, 按目前种植业生产结构及复种指数初步测算,需要有效灌溉面积6460千公顷,占耕地面积的比重53%。近几年,我国有效灌溉面积逐年改善,今后仍需继续加大农田基本建设投入力度。考虑到耕地面积逐年下降,可将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近期目标值设为60%。
3.播种面积成灾比率。反映气象和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影响的指标。
气象对粮食的影响,最终还是要落实到灾情上。尽管成灾本身除了气象的因素之外,还有其它因素,但主要是气象等自然因素造成的。因此,可以用它来间接反映气象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1986~2004年平均成灾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率为17.3%,而最近5年的平均成灾率上升到19.7%。可将农作物成灾警戒线定为20%。
4.亩实际物质投入。反映投入水平对粮食产出的影响。
可以采用二种方式确定亩物质投入最低安全线。一是根据统计资料,选取河北、江苏、山东、湖北等10个投入产出比较高的省(区),以其亩实际投入平均水平180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为最低安全线;二是用建国以来投入产出资料进行回归模拟,粮食亩产300公斤(目前全国单产水平)时,其投入水平为176元。初步可确定在目前生产水平下,亩实际物质投入下限为180元。低于这一水平,说明投入偏低,不利于粮食单产的提高。
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质投入的边际效益会逐步下降。因此,科技进步是推动粮食投入产出水平提高的重要动力。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约为47%,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也明显低于周边日、韩等国的水平。根据我国粮食需求的增加和资源环境短缺状况测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达到60%以上的水平,才能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对粮食安全发挥积极作用。故将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近期目标定为60%较为合适。
6.产需缺口。反映当前生产能力满足需求的状况。这个缺口越大,给粮食安全造成的压力也越大。考虑到我国粮食安全必须立足国内,在正常年景下,粮食的自给率达到95%的水平。而我国目前国内粮食消费量约9800亿斤,因此可以把500亿斤作为粮食产需缺口的上限。
7.人均口粮满足度。口粮是居民直接消费所需要的粮食数量。人均口粮满足度是指粮食供给满足居民对粮食直接消费的程度。在任何情况下,口粮满足度都应该高于100%。
8.缺粮户比重。缺粮户是指农户获得的粮食数量(包括正在消费和储存的),低于平均粮食消费水平的户数。由于目前我国贫困发生率3.4%。 缺粮户比重不应高于这一比例。因此,笔者将这一比例定为3%。 若超过此限度说明低收入阶层缺粮状况恶化。
9.缺粮省(区、市)缺粮程度。缺粮省(区、市)缺粮程度是衡量粮食区域平衡状况的一个指标,是指缺粮省(区、市)当地自产粮食占需求总量的比例,标志着当地粮食自给能力。目前,我国缺粮省(区、市)既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也包括海南、云南、陕西、甘肃、青海等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
近几年来,缺粮省(区、市)缺粮程度约在40%以上,为了保证该地区粮食自给能力,可将40%作为缺粮省(区、市)最低缺粮标准。
10.粮食消费价格指数。粮食消费价格指数综合反映粮食价格变化的走势,直接影响到城乡居民生活支出,是直接反映粮食平衡状态的晴雨表。
粮食消费价格指数应以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为参照标准。粮食消费价格指数指标的标准应低于CPI涨幅或基本同步。
1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农资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需要把农资价格指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这样才能稳定农资价格,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根据投入产出的关系,农资价格指数的合理水平应小于农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
12.粮食外贸依存度。如果粮食产需缺口全部由进口弥补,则粮食净进口数量占总消费量的比值,就称为外贸依存度。按照《中国粮食问题白皮书》的公开承诺,我国粮食自给率应保证95%以上。因此,我国粮食的外贸依存度应控制在5%左右。
13.国家粮食储备率。国家粮食储备是反映国家应对粮食供应失衡,抵御粮食经济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测事件的能力的指标。FAO把年消费量的17%~18%(12%的营运储备,6%的缓冲库存)确定为最低储备安全线。考虑到我国人口众多、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生产基础薄弱等因素,我国应略高于FAO标准。因此,将年消费量的20%作为最低储备安全标准。
14.农民户均存粮。农户存粮是农村人口粮食消费的主要来源,也是反映粮食安全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按目前农户粮食需求水平年均378公斤推算, 全国平均农户人均最低存粮数量为250公斤。
三、粮食安全的综合评价
(一)方法选择
目前,指标评价的方法虽有多种,但最适用于粮食安全评价的是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中的“标准比值法”。因为该方法有如下优点:一是它能全面、科学地评价粮食安全指标系统各个层次的安全性;二是它能得出各单项指标粮食安全程度的评价值,而且评价值可以围绕着100%上下取值,能清晰的显示粮食安全的基本特性; 三是能体现出不同子系统和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四是它可以保证各单项指标之间的相互独立性,既可以得出粮食安全的总体判断,又可以对各个指标的安全做出判断,避免总体水平掩盖个别指标的粮食安全状况;五是该方法简便易行,容易理解和掌握,便于推广使用。
(二)综合评价结果
运用粮食安全综合评价方法,我们对2000~2004年全国粮食安全程度进行了评价(见表2),结果如下:
表2 粮食安全程度综合表
粮食安安全程度(%)
指标
单位
权数
全标准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1.供给
51
89.3 90.4 90.8
86.6 93.0
人均粮食播种面积亩/人 ≥1.2
18
106.7 104.2 100.8 95.8 97.5
有效灌溉面积比重 %
≥60
8
70.0 70.8 72.0
72.8 7.38
播种面积受灾比率 %
≤20
7
90.9 98.0 113.0 93.9 125.0
每亩物质实质投入 元
≥180
6
88.9 93.9 88.3
88.3 100.0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60
12
75.3 76.7 76.7
76.7 76.7
2.需求
24
148.4 121.2 119.5 95.5 128.0
产需缺口亿斤
≤500
8
171.2 96.2 94.7
43.5 121.7
人均口粮满足度 %
≥100
8
171
168
171
162
177
缺粮户比重
%
≤34
100.0 103.4 96.8
78.9 85.7
缺粮省(区、市)缺粮程度 %
≤40
4
105.8 95.2 89.1
83.3 84.7
3.市场
13
106.0 100.5 101.0 99.8 90.9
粮食消费价格指数 %
消费价
6
111.4 99.2 101.0 99.0 82.2
格指数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
增加值
3
103.3 103.7 102.4 101.1 96.1
增长率
外贸依存度
%
≤54
100
100
100
100
100
4.库存
12
99.3 101.2 102.8 100.6 104.6
国家库存 %
≥20
6
100
100
100
100
100
农户存粮公斤
≥250
6
197.2 204.8 211.2 202.4 218.4
综合安全程度112.8 106.5 106.8 98.2 109.0
注:据有关部门统计,2000~2004年国家库存和外贸依存度都在安全线内,安全程度统一取100%。
1.总体上看,2004年我国粮食综合安全程度为109.0%,全国粮食基本安全。
2000年的粮食安全程度最高,达到了112.8%。2003年粮食综合安全程度最低,只有98.2%。2003年由于粮食播种面积大幅下降,自然灾害严重,粮食产量大幅下降,粮食综合安全程度低于100,尚未实现粮食总体安全。值得注意的是, 近年来,我国粮食安全程度呈下降趋势,尽管2004年粮食生产扭转了下降趋势,但粮食综合安全程度仍比2000年低了近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粮食有效供给,仍是实现我国粮食安全关键。
2.从结构上看,2004年供给和市场方面的安全程度较低,而需求和库存在安全范围内。
2004年,供给方面的安全程度为93%,比2003年提高了6.4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于粮食播种面积增加,提高了粮食供给能力;需求方面的安全程度达到128%,这主要是由于粮食产量大幅增加,产需缺口缩小,同时,农民收入的增加,也提高了低收入户购买粮食、满足需求的能力。农户人均库存为546公斤, 国家和农户库存都在安全线内,但库存布局不合理、分销能力不强是粮食安全的隐患。由于当年粮食消费价格上涨26.4%,生产资料价格涨幅也较大,市场方面的安全程度只有90.9%,没有达到安全标准。
3.从评价指标看,粮食安全存在隐患。
(1)人均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近年来,由于人口增加,耕地总面积减少, 我国人均粮食播种面积已从2000年的1.28亩减少到2003年的1.15亩。2004年,我国人均粮食播种面积为1.17亩,虽然比2003年回升,但没有达到1.2亩的安全标准,单个指标的安全程度为97.5%,也就是说,在目前的单产水平和播种面积条件下,生产的粮食尚不能完全满足居民的粮食消费需求。
(2)有效灌溉面积没有达到安全标准。近年来,虽然有效灌溉面积逐年增加,2004年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达到44.3%,比2000年提高了2.3 个百分点,但离60%的安全线还有较大差距,粮食安全实现程度只有73.8%。因而,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保证受灾年份的粮食产量不大幅下降,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
(3)农业科技水平相对较低、提升慢。在我国人均耕地和水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提高粮食生产科技水平,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途径。2004年农业科技贡献率为47%,离60%的安全标准差距较大,安全程度仅为76.7%,是14个指标中实现程度最低的指标。农业科技水平比国外低,说明粮食生产的国际竞争力低,在全球贸易一体化的背景下,是粮食不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
(4)缺粮省(区、市)缺粮逐年增加。从2000~2004年,缺粮省(区、市)的缺粮程度呈明显上升趋势,2004年缺粮占粮食消费的比重达到47.2%,缺粮省近一半的粮食消费依赖于主产区。粮食生产和消费的区域差异给粮食供应的安全埋下了隐患。一方面,一旦粮食生产大幅下降,可能因不同地区争抢粮食资源,引起粮食市场的混乱;另一方面,西部偏远地区的粮食供应可能因粮食运输困难而得不到保障。缺粮省(区、市)缺粮程度愈高,给粮食市场的分销能力带来的压力也越大。
(5)价格上涨带来不安全因素。2004年粮食消费价格上涨了26.4%, 远高于同期的社会消费价格指数,粮食消费价格指标的安全程度只有82.2%。虽然粮价上涨有利于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但从国民经济运行的角度看,粮价过快上涨,不利于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的稳定。同时,对于低收入人口来说,粮价上涨提高了粮食购买成本,不利于保障低收入家庭的粮食安全。因此,应保持粮价在一定水平上的相对稳定。
课题顾问:邱晓华 主持人:鲜祖德 盛来运 成员:李仁元 孙梅君 韦革 柏先红 彭青伟 尚东
标签:粮食安全论文; 有效灌溉面积论文; 灌溉农业论文; 农业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三农论文; 评价指标体系论文; 农村论文; 种植业论文; 农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