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学检验在流行性出血热诊断中的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林呈翰[1](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玉液汤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运用统计工具-数据挖掘,在古代医籍诊案的基础上,对现代期刊中玉液汤进行频数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等。揭示玉液汤之诊治用药规律,有助于临床进一步运用。研究方法:对1955~2018年的中医期刊文献库记载的所有玉液汤进行搜索下载,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等,逐条记录玉液汤临床医案诊疗信息。将这些信息规范药名、病名、症状和证候等术语,对这些医案建立数据库,并运用MedcaseV3.2数据挖掘工具进行统计处理,依据统计数据重点在症状、病种、方药、病机等几个方面深入挖掘分析探讨玉液汤。研究结果:提炼期刊中484诊次医案进行数据研究分析,性别方面,232诊次为女性,252诊次为男性患者;年龄方面,最大者为76岁,最小者仅4岁(小儿夏季热);年龄段方面,出现频次由高到低年龄段分别为:50~59岁、40~49岁、30-39岁这三个年龄段。①中西医病名方面,频率在5%以上的所有中西医疾病病名主要有糖尿病、冠心病这两种病名。依据频次排序前十位西医病种中,其中内分泌系统疾病占多数,由高到低依次为糖尿病、干燥综合征、甲亢、重症肌无力;频次在十次以上的中医病种为:消渴病、胸痹、项痹、内燥,疾病种类统计显示分布广泛,中医特色之异病同治突显无疑。②临床表现方面,主症总数共计30类别,频率大于30%的主症包括乏力、口干、多饮、神疲、尿频、尿有泡沫、寐差、头晕、心烦。进行内关联规则数据分析,所有症状间只有口干与乏力两组项集支持度最高,多饮与口干的项集支持度次之。神疲、乏力与多饮三个症状为置信度最高的症状。关联项集分析显示,关联项集最多的症状是乏力(达8项),次之为口干(共7项集)。③舌苔方面,统计显示最常见的舌质为质红(61.78%),数据处理结果显示,质红明显高于其余舌质出现的频率。频率最高的舌苔为苔薄白(31.40%)、苔薄(25.21%),结果显示苔薄白和苔薄频率均在20%以上,数据处理结果显示,苔薄白和苔薄明显高于其余舌苔出现的频率。进行内关联规则数据分析,A→B示舌质红与苔薄白、苔薄的关联度最密切,支持度非常高。B→A示苔薄白、苔薄与舌质红的关系也较密切,其中的支持度也是最高,从内关联分析来看,舌质红与苔薄白、苔薄之间的相关性非常之高。④脉象方面,频率数据分析,细脉频率最高,其次为弦脉,由高到低脉象依次为细脉(85.74%)、弦脉(57.44%)、滑脉(43.80%)、数脉(25.83%),频率均大于20%。对脉象相兼性进行内关联规则数据统计分析,A→B示细脉与弦脉的关联度也大,B→A示弦脉与细脉的关系也较密切,说明,常见的相兼脉为弦脉和细脉,弦滑细脉为常出现的三脉相兼脉。⑤病机方面,统计显示,频率最高的病机有气阴两虚和气虚血瘀两种病机,气阴两虚病机频率最高(72.73%),这两个病机频率均在5%以上。对病机之间进行内关联分析,其中有三组关联度最高,分别为气虚失摄与阴血不足组,肾虚胃燥与气阴两虚组,血瘀内阻与气阴两虚组,第一组气虚失摄与阴血不足组的关联度最高,支持度达0.0331,置信度为1.000。对治法进行内关联分析,数据显示,其中两组治法关联度高,分别为生津止渴与益气养阴组、活血化瘀与益气养阴组,其中生津止渴与益气养阴关联度最高(支持度达0.4261)。⑥药物方面,药物频次分析所示,排序在前十的高频次药物分别为:黄芪、葛根、山药、五味子、知母、天花粉、鸡内金、丹参、生地黄、麦冬。其中除玉液汤原方剂药物外,丹参(38.22%)、生地黄(30.79%)、麦冬(30.37%)药物频率较高。对药物进行内关联数据分析,其中黄芪一味与葛根、五味子、知母、山药均呈双向相关性。⑦药物外关联规则数据分析显示,与黄芪关联度较高的临床症状有乏力、多饮、头晕、口干;与葛根关联度较高的症状主要有乏力、多饮、口干、头晕;与五味子、山药关联度较高的症状均为多饮、口干、乏力;与五味子关联度较高的舌象主要有苔薄、质淡、质淡红、质红;与黄芪之间产生外关联规则的舌象主要有质淡红、质暗、质淡、苔薄白、苔薄;与葛根关联度较高的舌象为苔薄、质暗、苔薄白、质淡红;与山药关联度较高的舌象为质淡、苔薄、质淡红、质红、苔薄白;滑脉与黄芪关联度最高,与黄芪相关度较高的脉象还有滑、弦、数脉,与五味子关联度较高的脉象为数、细、弦、滑,与葛根关联度较高的脉象为数、细、弦、滑,与山药关联度较高的脉象为数、滑、弦、细。结论:本次研究所示,临床中运用玉液汤治疗涉及的中西医疾病种类分布非常广泛,王旭导师临床善用此方加减,治疗糖尿病、干燥综合征等疗效显着。虽然治疗病种不一,但统计示频率最高的病机为气阴两虚和气虚血瘀。治法关联度最高的有两组,分别为生津止渴与益气养阴组、活血化瘀与益气养阴组。王旭教授临证常用玉液汤益气养阴生津、清热润燥,配以活血化瘀通络。并注重量体裁衣,以证选方,对症下药。原方中黄芪-葛根为核心药对,本研究采用关联规则来分析药物之间的关联性,导师在糖尿病诊疗过程中无时不体现中医治病思想,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规则中的多种证候和药物的一致性,在临床处方配药上可以考虑采用异病同方的治疗手段,增强中医治疗疾病的灵活性。
沈利民[2](2016)在《出血热抗体联合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检测诊断流行性出血热》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出血热抗体联合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检测在流行性出血热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出血热患者155例,采用金标法检测出血热抗体免疫球蛋白M(IgM)和免疫球蛋白G(IgG),同时使用外周血涂片染色镜检分类异型淋巴细胞。结果出血热抗体阳性患者153例,阳性率98.7%。异型淋巴细胞患者152例,检出率98.1%。结论出血热抗体联合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检测可明显提高流行性出血热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尤其对轻型和非典型更有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崔吉吉,王柏茹,王东[3](2009)在《流行性出血热误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8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流行性出血热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对我院近年233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3例中,有18例患者初诊被误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结论目前,需将流行性出血热列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鉴别诊断指标之一,以提高诊疗准确性。
周欣[4](2008)在《汉坦病毒S片段编码产物在流行性出血热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发热、休克、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症状。自1978年李镐汪等从疫区的黑线姬鼠肺组织中分离到汉坦病毒76-118株以来,各国学者相继分离到不同型别的汉坦病毒。目前汉坦病毒已鉴定出多种型别:姬鼠型(Hantaan HTN),家鼠型(SeoulSEO),(Puumala PUU),(Sin Nombre SNN),(Dobrave DOB)等,在我国主要流行HTN和SEO 2种型别。我国每年发病人数4-7万,是世界上出血热的高发区,目前缺乏特异的治疗方法,因此,对流行性出血热的早期诊断和及时防治非常重要。汉坦病毒是分节段的负链RNA病毒,是布尼亚病毒科中一个独立的属,该病毒的基因由大L(6530-6550核苷酸),中M(3613-3707核苷酸),S(1696-2083核苷酸)三个RNA片段组成,这三个片段分别编码:依赖RNA的RNA聚合酶,糖蛋白G1和G2,核蛋白。其中核蛋白在不同型别之间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可以诱导体液免疫应答与细胞免疫应答。研究表明,其中核衣壳蛋白具有很强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是早期诊断的最佳抗原。本文旨在探讨NP的抗原性,选择S片段的最佳抗原位点体外构建并表达NP,并将表达好的NP用于荧光定量PCR(RT-PCR),免疫滴金法(CGID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病人血清进行早期诊断。对临床及流行病学及早、准确地诊断、治疗汉坦病毒引起的流行性出血热至关重要。一.汉坦病毒RT-PCR检测试剂标准品的构建及其在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为了对汉坦病毒进行早期的定性检测,同时对核衣壳蛋白(NP)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我们采用76-118株的S片段构建荧光定量PCR(RT-PCR)标准品,并建立以特异性荧光探针为特点的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用于早期检测汉坦病毒核酸。首先对76-118株的S片段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利用引物设计软件设计出一对引物和一条荧光探针,对病毒RNA进行抽提,逆转录为cDNA,经PCR扩增,产物纯化后与PMD 18-T Vector连接,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筛选得到标准品的质粒,提取质粒并进行定量。在S片段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对real-time PCR条件进行优化,并提取急性期发病病人总RNA,逆转录为cDNA,与标准品同时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同时用免疫荧光法(IFA)检测这些急性期病人的抗体滴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质粒标准品经荧光定量PCR扩增证实构建成功,应用于汉坦病毒早期检测,能对检测样品进行质量控制;应用荧光定量PCR同时对急性期病人和标准品进行病毒含量检测,保证了实验过程的一致性,具有高度特异性和灵敏度,从病毒核酸提取至检测完成仅需3h左右,重复性好,并能在定性检测的基础上对病毒准确定量。实验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汉坦病毒荧光定量标准品和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特异、敏感、快速,适用于汉坦病毒的早期检测;同时进一步证明了汉坦病毒S片段编码的核衣壳蛋白(NP)是流行性出血热早期诊断的理想抗原。二.汉坦病毒S片段编码蛋白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重组蛋白的表达和纯化为了制备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理想抗原,我们分段构建汉坦病毒76-118株核蛋白S基因核心区域原核表达质粒。首先从HTNV 76-118株感染的Vero-E6细胞中提取总RNA作为模板,根据NCBI提供的76-118国际标准序列设计引物,分3段进行目的基因PCR反应,经酶切、连接、转化、构建了HTN型汉坦病毒S片段的核心区域表达载体pGEX-4T-1-S1、pGEX-4T-1-S2、pGEX-4T-1-S3,并对重组产物进行测序。结果显示:重组产物的序列完全正确。我们对构建的载体进行原核表达,首先进行少量表达,并用蛋白质电泳和考马斯亮蓝染色,根据SDS-PAGE的结果显示,只有N端(34bp-340bp)克隆片段长度为334碱基,167氨基酸的表达载体pGEX-4T-1-S1在IPTG诱导下可表达。重组表达的蛋白存在于菌体包涵体中,重组表达的蛋白为167AA,约12KD,GST的蛋白分子量为26KD,重组的融合蛋白总分子量为38KD。经大量表达后用Western-blot将重组蛋白与单克隆抗体和HFRS患者的高效价血清进行免疫印迹反应。在沉淀蛋白泳带相对分子质量38KD的位置,明显可见一条蛋白条带,与预计相对分子质量相符,故可初步确定其为插入基因的表达产物,成功构建了重组核蛋白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S1,获得高纯度的抗原。三.汉坦病毒重组核衣壳蛋白在流行性出血热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人类急性传染病,自HV成功分离以来,对该病的血清学特异性诊断方法迅速建立,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用于检测病毒特异性的IgM和IgG抗体,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HFRS患者血清特异性IgG和IgM抗体,以上两种方法是目前国内实验室常用的方法,在急性感染中,特异性IgM的检测以及双份血清IgG效价增高4倍以上有利于诊断。免疫滴金法(CGIDA)曾成功地用于多种传染病的检测,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及特异性高等特点。为了建立及推广合适基层单位使用的特异、敏感、快速、简便、稳定的早期分型诊断和监测方法,探索应用重组汉坦病毒核蛋白(rNP)的免疫滴金法(CGIDA)对流行性出血热的早期诊断价值。本研究采用纯化的汉坦病毒核蛋白抗原,制备成CGIDA检测试剂盒。在相同的CGIDA系统中,同时检测流行性出血热急性期病人血清,比较研究rNP与天然汉坦病毒蛋白(NP)的抗原功能。并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对比检测。实验证明,用rNP与天然NP平行检测HFRS IgM符合率达89.7%,HFRS IgG符合率达92.3%;CGIDA法检测HFRSIgM的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100%;CGIDA法检测HFRS IgG的敏感性为83.1%,特异性为100%;证实了该重组核蛋白的CGIDA对HFRS的早期诊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郭永清,栾静[5](2005)在《尿液γ-谷氨酰转肽酶测定在肾损型出血热诊断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尿液γ-谷氨酰转肽酶测定在肾损型出血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留取中段晨尿,不经透析,采用BECKMANL X2 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BECKMANL X速率法试剂直接测定尿液γ- GT。结果:本文通过79例不同期肾损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尿γ- GT活力检测显示,肾损型出血热除多尿期外其他各期均有不同程度增高,休克期和少尿期增高尤为显着。结论:认为尿γ- GT活力测定是一种较敏感的反映肾脏损坏的诊断方法,对肾损型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张富荣,杨景霞,袁云起[6](1990)在《尿NAG测定对流行性出血热和肺心病病程转归的监测》文中提出49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中少尿期13例,尿NAG活力比正常值增高3.6倍;多尿期28例,尿NAG活力增高1.8倍;恢复期8例,尿NAG活力正常。37例肺心病患者中急性加重期26例,尿NAG活力增高3.3倍,缓解期11例,尿NAG活力正常。提示测定尿NAG对上述两种疾病病程转归的监测有一定价值。妊娠中毒症和各类肾脏疾病患者的尿NAG活力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尤婷玉[7](2021)在《血常规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在发热患者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在发热患者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发热患者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12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分析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在发热患者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白细胞变化、异型淋巴细胞、小细胞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异常细胞发生率及HCT、RDW-SD、MCH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发热患者中,感染性发热患者89例,非感染性发热患者31例,感染性发热患者异型淋巴细胞发生率高于非感染性发热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变化、小细胞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异常细胞发生率及HCT、RDW-SD、MCH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9例感染性发热患者中,细菌性感染51例,病毒性感染38例,细菌性感染患者白细胞变化发生率高于病毒性感染患者,异型淋巴细胞发生率低于病毒性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细胞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异常细胞发生率及HCT、RDW-SD、MCH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对发热患者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能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有效的参考,从而及早诊断,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阳小春[8](2020)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0月我院接收的50例发热疾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期50例在我院行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对2组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观察并分析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的血细胞形态总异常率(62.00%)明显高于对照组(4.00%);观察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与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发热疾病患者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可通过观察血细胞形态的变化情况来判断病情,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蔡君[9](2018)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对发热患者病因诊断价值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在发热患者病因诊断中实施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本院发热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段入院健康体检的10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均给予两组入选者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分析2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白细胞变化、异型淋巴细胞变化、小及大细胞性贫血等异常阳性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CT、RDW-SD、MCHC、MCV结果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发热出现以进展期间,患者外周血细胞形态可能会发生明显变化,实施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能够对发热患者病因进行准确诊断。
章欣[10](2016)在《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建设关键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全球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不断发生,霍乱、黄热病、鼠疫、埃博拉出血热、中东呼吸综合征、寨卡病毒感染、登革热、日本脑炎以及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炭疽等人畜共患病正在世界范围内暴发流行,上述传染病的不断出现给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带来新的严重威胁,其传播能力强、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感染危害度大,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中的重点和热点领域,使得国际社会高度重视烈性传染病的研究。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是开展高致病性病原体研究和检测等实验活动的重要技术平台,主要包括生物安全3级和4级实验室,因此,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和世界经济、军事强国纷纷加大对本国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和投入,全球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呈现明显的扩张趋势,随着实验室数量的与日俱增,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也逐渐暴露且日益严峻,虽然多数发达国家在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方面水平较高,已基本形成配套的生物安全实验室技术和产品,并制定了一系列安全指南和操作规范,但近几年各国实验室仍然多次暴露出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混乱、安全措施欠缺、监管不到位等安全隐患,全球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快速扩张正带来越来越多的安全性问题,生防研究过热直接导致实验室生物安全隐患加剧、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事故频发,国际社会对各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现状表示质疑和堪忧。面对传统生物恐怖威胁、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事故频发、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肆掠等全球生物安全大环境,我国面临的生物防御及传染病应对形势也极其严峻。高等级实验室特别是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在我国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至今还未建成首座真正投入使用并形成生防科研力量的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相关核心技术设备和安全监管机制等更是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严重制约了我国对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拉沙热病毒等烈性病原体的实验研究,一旦上述疫情侵入我国境内,在没有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条件下,对这些高危病原体的基础研究几乎为零,仅仅停留在诊断层面,更无法制定并开展有效的应对与防控。因此,充分了解和掌握国外先进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建设情况和发展态势,吸收和借鉴其先进经验,总结教训,对于加快建设和发展我国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早日独立开展烈性传染病防控研究以及加强高等级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和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我国提升生物防御国防实力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主要基于情报研究视角,采用情报调研、专家咨询、文献计量、专利可视化分析、比较分析、归纳分析等软科学研究方法,对国外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国家分布与发展态势、关键设备设施与核心技术、安全监管与组织运行等“软、硬实力”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深入分析和归纳国外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特点、运行机制、存在问题、值得借鉴的经验及教训,真正搞清楚目前国际上先进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技术优势和管理机制。结合我国的实际需求和形势,存在的技术瓶颈及面临的挑战等,为我国和我军建设与发展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提供情报线索和启示建议。本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实验室生物安全基本概念的理论辨析与界定,主要对生物安全与生物安保、实验室生物安全与实验室生物安保等概念进行了理论辨析;梳理并比较分析了世界卫生组织和欧美发达国家对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分级原则;归纳总结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定义,阐述其工作原理及分类情况,对生物安全柜型和正压防护服型4级实验室的优缺点及功能进行比较。第二部分是国外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整体建设现状与发展态势研究,该部分深入探讨了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建设数量逐年攀升的背景形势;对国外重点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选址情况进行实例分析与总结;系统梳理了目前全球公开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国家和地区分布,负责机构的所属性质,人员类别及其数量,实验室经费来源、投向比分析及重点研究内容;统计公开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发表文献并进行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揭示目前国外先进4级实验室的研究热点、重点关注病原体、主要科学家、机构间合作、重要会议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并对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罗伯特·索普实验室、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院加尔维斯顿实验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协调中心三个重点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历史沿革和研究领域进行情报挖掘。第三部分是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关键设备设施与核心技术的深入研究,为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的“硬实力”,该部分主要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专家咨询意见,梳理出建设与有效运行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并利用德文特专利数据库对高效空气过滤装置等八项设备和技术进行专利可视化分析,分别从专利总量与趋势、专利申请国家/地区、专利权人、专利引证关系、技术热点、技术类别/主题词演化六大模块得出相关结论,目前美国、法国等欧美发达国家在该领域占据着绝对的技术优势和产品普及率,而我国虽然专利申请数量在国际上排名靠前,但在多项设备的关键技术点上均面临技术瓶颈,且自主研发的产品缺乏技术原创性以及认证认可标准和实践检验;在专利分析的基础上,还介绍了目前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部分国外重点研发公司。第四部分重点比较分析了世界卫生组织、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关于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深入探讨美国关于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安全监管机构和机制,NSABB是美国政府负责为相关联邦部门和机构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和两用性研究生物安全监管提供建议和指导的咨询委员会,加强美国安保工作组、管制生物剂计划、人员可靠性计划和行为健康测试计划均是审核4级实验室人员从业资格并对其进行安全监管的重要机制;此外,还对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人员管理培训和近几年发生的典型安全事件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其中人为因素是直接或间接导致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该部分与第三部分相对应和互补,是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的“软实力”。研究国外完善的法规标准体系和先进的安全监管经验,为我国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有效运行提供借鉴与思路。第五部分是我国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建设与发展分析,该部分对我国建设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所面临的形势与需求进行深入分析,生物恐怖防御、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以及高危险度病原体研究技术平台的建立等因素均促使我国应进一步加速发展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梳理了我国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所经历的发展阶段,剖析我国发展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特别是在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关键设备技术”和“管理运行机制”等重点方面的瓶颈;归纳了有关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法律法规与标准制度建设情况。第六部分是总结分析与启示建议部分,总结归纳国外先进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整体特点以及在先进技术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的有益经验,在过度、盲目建设和私营主管机构监管不严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分析我国建设与发展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需应对的来自法规、技术、经费、管理等多方面的挑战,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提出启示建议:(1)认清形势,加紧规划布局;(2)谨慎选址,加大公众参与;(3)拓宽经费渠道,突破技术瓶颈;(4)完善法规体系,强化安全管理;(5)加大人员培训,严格安全监管。为我国进一步发展与优化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提供有力的情报支撑。
二、医学检验在流行性出血热诊断中的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医学检验在流行性出血热诊断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据挖掘玉液汤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
1 玉液汤方证理论研究 |
1.1 玉液汤方源流 |
1.2 组方意义发微 |
1.3 配伍特点探讨 |
1.4 组方影响深远 |
2 玉液汤现代临床应用 |
2.1 糖尿病 |
2.2 甲亢 |
2.3 干燥综合征 |
2.4 慢性胃炎 |
2.5 流行性出血热 |
2.6 小儿夏季热 |
2.7 乳腺增生 |
2.8 尿崩症 |
3 玉液汤现代药理研究 |
3.1 复方药理研究 |
3.2 单味药药理研究 |
4 数据挖掘应用概况 |
4.1 数据挖掘简介 |
4.2 常用挖掘方法 |
4.3 中医临床应用 |
5 评诉 |
第二部分 医案数据挖掘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医案资料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医案的预处理 |
2.2 医案信息纳入方法 |
2.3 医案信息采集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入选医案的基本信息 |
3.2 频数分析数据结果 |
3.3 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
3.4 药物系统聚类分析 |
4 讨论 |
4.1 疾病分布 |
4.2 临床表现 |
4.3 舌苔脉象 |
4.4 病机治法 |
4.5 处方用药 |
4.6 药物聚类分析 |
第三部分 玉液汤化裁配伍 |
1 组方药物分析 |
1.1 中医研究 |
1.2 现代药理研究 |
2 临证加减配伍 |
2.1 加味玉液汤 |
2.2 生津玉液汤 |
2.3 复方玉液汤 |
2.4 黄芪玉液汤 |
2.5 金津玉液汤 |
3 数据挖掘探讨 |
4 临床验案举隅 |
5 导师运用玉液汤经验分析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出血热抗体联合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检测诊断流行性出血热(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试剂 |
1.3 方法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155例患者出血抗体检测结果比较 |
2.2 外周血涂片异型淋巴细胞检测结果 |
3 讨论 |
(3)流行性出血热误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8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资料 |
2 病案分析 |
3 讨论 |
(4)汉坦病毒S片段编码产物在流行性出血热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汉坦病毒RT-PCR检测试剂标准品的构建及其在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汉坦病毒S片段编码蛋白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重组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汉坦病毒重组核衣壳蛋白在流行性出血热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论文总结 |
附录 |
综述 |
致谢 |
(7)血常规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在发热患者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4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指标比较 |
2.2 研究组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患者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指标比较 |
2.3研究组细菌性感染或病毒性感染患者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指标比较 |
3 讨论 |
(8)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2组血细胞形态异常率比较 |
2.2 2组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比较 |
3讨论 |
(9)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对发热患者病因诊断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及方法 |
1.1 基础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血细胞形态异常阳性情况比较。 |
2.2 两组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比较。 |
3 讨论 |
(10)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建设关键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课题研究背景 |
(一)全球烈性病原体研究形势迫切 |
(二)实验室生物安全隐患日渐突出 |
(三)国家生物安全应对实力亟待提升 |
二、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五、技术路线 |
六、创新点 |
第一部分 实验室生物安全基本概念的辨析与界定 |
一、生物安全与生物安保 |
(一)生物安全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 |
(二)生物安保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 |
二、实验室生物安全与实验室生物安保 |
(一)实验室生物安全 |
(二)实验室生物安保 |
(三)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
三、生物安全实验室及其分级 |
(一)生物实验室的概念 |
(二)生物安全实验室 |
(三)综合分析与结论 |
四、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BSL-4)及其功能 |
(一)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BSL-4)定义的提出 |
(二)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工作原理 |
(三)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分类及功能比较 |
第二部分 国外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发展态势分析 |
一、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的内在需求 |
(一)全球开展烈性传染病防护研究面临迫切需求 |
(二)部分高危烈性病原体研究必须在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中展开 |
(三)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是衡量国家生防实力的重要标志 |
二、国外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选址实例分析 |
(一)BSL-4 实验室选址实例 |
(二)综合分析与结论 |
三、国外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特点与规律 |
(一)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国家和地区分布 |
(二)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负责机构与人员类别 |
(三)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运行经费来源与投向比 |
(四)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主要研究内容与范围 |
(五)国外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特点综合分析 |
四、国外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综合分析与结论 |
五、国外重点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 |
(一)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罗伯特·索普实验室 |
(二)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加尔维斯顿国家实验室 |
(三)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协调中心 |
(四)美国国家过敏与传染性疾病研究所整合研究设施-落矶山实验室 |
(五)美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 |
(六)法国里昂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 |
第三部分 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核心技术与关键设施分析 |
一、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核心技术 |
(一)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防护技术 |
(二)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个人防护设备(PPE) |
(三)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净化技术 |
(四)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废弃物处理技术 |
(五)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现有能力与新技术 |
二、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关键设备的专利分析 |
(一)高效空气过滤装置专利分析 |
(二)化学淋浴专利分析 |
(三)正压防护服专利分析 |
(四)综合分析结论与启示 |
三、国外BSL-4 实验室关键设备研发公司竞争分析 |
(一)“正压防护服”生产公司 |
(二)“生命支持系统”生产公司 |
(三)“生物安全柜(BSC)”生产公司 |
(四)“充气式气密门”、“化学淋浴装置”生产公司 |
(五)“脉动式双扉高温高压灭菌器”生产公司 |
(六)“空间气体消毒系统”生产公司 |
(七)“实验室废水处理设备”生产公司 |
四、综合分析与结论 |
第四部分 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监管研究 |
一、国外实验室生物安全立法发展与比较研究 |
(一)国外实验室生物安全法规发展概况 |
(二)国外实验室生物安全法规比较研究 |
二、美国BSL-4 实验室安全监管机构与机制 |
(一)主要监管机构 |
(二)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管机制 |
(三)BSL-4 实验室人员管理与培训 |
三、国外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主要事故及其应对措施 |
(一)全球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重要感染事件 |
(二)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典型安全事故 |
(三)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感染事件原因分析 |
(四)各国实验室生物安全应对措施 |
(五)综合分析与结论 |
第五部分 我国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现状与存在问题研究 |
一、我国建设与发展BSL-4 实验室的形势和需求分析 |
(一)BSL-4 实验室是生物防御及反生物恐怖的需要 |
(二)BSL-4 实验室是应对和防控烈性传染病的需要 |
(三)BSL-4 实验室是加强感染防控的需要 |
(四)BSL-4 实验室是建立病原微生物研究技术平台的需要 |
二、我国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历程 |
(一)起步阶段 |
(二)2003年SARS疫情暴发后 |
(三)快速发展阶段 |
三、我国发展BSL-4 实验室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法规与制度方面 |
(二)技术与设备方面 |
(三)管理与经费方面 |
四、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法律法规及标准建设 |
第六部分 国外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建设与发展对我国启示 |
一、国外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建设经验借鉴 |
(一)国外BSL-4 实验室总体呈现特点 |
(二)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法规体系 |
(三)拥有健全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机制 |
(四)具备先进的BSL-4 实验室关键设施研发技术 |
(五)落实严格的BSL-4 实验室安全培训体系 |
二、国外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存在问题分析 |
(一)政府缺乏统筹规划导致盲目建设和资金缺口 |
(二)私营机构BSL-4 实验室准入资格低及人员审查和监管不力 |
(三)BSL-4 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且瞒报现象严重 |
三、我国建设与发展BSL-4 实验室面临的主要挑战 |
(一)重视不够与投入不足 |
(二)技术瓶颈与管理滞后 |
(三)人才匮乏与防范不严 |
四、对我国建设与发展BSL-4 实验室的启示建议 |
(一)认清形势,加紧规划布局 |
(二)谨慎选址,加大公众参与 |
(三)拓宽经费渠道,突破技术瓶颈 |
(四)完善法规体系,强化安全管理 |
(五)加大人员培训,严格安全监管 |
课题研究结论与讨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后续研究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筛选专家咨询 |
附件2 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专利分析 |
附件3 全球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重要感染事件一览表 |
发表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四、医学检验在流行性出血热诊断中的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据挖掘玉液汤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D]. 林呈翰.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出血热抗体联合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检测诊断流行性出血热[J]. 沈利民.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19)
- [3]流行性出血热误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8例临床分析[J]. 崔吉吉,王柏茹,王东. 黑龙江医学, 2009(10)
- [4]汉坦病毒S片段编码产物在流行性出血热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 周欣. 复旦大学, 2008(03)
- [5]尿液γ-谷氨酰转肽酶测定在肾损型出血热诊断中的应用[J]. 郭永清,栾静. 实用医技杂志, 2005(05)
- [6]尿NAG测定对流行性出血热和肺心病病程转归的监测[J]. 张富荣,杨景霞,袁云起. 河北医学院学报, 1990(03)
- [7]血常规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在发热患者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尤婷玉. 医学信息, 2021(12)
- [8]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 阳小春. 基层医学论坛, 2020(11)
- [9]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对发热患者病因诊断价值分析[J]. 蔡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30)
- [10]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建设关键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D]. 章欣.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