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军 郭庆山 李洪波
山东省济南市 济阳黄河河务局 254100
摘要:兴建水利工程可以集中水资源,从本源上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如何合理地开发水资源,合理建设水利工程,就必须加大对工程建设方面的研究,努力寻找消除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的方法。
关键字: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生态环境;影响
1当前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现状研究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所以,我国开始加大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力度,从根本上对水利资源进行开发,解决水利资源不充足问题。但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规模不断加大的同时,相应的生态环境也出现了问题,要想从根本上促进水利资源有效开发,必须加大对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研究力度,消除其对生态环境的威胁和影响。
2新形势下水利工程的建设原则
2.1保护河流流域的生态平衡
水利工程的建设应当因地制宜,不应盲目从众。不同流域的条件、状况不同,这就更需要因地制宜地加以保护。以不破坏河流生态的多样化环境为底线,恢复和保护河流流域环境。
2.2保护动物栖息地的稳定
每一条河流或多或少地存在野生动物,其生存环境不应因为水利工程的建设而受到破坏。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生态栖息地的建设也是工程的一部分。
2.3保护河流的自净能力
河流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具备一定的自净能力,同时存在一个自净极限。一旦超过自净极限,那么河流就会被严重污染。水利工程会造成农业、工业废水的排放。因此排放废水应当有规划和标准,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3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3.1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主要是围绕“水”来展开,也就是自然界中的地上水和地下水,只有修建水利工程,修建堤坝、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槽等等一些基础设施,才能控制水流,实现其用水目的。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许多水利工程的修建以牺牲河流本身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人为性的对河流进行截流或河流改造,使其原本的流速、流向、水深发生改变,导致河流中的泥沙含量受到影响,水质和水温受影响,间接对河流中的生物生存环境造成威胁。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河流的水质污染尤为严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大量的废水、污水涌入河流,而水库的修建又阻碍了河水的流通性,在日光的长时间照射下,水中鱼类生物、微生物死亡产生的有害物质发生变化,不易被稀释分解,就会沉入水库底部、或依附于岩石夹缝中,长此以往就会对河流水质造成污染,通过外渗对周围农田和地下水源造成影响,对周边居民的日常饮用造成严重威胁。
3.2对陆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修建时期,水体周围的大片土地因通车、施工需要作出平整和清理,不可避免的对陆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树木、农田、草坪等不复存在,就如同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一样,大量陆地生存物种的生存同样受到威胁。除此以外,水库蓄水也将对周边的农田、土地造成侵害,当水库蓄水量超过一定数值,水库中的水将会渗入地下、或渗出堤坝,不可避免的对周边农田造成冲击,导致部分农作物长期被水源浸泡,从而影响农作物产量,农民的经济收入受到损失。
3.3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由于水利工程作用的对象主要是水体,所以水生生态系统受工程影响较直接、明显。水库的兴建抬高了水位,改变了河流水生生态系统,破坏了水生生物的生长、产卵所必需的水文条件和生长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水库淹没区和浸没区原有植被的死亡以及土壤可溶盐都会增加水体中氮磷的含量,加上库区周围农田、森林和草原的营养物质随降雨径流进入水体,从而形成富营养化的有利条件。
3.4移民和土地被淹对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破坏最严重的方面是大规模移民和大片土地被淹没。在普遍被征用的区域,大批原住居民甚至是整村、整乡的搬离原址,大片农田被荒废淹没,广大人民群众赖以生存、并长期以往的生产生活方式被迫做出改变,虽然国家和地方给予了妥善的安置,但在这块陆地区域内,所承受的破坏性伤害是真实存在、且难以恢复的。
3.5对局部气候条件的影响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会对库区周围的局部气候造成严重的影响,局部的气温和降雨量将发生改变。水库蓄水后,因局部区域内水量的巨变,这块区域的空气湿度会明显提升,附近的降雨量和降雨频率得到加强。在大中型水库和灌溉蓄水的过程中,原本的河流被截流,大量的水被聚在一起,通过阳光的直接照射,水面的蒸发量会逐渐加大,从而出现降雨,在水库低温效应的影响下,水库周边的降雨往往会大于且频繁于库区上空,在冬季则更为明显。当蓄水发生时,库区内大量的积水将会促进区域内空气湿度的改变,这也对当地物种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变化,例如一些对温度和湿度较为敏感的鸟类,在适应了原本空气湿度和温度的情况下,猛然受到改变,将不得不考虑迁徙。
4解决对策和方法研究
4.1改善生态环境承载力
要想从根本上降低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性,首先增强生态环境的可承受能力,给生态环境必要的保障,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在实际的施工建设过程中,不仅会影响河流水文情况,还会影响河流构造等,因此,必须从根本上保证河流需水量足够多。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在实际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必须保证移民补偿工作落实到位,获取居民的支持。开始工程施工建设之前,要从根本上保证因地制宜,保证施工规划设计科学合理性。针对政府和相关部门来说,必须加大对现场施工情况的监督管理力度,着重加强环境保护。
4.2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在实际的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必须从各个环节入手,落实好环境保护工作。且要结合各个环节施工情况的基础上,采取相应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消除施工建设对其的影响。在具体的合同签订过程中,应当在全面掌握施工现场环境条件的基础上,明确相应的权利和责任,进而明确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从根本上降低环境污染度。且在实际的施工建设过程中,要创建相应的监管机构,定期预测影响施工的因素。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结束后,要落实好生态环境恢复工作,必要时建立相对完善的自然保护区。
4.3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在实际的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要想降低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还必须对相关环境保护体系进行完善,要从根本上落实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把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落实到各个施工环节,保证水利工程施工正常进行。在实际的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对动植物成长的保护,还要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尽量多的选择绿色材料,降低环境污染度,从根本上避免生态环境失衡问题出现。另外还要对相应的反馈机制进行完善,一旦发现不良问题,要及时上报并解决。
4.4加大监管力度和惩罚力度
要想促进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正常进行,必须加大施工监管力度,以免违规操作现象出现,要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从根本上维护生态环境,还要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维护生态环境。在实际的施工建设过程中,监管人员要做好环境污染调查工作,一旦发现破坏环境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和给与处罚,并及时采取调整措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关乎国计民生,但是在建设水利工程的同时,不能忽视保护生态环境。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力度越来越大,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兼顾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志义.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9):253-253.
[2]张瑞焕,曾新生.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城市地理,2014,(16):156-156.
论文作者:张清军,郭庆山,李洪波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8
标签:生态环境论文; 河流论文; 水利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水库论文; 过程中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