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造价控制分析论文_高稳

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造价控制分析论文_高稳

(河南宏业造价咨询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0)

【摘 要】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深化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定额计价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建筑工程造价的需求,因此在工程造价管理中会出现相关一系列问题,很大程度地阻碍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出现,在很好的解决此类问题的同时,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支撑。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合理应用极大地促使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的转变,使工程量和工程造价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分离。本文笔者对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造价控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造价;控制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对建筑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对建筑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我国建筑行业也在近些年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相对于人们这种要求的提高还有一定的差距,单从计价方式的角度而言,有很多建筑企业目前仍旧停留在定额的传统方式上,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因此,全新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和发展。研究发现,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对于净化市场竞争环境,提高建筑行业的总体经济效益,尤其是对优化工程造价管理具有极为积极的意义,鉴于此,各大建筑企业应注重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研究,以此合理解决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以达到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效果。

一、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概述

1.1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概念

工程量清单所表现的是拟建工程项目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所涉及到的全部清单的明细。依据当前招标的基本要求与施工设计的规定,国家的拟建工程项目的全部内容都应包含于设计的施工图纸之中。通过编制统一的项目编码与项目名称,设置相应拟招标工程的工程数量表格,这一表格的作用在于对工程项目各部分的分项工程清单进行统计与统一编制。工程量清单计价指的则是投标完成之后,工程项目由招标人所提供的完整的工程量清单所需要的全部费用。

1.2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原理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通过投标人来完成对招标人提供工程量清单中所需的全部工程费用。主要包含分部分项的工程费用、工程所应缴纳的税金、规费以及项目的其他费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主要是建设工程在施工招投标时,相应的招标人通过施工图纸与招标文件,对招标人所提供的工程量清单进行统一的工程量计算与统一的项目划分与规定。工程项目的投标人依据企业的消耗标准与利润值,并结合当前市场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工程项目多方面的风险因素的考虑,对工程量清单中所列项目的单价与合价进行填报。其工程量清单中所填报的单价即为工程竣工结算的计价编制,依据工程实际的工程量,对其工程造价进行适当的调整。这种方式下,所确定的工程造价是由企业对市场综合因素的考虑结果,因此是适应于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维持工程量清单是一种与市场接轨,承包商通过市场综合因素的考虑所作出的自主报价。

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建筑工程违反项目建设程序

目前,我国很多的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方式采用的是行政指令式的管理,即通过人为进行指令发布来进行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为了有效的提升建筑工程的速度,以及经济利益的驱动,往往在施工过程中,操之过急,加班无序,导致建筑工程的工期缩短,同时也导致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施工准备工作不足。这种无序的施工形式往往导致人工成本增加,同时使得工程项目的施工基本程序混乱,导致造价管理工作失控。此外,也有很多的项目单位由于施工准备工作不足,导致项目本身的投资额度把握不准,同时项目的建设过程中缺乏深度的审核工作,导致项目的施工阶段依然有着很大幅度的变动,这不仅会导致项目的设计成本增加,同时也会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成很大的影响。

2.2清单运行体制不完善

建筑项目的施工阶段,涉及到的三方主体单位主要有承包商、业主单位以及监理方,从法律的层面而言,这三方主体单位通过相互的合同进行彼此制约,属于一种经济形式的委托关系,因此,三方主体应有着平等的关系。按照GB/T50319—2013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的规定监理单位受业主委托进行工程监理的,应当公平的对待业主和承包商,然而实际的建筑工程中,监理方在造价控制方面权利不大,主要是代表业主单位进行施工阶段的验收工作的质量控制,结果就会使得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在造价控制方面作为一种虚设的职位,导致监理工作难以落实与实施。这往往会导致建筑工程的后期成本升高,造成建筑工程的前期造价工作遭受很大的影响,导致造价管理有所不足。由此可见,专业预算人员基于清单计价的业务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2.3现行定额计价差异

工程项目的现行计价方式依然是按照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现有规定,这一规定的设置保证了不同类别施工企业做同一类别工程项目的成本相同,或者工程成本保持在一个较小范围之内波动[2,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市场经济随着市场环境不断发生改变,工程项目市场也不例外,这导致了定额计价的模式无法真正解决现有的市场问题,其价值规律未能发挥其实际的功效,导致了工程成本愈加远离市场实际,最终使得工程项目的预算成本属于一个非限定值,其本身意义不大,这也成为了造价管理工作产生问题的又一原因。

2.4清单之后变更较多导致结算价过高

除了一些是施工图纸的变更之外,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一些清单之后的变更往往也会造成结算价增高,如施工现场出现断水、断电的偶发事故,往往会造成施工项目短期停工或窝工,如此必然会造成施工的人力成本增加,导致最终的工程结算成本增加。

三、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

3.1规范化建筑工程施工流程

合理的建筑施工流程,是保证工程预算在合理范围之内的前提。因此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的招标、设计、施工以及竣工的管理工作时,应首先制定出完善的建设流程以及计划,因为合理的建设流程,才能有效的控制各个阶段的成本,实现造价管理的意义。招标阶段而言,建筑工程的建设主要流程是通过合理的造价管理来有效实现成本的最低化,赢得招标的优势;设计阶段而言,在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标准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控制好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有效实现最优化设计;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而言,合理有序的施工流程是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的最根本前提,任何微小的变动或者是更改,都会导致项目本身产生很大的改变,导致项目的造价管理工作产生很大影响;建筑工程的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主要在于建筑工程的后续维修工作,若工程的前期质量有着很好的验收成果,那么建筑工程的竣工期,不会有太大的成本支出,然而,若建筑工程前期存在欠缺,往往会导致竣工阶段的成本支出相对较大。不论如何,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合理的建设流程是保证建筑工程每个阶段成本控制的根本,任何超出计划之外的影响因素,都会导致对建筑工程的后期成本超出预算,如此必将导致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有所影响。因此,进行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之前,应做好建筑工程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通过合理的建筑工程建设流程,有效保证工程各个阶段的成本控制在合理的造价范围之内。

3.2明确化建筑工程项目的责任制

通常而言,一般的建筑工程项目的责任制如下:承包商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直接的责任;业主方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因此业主方对建筑工程的整体承担一种间接性责任;监理方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理单位,对建筑工程质量直接负责。如此明确化的建筑工程项目责任制,才能有效实现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在正常的预算范围之内,如此可以有效的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工作。

3.3减小建筑材料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建筑材料市场价格的波动无疑会对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造成困扰。建筑材料作为建筑工程的最大支出部分,对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有着直接性的影响。然而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波动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即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波动有着一个波动的范围,因此进行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时,因合理的考虑建筑材料的市场波动,通过合理化的考虑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波动,有效的将建筑工程的后期成本控制在合理的造价范围之内。

3.4监理单位应严格控制工程签证与施工中的变更

监理单位除了对施工图纸中的设计变更要严格控制之外,还应控制好工程项目的其他变更,如材料供应不足,导致工程短期停工或窝工等,为此监理单位应办理相应的工程签证,对于施工过程中一些可能会遇到的项目风险进行提前预知,同时对于一些临时出现的变更及时把控,以确保工程量清单计价造价的可靠性。

3.5妥善处理现场变更

在工程的施工阶段,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为了不影响工程施工质量,需要对工程设计进行现场变更,这也会使工程造价发生一定变化,所以在实际情况中,应加大管理的力度,缩小现场变更事件发生的概率。首先,应对设计图纸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核实,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对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如果图纸存在一定问题,则需要制定完善的解决方案,将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从而有效避免现场变更事件的发生。对于必须要进行现场变更的工程设计,则需要对变更引起的影响实施科学预测,从多角度对新方案进行衡量,如果该设计方案所需成本较高,则不予批准,还需选择其他设计方案。通常情况下,从常规的工程角度讲,时常会出现现场施工方签证现象,如果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受到自然条件的干扰,导致工期延长等问题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零星用工,与这种内容相类似的签证需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对工作量进行准确核实,并在第一时间办理签证,以免为日后的结算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四、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程序复杂,且建设过程中情况变化幅度大,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很容易导致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超出其最初的预算范围,如此导致对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造成困难。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改善措施。综上可知,只有规范化建筑工程的建筑程序,明确化建筑工程建筑过程中的各方主体单位的责任制,同时有效考虑工程造价过程中的建筑材料市场价格波动问题,才能有效实现建筑工程的造价在正常预算之内。

参考文献:

[1]迟琳.浅谈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3):通八达15-16.

[2]覃妙兰.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7):31-33.

[3]施鸿翔.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 (1):25-26.

论文作者:高稳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1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2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造价控制分析论文_高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