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投入研究_农业论文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投入研究_农业论文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投入问题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条件下论文,市场经济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八五”时期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大幅度增加,农业全面振兴,有效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所造成的农业投入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致使我国农业发展的综合能力较低,基础脆弱,后劲不足。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严重影响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切实加强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关键是落实农业投入问题。本文从分析目前国家对农业投入的状况入手,探讨了导致农业投入不足的诸多原因,并据此提出了切实增加农业投入的对策和建议。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整个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到全局的根本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八五”时期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大幅度增加,农业全面振兴,有效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所造成的农业投入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致使我国农业发展的综合能力较低,基础脆弱,后劲不足。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严重影响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切实加强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关键就在于增加农业投入。本文基于目前国家对农业投入不足问题的严重性的认识,着力探讨导致农业投入不足的原因,并据此提出切实增加农业投入的政策性建议。

一、目前国家对农业投入的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八五”时期,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几年中多次召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政策措施。国家还制定了《农业法》等重要法律和法规,农业经济正逐步进入依法保护、依法发展的轨道。

近年来国家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调整投资结构,较大幅度增加农业和农用工业的基本建设投资,组织实施了一大批农村水利气象和支农工业的重点项目建设。农业在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中所占的比重,1993年为15%,1994年达到15.5%,1995年增加到16.9%。1995年化肥、矿山建设投资比1994年增长34%。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农村各产业在努力优化结构中不断发展和提高。从1990年到1994年,种植业产值由4954亿元提高到9169亿元,增长85%;林牧渔业及多种经营产值由2735亿元增加到6581亿元,比重由35%上升到42%;农村非农产业的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由54%上升到74%;农村社会总产值已占全社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尤其是农村人均纯收入由1990年的686.3元增加到1223.5元,增加56%。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丰富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支持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保持社会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

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长期以来在国民经济建设资金中,农业投入与其他产业投入的差距越拉越大。我国国民收入的分配长期过于向工业倾斜,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已成为农业基础脆弱、发展滞后的关键性因素。

第一,在国家安排的基本建设总投资中,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比重降低。“八五”期间,国家安排的农业基建投资占国家安排基建总投资的4.8%。其中1991年、1992年农业基建投资比重超过5%,后三年投资均低于5%。

第二,全国国有单位基本建设的投资中,农业基建投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据统计,“二五”到“五五”期间农业投资均高于10%,“六五”时期为6.3%,“七五”时期降为3.6%。“八五”期间,1991年4%,1992年为3.7%,1993年为2.8%,1994年为2.6%,1995年则降到1.8%。

第三,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减少。国家财政预算总盘子中对农业的投入不足,首先反映在国家预算内农业基本建设投入不足,同时也在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和农业事业费的不足上表现出来。财政支农资金和农业事业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1990年为6.4%,1992年为6.2 %, 1993年降为6%。

第四,地方财力对农业的投入下降。本来在对农业投入中承担着较大份额的地方政府,农业投入的比重也在持续下降,投入力度不够。据统计,全国各省、区、市预算内农业基建投资占预算内基建总投资的比重,1990年为12.66%,1991、1992年均为10.57%,1993年为8.62 %, 1994年为7.17%,1995年为6.88%。其中有五个省、区、市下降幅度接近或超过10个百分点。有些地方不仅自身财力的投入少,配套资金到位率低,而且上级拨付的专款和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也被截留、挤占或挪用。特别是水利建设资金1980年实行地方包干后,大多数省都有不同程度下降。

第五,农业建设利用银行贷款、外资等有偿资金难度大,比重小。在国家安排的“八五”农业基建投资中,农业建设贷款占基建投入总量的3.47%。农业基本建设利用外资占基本建设利用外资总量的4.3%。 全国农业贷款占全国贷款总量不到10%。

第六,其他支农资金、农村集体和农民用于农业生产的实际投入水平呈下降趋势。同国家安排的农业基建投资配套的地方自筹部分。“八五”头两年的比重均高于1.4%,1994年、1995年都已降到1%以下。乡镇企业以工补农、以工建农资金虽然总量有所增加,但相对比重下降。由于种养比较利益低,农户经济脆弱,农民负担偏重,农家土地经营规模过小等等原因,农民缺乏强大的农业投入实力和自觉的农业投入行为,农民用于农业生产的投入近年来减少。据统计,农民人均中长期农业生产性投资,1990年比上年减少35.4%,1991年又比上年减少18.2%。近年来虽然有所提高,但扣除投资品物价上涨因素,特别是一些重要农资如尿素、农药等价格上涨幅度高达40—50%,实际投入仍然下降。

上述分析表明,农业投入在新形势下呈现普遍下降趋势,如果维持国民收入分配的旧格局,农业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将越来越严重。

农业投入不足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十分严重的。

一是农业的增长不及工业增长的1/5,造成了国民经济两大部类比例关系的失调。如不着力调整和优化结构,农业的滞后将难以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

二是农业基础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欠帐越来越多。不少大中型水利项目由于投入力度不够,拖长工期,不能配套,不仅不能及时发挥效益,还要因为物价上涨、国际信贷风险等进一步增大投入,致使有的成为“胡子工程”、“包袱项目”。这已成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障碍之一。

三是投入不足直接削弱了农业抗灾能力,这已成为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的最大障碍。许多河道淤积,防洪排涝能力降低,不少地方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草原沙化、土壤碱化、肥力退化日趋严重。九十年代以来,气候异常,农业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七五”期间,全国水旱灾害成灾率为48.8%,“八五”期间不但没有降低,反而上升到49.3%,增加数百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四是投入不足同保护和开发农业要素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九五”时期我国人口每年仍将以1400万的规模增加,而耕地面积却在不断减少。人口增耕地减的矛盾日益尖锐。据统计,我国八十年代每年耕地净减少550万亩,九十年代前三年净减少840万亩,1994年一年就净减少600多万亩,目前我国现有人均耕地已不足1.2亩。因此,必须在复垦和新开垦荒地方面较多的增加投入,否则,21世纪初我国人均耕地就会降到1亩以下,实现人均800斤粮食拥有量的目标将更加困难。另外,要较快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也必须增大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的力度。目前由于投入不足已严重制约各种农业资源的开发,将直接影响农村尤其中西部地区实现小康目标。

五是缺乏投入的引导和支持,缺少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最主要的物质手段。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农业投入问题,很重要的是科技投入问题。国家用于农业科技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科研经费所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还不到0.1%。 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所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也不到0.2%。农业科技人员少得可怜, 目前我国每6000亩耕地才有1名科技人员,每200万亩草原才有1 名牧业技术人员,而且许多技术人员的水平和素质还不能适应需要。农业科研单位的经费和仪器严重不足,实验、试验需要的各种物资得不到及时的供应和保证。农业科研成果储备不足,农业科技推广队伍不稳,“钱紧、线断、网破、人散”的危急状况有蔓延趋势,全国相当数量的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经费被缩减或被取消。凭借有限的农业科技投入研究出来的成果转化率只达到40%左右,还有60%左右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和应用,处于长期“休眠”状态。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份额只有30%左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农业科技贡献份额。目前,一方面农业发展对农业科技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又有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利用,这种背离科技兴农的现象,对于正在进行品质结构调整、努力向高产、优质、高效目标转变的我国农业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综上所述,农业投入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正如江泽民同志所分析的那样,“农业投资不增加,农业上不去,不仅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失去支撑,而且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矛盾也会更加突出。”

二、对农业投入不足的原因分析

农业投入不断下降并不是偶然现象,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笔者认为,导致农业投入不足或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宏观政策没有能够适时进行调整,产业发展比例关系严重失调。据有关资料表明,在1984—1988年间,我国农业对物质生产资料投入需求明显上升,以粮棉油为例,这段时间三种产品的每亩物质费用平均每年增长:粮食为9.6%、棉花为8.3%、油料为10.3%,分别是前6年的1.6倍、1.1倍和1.4倍。农产品物质费用支出的迅速上升,大大增加了农业对资金投入的需求强度。然而,由于政策因素,资金却大量地流向工业和非农业部门。从国有单位的投资结构变动情况看,1984—1988年,我国工业投资从341.6 亿元迅速增加到812.6亿元,增长1.4倍,占国有单位投资总额的比重由46%上升到51.6%。相反农业投资在同期只增加了10.4亿元,仅仅增长28%,所占比重不但没有上升反而还从5%降到3%。从农村集体单位的投资结构变动情况看,1984—1988年,农村集体单位对农业的投资只增加了13.9亿元,增长速度为48%,占集体投资总额的比重由16.6%下降到9.4%, 而对工业的投资却由87.7亿元增加到288.3亿元,增长速度为228%,所占比重由50.2%上升到63%。同期工农业发展比例关系平均为1:4.3, 1994年又扩大到1:5。 再从农业对国家的贡献与农业从国家获得的支持情况看,其比例也是很不协调的。80 年代以来,国家每年都从农业中抽取 1 000亿元左右,比国家每年支持农业的资金高出10倍以上。 就在农业问题告急的情况下,饭店、宾馆、度假村、“开发区”却星罗棋布,过头发展,大面积粮田被侵占。由此宏观政策、资源配置的极度向非农产业倾斜,“挤”农、“挖”农的倾向,其结果必然导致农业投入的不足和下降。

第二,工农业产品比价不合理,农业比较利益低下。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城市经济改革的全面展开,农业生产资料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从1990年到1994年,我国粮食混合平均价提高了56.3%,而同期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却高达61.1%。1995年农业生产资料在1994年上涨21.6%的基础上继续逐月攀升,一季度全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高达30.4%,其中化肥价格上涨了35.7%,创近年同期涨幅最高纪录。在农业生产资料涨价过猛的情况下,农业的交易条件日益恶化。根据湖北省的一项调查,每百斤稻谷,1989年换177公斤尿素,1994 年下降到110公斤,而1995年第一季度只有68.5公斤了。 再从粮食主产区吉林省的情况看,1985年以来,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连年大幅度上涨,二铵、尿素、硝铵分别上涨107%、101%、87.2%,柴油上涨7倍多, 直接导致了粮食生产成本的上升。1984年每公斤玉米物质费用0.1386元,1992年上升到0.26元,上升了88%;水稻物质费用由0.1994元上升到0.374元,上升了87%。由于比价关系的影响,1990年吉林省粮食虽然大丰收,但因化肥、柴油等涨价导致支出增加,增产效益基本抵消。受其影响,便产生了“种粮吃亏”、“种粮不如买粮”、“地方经济要上去,粮食生产要下来”等轻农意识,以致农业投入资金“农转非”现象严重,农民失去了对农业投入的积极性。

第三,未能建立起政府对农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以及尚未形成向农业投入的动力机制。这是造成农业投入不足的最主要的原因,近几年来制约农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目前表现更为突出。国家相继采取的许多扶农政策措施难以落到实处。收效不很理想。尤其是国家愈是强调农业的重要性,社会资金愈是不向农业投入的现象,很值得人们认真思考。很显然,障碍社会资金向农业投入的主要因素还没有消除。从我国农业资金的来源看,主要由财政资金、农户资金、集体资金和其他社会资金四部分构成,四块资金的投入比重,目前大体为2:6:1:1, 由此看来,财政资金和农户资金仍是农业投入的主要来源。财政资金是由中央财政资金和地方财政资金两大部分构成。由于各级政府对农业投入上的事权关系界定不清,职责划分不明,投入方式、投入行为不规范,无章可循,难以监督,形不成政府对农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而占农业投入较大份额的农户资金和集体资金,以及其他社会资金,只能靠引导、吸引其向农业投入。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受农业比较利益低下的影响,广大农户和集体单位不情愿向农业追加投入;农业对其他社会资金的吸引力也不大,缺乏向农业倾斜的利益激励,因此,目前尚形不成向农业投入的动力机制,其他社会资金、资源也不会顺利流向农业,农业投入呈现严重不足的局面。

三、切实增加农业投入的对策建议

切实加强农业,全面发展的繁荣农村经济,实现“九五”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关键是落实农业投入问题。根据我国目前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现状,切实增加农业投入需要采取的对策措施是:

第一,全民各界都要从总揽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增加农业投入和保护、支持农业的现实意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作为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为其他产业无法替代。经济越发展,全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越大,对农业的依赖程度越高,而农业又是社会效益甚高、经济效益较低的弱质产业。农业生产本身既受自然风险威胁,又受市场风险制约。其无论面对经济资源竞争,还是参与商品市场竞争都处于比较软弱和不利的地位。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的起落对国民经济波动影响极大。历史反复证明,建国后我国每一次经济状况的恶化都首先从农业的恶化开始;而每一次调整、恢复也都以农业发展形势趋好为转折。有关专家曾分析指出,建国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农业恶化,已使我国三次陷入因农产品供给不足而引起工业化进程停滞的“李嘉图陷井”。我国1988年、1994年的严重通胀,其主导因素归因于农产品短缺和多种食品价格上涨。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农业稳,百业稳;农业不稳,百业受损;农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及其改善、发展、稳定的大局。

第二,下大力气调整产业发展比例关系。近年来我国工农两大产业间的比例关系明显偏高,对此必须进行相应调整。根据国情及历史经验,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农业和工业的发展比例应调整到并保持在1:2.5—3比较适宜,确保农业适应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需要,从而也就能够确保对农业的投入水平。中央已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强调必须在确保农业稳步发展的前提下,安排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安排工农业两大门类资金投放的比例。只有把中央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对农业的投入才能得到保证。

第三,适当提高农产品价格,按照市场为基础形成价格的机制,逐步理顺工农业产品的比价关系。虽然靠提高农产品价格对提高农业比较利益的作用十分有限,但在短期内,提高农产品价格还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对于增加农户投入仍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在保证农产品供给稳定增长和农产品市场稳定的前提下,努力使农民收入有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调整工农产品的比价,以减少农户的利益损失,增加农户的积累,刺激向农业投入意识,增强农业扩大再生产的投入能力,缓解农业投入不足的状况。

第四,加快建立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府对农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保证农业投入的稳步增长是保证农业稳定发展的前提。各级政府要调整政策,矫正偏向;立法规范,界定责任;正确诱导,构建多元,努力实现既增量又增效的农业投入。为此,一是强化重农保农政策,矫正宏观经济政策中的城市化倾向和重工抑农倾向,确立“以工补农”、“以工建农”机制,实行工业对农业的资金“反哺”。制定国民经济投资计划必须真正做到像江泽民同志所讲的:“在计划安排上,切实把农业摆在第一位。在资金投放上,首先保证农业的需要。”二是立法规范各级政府对农业的投资责任和数额。要确定提高国家基本建设投资、财政预算内资金、信贷资金用于农业的比重。要考虑压缩非农基本建设投资规模,使更多的资金向农业倾斜。要界定分税制后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农业投入上的事权和财权关系。分税制后,中央应完善对地方专项补助资金制度,逐年增加中央对地方返还和补助数额。地方也应在中央补助农业资金的同时,配套相应的资金用于农业,防止讲起来重要,分起来次要,争起来不要的流弊重演。三是国家应加强对支农奖金的管理作用。目前我国支农资金管理部门不一,资金使用分散,这不利于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国家应尽快改变这种分散管理、分散使用的格局。四是国家应重视对支农工业的投资,改变支农工业投资占工业总投资份额不断下降,农用工业品价格居高的状况,以求间接增加农业投入的效果。目前我国农业比较利益低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农用工业品价格不断攀升,由此造成农业成本增大,直接影响农民收入和增加农业生产投入的积极性。针对这一情况,国家应通过对支农工业增加投资,减免税收来提高支农工业的生产能力,并采取国家补贴办法来降低农用工业品价格。以“一增一减”达到解决支农工业产销矛盾和间接增加农业投入的目的。五是国家应以行政、经济手段构建增加农业投入的多元机制。我国的农业资金需求,由于以前欠帐多,现在需求大,无疑是个巨额数字。如何解决?单靠一两个渠道筹资只是杯水车薪,加快构建农业投入的多元机制才是最优选择。据统计,目前在农业年度投资总量中,国家和农民投资量占90%,其他社会成员只占10%,可见农业投资还存在巨大的社会潜力。据此应尽快构建包括国家、地方财税、金融保险、世行贷款、外商外资、乡镇集体、农户个人以及社会各界方方面面相结合的多元农业投入机制。以国家先导性投入为主体,正确引导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跟踪投入。

第五,深化农业改革,积极探索向农业倾斜的利益激励机制和向农业投入的动力机制。从根本上讲,这要取决于农业比较利益的提高。从我国的实践的结果看,除了提高农产品的价格之外,还应采取:(一)转移农业劳动力。通过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改变农业就业份额远高于农业产值份额的结构现状,扩大农户经营规模,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无疑是改变农业比较利益低下的治本之路。但是,劳动力转移是伴随经济增长的长期发展过程,据统计,我国目前每个农户平均经营0.42公顷耕地的规模,至少在近30年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化。由此看出,目前在一些发达地区推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只能是局部政策,不能全面推广,无法解决全国性的、近期急迫需要解决的农业比较利益低下的问题。(二)走农业产业一体化的道路。在我国资源条件、经济结构、国家能力等现实约束条件下,能够有效提高农业比较利益和竞争力,有效增加农业投入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可以说是一个正确的政策选择。农业产业化是一项带有历史性变革意义的创新性实践,它目前仍处在初期阶段,实践中也暴露出某些不足之处和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目前大多数产业一体化体系的组织化程度还不高,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化链条,技术层次较低、产业规模较小、自我积累能力弱、组织体系不稳固的问题比较突出,不具备深度参与农业资源开发、技术开发、市场开发的能力,难以按照产业化的要求完成产、加、销全部生产环节的一体化过程。

总之,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持续发展,需要有大量稳定的资金投入,需要有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需要有产销衔接的产业化链条,需要有应变迅捷的市场开拓能力,需要有现代科学的管理手段等等。但是关键问题在于,能够将这些要素和条件有效聚合起来集约投向农业的是什么呢?以往的做法表明,单靠政府是不够的,单靠小规模、分散化的农户,单靠仍然受到诸多局限的社区性、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各类农民专业技术学会或国家在基层的技术经济部门也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实力雄厚的法人主体。在我国农业发展的现阶段上,尽快营造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农业法人主体已势在必行。适时因势利导地积极引导一些有条件的大型工商企业介入农业领域,进入农业一体化体系,由它们来充当更高层次的龙头企业,让它们担当起带动农业集约投入的重任,突破传统体制格局,打通产、加、销各个环节,构造贸工农一体化产业链条,达到实现农业产业整体规模效益的目的,消除导致农业“第一车间”比较利益低下的因素,以形成向农业倾斜的利益激励机制和向农业投入的动力机制,农业投入也就有了根本的保证。

标签:;  ;  ;  ;  ;  ;  ;  ;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投入研究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