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闻采写》应用型课程改革中的内涵建设
陈琳琳 张海鹏
(作者单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摘 要: 目前,对于应用型课程改革的探讨大多是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来进行,忽略了课程内涵建设对于应用型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本文结合《新闻采写》课程的特点,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方向,主要从更新课程理念、重构课程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能力几方面提出强化课程内涵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 应用型课程;内涵建设;人才培养
1 内涵建设是应用型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内在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奠基人潘懋元教授认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关键在课程、教学与师资。可见,课程建设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课程教学质量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课程教学的内涵代表高等教育的核心内涵。
目前,应用型课程改革是地方高校课程建设的主流趋势,符合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应用型课程建设的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真实学习的发生,真正让学生学有所用。应用型课程改革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机制的改革方面,更应去思考内涵建设对学生素质的提升作用。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必须不断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加强课程的内涵建设,努力打造“金课”。
厦门大学的别敦荣教授认为,课程内涵即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师生所开展的知识活动以及师生的教学体验。具体到《新闻采写》课程,内涵建设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新媒体的语境下,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做好课程理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能力等方面的改革。
2 从《新闻采写》课程特点出发,重新思考课程的内涵建设
在采访与写作的实践中,单纯掌握采写技巧并不一定能写出好的新闻,关键在于记者的知识结构、思想内涵、思维方式和挖掘素材的能力。这也决定了《新闻采写》是一门能力型课程,在教学内容及学生素质培养方面都有其特殊性。因此,基于《新闻采写》的课程特点,内涵建设是实现教学目标、实际应用的需要。
2.1 《新闻采写》课程内容必须与时俱进
社会的发展和媒体新技术的层出不穷决定了《新闻采写》的课程内容不能是一成不变的。由于新闻的独特属性,新闻采写课程必须紧贴实际发展,与现实紧密联系。目前的舆论环境、传播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对新闻采写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学内容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是课程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在引用教学案例、时事新闻方面都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比如:将每一时期的媒体报道重点、媒介事件引入课程,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培养对新闻的敏感度。
2.2 新闻采写是记者思想水准和专业技能的综合体现
《新闻采写》课程和其他课程的不同在于,并不是学生掌握了学科基础知识或者采写技巧就能写出好的新闻,关键还在于记者的思想内涵。新闻采写是记者思想水准、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的综合体现。
国外对外语学习负动机现象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90年代初。Gary Chamber(1993)[1]以191名学生和7位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实施问卷调查,发现对于导致负动机现象的影响因素,教师和学生给出的答案存在显著性差异;Ushioda(1998)[2]的一项“有效激发二语学习动机”的子研究对此做出了更加有力的补充。研究中被试指出的导致动机衰竭的相关因素都与消极的学习环境因素有关,如千篇一律且无趣的教学方法和学习任务等;不同于以上几项探索性研究分析,Dörnyei(2001)[3]选取50名确认为负动机型的外语学习者作
1.2 园林绿化企业档案具备比较强的延续性。每一个站点的园林绿化养护档案,在施工合同以及养护合同约定范围内,都需要持续性的进行跟踪。园林绿化企业要将这些资料进行整合,不能够停留在一个特定时间阶段里面的资料收集,还需要在合同约定范围内对这些资料进行进一步的整合,这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在搜集资料以及管理各种档案的过程里面,遇到更多的挑战。
3.2.2 重构课程内容
如何培养学生的脑力、眼力,引导学生去关注社会,这些都对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决定了《新闻采写》课必须加强课程内涵建设。
3 《新闻采写》课程加强内涵建设
3.1 更新课程理念
开展课程教学改革,首先应当树立现代课程理念,解决课程思想观念问题。现代课程理念很多,比如“交叉理念”,即一门课程教学与其他相关课程知识的学习之间应当更多地交叉、融合,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闻采写》的课程教学中,尤其需要“交叉理念”,引导学生多涉猎其他专业的知识。
指标选取和模型构建后,根据相关检验分析具体模型的选取,考虑不同个体和截面是否具有相同的截距和斜率。经wald检验,其观测显著性水平均为0.0000,表明固定效应模型优于混合OLS模型,说明三大产业结构的面板数据存在个体效应,由上文中我国区域产业结构现状分析也可知,各省份之间确实存在显著的个体特征,因此拒绝OLS混合模型符合现实规律。对于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的选择,一般采用Hausman检验来判断。经检验,拒绝原假设,选取固定效应模型。
3.2 与时俱进,加强课程内容建设
3.2.1 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指出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在目前的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中,更要求《新闻采写》的课程教学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将实事求是、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思想贯穿在教学的各环节中,帮助学生树立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采写实践的意识。
例如《中国青年报》的记者樊江涛在跟随塞罕坝采访团采访之后,连写了三篇塞罕坝精神的报道,分别是《百万亩林海的“慢”逻辑》《“林三代”吃苦记》《塞罕坝刷新的“三观”》。三篇文章角度新颖,认识深刻,在众多关于塞罕坝的报道中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从中可以看出记者的选题功力,以及对事物的认识水平。
改革开放40年,云南省银行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其中,组织体系建设是改革中最基础和重要的一环,随着改革不断深化,云南省银行业组织体系改革创新取得诸多成果,健全的组织体系逐步建成。
在教学内容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构课程内容。同时,根据行业的发展调整授课内容,与时俱进。要形成教学内容更新机制,积极将本学科领域最新成果引入课程教学中,促使知识的掌握服务于能力的建构。如增加网络新闻写作、融合报道等内容。教学内容要能够解决新闻采写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与新闻媒体的实际需要相对接。
构建合理的课程内容,还需要考虑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新闻采写的挑战。目前,新媒体对新闻采写的冲击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媒介融合的加速和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媒介融合要求新闻采写课必须打破过去课程设置过窄、教学方法单一的困境。移动互联网的崛起要求新闻采写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受众意识、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公信力。
3.3 将提高学生素质与能力贯穿在教学过程中
3.3.2 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基于此,《新闻采写》课程为学生开立了阅读书目,这些阅读书目中包括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经典书目,通过写读书笔记、举办读书会等方式督促学生完成阅读,引导学生对多学科知识的涉猎。
《新闻采写》课程以培养新闻学专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积极审视和更新课程理念,跳出了新闻技巧的狭窄范围,提出了“新闻技巧、新闻素养、新闻理念”的课程目标。以发展学生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对新闻的热爱,从学习技巧上升到新闻素养和新闻理想。
新闻业界一直认为,记者既要成为“专家”,也要成为“杂家”。新闻记者的知识视野、认识能力直接决定了其作品中对事实的选择是否正确、资料分析是否严谨、所报道的事件个案是否与更广泛的社会背景结合起来。基于这样的认识,现有的新闻采写课应改变单纯训练采写能力的狭窄思路,强化多学科背景,增加学生对社会的观察体认。
3.3.1 强化多学科背景
某工程地块占地面积约37756.61m2,目前主要为拆迁用地。项目由9栋13个单元22~23层高层建筑及1~4层底商及一栋独立商业组成。地下室均为2层。1#~7#楼突出外墙的线条及构件较多,结构复杂,采用何种外墙涂料至关重要。
经过上述几个步骤的讲解及Matlab演示之后,学生就比较容易将书中的卷积及差方程求解的理论原理,与应用Matlab进行运算分析的方法联系起来,并且通过数据分析,理解并掌握两个函数的应用方法,从而进一步理解应用卷积求系统输出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直被忽视,但是在新闻采写的实际工作中又非常有必要,如逻辑思维能力、整合思维能力等等。在目前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更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跨媒介思维能力和一专多能的报道技能,强化发现新闻的能力、抓主要矛盾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因此,在教学环节的开展上,应采取多种措施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每节课前的讲新闻环节,教师可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搜集近期的热点新闻,讲解和分析新闻及背景。此外,还有分析采访节目的架构、阅读新闻经典作品、分析记者的采访手记等环节。
3.3.3 利用好实践平台,带领学生参加社会调研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有80%都能在校内的各个实践平台上发挥作用,如校园电视台、校报、新媒体中心,等等。在实践活动中的困惑和难题,他们也会和任课教师交流,教师在讲课时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实现教学相长。此外,根据新闻专业的特点,任课教师鼓励和带领学生申报“调研河北”等社会调研项目,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关注和思考了社会问题,锻炼了调查采访等能力,教学效果明显。
4 结语
内涵建设是建设优质课程的内在要求,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应该开拓思路,采取多种策略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加强内涵建设,将应用型课程改革落在实处。
参考文献:
[1]别敦荣.增加课程内涵: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根本[J].山东高等教育,2017(6):12-18.
[2]金松林.新闻采写能力型课堂的构建[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1(6):116-118.
[3]任占文.新媒介环境下新闻采写课程改革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12(3):112-116.
[4]黄建军.以内涵式发展推动“双一流”建设[N].光明日报,2018-10-30(13).
[5]郭明杰.新闻采写课程的教学如何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J].视听,2018(11):213-214.
[6]倪沫.社会学视野下的新闻采写课程教学初探[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10):36-38.
[7]张爱凤.融合时代的新闻采写课改革[J].新闻与写作,2015(4):98-100.
基金项目: 本文是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新闻采访与写作》应用型课程建设项目的成果。
作者简介: 陈琳琳(1980—),女,河北邯郸人,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业务、媒体融合等;张海鹏(1978—),男,河北承德人,本科,研究方向:通讯写作、外国新闻传播史。
标签:应用型课程论文; 内涵建设论文; 人才培养论文;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