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成都市精神卫生中心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研究陪护管理对预防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的成效。方法:选取我院老年精神科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500名患者,观察组采用加强陪护管理的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66%,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比对照组多30%。2组护理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X?=18.6896,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陪护管理对预防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的成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陪护管理;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防范;成效
老年精神科病房是各种精神疾患集中收治区域,患者除精神症状外,多伴有一种或多种躯体疾病,生活自理能力大幅下降,且使用精神科药物致肌力改变,患者易出现跌伤等不良事件。对陪护的管理直接涉及患者的安全保障,为此,科室加强对陪护的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2011年1月--2014年12月老年精神科共收治1000例患者,年龄55--96岁。
1.2回顾情况调查分析 2013年初老年精神科跌倒的事件,通过质量追踪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制定相应管理措施,并于2013年7月启动。
1.3管理措施
1.3.1培训:由于陪护人员多来自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低、卫生习惯差、护理知识和经验缺乏等问题,所以在陪护管理中陪护的培训具有重要作用,陪护在岗前、岗中均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培训[1]。培训由科室完成,首先熟悉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陪护相关的制度,要求陪护人员掌握,如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完成陪护工作,配合护士完成病人的生活照护和基础护理,不得执行服药、肌注等护理操作,不得擅自离开病房等等。
1.3.2与处罚挂钩 在对陪护的培训过程中,要充分认识人的行为改变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对陪护的正确行为要给予肯定,对不良行为要给予矫正,建立健全奖惩制度,与经济挂钩。提高陪护人员对病房安全管理的认识,认真学习各种公共卫生知识和基础护理技能。
1.3.3建立陪护管理库 按人事管理要求进行管理,审核相关证件。按护理部要求统一培训,培训合格给予发放上岗证明,实施准入制度,建立陪护管理库。科室内所有陪护都持证上岗,每年审核一次,理论技能和体检不符合要求者,注销其上岗资格。
1.3.4缴纳陪护管理金 每一名陪护每年要向医院缴纳一定数量的陪护保证金,用于当年对陪护工作的奖罚,对个别不按医院规定离职的陪护也可以起到限制作用。
1.3.5陪护的管理与护士对应管理 成立病房陪护管理小组,陪护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护士组成,其中设定组长2名,选择责任心强、沟通能力强、有管理经验且热心于病房管理的护理骨干作为陪护管理小组组长,主要职责是协助护士长做好病房职业陪护的管理,建立病房陪护管理档案[2]。每个病房设一个陪护,对应一个责任护士。在日常工作中,由该护士指导陪护人员完成病人的照护,制定培训内容,通过口头讲解、示范、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等形式完成培训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评定标准
根据相关标准,将患者的护理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安全状况明显改善,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无跌倒事件发生。有效:患者的安全状况有所好转,家属满意度有所提高,偶尔出现跌倒,但无严重后果。无效:患者的安全状况没有任何好转迹象,跌倒仍存在且对患者造成伤害。
1.5 统计学方法将所有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对照组500例患者中,显效170例(34%),有效160例(32%),无效170例(34%)。观察组500例患者中,显效350例(70%),有效130例(26%),无效仅20例(4%)。分析可知,观察组显效比对照组多180例,无效比对照组少150例。两组护理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66%,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比对照组多30%。2组护理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X?=18.6896,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n(%)]
组别 例数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500350(70.00)130(26.00)20(4.00) 480(96.00)
对照组500170(34.00)160(32.00)170(34.00)330(66.00)
3 讨论
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中有部分智能基本正常,意识清楚,但是有一部分的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损害等现象。精神障碍的患者病程较长,且容易反复发作,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部分患者会出现精神残疾[3]。而阿尔茨海默病及血管性痴呆的患者认知功能难以恢复。老年人躯体情况不如青壮年,跌倒后易发生出血、骨折等严重后果,且恢复时间较长,有些甚至难以痊愈,会对患者本人及其家属造成较大伤害。因此,怎样有效预防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发生跌倒,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本研究通过对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0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护理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66%,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比对照组多30%。2组护理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X?=18.6896,P<0.05),有统计学意义。
实施陪伴管理后,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跌倒发生率明显降低。一方面,责任护士通过对患者的观察护理、健康教育及陪护的指导,积累了更丰富的经验,对患者发生跌倒的预见性增强;另一方面在责任护士、护理组长及护士长对陪护的持续管理培训过程中,不断增强了陪护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及相关技巧,促进预防跌倒护理措施的落实,进而有效降低了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跌倒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周琦.老年病科全职业陪护病房护工管理方法与实践 [J].中国民康医学,201 3,25(2):1 1 61 1 9.
[2] 游桂英,蒋晓莲,余建英.浅谈病房职业陪护的管理 [J].护理研究,2007,21(6):1 6701 671 .
[3]江长旺,朱春燕,陶云海,申变红,徐婷婷,施剑飞.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家庭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14,14(05):544-547.
论文作者:周晓俊,肖远奇,张子朋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9
标签:患者论文; 有效率论文; 老年论文; 病房论文; 对照组论文; 精神障碍论文; 护士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