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态城乡规划设计主要是通过应用生态学原理和科学的规划方法,达到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通过构建生态型城乡体系,能够促进城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城乡规划设计的必要性,并对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城乡规划设计要点进行了论述分析。
关键词:城乡规划;生态城乡;规划设计
引言
我国在开展城乡规划的发展进程中要根据国家规定进行,目前我国实现城乡规划的目标及其广大,所涉及的范围也普遍很广,规划的发展进程不但关乎各地人们的历史发展,同时也与文化建设息息相关。所以在开展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因地制宜,遵循不同地区的特色文化,这样才能构建具有特色的城乡发展。
1 在城乡规划设计中进行生态城乡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1.1 改善环境污染现状
由于城市化进程过快,缺少科学规划,一些城市长期面临沙尘暴和雾霾天气,PM2.5 也经常“爆表”。工业化不断加剧,一些工厂的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到河道,不仅污染了水源,还导致土地“寸草不生”,废水、废气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凶手。对于农村而言,由于缺少处理垃圾的相关设备和技术,出现了严重的土地污染。这都是城乡发展进程中忽略的问题。
1.2 缓解资源减少危机
由于城市的无度扩张,不少土地都用来服务了房地产,耕种面积减少。另外,水资源的浪费也极其严重。我国东部地区水资源并不缺乏,但是由于城市人口发展速度过快,用水量大、浪费严重,有的城市过度开采地下水,地面沉降,严重时甚至出现了海水倒灌的现象。另外,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水质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2 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城乡规划设计要求
2.1 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城乡规划设计应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最大限度地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及其生物环境,保护好自然环境及其演进过程;有良好的区域大地景观和生态系统,合理地利用好各类土地,因地制宜地确定植被的覆盖率和乔、灌、草的合理组成与结构;大气环境、水环境达到清洁标准,噪声获得有效控制,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回收效率高;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2.2 构建低碳社会
生态城乡规划中人们必须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价值观,生态文明得到全社会倡导和遵守;消费模式日趋生态化,可持续的消费理念成为自觉行为;人们生理和心理上保持健康,人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社会管理效率高且能自动调谐;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健全,综合服务能力强;人口结构优化;城乡交通便捷安全。
2.3 打造生态经济
生态城乡规划中的经济增长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质量的提高,提高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生态农业的全方位实施;实施工业的清洁生产,从改进生产设计、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改善管理维护、综合利用等生产和服务的全环节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或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更为合理,可再生清洁能源成为能源结构的主体;大面积推广生态化交通方式、生态化旅游方式和生态化住区方式,以节能、节水、无污染、高舒适度为目标具有充分利用太阳能、沼气、自然空调技术、雨水收集和污水资源化技术、环保建材等的生态建筑和环保屋普及发展。
3 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城乡规划设计要点分析
3.1 构建生态型的城乡居住区
做好城乡居住区设计首先要保证城乡基础设施状况,城乡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通讯、能源、供水、供电以及信息网络和环境保护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城乡居住区设计时,要以城乡实际地理特征、生态环境为立足点,进行符合当地区域特色的住区设计。加强居住区绿化,在居住区设置集中绿地,提高居民住区的绿化覆盖率。对于一些城乡来说,要在加强一些经济发展好的城乡经济的基础上,带动其他城乡、城镇的工业化和信息化。另外还要重视生态保障设施的建设和改善,节能减排,加强排污处理,修复重要生态区域生态环境,使周边山岭、河流和湖泊的生态功能得以保障。
(1)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创建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能够加深人们良好的生活体验感,形成积极向上、开心愉悦的生活体验,这样能够让人们以积极地心态投入到日常工作中,增加工作效率。所以设计者在进行城乡规划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同时有效地融合现有的新型建筑理念进行创新,现代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情感压力都很大,设计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能够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缓解生活压力,从内心深处释放不良的情绪,进而实现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争取构建一个和谐安全的社会。
(2)积极建造生态高技术建筑
生态高技建筑对于建筑微气候的关注可以具体归结为以下三方面:一是适宜的室内湿度和温度,满足人体舒适及健康的要求;二是尽可能多地获得自然采光(减少人工照明的能耗);三是最大限度地获得自然通风(减少空调能耗)。通过最高效的人工技术手段来实现以上目标,或达到各要素之间的平衡就成为生态高技建筑师不懈追求的方向。其具体的设计手法是:引入绿色植物创造宜人的景观,结合建筑构造技术和先进的电脑控制技术,生态高技建筑能够将绿色生态体系“移植”到建筑内部,使建筑内部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创造出田园般的舒适环境。还要尽可能多地获得自然采光,屋顶是光线进入室内的主要途径,于是各种光线收集、反射构件被应用于屋顶形式。在生态高技建筑中往往可以看到大量的采光中庭设计,阳光由中庭渗入建筑,通过阳光的收集、反射装置达到内部空间。
3.2 合理规划城乡产业生态
析。生态城乡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保护和节约资源,对不可再生的资源进行强化保护,限制使用,对可再生资源要节约使用。促进生产活动的各个环节科学合理,加速自然、社会和人三环节的流转,使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能量的消耗和减少污染的排放,重点发展循环经济。另外,城乡产业设计要注重产业和生态的结合,以高科技的产业结合循环经济的形式,满足市场化、生态化和现代化的要求,结合城乡自身的产业现状,设计出高科技、高起点的标准化生态城乡产业,使城乡旅游、教育、医疗、文化的得到较好的发展。还要对现有产业进行调整和改造,进行产业的生态转型,提高其 GDP 的比重。在对生态城乡设计完成后,要以ISO14000 环境质量体系认证、清洁生产审核和环境标志产品认证为评价标准,对环境和企业进行各方面评价,针对其评价实况进行干预,以使城乡环境和企业得到科学发展。
3.3 整治城乡生态环境
设计要点的分析。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城乡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既能保护环境又可以节约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在利用自然资源的时候首先要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城乡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进行符合当地环境的规划设计,采取必要措施最大限度的保护原生态环境。其次,要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改善,利用生态学原理和设计原理对原始生态环境进行科学合理改造,使其在保持和提升生态价值的基础上,更好的为城乡设计所利用,是自然资源的价值得到更高的发挥,提高生态效益和共享性。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在生态环境设计的时候充分利用牧草进行绿化,提高居住区的绿化率,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生态环境的利用率。
4 结语
生态环保事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生态建筑将导致经济的发展方向产生质的改变。因此在城乡规划中为了能源的使用效率得到提高,必须在建筑设计中增添节能理念,以便吻合生态建筑的主题。节能理念的应用能够大大降低投入成本,还能够有效确保我国经济与建筑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杰.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思考[J].中国住宅设施,2018(10)
[2]赵域博.生态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运用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8(28)
[3]赵域博.生态理念下的城乡规划设计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8(27)
论文作者:谢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城乡论文; 生态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环境论文; 建筑论文; 城乡规划论文; 居住区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