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各种电气设备越来越多,送电线路的建设越来越多。项目工程建设一定要注重基础建设,基础项目如果施工建设不到位,会影响整个后续施工建设的顺利进行,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在我们经常看到的电线路施工过程中,杆塔施工就属于其基础建设项目。本文充分解析了二者的关系,并全面论述了杆塔基础设施项目,如何改型、如何优化、才能更好的适应电线路施工的要求。
关键词:可靠性理论;特高压;送电线路;设计风速
引言
在送电线路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杆塔的施工非常重要,其成本的投资占总成本的比率大,而且其施工工期也要占整体工期的一半以上,由此可见其重要性。送电线路施工建设中基础杆塔的施工量大,任务完成难度大,实际施工情况复杂多样,要尽可能合理使用资金预算,对杆塔基础建设,进行科学灵活的改型和优化。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会碰到许多实际困难,需要处理和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
1几种常见的送电线路工程塔基础
1.1岩石杆塔基础
对于岩石杆塔基础,是将所需要的基坑直接挖在岩石地基当中,然后将钢筋骨架放入基坑当中,直接在基坑浇筑塔杆基础,该杆塔基础的优点是可以借助岩石自身所具有的强度,并结合水泥砂浆和岩石之间的粘合力,来达到牢固的作用,以确保稳定和坚实的塔式结构。
1.2掏挖式杆塔基础
掏挖式杆塔基础中有3种基础的形式,即全掏挖、半掏挖及斜插式掏挖,如果是无地下水硬塑黏性土地基,掏挖式杆塔基础能够发挥其优势,具有很好的适用性。掏挖式杆塔基础施工的过程中在进行基坑开挖的时候会直接影响原状土的情况,对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减少开挖量,从而能够防止大面积的土层回填现象,对于工程量的控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掏挖式杆塔基础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开挖基坑处的原状土工作,需要保证紧密性和抗倒塌能力。
1.3复合式沉井基础
这种工艺主要针对软土地基,该地基的特点是地下水位较高,比较容易出现流砂。在实际工作中,该基础使用的也非常多,并且其井壁也是基础的主要构成部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挡土墙和防水设施的功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主要的特征是埋入的深度比较大,整体性也比较强,并且具有非常好的稳固性。同时其具有较大的承载面积,在同样的压强水平下,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但是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施工的期限较长,比较容易产生流砂问题,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会导致挖井具有一定的倾斜度,不再水平。此外,对该基础进行施工时,只需要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即可完成,对于施工方的机械化水平要求不高,但是实际产生的施工费非常高。
1.4联合杆塔基础
联合基础主要是常常用在软弱地基塔位,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会利用横梁将杆塔的四个基础墩使用一个底板有效地连接在一起,然后完成整体浇制。但是整个设计过程比较复杂,同时施工也比较麻烦,在施工过程中对材料的需求较大,经济性较差。
2送电线路施工过程中杆塔基础改型与地质的关系
在送电线路中,杆塔的基础施工主要的影响体现在杆塔改型与优化方面。送电线路工程施工,必须要严格的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并结合工程实际的情况,对施工安全以及工程经济适用性等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最优路线,并合理的布置各个杆塔的位置。在进行杆塔布局方面,还要考虑施工场地的地质、水文的条件,保证施工交通便利、线路短。还要减少对我国植被的破坏,这就需要在路线选择方面,尽量的避开城市绿化区、森林等绿化植被带。对于杆塔的改型,包括杆塔基础的改型以及优化,好包括送电线路对杆塔的定位。在杆塔基础的改型优化施工中,必须保证杆塔基础的稳固性,这是由于杆塔基础的稳固性直接关系着整个送电线路的运行安全,这就必须在进行塔杆设计中加强杆塔的强度设计。对施工场地的地质进行勘察分析,选择适当的杆塔基础加固措施,保证整个杆塔基础的稳固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进行送电线路工程施工中杆塔基础改型优化的原则
3.1遵循节约原材料的原则
针对改型和优化的问题,要运用经济适用的预算方案,从设计阶段就要开始把控,这其中运用智能化技术,智能化手段对杆塔基础强度进行分析测算,绘制出杆塔基础改型的优化方案,并且把数学模型引进到杆塔设计中来,建立规范科学的数学模型,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对电线路工程中的杆塔基础进行改型与优化,这样就大大减少了杆塔基础施工的材料,从而控制了预算也节省了资金。
3.2坚持适应不同塔形地质的原则
送电线路的施工场地是在不断变化的,并且地质的条件也不同,所以在杆塔基础改型施工中,要通过现在先进的计算机控制技术,设计出适应不同地质基础的塔型。以往如果对杆塔进行改型,必须进行反复的人工计算,对杆塔结构进行多次的调整,费时费力且改型的杆塔形状单一。目前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杆塔的受力结构进行计算分析,通过数模的建立分析,自动生成最优化的塔型,不但节约了施工时间和人工,并且能够适应不同的地质基础。
3.3坚持控制成本的原则
对送电线路的杆塔工程进行改型优化,要坚持控制成本的原则,要想合理的控制成本和资金,科学的优化与改型是前提条件,改型优化中土石方的优化是重点,如果土石方的优化工作做好了,才能很好的进行成本控制,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土石方施工中有哪些需要优化的项目。(1)进行土石方施工前,一定要对施工图纸进行认真的分析,结合施工技术、材料等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更正;(2)根据杆塔施工的地质要求,选择恰当的杆塔基础;(3)对于土石方的深度计量,必须以施工的基面为基准,在标高方面要以拉线平面为准。
4杆塔基础施工案例分析
以某地区的杆塔基础施工为例,对杆塔的基础改型和优化进行分析。该送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位于小平原上,地质是有水冲击而成的,周围的鱼塘以及农田相互交错。我们将地质层简单的分成三层,上面的这层土壤松软,适宜农田耕种;中间层大多数是淤泥流沙;最下面是原土层。由于受到鱼塘农田的影响,将杆塔基础定位在某鱼塘中,但是由于地质中间层绝大数都是淤泥和流沙,影响杆塔基础的稳定性,所以必须对杆塔基础进行改型与优化。具体的改型方法如下:(1)在基坑2米处,设置相应的挡板,防止泥沙流动;(2)在基坑的四周,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固杆塔基础;(3)对于铁塔基础来说要用现浇混凝土做基础,电杆基础必须设置卡盘,增强其稳定性。对于铁塔基础的施工,如果在基坑中心进行挖洞,洞深在500厘米处就是原土层,那样就使用拔高立柱的方式,进行铁塔基础的直接浇筑;如果洞深500厘米处还是淤泥和流沙,就要在基坑的底部用木桩进行加固,木桩的间隔保持在500毫米以下,木桩的长度一般3米左右为宜,如果3米长的木桩仍然没有触碰到底部,可以适当的增加木桩的长度。木桩应露出基坑底部一部分,并将露出部分直接当成铁塔基础的组成。对于挖洞要进行回填操作,并进行夯实处理。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送电线路施工时,杆塔基础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确保其在突发情况下,不会出现倾倒或者下沉等不利情况。所以,要加强塔杆的基础改型和优化,确保施工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宋前雨.线路杆塔高空防坠落装置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22):22-23+36.
[2]梁德飞,金晓华,刘万群.同塔多回输电线路杆塔可靠指标及失效概率分析[J].特种结构,2013,30(04):23-29.
[3]臧国华、洪四水、李敬华、张禄琦.青藏直流联网工程杆塔基础的防冻胀措施[J].电力建设,2012(12).
[4]谈永国.架空送电线路工程造价控制浅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9).
作者简介
李云鹏,1986年9月9日生人,男,汉族,籍贯:河北省定兴县,硕士,中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送电线路施工中杆塔基础的改型及优化分析,送电线路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作者:李云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杆塔论文; 基础论文; 线路论文; 基坑论文; 地质论文; 木桩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