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技术中的安全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论文_胡泰巍

电气工程技术中的安全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论文_胡泰巍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赣州供电分公司 江西省赣州市 341000)

摘要:随着我国电气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气工程在建筑、船舶等各个行业中的地位日益彰显,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也愈加明显。保障电气工程技术中的质量安全是保障一切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的首要条件,更是推动我国建筑、船舶等所有应用电气工程技术项目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对电气工程技术中存在的质量安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电气工程中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手段,深入研究了电气工程技术中的安全质量控制方法。

关键词:电气工程;技术要点;安全质量;控制方法;分析研究

电气工程是一项用电设备繁多复杂、电机结合要求高、元件配件作用明显的技术工程。从设计层面来说,它包含了配电回路的设计、电缆线路的设计、特殊空间的用电设计以及避雷设计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在电气工程中,只有对技术设计关口进行严格的把关,保证每一个电路、回路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配电箱和强弱电井进行妥善的安排,才能真正从技术上对电气工程的质量进行控制。此外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宗旨开展电气工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质量监督体系,是全面提高电气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

一、电气工程技术中常见的安全质量问题

1.1电气工程操作技术不规范

电气工程作为一项设施设备和配件元件都繁多复杂的实用性工程,对操作技术的要求也很高。尤其在电气工程中的配电箱区域和防雷接地设施上,是引起安全事故发生的重点区域。在电气工程的安装过程中,由于操作技术的不规范导致配电箱的位置出现位移现象,没有在规定的标高和坐标范围中,就会直接导致电线电路的错乱,从而引发安全事故。在安装好配电箱之后,由于疏忽导致配电箱上有杂物或是剩余的电线等导体残留,也会为整个工程埋下安全隐患。在搭建防雷设施时,不按照技术要求对准地排线、电线、地干线进行搭接,或是由于操作技术不当导致线路搭接不完善,就会影响电气工程的安全质量[1]。

1.2工程技术人员安全意识不足,电气工程技术能力不够

据某电力公司统计,在所有发生的电气工程安全事故中,人为因素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在日常工作中没有按照规定的施工技术标准和要求开展工作,导致施工技术落实不到位,工程的安全质量出现问题。另一方面,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匮乏,电气工程安装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的不足,就会致使电气工程的安装无法达到施工的要求和标准,在进行技术安装时总是不得要领,在遇到问题时也不能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种种原因都会造成安全质量出现问题的几率增加。

1.3电气工程技术中的安全质量控制制度不完善

电气工程技术中的安全质量控制制度包括安全隐患管理措施制度、施工转变机制完善制度、技术施工人员安全培训制度、技术人员安全施工操作规范制度等内容。现阶段电气工程中出现的安全质量问题也体现在安全质量管理的控制制度不够完善上,许多技术施工人员没有经过严格的安全操作培训和检查,质量安全意识灌输不够,对施工操作过程中的要求和程序也不够了解。另一方面电力公司没有完善的质量安全监督控制体制,极易导致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上出现漏洞和疏忽,电气工程的质量安全控制工作是否到位就易遭人质疑。

二、电气工程技术中的质量控制方法

2.1对技术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进行控制

在电气工程项目正式施工前,电气安装技术施工人员要对施工图纸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与设计人员和相关部门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共同对图纸方案进行审核和复查。列出设计图纸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施工部位或对技术有特殊要求的部分。然后再纵览全方案,制定施工进度时间表和施工进度管理制度,对于需要其他部门配合完成的施工项目和环节,要提前确定配合工作的时间和制定对项目环节完成的要求和标准。在正式施工前,掌握有关基础建设的预埋件、支吊架的预埋和线路保护方案等,提前将预埋件制作好并对其采取防腐和防氧化等的保护措施,保障施工前的一切准备工作进行到位,后期正式施工工作能够有序、规范地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对施工阶段的质量进行控制

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电气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的相关文件,国内也有相关的工程建设法规及施工组织设计相关的审批文件,在具体执行工作时,要严格按照现行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和标准要开展工作,尤其对施工中已确定的施工图纸和相关的技术文件内容,不得随意变更其设计,如若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以便重新审核并对问题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在施工阶段需要进行的质量控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中:

1.基础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在进行基础施工前,要对进场材料的质量、规格、数量明细进行严格的把控,要求所有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材料的检测报告和复测报告过关,进场时要带有相应的出场合格证书。进场过程中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负责人员要对进场资料进行签字确认,严格杜绝不合格和不符合工程要求的材料出现在施工现场。正式进行基础施工时,首先要重点留意电缆、配件等材料的预埋工作和木砖、吊杆、吊卡等的预留工作。其次要注意做好电线、电缆和电路的防水和防氧化措施,对电线等进行特殊处理,以保护整个电路工程的安全。最后在安装过程中,要保证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到位,管理人员的管理措施科学合理,如此才能保证基础施工阶段的安全质量过关[2]。

2.主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电气工程的主体施工阶段包括配电箱的安装、防雷设施的建立和电线、电缆以及配电装置的施工等,各个环节的进行要科学有序,不得出现交叉施工,在施工阶段要明确环节之间的关系,制定科学的施工计划。在每一个环节施工开始前要考虑其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处理措施,保证施工进行阶段的前瞻性,从而加强对主体施工阶段的质量安全控制。

三、电气工程技术中的安全管理措施

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宗旨开展电气工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质量监督体系,不仅要针对电气工程项目的特点编制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还要对所有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意识培训。在保证所有施工技术人员专业能力合格的基础上,还要设置专门的安全员,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多效合一,对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实时有效的动态控制。保障电气工程技术中的安全具体可采取的措施有:

1.建立完善规范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对每一项环节的工作都要进行监督和审批,审批通过后方可继续下一项环节的开展工作。对特殊的技术操作要建立相应的技术档案,施工过程中要求技术人员按照技术档案来进行技术操作。

2.建立严格的工程技术交底制度。不仅要在正式施工前向技术专业人员和其他各类用电人员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介绍,还要对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要点、技术内容的总体意图和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交底。为了确保交底过程的落实执行,相关人员必须在交底资料和文件上签字并注明交底日期,交底制度和交底手续的办理要安排妥当。

3.建立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制度。要求所有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专业技术必须过关。电力企业需要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专业考试和绩效评价考核,相关的技术质量安全培训和教育工作必须到位。

以上三个环节是电气工程技术中的安全质量控制方法中的重点把关环节,只有重视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各个环节的质量把关工作,才能真正保证和提高电气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结语:

文中提出,电气工程技术中存在的安全质量问题有操作技术不规范、技术人员安全意识不足、电气工程技术能力不够以及安全质量控制制度不完善等主要问题,并对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可采取的安全质量控制措施提出了一些想法,希望对电力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韩佩新,初朝阳.建筑电气设计原则与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四川水泥,2015(6):31-35.

[2]周琳飞.建筑电气工程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2):326-327.

论文作者:胡泰巍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7

标签:;  ;  ;  ;  ;  ;  ;  ;  

电气工程技术中的安全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论文_胡泰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