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滨海国际学校 孙庆燕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并指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语文课堂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使学生感受中华语言文字的秀美,受到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本文从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对经典名著作的推荐和引用;从经典名著中品味作品的文化意蕴作了阐述。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他说:“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称“新课标”)中指出:“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通过阅读和鉴赏培养深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的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因此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典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又是丰富现代语文教学资源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要时刻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语文教学中如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第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诚然,如果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那么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同时,新课标也要求教师要“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应努力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求知欲,使传统文化的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享受。如“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凡是人,皆须爱”等等。这些经典语句读起来既朗朗上口有韵味,又让孩子们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尊师知礼,爱国爱人的道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语文教学中,把这些传统文化的知识渗透在课文之中,一定是即教了书又育了人。
第二,课堂解悟是关键。
课堂实践是语文教学最主要,最有效的途径。语文学习,归根结底就是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好语文。难怪有人说“生活无处不语文,留心处处皆学问”,也有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为此笔者多次尝试让“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许多优秀的诗文、词曲,承载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在语文教学中随处可见。在课堂上让学生们把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作为一种美好的东西来享受。在学习诗文过程中,同学们欣赏了许多美好的事物,增强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如:在讲杨万里的“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的夏季景物时,让学生联想四季的魅力。有同学当场就能说出,美丽的春天“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红叶遍地的秋天“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白雪皑皑的冬天“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而通过教学《黄河颂》,同学们既明白了黄河的伟大精神,同时我们还做了一次文化的巡礼;搜集、捡拾那些语言文化的瑰宝,进一步唤醒蕴藏在同学们内心深处的黄河情: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见”、“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传统文化中的词曲也是华夏文明的一块瑰宝。语文教学词曲《沁园春·雪》的豪情、《天净沙·秋思》的伤感、《山坡羊·潼关怀古》的悲伤……这样的词曲篇章同样让学生深深为之而着迷。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上,同学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刻蕴含,对民族文化充满了兴趣。如此举一反三,教师才能由“不得不教”到“不需要教”的角色转变,由“牵着学生走”到“学生独立自走”。
第三,课外延伸是必然。
“开卷有益”、“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定要让学生多读。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包含了大量成语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等。在语文学习中,这样的故事在课堂上喜闻乐见,它不仅使同学们在有趣的故事中积累了语言,丰富了想象力,又使他们懂得了为人处世的道理,明辨了真假善恶,懂得了礼义廉耻。如,通过“拔苗助长、守株待兔、南辕北辙、亡羊补牢”等成语故事的学习和交流,他们明白了生活的规律,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又增加了学习语文的乐趣。再如在寓言《滥竽充数》、《狐假虎威》、《画蛇添足》等故事中,孩子们明白了辨别真伪;寓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患得患失》、《塞翁失马》、《唇亡齿寒》等故事,让学生懂得了正确看待福与祸、知错就改等。这些承载传统文化中的精彩故事深受同学们的喜欢和欢迎。如此的语文教学,岂不是孩子们学习的乐园,他们怎么会没有浓厚的兴趣呢?当然,只靠掌握课内知识是不够的,学生的阅读量不能满足考试,尤其是中考的需求。但是如何有效联结课内课外,这将是一个非常实用和有效地探索。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向文学名著延伸。如学习《出师表》,文中有“三顾茅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等叙述,这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及其过程,充分表现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格精神,然后让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完成“诸葛亮在建立和巩固蜀汉政权中的历史事件”的作业。这一问题的探究,既与课本有机结合,又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并且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到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格精神。让学生“走出去”,走到社会上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观看一些经典节目,如央视《百家讲坛》等,通过《水浒智慧-梁山好汉那些事》、《像古人学家教》、《庄子》等的观看和学习,同学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也学习了很多知识,明白了很多道理,这对于语文学习也是大有裨益的。“把学者请进来”,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例如,上学期我们把中华老师请进校园演讲,开了眼界学会了感恩,收获很大。
新课标要求,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课堂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文学习中传统文化的规律。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一方面是弘扬我们民族的先进文化,另一方面是同学们在学知识的同时又提升了文化品德修养。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传承好传统文化。而对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语文教学也是大有可为,只要我们老师用于去探索、去追求。
作者简介:孙庆燕,女,1976年出生,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后自学取得曲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教育毕业证书,从事初中语文教学21年,现就职于潍坊滨海国际学校。
论文作者:孙庆燕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传统文化论文; 语文论文; 中华论文; 同学们论文; 学生论文; 黄河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9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