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质性评价追求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更深更全的评价,它具有全面性、真实性、前瞻性和个体性等突出特征。它是我们达成宽松、和谐、自主、活泼、生动、有效的阅读教学的重要途径。本文从质性评价有利于建构有效阅读课堂;重视调控功能,增强阅读能力;突出冶情因素,提升阅读感悟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有效阅读;质性评价;途径策略
所谓质性评价,就是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解释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征,以阐明意义,促进理解。它不仅具体直观地描述出学生发展过程中呈现的差异性和独特性,而且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它不把学生的表现看作是一尘不变的“死量”,而是把它当作可变的、活的过程,这正好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正确地运用质性评价,充分发挥质性评价的功能,促进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多维对话,进而营造出轻松、活泼、和谐的阅读氛围,达成有效的阅读教学。
一、质性评有利于建构有效阅读课堂
语文的人文性、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告诉我们小学语文教育应该在挖掘孩子们的人性潜能方面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这种作用不可能是一个个具体的数据,因此用量化的方法来评价缺乏合理性,但是可以用具体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也就是说可以用“质性”的评价。全面地、真实地反映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方面的发展情况,并用发展性的评价语言来激励学生,而不具有选拔性、甄别性,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素质教育。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恰当的质性评价能够真实地展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引发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形成师生充分互动,建构充满真情实感的有效阅读课堂。通过质性评价的中介,营造出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从而规范了教师的阅读指导行为,教师由关心阅读效果转到关注阅读过程,由关心学生的阅读现状转到关注学生的阅读发展。促进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时刻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心甘情愿地做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和对话者,而不是指挥者或旁观者,使多重对话富有活力和创意,使阅读教学本色而有效。因此,充分发挥质性评价的效能是建构有效阅读课堂行之有效的途径。
二、重视调控功能,增强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质性评价的调控功能的表现形式主要集中在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师生间的互评充分显示了阅读教学的平等、民主,学生的主体精神得到进一步认可,一改传统教学评价中教师只对学生评价的单一形式。
比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在范读课文时,教师应奠定好这篇课文的感情基调,整节课的情感指向,用同情哀怨的语气表现小女孩的饥寒、孤苦的生活现状;用充满希望的语气表现小女孩一次次美丽的幻境,表达她内心的美好心愿;用凄婉悲愤的语气表现小女孩凄苦、冻死的悲惨命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语速的缓急变化、语调的高低不同、语气前后的鲜明对比、愿望与现实的强烈反差,在学生心里激起层层感情的波澜。学生有了这样的感受,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对教师的范读进行点评,还要“挑刺”。学生评价教师范读的过程,就是学生个体感悟文本的过程。教师再作进一步的指导,学生就容易理解、把握文章的深层含义。学生之间的互评形式表现为有多个学生对一个学生的评价、两个学生之间的对等评价等。它有利于营造生动和谐的阅读空间,让学生在阅读交流中达到自主意识和主体精神的和谐统一。
三、突出冶情因素,提升阅读感悟
质性评价是对评价对象的发展趋势进行动态描述,并且在描述时融入了评价人的赏识和期待。因而质性评价就具有了陶冶情操的功能。利用质性评价陶冶情操这一功能,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空间,提升阅读感悟,使阅读教学鲜活起来。例如,语文读本中的《嫦娥奔月》有一段文字描写了嫦娥吃了仙药飞向月亮的情景:“嫦娥吃了仙药,突然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她飞出了……”朗读这段时既要表现出星空的璀燥美丽,又要流露出嫦娥的被迫无奈。笔者对诵读好的学生作如下评价:“听到你的朗读,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明月高悬、群星闪烁的夜空,太优美了,太富有感情了,这美好的仙境,是嫦娥向往的吗?要知道她舍不得离开这留下她挚爱的人间啊!请同学们边读边体味。”对于读得较差的学生,笔者给予的评价是:“你读得很投入,读好这段话需要的就是你的这份真诚。天界虽美,但嫦娥并不向往,她是不让仙药落到坏人之手才迫不得已吃下仙药的!请同学们大声朗诵、慢慢品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以饱带赏识与期待的评价,学生健康的情感得到了肯定与强化,学生把这样的情感倾注到阅读过程之中,使师情、生情和文情对接起来,最终溶汇在一起,学生便诗意地栖居在阅读教学课堂中。这正如我国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所说:“教育的功用就在顺应人类求知、想好、爱美的天性,使一个人在这三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和的发展,以达到完美的生活。”“教育的目的在‘启发’人性中固有的求知、想好、爱美的本能,使他们尽量伸展。”只要阅读教学课堂贯穿真情实感,学生的阅读感悟就能够得到提升,这样的阅读教学才是有效的。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运用质性评价的激励作用、调控功能和冶情因素,让学生动心、动真、动情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到质性评价的“收放并蓄”的特点,提倡学生自主阅读,赞赏正确的阅读表现,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品质,使阅读课堂成为学生高效性阅读、发展性阅读的场所。
参考文献:
[1]李燕冰.质性课程评价:从理论到实践[J].上海教育,2011(11).
[2]赵德成,李 灵.新课程实施中的学生评价改革[J].中小学管理,2013(6).
(作者单位:浙江省苍南县钱库四小 325804)
论文作者:洪德选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9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2
标签:评价论文; 学生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嫦娥论文; 功能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9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