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性论文_王零戈

浅析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性论文_王零戈

王零戈

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830017

摘要: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城市也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我们要抓好工程的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全面建设目标的实现和实现施工企业的经营目标,也关系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在工程实践中,总结工程管理的经验,提出施工工程管理,是非常必要。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施工现场管理

1工程管理准备

1)检查并改正施工图设计上某些不合理和发生差错的地方。

2)设计人员有无因没有详细了解工程的实际情况而使设计偏于保守,造成大量建设资金的增加。

3)如设计单位为外地设计单位,则要仔细检查设计图纸中有无因为对本地区的政策了解不详细而违反当地设计政策的情况。

4)业主单位需要增加或修改的设计内容。图纸会审结束后,必须写出图纸会审记录,分发给参加建设的有关单位,作为设计文件的补充。

5)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整个工程能否按计划顺利完成,对于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重点,应放在审查施工单位对工程进度、施工方案、质量安全技术措施的安排等方面。

2施工阶段工程管理

1)当所有准备工作妥当后,先基槽放线,待设计人员应进行基槽验线、验槽工作;对轴线的位置、标高、基础埋深进行检测验收,看是否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则给予签证,否则报请有关部门复查和核定处理。

2)接下来备料和施工过程中应对入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成品、半成品、水卫电气材料及新材料等查验出厂证明或检验报告、合格证明书等,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对于质量有疑虑的材料,应重新检验。

3)如何对隐蔽工程的验收。

针对隐蔽工程的质量,减少工程的质量通病十分重要,如各个混凝土结构部分的钢筋绑扎、屋面的防水处理等,对这些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必须严格,必要时可以邀请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共同进行验收,符合要求才能签发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如发现有质量问题,应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整改,没有经过验收的隐蔽工程不得继续施工,以免给工程带来结构或发生使用上的隐患。

4)有必要时,应定期召开工程协调会议。工程的施工单位可能有多家,如土建单位、安装单位等,因此应组织有设计单位、各施工单位等有关部门参加的协调会,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和研究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处理意见,明确解决问题的措施、方法、期限等。协调会的情况必须以会议纪要的形式印发给各有关单位。

3施工中质量管理

为全面系统地把质量工作落到实处,首先,应加强内部管理,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制订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专门成立以主要工序为主的施工生产小组,从现场组织管理、施工配合协调和现场原材料清理等方面着手,积极组织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施工过程中应由施工技术员及测量员现场监督控制,并随时与现场监理、设计、业主保持联系。施工人员在现场应对每道工序进行控制,严格按施工规范把好质量关。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应严格实行“三检制”,即工区班组质检员先进行初检,工区质检组进行复检,最后由项目部质量监督部门进行终检,做到层层把关、逐级负责、责任明确。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包括质量、进度和投资管理,这三项管理工作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而在工程的施工阶段,在工期目标和投资目标宏观控制的前提下,工程的质量尤其重要,是决定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因此,在工程施工阶段,管理工作的重点就应该是工程的质量管理。分析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人、材料、环境和工序等4个方面。因此,要保证工程的质量,必须在施工阶段对这5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

3.1人员的控制

施工人员的素质及工作积极性的高低,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要通过对人的组织、指导和调节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人员的责任感,使广大职工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要通过技术培训或进修学习提高施工人员各方面素质,进而提高工程技术的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

3.2施工材料的控制

材料是工程的主体,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原材料入场时,必须提供出厂合格证或材质证明,原材料、中间产品使用前必须经质量监督部门检验,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检验不合格或未经检验的材料杜绝使用。机电设备在安装前必须根据有关标准、规范和合同对质量加以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安装。

3.3施工环境的控制

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主要有自然、劳动、工程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等,因此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具体环境条件,全面了解影响质量的各种环境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严格控制,尤其是主要工序施工现场,应建立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做到材料工件堆放有序,道路畅通,为确保工程质量创造良好的环境。

3.4施工工序的控制

施工工序是施工质量的必要因素,是进行施工操作的依据,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为了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转向事前控制,达到以预防为主的目的,必须加强对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通过对工程进行实测———分析———判断,结合工程的技术、组织、管理、经济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分析,制定出施工工艺流程,并通过要求所有操作人员严格执行,对施工操作者、材料、施工机械、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进行控制起来,使其能正常、稳定地运作。根据运作活动效果评价施工质量是否合理标准,并通过对质量动态进行综合统计分析,使施工工序活动效果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确保施工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使施工工序处于良性运作状态。

4成本管理

工程成本形式分为预算成本、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成本管理具体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根据工程情况制定出成本管理措施:专业成本人员按照自己的业务分工,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工作,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要求对施工进度、质量、成本、安全和现场标准全面负责,特别要把成本控制放在首位;应编制周、月、季用款计划,确保工程按时结算,严格对施工和各种费用进行审核,做到精打细算。

参考文献:

[1]王瑶.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途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5:245.

[2]吴春涛.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方法.[J].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2014,2:313

论文作者:王零戈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4

标签:;  ;  ;  ;  ;  ;  ;  ;  

浅析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性论文_王零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