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育革命_课堂教学模式论文

山西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课堂中的教育革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堂论文,山西论文,教学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童编号1002-2384(2011)06-0015-05

2011年,山西省开始推进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一些学校(包括一些高中校)从那时起就开始了对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2008年,山西省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各校的探索更加深入,并逐渐构建了一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这些已相对成熟的模式,就像火种一样,让三晋大地逐渐形成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燎原之势,并从课堂开始推动着山西教育的整体变革。

一、由“入模”到“去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逐步深入

山西省中小学校开始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时间虽然不尽一致,但大都经历过类似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两大阶段:单项改革阶段和全面改革阶段。

在实施单项改革的第一阶段,学校大多围绕着某一个方面进行探索,比如:围绕教学载体的探索有“学案教学”,围绕教学关系的探索有“少讲多练”、“先学后教”等等。在第二阶段,则运用了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针对课堂教学这一系统工程进行全面改革。因此,第二阶段的探索是“颠覆性”的,也因此招致了很多的不理解,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是第二阶段的改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山西省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这一阶段的改革又可以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发展时期。

第一时期是初级阶段,主要成果是建立模式。这一时期,各校初步形成了针对本校校情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些模式是对传统模式的颠覆性的变革,所以在这个阶段,各个实验校都承受了很大的由于社会不理解而导致的巨大压力。有的学校在这一阶段退缩了,其改革也就流产了。校长的观念和意志在这一时期尤为重要。

第二时期是中级阶段,主要成果是优化模式。这一时期,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新的教学模式更加具有校本特点,并且在学生的素质发展、考试成绩等方面都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于是社会逐渐认同,课改之希望更加诱人。

第三时期是高级阶段,主要成果是去除模式。经过多年课改的历练,这些学校的教师已逐渐成熟,不再机械套用模式,而是根据模式中蕴含的理念精髓,游刃有余地实施教学。这才是实施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

第四时期是进一步发展时期,主要成果是课堂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其重要标志是改革从课堂走向了学校教育的全部。

二、由问题出发:催生课堂教学改革“问题导引”模式

山西省内出现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有很多。如高中的新型课堂有:泽州一中的“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新绛中学的“问题解决式课堂”、垣曲中学的“两段六步教学模式”、太谷二中的“三五三学导型课堂”、怀仁一中的“三三五学案课堂”等;初中的新型课堂有:灵石二中的“四环节学案课堂”、清徐二中的“四环节活动教学”、横水中学的“学案教学”、原平实验中学的“问题教学”等。这些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各具特色,所起的名字不同,命名的缘由不同,操作流程也不尽相同,但它们之间有着深刻的一致性,都是以问题为学习的起点。因此我们将其统一称为“问题导引”教学模式。

(一)以生为本——“问题导引”教学模式的基石

在山西省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诞生了一种新生事物——省内“留学生”。万荣中学在向新绛中学学习的过程中,派了20名学生在新绛中学学习了一个星期,以便能更好地推进这种模式。为什么会有这种“留学生”现象呢?因为“问题导引”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是以学生为本,所以在实施这种模式的过程中,不但要培训教师,更要培训学生。

“问题导引”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就是基于学生、服务于学生、为了学生。这一理念体现在这个模式的方方面面,比如:“学习导航”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教学活动从学生的自主学习开始,“以学为先”、“依学定教”;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的时空,让学生感悟作为人的存在,体会成长的快乐。在这些学校观课,与学生交谈后,人们都会有一种深切的感受: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真正在学校里了解社会,在课堂里感悟人生。他们作为人在成长,而不是作为考试的机器在受教。

(二)“问题导引”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和结构

从教学论的角度看,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之一是环节,之二是结构。山西各学校课堂改革教学模式基本包涵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自主学习,形成问题

这些学校教学模式的共同特点是,教师用一定的学习载体(学案、学单、“学道”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在课时上给出自主学习的时间,比如:有学校开设了自主课,或者是课上前半段作为自主学习时间等;学生可以到阅览室、实验室等场地进行自主学习;还有学校让学生在教室内直接到网上获取学习资源。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学习载体上的问题,生成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为下一步合作学习做好准备。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自主学习使得合作学习更必要,也更有效。合作探究的形式丰富多样,如生生合作(包括组内合作、组间合作)、师生合作,课下合作、课上合作等等。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互相检查、质疑、解疑、共享,在合作中互相启发,思维碰撞,不但能解决自主学习中产生的问题,甚至还会打破教材的局限,探索更高、更深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真正被激活了,思维能力大大提升。

第三环节:展示交流,深化理解

学生通过在小组或全班的展示交流,把感性的、粗浅的想法理性化,不但锻炼了言语表达能力,更充分享受到成就感,而这是激发学生克服困难、勇攀高峰、获得进步的根本动力。在不同的学校,第二、第三环节的具体操作流程是不同的。比如:泽州一中将之划分为小组展示和班级展示,在不同的展示环节解决不同的问题。在小组展示过程中,教师深入到小组中,观察发现问题,确定在全班展示的内容和展示者。又如:怀仁一中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每个小组面对全班重点展示一个问题,展示的顺序根据教学的进程进行。

第四环节:总结梳理,巩固升华

在这一环节,学生通过思维导图进行小结,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可见这种教学模式不是教师不讲了,而是需要教师更高水平的、更有针对性的精辟讲解。

由此可见,“问题导引”教学模式的结构与传统课堂教学的结构不同:

预习(传统)——自主学习(“问题导引”)

听课(传统)——合作探究、展示交流(“问题导引”)

课后巩固作业(传统)——自主学习(“问题导引”)

该模式将学生的学习时间划分为两段: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阶段,合作探究和展示交流阶段。每段都含有合作探究,是因为无论在哪个阶段,只要需要,都可以进行合作探究。

(三)“问题导引”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对比分析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问题导引”教学模式在学习的载体、师生关系、空间结构等方面,甚至在学校管理、人的发展等方面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其不同之处见表1。

所谓“塔式的”教学流程,是指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学生解决问题的进程是按照如图1所示的方向推进的。在这种模式中学习的逻辑性体现在学习导航上。塔的底层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塔的中间层是小组的研究学习,塔的顶层是在班级展示交流中的学习。

图1:塔式学习模式

三、运行机制:围绕“问题导引”模式的三个核心问题进行

(一)“学习导航”——“问题导引”教学模式的生命线

为什么将这种模式定名为“问题导引”,是因为这种模式下学生学习的载体——“学习导航”——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的。“学习导航”在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名字,比如:“学道”、“学案”、“三单”、“学单”等等。“学习导航”扮演着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的角色,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事先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学习导航”的关键是其中所提出问题的质量,设计一份好的“学习导航”,尤其是设计好“学习导航”中的问题至关重要。

1.问题设计的原则

原则1:目标引领性原则。围绕学习目标设计问题,将学习目标任务化,学习任务问题化。

原则2:学科本源性原则。问题设计要围绕核心知识和知识的核心,不在细枝末节上纠缠。

原则3:最近发展区原则。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设计问题,把握好“度”。

原则4:启发性原则。问题设计可以有知识联系性和思想方法类比的引导,但是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以使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串达到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原则5:任务驱动性原则。问题设计要能促进学生主动地、“自动化”地思考,要“大气”,不要琐碎,以免形成学生对老师“亦步亦趋”的依赖。

原则6:关联性原则。问题设计的“问题串”之间要有内在的逻辑线索,这个线索就是:学科概念和思想方法的发生发展过程,与学生学科思维过程两方面的融合。

原则7:引申性原则。完成问题之后要有提炼、概括、引申、发展,特别是对核心概念和学科思想的点拨。

2.“学习导航”的编制机制

(1)集体教研——“学习导航”的摇篮

如何有效地组织教师设计“学习导航”,真正让“学习导航”导引学生的学习,是很多学校教学管理中的一个难点。对此,太谷二中的探索值得关注。他们的“三单”就是分三次教研活动有序地完成的:

第一次:分工合作

①学科组集体讨论,确定学期目标和单元目标,分析教材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教材处理的着力点,学科基本的教学策略和课型分布等。

②学科主任确定各部分的主备人,教师之间交流相关资料及个人体会。

③教师根据本学科“三单”设计要求,精心编制,完成初稿,形成电子稿。

④学科组成员之间互评互审、修订初稿。

⑤“三单”以电子稿形式汇总,以备二次教研集体讨论。

第二次:探究交流

①主备人把“三单”电子稿样稿发给其他教师,如有需探讨的问题也准备好。

②主备人说课,内容包括下一周的课时安排,每一课的课时目标,重难点的预设,问题的设计及自主学习的内容。

③备课组集体讨论文本和“三单”的问题,进行调整、修正、增删,确定成稿。

④学科主任最后审定,交年级审批组签字印刷。

第三次:形成个案

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形成个性化备课;包括内容的增减、难度的调整和生成性问题的解决办法等。

(2)评价管理——“学习导航”的保障

有了良好的组织机制,还必须有配套的管理办法。比如:怀仁一中在学案编写中实施了“捆绑式评价”,有效地促进了“学习导航”的逐步优化。所谓“捆绑式评价”是指对教师的评价是以学科组或者备课组为单位的,而不是以单个班级的成绩进行评价。“捆绑式评价”又分为“大捆绑”和“小捆绑”。所谓“大捆绑”,是指全校同科目所有年级所有教师的所有工作、所有成绩、所有待遇都是捆绑在一起的。所谓“小捆绑”,是指各备课组所有教师的所有工作、所有成绩、所有待遇都是捆绑在一起的。所以,集体备课时,全组教师会群策群力,把学案编写好。

在灵石二中,这种评价机制运用得很好,学校在评价一个学科组的成绩时,会将学科组的进步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并给学科组长减压——当你所带的徒弟都超过你时,说明你带领的学科组进步了、成熟了。整个校园建立了良好的、幸福的竞争机制。

3.“学习导航”的变迁

在这场改革伊始,各校的“学习导航”都是以一课时为单位,并且都是由教师编写的,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学习导航”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1)“学习导航”的容量因学习内容而变化

新绛中学的学案是根据年级、学科、课题来安排学时单位的。高一、二年级,一个学案是以一节课为单位的,而高三试行的项目学习是一种专题性学习,用的是大学案,不同学科或不同课题的学案有两课时、四课时、甚至是一周等等不同容量的安排。这种设计基于一种科学的认识:学案只是一种思想,不一定每个学案都有一套完整的形式。不同学科、不同内容,要区别对待。该校的英语就取消了文字学案。无独有偶,走在课改前列的清徐二中就经历了从“有案”到“无案”的变迁。

(2)学生也成为“学习导航”的编写者

随着学案教学的深入,灵石二中在文科教学中,已成功尝试了让学生编写学案。课初,各小组讨论生成学案并板演展示;接着,全班推选出最优学案,或者由教师引导学生将学案中的问题分类整理,并将之抽象概括;然后,学生围绕优质学案或共同生成的学案进行学习。现在,学生提出的问题只会涵盖教师预设的问题,而不会比教师的问题少。

当然,这些变迁是前期课改校给我们的启示,是后期课改校努力的方向。这些变迁是课改深入推进后,认识提升的结晶,没有经历从“有模”到“无模”的过程,是不可能成熟的。

(二)“问题导引”教学模式的活动单位——小组

在使用这种模式时,小组是一个核心的组成部分,如何进行小组建设和管理,这些学校积累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1.科学分组是关键

小组组建的原则是:(1)组员之间能够互补:优势互补、学科互补、性格爱好互补。(2)组员兴趣志向相似。(3)培养认真负责、有群众基础、会与人合作的学生任小组长。(4)组长、组员双向选择。(5)男女生比例要适当。

在小组人数的设计上有不同的办法。比如:清徐二中采取两人小组、四人小组与八人小队灵活应用的方法。形式上约八人一组围坐在一起,但针对不同课型、不同问题有各自不同的合作人数和合作方式。

2.合理评价促发展

如何能增强各小组的凝聚力,又能促进学生的友好竞争和良性发展?对小组的评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比如:灵石二中实行小组捆绑考核,将学生校内与校外的表现都与考核挂起钩来,并计入综合素质评价。考核小组,重点看各个小组的进步与提升情况。小组组建后,学校首先对小组长进行培训,包括自学能力的培训、如何当好小组长的培训和拓展性习题问题的培训,使小组长有能力当好小组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督察者。有了捆绑考核的机制,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就有了保障。

(三)“问题导引”教学模式的保障——课时和作业安排

如何确保学生既有充足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又有充足的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时间?各校解决的办法不尽相同。首先,这些课改校中很多都实施课后“零作业制”,给学生更多自主的时空。同时,各校大胆进行课时改革。概而言之有以下几种模式:

1.半天自主,半天展示

新绛中学将一天划分为两段:前半天(上午)是展示时间,后半天(下午、晚上)是自主时间。这样可以保障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为展示做准备。而且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很大,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体育场都是学生学习的场所。现在,高三各班已经实现了电脑进教室的设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网络自主学习。

后半天的课时基本上和第二天的展示课配套,并有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但教师只是在教室指导,并不讲课。此外,学生还有自由支配的自习和课余时间,可以向课外延伸。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形成“学习报告”,为展示交流做好充足的准备。

2.缩短课时,配套管理

泽州一中将原来一节课45分钟缩短为40分钟,每天有七节正课,同时配套有七个自主学习时间(包括晚自习)。这样,既保证了各学科课时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的课时数,又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该校还实行配套自习制度。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各科都给予同课时数的配套自习。其余课时为自主自习时间。

3.延长课时,集中使用

垣曲一中将原来的45分钟延长为85分钟(包括中间5分钟休息),这样可以将自主学习、讨论、展示交流、检测等融于一体。

四、改革成效:让师生走向真实的生命成长

“问题导引”教学模式的改革从教学的最核心地带——课堂的改革开始,正在学校教育领域掀起波浪,它的威力已经初步显现。

(一)学生从学科学习走向思维成长

在“问题导引”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的思路是沿着一种自然的规律展开,它不受课时、教学计划的限制,自然地生长,在这些课改校的课堂中,这种现象频频出现,已经向常规教学思路提出挑战。

(二)教师的生活随着课改而改变

首先在“问题导引”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讲解是基于学生的需求,更有必要性,更有价值,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第二,教师不再是说教,而是“导师”,在学生有困难的时候出现,这使得师生和谐相处,教师更受尊重。第三,教师在这种模式中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三)中高考成绩稳步提升

(四)学校管理发生适应性变革

如前所述,课时的划分、教师业绩的评价、小组建设与评价等等,是课改学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但这些都还只是停留在自上而下管理的层面。这些课改学校中相对成熟者已经出现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学校管理更加高效、实效的局面。比如:无人监考、自主班会、自主课间操等学生自治管理。甚而有学生管理教师等更大范围的管理。

学校的信息技术设备、图书馆、实验室等服务于学生自主探究的资源,从集中使用、管理,走向灵活、自主使用和管理。甚至新建的教室格局也随之发生变化。

(五)学校教育成为人的发展的教育

学生在学校的生活更加立体化、多元化。随着学习方式、管理方式的转变,他们将有更多的机会体验各种角色,承担各种责任,真正在课堂上感悟人生,在学校里了解社会。

标签:;  ;  ;  ;  ;  ;  ;  

山西省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育革命_课堂教学模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