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文教学首先要激发学习兴趣,创设学习氛围;其次要培养学习习惯,重视知识积累;然后善用激励,树立信心。
关键词:语文教学 兴趣 习惯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想取得好成绩,就得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心态去面对。教和学是紧密结为一体的,这和平时心血的付出是成正比的。语文教学工作包含的内容太广泛了,正如教材中的一句话“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
一、激发学习兴趣,创设学习氛围
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就说过这样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每次走上讲台,总是寻找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导入课中,把学生的兴趣吸引过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学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时,我就开门见山地说“同学们,你们认为什么是爱情?”我的这一句话,犹如平静的湖面丢下了一颗石子,激起了千层波纹。霎时教室里鸦雀无声,我环顾四周,有的同学低下了头,有的同学脸红了,有的同学用笔划着,装作若无其事,有的同学悄悄地偷窥我……这对青春期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他们很想从我们大人口中知道什么是爱情,怎样才会拥有爱情。兴趣激起,我就马上创设学习氛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学习者通过自己练习、探索、发现,所获得的知识才真正有效。”
二、培养学习习惯,重视知识积累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正确的读写习惯、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习惯、乐于诵读、课外阅读的习惯、主动积累知识的习惯、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自主修改作文和多种渠道学习语文的习惯。在我的教学历程中,我认为学生的习惯养成最主要,尤其要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最主要得让学生在一天之内都要有学习的自主意识。我每接一个新班的学生,首先进行学法指导。教学生预习的方法、听课的方法、写作业的方法、复习的方法,以及考试的方法。从方法入手,进行指导,从指导上培养习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习惯,从语文最基础的听说读写开始,然后进行循序渐进的指导,久而久之,学生的习惯养成了,教师也就可以大胆地发挥学生的潜力,潜力一旦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就浓厚了,成绩也随之提高。丰富的语言来自于积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字词、古诗、名言警句、课外阅读等方面的积累。我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分三步骤展开这方面的教学。第一步,我首先抓住语文教材课后练习中的“读一读 写一写”。通过记忆、背诵、过关、快速接龙等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积累的乐趣和收获;第二步,我送给学生一句话——“日积月累求真知”,让学生铭记在心,懂得知识积累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知识积累”的意识;第三步,围绕“日积月累求真知”这个主题,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建小词库,设计语文积累笔记。古诗笔记、开心小练笔等,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积累习惯。学生在活动中读读、写写、画画,收获不小。学生们很喜欢这些活动方式,现在不少同学自主创设一些积累笔记本,兴致勃勃地拿给我看他们的积累成果。我自己平时也非常注重积累一些优美的词语、成语、古诗词、谚语、俗语、警言佳句,将它们进行归类整理成册。有时间也让学生看看我整理的笔记。我想,只要我们教师都用心引导、帮助学生学会积累,那么学生的语言就会越来越丰富起来。所以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三、善用激励,树立信心
教育学的研究也表明:孩子年龄越小,越需要外界的鼓励。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善用激励评价机制,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表扬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学生都有自己的自尊心、好胜心,都喜欢被教师表扬,都十分重视老师的表扬。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抓住了学生心理的这一特点,认真挖掘他们潜在的闪光点,并注意及时地表扬他们,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会使他们感觉到老师是公平的、亲切的,使他们能够全面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从而增强信心,鼓起上进的勇气。同时,也激发了他们进行自主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我总是及时抓住时机予以表扬和鼓励,送给积极思维有新意的学生,让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乐趣。每一次单元自测成绩,我设立“最佳进步奖”的激励机制。这个最佳进步奖不是发给那些成绩最好的学生,而是颁发给那些在学习过程中进步最快的学生……教师每个细节动作和微妙的神态暗示,富于积极的情趣性鼓励语言,都能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激发其内在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比如说学生小丁这次考了60分,学生小华这次考了80分,可能得奖的不是小华而是小丁,因为小丁上次才考了40分,这个月整整提高了20分,而学生小华上个月考的是70分,这个月才提高了10分。为此殊荣,学生均很努力。对学生激励最大的是老师毫不掩饰的赞许,每次用一些很动听的字眼来表扬他们的进步,以此给予他们莫大的鼓舞。
总之,我认为语文教学首先要激发学习兴趣,创设学习氛围;其次要培养学习习惯,重视知识积累;然后善用激励,树立信心。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好语文、用好语文。以上的见解是在我教学中的点滴感受,谈不上经验,只能说出来与大家交流、切磋。
论文作者:王小琴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11月总第16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7
标签:学生论文; 习惯论文; 语文论文; 知识论文; 兴趣论文; 这一论文; 句话论文; 《教育学》2018年11月总第16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