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浓香型白酒窖泥中重要微生物的分析与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应刚,许涛,郑蕾,杨阳,刘光钱,张芮,于惠,沈才洪,王松涛[1](2021)在《窖泥群落结构及功能微生物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窖泥是浓香型白酒的特征发酵载体,包含多种功能微生物,这些功能微生物对浓香型白酒的风格特征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对不同窖龄窖泥、不同浓香型白酒产地的窖泥及不同质量窖泥的窖泥微生物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窖泥主体微生物的功能进行阐述。以期为窖泥微生物的研究提供思路,为浓香型白酒的质量和香味成分研究提供思考,促进窖泥微生物的研究,加深对浓香型白酒窖泥的认知。
勾文君[2](2021)在《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正丁醇合成机制与减控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高级醇是浓香型白酒中的重要芳香组分之一,对白酒的风味和饮用舒适度有着重要的影响。适量的高级醇可提高酒的浓厚感与协调性,但酒中高级醇含量过多会引起头痛、头晕等不良反应。正丁醇是白酒中高级醇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味苦微涩,当含量过高时会影响饮用口感。因此,解析浓香型白酒窖内发酵过程正丁醇的形成机制,对丁醇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以浓香型白酒发酵酒醅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性分析和菌株发酵验证揭示了与正丁醇生成相关的微生物,通过考察菌株产丁醇能力和相关代谢途径解析揭示了其合成正丁醇的机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利用合成正丁醇能力较低菌株扰动窖泥菌群的策略减少白酒发酵过程正丁醇的生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浓香型白酒窖内发酵过程正丁醇生成规律与相关微生物。浓香型白酒窖内发酵过程正丁醇存在两个合成时期:第一时期是14~21 d,第二合成时期为28~42 d。对发酵过程中酒醅微生物和正丁醇生成量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aproiciproducens和uncultured_bacterium_f_Clostridiaceae_1与正丁醇的生成呈显着正相关。通过比较所出酒中正丁醇含量为高、中、低三类窖池的窖泥微生物组成差异,初步确定浓香型白酒窖内发酵过程中与正丁醇合成相关的微生物主要来自窖泥中的梭菌属。(2)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正丁醇合成机制解析。从浓香型白酒发酵窖池的窖泥中分离得到拜氏梭菌、酪丁酸梭菌等8个种梭菌属的微生物,其中拜氏梭菌合成正丁醇的能力最强,是其它梭菌的1 013~8 956倍。此外,通过在白酒固态发酵体系中强化分离得到的梭菌,发现强化拜氏梭菌可使酒醅中丁醇含量显着增加,最高可增加3.57倍。拜氏梭菌在正丁醇含量高的窖池窖泥中的数量较高,该菌合成正丁醇的途径主要为糖代谢合成途径(Harris途径)。(3)窖泥梭菌扰动减控白酒发酵过程正丁醇生成。本研究从低产丁醇的优质窖泥中筛选到了一株适用于调控白酒固态发酵中正丁醇生成的酪丁酸梭菌ZY-4。该菌株通过分支代谢途径合成乙酸和丁酸等代谢产物,减少了拜氏梭菌合成正丁醇。向模拟白酒窖内发酵体系强化酪丁酸梭菌ZY-4最高可使正丁醇的合成量减少30.05%,同时还使浓香型白酒的骨架风味物质己酸乙酯和辛酸乙酯的含量分别增加25.77%和22.22%,并且对绝大部分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生成无显着影响。
梁欢[3](2021)在《北方浓香型白酒窖泥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浓香型白酒特有的泥池发酵的生产工艺对其白酒发酵环境和微生物群落有绝对的依赖性,使得浓香型白酒具有了显着的地域性。本文以河北凤来仪酒业泥坑酒特有的黑龙港流域狗头窖泥窖泥为研究对象,对窖泥理化性质、窖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窖泥与微生物之间关系的研究,并筛选窖泥中产己酸菌株,对其产酸能力初步分析,为提高窖池发酵生产效率、酒体品质及香气、打造特有地方品牌文化酒提供理论依据。(1)选取泥坑酒的酿酒车间四个窖池的窖泥样本进行理化性质的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发酵生产中窖池泥样理化性均比窖盖泥、窖皮泥、封窖泥更加优越;优质窖池较普通窖池整体理化性能更加稳定。所有窖池泥样本水分含量范围在35%~45%,pH值约5.6~7.3,氨态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范围约在69.86~448.12mg/100g,腐殖质含量范围在8.41%~16.56%。同一窖池中,窖底泥较窖壁泥水分大,pH值低,而窖泥中有效氮、磷、钾及腐殖质含量较高,理化环境更适合酿酒发酵及窖泥微生物生存。(2)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优质窖池和普通窖池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合等级曲线、香农曲线等,比较发现优质窖池较普通窖池中微生物的丰富度较低,其微生物组成更加趋向功能性,有益微生物较多。不同窖泥样间厚壁菌门(Firmicutes)是共有的绝对优势细菌菌门,子囊菌门(Ascomycota)是共有的绝对优势真菌菌门。样本窖盖泥中物种组成最为复杂,功能性菌属占比较低。(3)优势细菌菌门中软壁菌门(Tenericutes)与窖泥水分含量成正相关;厚壁菌门与腐殖质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变形菌门(Prote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flexi)与pH呈显着正相关,而与有效磷、钾及腐殖质含量呈显着负相关。优势真菌菌门中子囊菌门与pH值呈显着负相关;毛霉菌门(Mucoromyta)与pH值呈显着正相关,而与氨态氮、有效磷、有效钾、腐殖质呈显着负相关。(4)筛选分离优质窖泥中的己酸菌,得到5株细菌菌株,颜色多为乳白或淡黄色,对其进行初步定性定量分析,发酵15d左右,细菌的产酸能力在1.892-2.845mg/m L,发酵液中产酸含量随发酵时间呈递增趋势。
张明珠[4](2021)在《文王贡酒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与主要风味代谢物的关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然多菌种的固态发酵是酿造中国白酒所必须的工艺程序,复杂的微生物种群会产生多种风味代谢物,在从谷物原料到醇香白酒的酿制历程中,窖泥和糟醅中的微生物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本文以文王贡酒2、20和30年份窖泥及不同发酵阶段的糟醅为实验研究对象,采用理化因子检测、风味代谢物分析和高通量测序关联分析方法,剖析了窖泥及糟醅的理化因子、风味代谢物和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特征及其相关关系。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窖泥和糟醅的理化因子及风味代谢物分析。理化因子的检测结果表明:新窖泥具有低p H、低有效磷和高钙含量的特征;糟醅在发酵过程中其水分含量、酸度和酒精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淀粉和还原性糖含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分析和ROAV值,确定窖泥中的主要风味贡献组分为己酸乙酯、辛酸乙酯、己酸、对甲酚、辛酸、丁酸乙酯、3-苯丙酸乙酯和戊酸;糟醅中为己酸、己酸乙酯、辛酸乙酯、4-甲基苯酚和丁酸乙酯。利用氨基酸分析仪对窖泥和糟醅的游离氨基酸进行了检测,窖泥样品中共检测出5种游离氨基酸,其中2年窖泥中游离氨基酸总含量最高;糟醅样品中共检测出11种游离氨基酸,糟醅的氨基酸总含量在发酵过程中呈现出先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2)窖泥和糟醅中细菌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与风味代谢物的关联分析。16S rDNA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窖泥中的细菌微生物归属为6个门,25个属;糟醅中的细菌微生物归属为9个门,44个属;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窖泥的p H、水分和铵态氮含量对细菌微生物影响最为显着,且与Lactobacillaceae(乳酸杆菌科)呈显着负相关;而糟醅中的水分、酸度和酒精含量与Lactobacillaceae之间呈显着正相关。窖泥和糟醅中的己酸乙酯、Ala(丙氨酸)和Met(蛋氨酸)与Lactobacillaceae呈显着正相关。(3)窖泥和糟醅中真菌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与风味代谢物的关联分析。ITS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仅在2年窖泥中检测到真菌,且窖泥中的真菌微生物归属为4个门,25个属;糟醅中的真菌微生物归属为3个门,28个属。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窖泥的p H、水分和铵态氮含量是对真菌微生物菌群影响最为显着的理化因子,并且水分含量和p H与unclassified Ascomycota(未分类的子囊菌门)、铵态氮与Pichiaceae(毕赤酵母科)和Saccharomycetaceae(酵母菌科)的相对丰度均呈显着负相关性;糟醅中水分、酸度和酒精含量与Pichiaceae的相对丰度具有显着正相关性;窖泥和糟醅中的己酸乙酯和游离氨基酸与Pichiaceae、Saccharomycetaceae和unclassified Ascomycota之间均具有显着相关性。本文研究了文王贡酒发酵过程中理化因子、风味代谢物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情况,揭示了白酒发酵过程中窖泥和糟醅特色风味物质形成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文王贡酒的风味代谢定向调控提供了思路,同时也为浓香型白酒品质的提升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
张宿义,刘淼,沈才洪,林锋,罗惠波,侯长军,熊燕飞,杨艳,李德林[5](2021)在《泸香型白酒窖泥微生物生态功能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窖泥中含有大量的功能微生物,其作为白酒生香功能微生物的繁殖载体,在泸香型白酒的生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窖泥微生物是决定浓香型白酒风格的关键因素,目前基于传统微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学技术(如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基因组学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等对白酒窖泥微生物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检测到越来越多的窖泥微生物,发现微生物多样性越来越高。本文综述了窖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窖泥功能微生物对白酒风味的贡献、新老窖泥中无机成分的质量评价,并针对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研究方向:进一步发掘窖泥微生物资源,提升功能微生物的应用潜力,以期为白酒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梁欢,许长峰,朱立宁,唐伟斌[6](2020)在《浓香型白酒地域性及窖泥微生物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泥窖是浓香型大曲酒发酵生产中重要固态生物反应器,窖泥菌群种类、结构、代谢产物对酒体风味具有重要影响。菌落结构及其代谢与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和原料工艺密切相关,构成浓香型白酒明显的地域性。该文简述浓香型白酒地域性及窖泥的质量,综述窖泥微生物的研究方法、种类组成与种群结构,提出凝练培育地域特色、科技赋能、发展北派浓香白酒的建议,以期为地方小众浓香型白酒的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谭光迅[7](2020)在《基于活菌数据的浓香型白酒酿造微生物组成、来源和变化规律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白酒历史悠久,属世界上六大知名蒸馏酒之一。白酒酿造过程中,众多微生物发挥了作用,是白酒品质的决定性因素。基因测序等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白酒酿造微生物全局性的研究。创办于1817年的枝江大曲是长江中游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具有200多年酿造历史,这一地理气候特征下的酿酒微生物,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研究以枝江白酒为对象,系统研究了白酒发酵相关微生物的活菌组成、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白酒品质的关系;同时,分析了酿酒系统中死菌的存在对大曲、窖泥及酒醅中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解答了对过往研究没有区分酿酒系统中的死菌和活菌,死菌干扰可能带来研究结果和认识上失真的疑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来自新、老窖池的浓香型原酒的香味物质成分存在明显差异。以5年和20年窖池所产的浓香型原酒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和离子色谱分析结合多元统计来表征白酒中的差异性香味物质,并通过雷达图评价其感官质量。总计筛选出30种差异性香味物质。相比新窖池,老窖池所产的白酒中己酸乙酯含量更高,乙醛和乙缩醛含量更低,其辛辣感和刺激性更弱,醇厚度和爽净感都更好,因而感官质量更佳。2.浓香型白酒大曲、窖泥、酒醅中存在死菌细胞。叠氮溴化丙锭(Propidium Monoazide,PMA)可用于除去死菌。使用PMA结合q PCR的手段发现:(1)大曲中死细菌极少,死真菌较多,占总真菌数的71.3%。(2)5年和20年窖泥中存在大量的死细菌细胞,分别占总细菌的50.8%和71.8%;20年窖泥的总细菌、活菌均比5年窖泥高。(3)发酵7天时,两种酒醅中死细菌较多,均占总细菌数的约50%,而发酵15天,30天和60天时,死细菌极少;整个发酵过程酒醅中死真菌均极少;活细菌和活真菌均在发酵30天时达到峰值。3、浓香型白酒大曲、窖泥、酒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结构不受死菌细胞影响,其中酒醅活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结构随发酵时间变化。使用PMA结合扩增子测序分析大曲、5年和20年的窖泥、5年和20年的窖池内酒醅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结构发现:大曲细菌和真菌的多样性及结构均不受死菌细胞的影响;两种窖泥的细菌群落多样性及结构不受死细菌的影响,但受窖池年龄影响;两种酒醅的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及结构均不受死菌细胞的影响。发酵过程中,两种酒醅的活细菌的多样性整体均呈下降趋势;发酵7天的和发酵15天的酒醅活细菌结构之间存在显着不同,而发酵30天的和发酵60天的酒醅活细菌结构之间差异不显着。5年窖池内酒醅中活真菌多样性整体较稳定,而20年窖池内酒醅中活真菌的多样性波动较大。5年窖池酒醅真菌结构整个发酵过程中相对稳定,而20年窖池酒醅活真菌结构在发酵30天后才趋于稳定。4、大曲、窖泥和酒醅的活菌群落组成各不相同,且来源于环境的细菌对酒醅的影响最大。使用PMA结合扩增子测序,分析了大曲、窖泥和酒醅的活菌组成,主要发现如下。(1)大曲中占优势地位的细菌的属主要有Bacillus(16.6%)和Kroppenstedtia(15.1%)等16个;高丰度的真菌主要有Aspergillus(40.7%),Thermoascus(24.6%)和Thermomyces(11%)等8个属。(2)窖泥中共存在18个优势细菌属。新老窖泥的细菌组成存在明显差异,5年窖泥中来自Lactobacillaceae科的未知分类地位的新属和Lactobacillus最丰富,占总丰度的81.6%。20年窖泥中,除Lactobacillus外,Clostridium和Caproiciproducens丰度最高,分别为11.9%和12.8%。(3)酒醅中,属一级分类地位的占优势地位的细菌和真菌分别为35个和9个。发酵0到15天,占主导的活细菌种有Lactobacillus(8.0%-70.9%),Pseudomonas(2.3%-7.7%),Bacillus(1.2%-17.1%),Acetobacter(0.002%-12.52%)等。发酵30天以后,窖池内酒醅的细菌基本上以Lactobacillus(83%-92%)为主。就真菌而言,整个发酵过程基本以Saccharomyces(40,7%-80.7%)为主。使用Source tracker软件对酒醅微生物进行溯源分析,结果表明来源于环境的细菌对酒醅的影响最大,大曲和窖泥次之。窖泥细菌对老窖池酒醅影响大而对新窖池影响相对较小。酒醅中的芽孢杆菌主要来源于大曲和环境,乳酸菌则主要来源于窖泥。5、新老窖池酒醅细菌单菌基因组以乳酸菌为主,其关键基因随发酵时间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通过深度宏基因组测序,利用宏基因组组装和Binning技术,从5年和20年窖池酒醅中共获得161个非冗余的细菌单菌基因组,占主导的属(平均相对丰度>1%)有19个,其中Lactobacillus最丰富。基于微生物组学的功能分析发现,产生乙醇、丁酸、己酸的关键基因在发酵前期具有较高的相对丰度,而发酵后期相对丰度则较低。5年窖池酒醅中,产生乙酸和乳酸的关键基因在整个发酵过程中都占有较高的比例,但在20年窖池酒醅中,它们在发酵前期相对丰度较高,后期相对丰度低。同时还发现,发酵前期,乳酸菌以抗酸基因(arg R,asp A,ilv E,cfa)实现抗酸功能,而在发酵后期则主要以Dna K基因来实现抗酸功能。本研究评估了死菌细胞对浓香型白酒发酵相关微生物群落结构估计的影响,详细描述基于活菌的群落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酒醅微生物来源,定量分析酒醅细菌同大曲细菌、窖泥细菌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更加准确地刻画和理解白酒微生物群落。同时,从基因层面揭示了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白酒微生物产香关键基因的变化规律和乳酸菌耐酸机理,有助于深化人们对白酒微生物产香功能和乳酸菌耐酸功能的认识,对提高白酒品质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卢萌萌[8](2020)在《浓香型白酒窖泥中未培养厌氧菌的可培养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窖泥质量与浓香型白酒品质息息相关。窖泥是重要的厌氧微生物栖息地,主要包括细菌和古菌两大类群的微生物,这些厌氧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对浓香型白酒的香气和风味形成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对窖泥微生物群落的研究仍主要集中于依赖高通量测序技术直接解析窖泥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除部分已培养的产己酸、产丁酸微生物之外,窖泥中还栖息着大量目前不可培养的微生物,免培养技术难以直接解析这些微生物的功能,可培养手段仍是研究微生物代谢特征和酿造功能的必要方法。未培养微生物的大量存在导致了分类参考用数据库的不完善,严重阻碍了对窖泥微生物分类信息和厌氧菌群功能的解析。因此,快速建立起合适的窖泥未培养微生物的可培养化技术,对于深入解析窖泥微生物分类信息和功能,为浓香型白酒生产提供理论指导至关重要。本研究以浓香型白酒窖泥为研究对象,采用寡营养培养方法,建立起基于富集培养的菌群水平可培养化技术。同时根据不同菌群的代谢特征,靶向富集除产己酸、产丁酸以外的短链脂肪酸利用菌群,包括互营菌群和产甲烷菌群等,随后利用16S r RNA基因扩增子测序技术研究富集混菌的群落结构组成及动态变化,并进一步借助宏基因组学技术解析富集菌群中的物种分类和功能信息,并对富集菌群中的主体产甲烷途径进行重构。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采用CGM、NBM和MCI三种营养含量依次减少的培养基,对浓香型白酒窖泥厌氧菌群进行富集培养。通过16S rRNA扩增子测序技术对三种培养条件下的富集菌群结构进行分析,确定寡营养的MCI培养基为富集窖泥菌群的最佳培养基。接种窖泥菌群经MCI培养基富集培养后,在门水平、纲水平和科水平分别可以检测到8个门、11个纲和14个科,多于CGM和NBM培养基的富集结果,且能同时富集到窖泥中的主要细菌和古菌类群,包括广古菌门(Euyarchaeot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等,均为浓香型白酒窖泥菌群中的重要微生物类群。(2)以MCI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根据窖泥互营产氢产乙酸菌群和产甲烷菌群代谢特征,依次采用乙酸、丁酸、丁酸-甲酸三种碳源条件对浓香型白酒窖泥微生物进行富集培养。结合16S rRNA扩增子测序技术,对三种碳源条件下富集得到的菌群结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在三种碳源条件下,富集得到的菌群物种多样性均较高,可有效富集窖泥中高丰度和低丰度菌群。以乙酸为主要碳源时,富集出了窖泥中的乙酸营养型甲烷菌,包括甲烷鬃菌属(Methanosaeta)和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在两个富集组中,对在属水平丰度不低于1%的菌群的富集有效率可分别达到33.33%和50%,但此种富集方式并不能有效获得窖泥中的互营菌群。以丁酸为主要碳源时,互营菌群互营单胞菌属(Syntrophomonas)被富集,在两个富集组中丰度最高分别可达到1.33%和1.95%,乙酸营养型产甲烷菌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氢营养型产甲烷菌甲烷囊状菌属(Methanoculleus)和甲烷杆菌属(Methanobacterium)也被成功富集。在两个富集组中,对在属水平丰度不低于1%的菌群的富集有效率可分别达到66.67%和81.82%。以丁酸-甲酸为主要碳源时,在两个富集组中,对在属水平丰度不低于1%的菌群的富集有效率可分别达到55.56%和66.67%。产氢产乙酸菌群互营单胞菌属(Syntrophomonas)被成功富集,同时互营单胞菌科微生物norankfSyntrophomonadaceae也被成功富集,这两种微生物的丰度在两种富集样品中最高分别可达13.23%和1.58%,3.98%和1.94%。同时窖泥中的产甲烷菌群(主要为氢营养型甲烷菌)包括甲烷短杆菌属(Methanobrevibacter)、甲烷囊状菌属(Methanoculleus)和甲烷杆菌属(Methanobacterium)均被成功富集,经过对比可知,丁酸-甲酸碳源组合可较为有效地维持窖泥中的主导菌群结构。(3)采用宏基因组学测序技术,对乙酸富集菌群及丁酸-甲酸富集菌群进行物种分类和功能信息分析,并对主体产甲烷途径进行构建。基于宏基因组组装基因组(MAGs),在两个富集体系中分别组装得到26和33个优质基因组草图;使用宏基因组学技术对富集混菌中的主导微生物进行物种分析,乙酸及丁酸-甲酸富集体系中的主体产甲烷菌被注释为Methanosaeta concilii和Methanoculleus marisnigri,丁酸-甲酸富集体系中的主体互营细菌被注释为Syntrophomonas wolfei。宏基因组测序技术与寡培养技术联用可以解析窖泥未培养微生物的基因组信息。
叶凯[9](2020)在《窖泥中产酸微生物的筛选与应用》文中提出丁酸菌、己酸菌在白酒酿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代谢生成的有机酸是白酒主要酯香类风味物质合成的前体,同时也是白酒中酸类物质的重要组成成分。本文就丁酸菌、己酸菌的分离筛选,生长产酸特性,己酸菌与丁酸菌、酿酒酵母的共培养产酸作用及复配成复合己酸菌液的产酸性能,复合己酸菌液运用于模拟白酒固态酿造的强化效果进行了相关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ES和RCM两种培养基从某知名酒厂优质窖泥中进行分离筛选,经CuSO4显色观察、发酵液组分检测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得到一株产己酸菌株E-6(Clostridium celerecrescens)和一株产丁酸菌株R-2(Clostridium tyrobutyricum)。(2)对R-2(Clostridium tyrobutyricum)、E-6(Clostridium celerecrescens)分别以不同的培养方式培养研究表明:以试管液体深层培养和三角瓶(发酵栓)的培养方式有利于R-2和E-6的代谢产酸。对R-2的生长产酸特征进行研究表明:R-2在培养至第60 h时菌体的生物量最大,葡萄糖含量为20 g/L时丁酸产量可达6.9g/L,pH小于5时菌体的生长代谢会受到抑制。对菌株E-6的产酸特征研究表明:菌株E-6的代谢产酸周期较长,培养至第12 d时己酸产量达到最高值9.42 g/L,经单因素培养及正交实验,得出E-6产己酸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12%、培养温度35℃、乙醇添加量2 mL/100 mL、装液量80%。(3)将R-2(Clostridium tyrobutyricum)和E-6(Clostridium celerecrescens)复配混合发酵产酸试验表明:复配比例为2:1、1:1的发酵液在培养至第11 d时的己酸产量分别为9.75 g/L、9.45 g/L,均高于E-6单菌发酵的己酸产量。将E-6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复配混合发酵产酸试验表明:E-6与酿酒酵母以适当的接种比例共培养可有效提高己酸的产量,复配比例中的酿酒酵母含量过高则不利于己酸的生成,其共培养发酵液中己酸含量大小的复配比例为3:1>2:1>1:1>1:0>1:2。将E-6、R-2、酿酒酵母复配混合发酵产酸,试验结果表明在接种比例为2:1:1的混合发酵条件下己酸含量最高,为10.4 g/L,并以此体积比例混合成复合己酸菌液,后采用响应面实验优化复合己酸菌液的产酸培养条件,优化后己酸产量为13.73g/L,较优化前增长约为32%。(4)将复合己酸菌液以不同的比例加入小坛模拟浓香型白酒固态酿造,经测定,实验组中的酯类、酸类含量都有较大增加。实验组L-40的蒸馏酒中己酸乙酯含量为698.12 mg/L,相比于空白实验组L-0提高了2.77倍,热图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表明L-0与L-20、L-60与L-80的组间差异性较小。
袁木[10](2020)在《四种浓香型白酒窖泥中乳酸杆菌属组成的动态差异性研究》文中认为浓香型白酒是通过将在由窖泥建成的窖池中的发酵物蒸馏而得到的蒸馏酒,而窖泥主要是为微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和代谢过程提供一个稳定而又适宜的环境,这些窖泥中大量的微生物又是对酒的品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窖泥被认为是对酒的品质最有影响力的因素。作为窖泥中重要菌群之一的乳酸菌,是中国白酒酿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微生物之一,但是如果乳酸菌的含量过量,就会导致酒的品质降低。而乳酸菌的作用、含量变化而引起窖泥品质变化的作用以及其与其他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仍然不为人知,乳酸菌在窖泥中扑朔迷离的作用,对于白酒的酿造过程影响巨大,因而对不同浓香型白酒窖泥中的乳酸菌的作用以及微生物群落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提升浓香型白酒的品质以及对于白酒工业中窖泥的养护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四种窖泥样本中的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表、门水平分类、属水平分类、主坐标轴分析和属热图分析可知,不同窖泥样本中,Firmicutes门的相对含量较高,其相对含量是随着窖龄增加而出现减少的趋势;Lactobacillus属的相对含量在低窖龄的窖泥样本中高,Lactobacillus属的相对含量是随着窖泥窖龄的增加而减少,而在退化的窖泥中的相对含量高达90%;通过主坐标轴分析和属热图聚类分析,可以很好地将相同窖龄的样本聚集到一块,说明窖泥中的微生物群落和窖泥窖龄有一定的相关性。随着时间的增加,窖泥中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逐渐增加,且微生物群落逐渐呈现一个稳定的趋势。通过对四种窖泥中乳酸菌含量差异和变化趋势分析可知,不同浓香型白酒窖泥中的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种类数和地理位置有一定关系造成这种现象的差异可能和环境因素相关;在四种不同浓香型白酒窖泥样本中,Lactobacillus属的含量都是最高的,且其数量级均要远大于其他乳酸菌属,有的乳酸杆菌相对含量随着窖龄增加而减少,有的增加;在窖泥中乳酸杆菌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可操作分类单元)的种类及含量差异分析中,古井贡酒窖泥中OTU486仅仅存在于NC组的窖泥中,这些乳酸杆菌OTU分别鉴定分类为s_unclassified_g_Lactobacillus;在剑南春窖泥样本中,OTU1244和OTU135的相对含量趋势是随着窖龄的增加而增加,这些乳酸杆菌OTU分别鉴定分类为s_unclassified_k_norank_d_Bacteria和s_Lactobacillus_acidipiscis;而在汤沟两相和的窖泥样本中OTU812和OTU862在N组窖泥中并未检测到,而在H组中的含量却很高,呈现出随着窖泥品质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均被分类为s_Lactobacillus_acetotolerans;在泸州老窖的样本中OTU428、OTU434和OTU492仅仅存在于40年的窖泥组中,这些乳酸杆菌OTU分别鉴定分类为s_unclassified_g_Lactobacillus、s_Lactobacillus_farciminis和s_unclassified_g_Lactobacillus。这些特殊的乳酸杆菌OTU在同一种浓香型白酒窖泥中能够鉴定到种的菌属均为同一菌种。利用PICRUSt(Phylogenetic Investigation of Communities by Reconstruction of Unobserved States)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数据库中的现有信息,对四种不同浓香型白酒窖泥中的功能基因丰度差异进行分析,在四种不同浓香型白酒窖泥中,同源基因丰度和Pathway Level 3丰度在窖龄长的窖泥中丰度比较均一,而低窖龄组中的样本重复性较差;在同源蛋白质簇(Clusters of Orthologous Groups,COG)的分析中,都有大量的未知功能的同源蛋白质簇,而其中的B/A/Z/W分别代表染色质结构和动态(Chromatin structure and dynamics)、RNA加工与修饰(RNA processing and modification)、细胞骨架(Cytoskeleton)和胞外结构(Extracellular structures),它们的丰度在四种不同浓香型白酒的不同窖龄的窖泥中差异较大。通过对己酸合成作用、产甲烷作用和乳酸生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基因的分析,发现与乳酸合成相关的关键酶基因在低窖龄组中的含量较高,而与己酸合成和产甲烷作用的关键酶基因在高窖龄的优质窖泥中的丰度更高,这种现象有利于浓香型白酒酿造业中的“增己降乳”过程。在窖泥的菌群相互作用网络分析中,窖龄短的样本中的相互作用更倾向于聚集到一块,且菌属之间大都是正相关,它们之间的作用强度(即相关性系数ρ绝对值)也彼此不同,而随着窖泥窖龄的增加,菌属之间的负相关作用关系也增多了,形成一种“相辅相成”的趋势,微生物菌属之间的正负相关性作用相互交替。
二、浓香型白酒窖泥中重要微生物的分析与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浓香型白酒窖泥中重要微生物的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窖泥群落结构及功能微生物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不同窖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 |
1.1 不同窖龄窖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 |
1.2 不同地域窖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 |
1.3 不同质量窖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 |
2 窖泥主体微生物 |
2.1 乳酸菌 |
2.2 梭菌属 |
2.3 己酸菌属 |
2.4 芽孢杆菌属 |
2.5 产甲烷菌 |
3 总结和思考 |
(2)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正丁醇合成机制与减控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浓香型白酒概述 |
1.1.1 浓香型白酒简介 |
1.1.2 浓香型白酒风味特征 |
1.2 窖泥梭菌研究进展 |
1.2.1 窖泥梭菌的组成 |
1.2.2 白酒发酵过程梭菌群落结构的变化 |
1.2.3 梭菌合成正丁醇研究进展 |
1.3 白酒中正丁醇含量减控研究进展 |
1.4 立题依据与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样品采集 |
2.1.2 培养基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仪器 |
2.2 研究方法 |
2.2.1 固态样品前处理与正丁醇含量的测定 |
2.2.2 窖泥微生物扩增子测序及数据分析 |
2.2.3 产正丁醇微生物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
2.2.4 窖泥中拜氏梭菌含量的绝对定量分析 |
2.2.5 强化梭菌对固态发酵正丁醇合成的影响 |
2.2.6 拜氏梭菌合成正丁醇途径解析 |
2.2.7 减少正丁醇生成菌株的筛选 |
2.2.8 有机酸、乙醇及丙酮含量的测定 |
2.2.9 模拟白酒窖内发酵 |
2.2.10 酒醅挥发性物质的测定 |
2.2.11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浓香型白酒窖内发酵过程正丁醇生成规律与相关微生物 |
3.1.1 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酒醅中正丁醇含量变化规律 |
3.1.2 酒醅微生物与正丁醇合成的相关性分析 |
3.1.3 窖泥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3.1.4 与正丁醇合成相关的窖泥微生物 |
3.1.5 小结 |
3.2 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正丁醇合成机制解析 |
3.2.1 窖泥细菌的分离与合成丁醇能力比较 |
3.2.2 模拟白酒固态发酵比较菌株合成丁醇能力 |
3.2.3 差异窖池的窖泥中拜氏梭菌含量分析 |
3.2.4 拜氏梭菌合成正丁醇途径解析 |
3.2.5 小结 |
3.3 窖泥梭菌扰动减控白酒发酵过程正丁醇生成 |
3.3.1 减少正丁醇生成菌株的筛选 |
3.3.2 减控机制的初步解析 |
3.3.3 模拟白酒窖内发酵 |
3.3.4 梭菌扰动对酒醅风味物质的影响 |
3.3.5 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北方浓香型白酒窖泥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浓香型白酒地域性的概述 |
1.2 窖泥在浓香型白酒生产中的地位 |
1.2.1 窖泥对浓香型白酒酿造的作用 |
1.2.2 窖泥感官评价和理化指标 |
1.2.3 窖泥微生物 |
1.3 窖泥理化、微生物区系、研究方法的研究进展 |
1.3.1 窖泥理化性质的研究进展 |
1.3.2 窖泥微生物区系的研究进展 |
1.3.3 窖泥微生物研究方法的研究进展 |
1.4 本课题的立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路线 |
2 窖泥理化性质 |
2.1 实验仪器、试剂 |
2.1.1 实验主要仪器 |
2.1.2 实验主要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样品采集 |
2.2.2 感官指标 |
2.2.3 理化分析 |
2.3 窖泥感官评价结果 |
2.4 窖泥理化性质实验结果及分析 |
2.4.1 窖泥理化性质测定结果 |
2.4.2 窖泥理化性质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酿酒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分析 |
3.1 实验仪器、样品 |
3.1.1 实验主要仪器 |
3.1.2 实验样品 |
3.2 实验方法 |
3.2.1 窖泥样采集处理 |
3.2.2 提取DNA、PCR扩增及Illumina测序 |
3.2.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2.4 窖泥微生物与环境因子相关性 |
3.3 实验结果 |
3.3.1 窖泥中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 |
3.3.2 窖泥中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 |
3.3.3 酿酒微生物与窖泥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己酸菌的分离鉴定及产酸性能的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窖泥样 |
4.1.2 培养基 |
4.1.3 实验药品 |
4.1.4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己酸菌的分离纯化 |
4.2.2 己酸菌的产酸测定 |
4.3 结论与分析 |
4.3.1 己酸菌株的分离鉴定 |
4.3.2 己酸菌株产酸的测定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4)文王贡酒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与主要风味代谢物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浓香型白酒概述 |
1.1.1 浓香型白酒简介 |
1.1.2 文王贡酒简介 |
1.2 浓香型白酒中窖泥的研究进展 |
1.2.1 窖泥的理化因子相关研究 |
1.2.2 窖泥的主要风味代谢物相关研究 |
1.2.3 窖泥的微生物群落研究 |
1.3 浓香型白酒中糟醅的研究进展 |
1.3.1 糟醅理化因子研究概况 |
1.3.2 糟醅主要风味物质研究概况 |
1.3.3 糟醅微生物研究概况 |
1.4 微生物生态学研究 |
1.4.1 研究方法概述 |
1.4.2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 |
1.4.3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发酵微生物研究上的应用 |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2 窖泥和糟醅的理化因子及风味代谢物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窖泥和糟醅的理化因子分析 |
2.2.2 窖泥和糟醅的电子鼻分析 |
2.2.3 窖泥和糟醅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
2.2.4 窖泥和糟醅的氨基酸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窖泥和糟醅细菌群落结构与理化因子及风味代谢物的关联解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窖泥和糟醅的细菌群落结构解析 |
3.2.2 窖泥细菌微生物与理化因子的RDA分析 |
3.2.3 窖泥细菌微生物与风味代谢物的相关性分析 |
3.2.4 糟醅细菌微生物与环境因子的RDA分析 |
3.2.5 糟醅细菌微生物与风味代谢物的相关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窖泥和糟醅真菌群落结构与理化因子及风味代谢物的关联解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窖泥和糟醅的真菌群落结构解析 |
4.2.2 窖泥真菌微生物与环境因子的共线性分析 |
4.2.3 窖泥真菌微生物与风味代谢物的相关性分析 |
4.2.4 糟醅真菌微生物与环境因子的RDA分析 |
4.2.5 糟醅真菌微生物与风味代谢物的相关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研究的结论 |
5.2 下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5)泸香型白酒窖泥微生物生态功能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窖泥在白酒中的作用 |
2 白酒窖泥中功能微生物的多样性 |
2.1 细菌群落多样性 |
2.2 真菌群落多样性 |
2.3 窖泥微生物群落的演替 |
3 窖泥中主要功能微生物对白酒风味的贡献 |
3.1 产酸微生物对白酒风味的贡献 |
3.2 产醇微生物对白酒风味的贡献 |
3.3 产酯微生物对白酒风味的贡献 |
3.4 产醛酮类微生物对白酒风味的贡献 |
4 窖泥质量评价 |
4.1 含水量 |
4.2 矿物元素 |
4.3 有效磷 |
4.4 其他成分 |
5 展望 |
(6)浓香型白酒地域性及窖泥微生物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浓香型白酒的地域性 |
2 浓香型白酒酿酒窖泥质量的研究 |
3 浓香型白酒窖泥微生物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
3.1 窖泥微生物研究方法 |
3.2 酿酒微生物研究技术的应用 |
4 窖泥微生物的种类组成与种群结构研究 |
5 结论与展望 |
(7)基于活菌数据的浓香型白酒酿造微生物组成、来源和变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1章 前言 |
1.1 白酒生产工艺简介 |
1.2 中国白酒风味物质 |
1.2.1 白酒香味物质分析 |
1.2.2 风味物质的风味贡献评价 |
1.3 白酒酿造微生物 |
1.3.1 基于可培养技术的白酒微生物研究 |
1.3.2 基于PCR-DGGE技术的白酒微生物研究 |
1.3.3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白酒微生物研究 |
1.3.4 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的白酒微生物研究 |
1.3.5 基于基因工程技术的白酒微生物研究 |
1.4 活菌微生物群落研究 |
1.5 存在的问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新老窖池所产浓香型原酒的香味成分差异性分析 |
2.1 方法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感官评价方法 |
2.1.3 香味物质含量测定方法 |
2.1.4 数据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感官评价 |
2.2.2 香味物质含量测定 |
2.2.3 PCA主成分分析 |
2.2.4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得分图 |
2.2.5 拟合模型的预测能力和可靠度 |
2.2.6 OPLS-DA分析筛选5年和20年窖池所产原酒的差异代谢物 |
2.3 讨论 |
第3章 浓香型白酒酿酒大曲微生物群落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取样 |
3.1.2 大曲悬浮液和阳性对照组的制备 |
3.1.3 PMA处理大曲悬浮液和阳性对照 |
3.1.4 DNA提取 |
3.1.5 qPCR |
3.1.6 PMA去除大曲死菌DNA有效性验证 |
3.1.7 大曲微生物的定量分析 |
3.1.8 扩增子测序 |
3.1.9 大曲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及结构分析 |
3.1.10 大曲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 |
3.1.11 大曲理化指标与活微生物的关系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PMA去除大曲死菌DNA有效性验证 |
3.2.2 大曲微生物的定量分析 |
3.2.3 大曲微生物多样性及结构分析 |
3.2.4 大曲微生物组成分析 |
3.2.5 大曲理化指标与活菌微生物的关系 |
3.3 讨论 |
第4章 浓香型白酒窖泥细菌群落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样品采集 |
4.1.2 窖泥悬浮液和阳性对照组的制备 |
4.1.3 PMA处理窖泥悬浮液和阳性对照组 |
4.1.4 DNA提取 |
4.1.5 qPCR |
4.1.6 PMA去除窖泥死菌DNA有效性验证 |
4.1.7 窖泥细菌定量分析 |
4.1.8 扩增子测序 |
4.1.9 窖泥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及结构分析 |
4.1.10 窖泥细菌群落组成分析 |
4.1.11 环境与活细菌的关系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PMA去除窖泥死菌DNA有效性验证 |
4.2.2 窖泥细菌定量分析 |
4.2.3 窖泥细菌群落多样性及结构分析 |
4.2.4 窖泥细菌组成分析 |
4.2.5 环境与活细菌的关系 |
4.3 讨论 |
第5章 浓香型白酒酒醅微生物群落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样品采集 |
5.1.2 酒醅悬浮液及阳性对照组的制备 |
5.1.3 PMA处理 |
5.1.4 DNA提取 |
5.1.5 qPCR |
5.1.6 PMA去除酒醅死菌DNA有效性验证 |
5.1.7 酒醅微生物的定量分析 |
5.1.8 扩增子测序 |
5.1.9 酒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结构分析 |
5.1.10 酒醅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 |
5.1.11 活细菌和活真菌群落结构与环境的关系 |
5.1.12 活细菌溯源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理化分析 |
5.2.2 PMA处理酒醅死菌DNA有效性验证 |
5.2.3 酒醅微生物的定量分析 |
5.2.4 酒醅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及结构分析 |
5.2.5 酒醅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 |
5.2.6 活细菌和活真菌群落结构与环境的关系 |
5.2.7 酒醅活细菌溯源分析 |
5.3 讨论 |
第6章 浓香型白酒酒醅微生物的宏基因组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样品采集 |
6.1.2 样品处理 |
6.1.3 DNA抽提 |
6.1.4 宏基因组测序 |
6.1.5 宏基因组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样品序列组装结果 |
6.2.2 单菌基因组的物种组成及进化分析 |
6.2.3 蛋白质直系同源簇数据库(COG)和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Zy)数据库注释 |
6.2.4 关键基因丰度变化 |
6.3 讨论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附表 |
(8)浓香型白酒窖泥中未培养厌氧菌的可培养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窖泥在白酒风味中的重要性 |
1.2 浓香型白酒窖泥的贡献及窖泥微生物研究进展 |
1.2.1 浓香型白酒品质与窖泥之间的关系 |
1.2.2 浓香型白酒酿造微生物菌群结构研究进展 |
1.2.3 浓香型白酒窖泥微生物可培养化研究进展 |
1.3 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在窖泥酿造微生物中的应用 |
1.4 其他环境微生物的分离培养研究进展 |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1.5.1 课题研究意义 |
1.5.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窖泥样品采集 |
2.1.2 培养基 |
2.1.3 实验试剂 |
2.1.4 实验设备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窖泥样品的接种、菌群培养及取样 |
2.2.2 甲烷含量分析 |
2.2.3 甲酸、乙酸、丁酸和己酸等短中链脂肪酸含量分析 |
2.2.4 窖泥富集菌群宏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5 PCR扩增及16S r RNA基因扩增子测序 |
2.2.6 宏基因组测序及分析 |
2.2.7 宏基因组序列分箱及注释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窖泥酿造厌氧菌群的最适富集培养条件探究 |
3.1.1 高浓度葡萄糖-酵母粉-蛋白胨(富营养)培养基富集培养下的菌群结构 |
3.1.2 中浓度酵母粉-蛋白胨(中等营养)培养基富集培养下的菌群结构 |
3.1.3 低浓度酵母粉-蛋白胨(寡营养)培养基富集培养下的菌群结构 |
3.1.4 小结 |
3.2 窖泥厌氧菌群在不同短链脂肪酸富集培养下的代谢特征及菌群动态变化 |
3.2.1 乙酸碳源条件下的富集菌群的代谢、物种多样性和菌群结构动态变化 |
(1)乙酸碳源条件下富集菌群的代谢特征 |
(2)乙酸碳源条件下富集菌群物种多样性 |
(3)乙酸碳源条件下的富集菌群结构及动态变化 |
3.2.2 丁酸碳源条件下的代谢、物种多样性和菌群结构动态变化 |
(1)丁酸碳源条件下富集菌群的代谢特征 |
(2)丁酸碳源条件下富集菌群的物种多样性 |
(3)丁酸碳源条件下的富集菌群结构及动态变化 |
3.2.3 丁酸-甲酸复合碳源条件下的代谢、物种多样性及菌群结构动态变化 |
(1)丁酸-甲酸复合碳源条件下富集菌群的代谢特征 |
(2)丁酸-甲酸复合碳源条件下富集菌群的物种多样性 |
(3)丁酸-甲酸复合碳源条件下的富集菌群结构及动态变化 |
3.2.4 小结 |
3.3 宏基因组学解析寡培养富集菌群的结构与功能 |
3.3.1 宏基因组学解析乙酸富集菌群结构与功能 |
(1)乙酸富集菌群微生物物种分类信息 |
(2)乙酸富集菌群功能多样性及关键代谢途径的构建 |
(3)乙酸富集菌群优质基因组草图组装和分类注释 |
3.3.2 宏基因组学分析丁酸-甲酸复合碳源富集菌群结构与功能 |
(1)丁酸-甲酸富集菌群物种分类信息 |
(2)丁酸-甲酸复合碳源富集菌群功能多样性及关键代谢途径的构建 |
(3)丁酸-甲酸富集菌群优质基因组草图组装和分类注释 |
3.3.7 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附图 |
附录2: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窖泥中产酸微生物的筛选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窖泥微生物的研究概况 |
1.2 窖泥中产丁酸、己酸微生物的研究概况 |
1.2.1 窖泥中丁酸菌的研究现状 |
1.2.2 窖泥中产己酸细菌的分离筛选概况 |
1.2.3 己酸菌产己酸的代谢途径 |
1.2.4 培养条件对己酸菌产酸的影响 |
1.3 己酸菌与不同菌种的共培养研究概况 |
1.3.1 己酸菌与酵母菌的共培养 |
1.3.2 己酸菌与放线菌的共培养 |
1.3.3 己酸菌与丁酸菌的共培养 |
1.3.4 己酸菌与其它微生物的共培养 |
1.4 复合己酸菌液在白酒酿造生产中的应用概况 |
1.5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课题研究内容 |
1.7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窖泥中产丁、己酸菌株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
2.1 实验材料 |
2.1.1 材料 |
2.1.2 试剂 |
2.1.3 仪器与设备 |
2.1.4 培养基 |
2.2 实验方法 |
2.2.1 窖泥富集液的培养 |
2.2.2 初筛 |
2.2.3 复筛 |
2.2.4 发酵液组分检测 |
2.2.5 菌种鉴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窖泥富集液的显色及平板生长结果 |
2.3.2 菌种初步分离纯化 |
2.3.3 菌株发酵液成分检测 |
2.3.4 菌种分子生物学鉴定 |
2.3.5 E-6、R-2 菌株发酵液组分鉴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丁酸菌、己酸菌的产酸性能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菌种来源 |
3.1.2 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1.4 培养基 |
3.2 实验方法 |
3.2.1 种子液的制备 |
3.2.2 产物分析方法的建立 |
3.2.3 不同培养方式对R-2、E-6 的产酸影响 |
3.2.4 R-2 产酸特性研究 |
3.2.5 E-6 产酸特性研究 |
3.2.6 正交实验优化E-6 培养条件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3.3.2 不同培养方式对菌株R-2、E-6 代谢产酸的影响 |
3.3.3 R-2 的生长曲线及有机酸的检测 |
3.3.4 R-2 的培养条件研究 |
3.3.5 E-6 的生长曲线及有机酸的检测 |
3.3.6 E-6 培养条件的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复合己酸菌液的产酸研究及培养条件优化 |
4.1 实验材料 |
4.1.1 菌种来源 |
4.1.2 试剂 |
4.1.3 主要仪器 |
4.1.4 培养基 |
4.2 试验方法 |
4.2.1 种子液的制备 |
4.2.2 产物分析方法 |
4.2.3 发酵液产物显色反应 |
4.2.4 丁酸菌对己酸菌发酵产酸研究 |
4.2.5 酿酒酵母对己酸菌发酵产酸研究 |
4.2.6 己酸菌、丁酸菌、酿酒酵母混合发酵产酸产酯研究 |
4.2.7 复合己酸菌液的培养条件优化 |
4.2.8 响应面实验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4.3.2 发酵液显色结果 |
4.3.3 丁酸菌对己酸菌的发酵产酸作用 |
4.3.4 酿酒酵母对己酸菌发酵产酸作用 |
4.3.5 己酸菌、丁酸菌、酿酒酵母混合发酵产酸、产酯作用 |
4.3.6 复合己酸菌液的培养条件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复合己酸菌液应用于白酒固态酿造模拟 |
5.1 材料 |
5.1.1 实验材料 |
5.1.2 试剂 |
5.1.3 主要仪器 |
5.1.4 培养基 |
5.2 实验方法 |
5.2.1 种子液的制备及扩大培养 |
5.2.2 高粱破皮 |
5.2.3 装坛发酵 |
5.2.4 上甑蒸馏 |
5.2.5 白酒挥发性成分测定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挥发性成分测定 |
5.3.2 热图分析及主成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 |
(10)四种浓香型白酒窖泥中乳酸杆菌属组成的动态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浓香型白酒概述 |
1.3 浓香型白酒窖泥微生物的研究现状 |
1.3.1 窖泥中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
1.3.2 窖泥中乳酸菌的研究进展 |
1.4 乳酸菌和其他微生物关联分析现状 |
1.4.1 乳酸菌和其他微生物功能基因分析现状 |
1.4.2 乳酸菌和其他微生物相互作用网络分析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及数据分析方法 |
2.3.1 古井贡酒窖泥取样制备方法 |
2.3.2 古井贡酒窖泥样本的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
2.3.3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
2.3.4 古井贡酒窖泥16S rDNA高通量测序 |
2.3.5 三种窖泥样本高通量测序数据下载 |
2.3.6 窖泥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含量差异分析 |
2.3.7 PICRUSt功能分析 |
2.3.8 相互作用网络分析 |
第3章 四种窖泥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含量差异分析 |
3.1 引言 |
3.2 古井贡酒窖泥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含量差异分析 |
3.2.1 古井贡酒窖泥样本中微生物多样性指数表 |
3.2.2 古井贡酒窖泥样本中门(Phylum)分类水平 |
3.2.3 古井贡酒窖泥样本中属(Genus)分类水平 |
3.2.4 古井贡酒窖泥中的微生物菌群的主坐标轴分析 |
3.2.5 古井贡酒窖泥样本的属热图 |
3.3 剑南春窖泥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含量差异分析 |
3.3.1 剑南春窖泥样本中微生物多样性指数表 |
3.3.2 剑南春窖泥样本中门(Phylum)分类水平 |
3.3.3 剑南春窖泥样本中属(Genus)分类水平 |
3.3.4 剑南春窖泥中的微生物菌群的主坐标轴分析 |
3.3.5 剑南春窖泥样本的属热图 |
3.4 汤沟两相和窖泥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含量差异分析 |
3.4.1 汤沟两相和窖泥样本中微生物多样性指数表 |
3.4.2 汤沟两相和窖泥样本中门(Phylum)分类水平 |
3.4.3 汤沟两相和窖泥样本中属(Genus)分类水平 |
3.4.4 汤沟两相和窖泥中的微生物菌群的主坐标轴分析 |
3.4.5 汤沟两相和窖泥样本的属热图 |
3.5 泸州老窖窖泥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含量差异分析 |
3.5.1 泸州老窖窖泥样本中微生物多样性指数表 |
3.5.2 泸州老窖窖泥样本中门(Phylum)分类水平 |
3.5.3 泸州老窖窖泥样本中属(Genus)分类水平 |
3.5.4 泸州老窖窖泥中的微生物菌群的主坐标轴分析 |
3.5.5 泸州老窖窖泥样本的属热图 |
3.6 四种浓香型白酒窖泥中微生物的多参数关联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四种窖泥中乳酸菌含量差异和变化趋势 |
4.1 前言 |
4.2 四种窖泥样本中丰度排名前20 的OTU变化趋势 |
4.3 四种不同窖泥中的乳酸菌(LAB)的动态变化 |
4.3.1 乳酸菌(LAB)的种类差异和变化趋势 |
4.3.2 乳酸菌(LAB)含量差异和变化趋势 |
4.3.3 乳酸菌(LAB)相对丰度比较 |
4.4 四种窖泥样本中乳酸杆菌OTU差异分析 |
4.4.1 古井贡酒窖泥中乳酸杆菌OTU种类及含量差异分析 |
4.4.2 剑南春窖泥中乳酸杆菌OTU种类及含量差异分析 |
4.4.3 汤沟两相和窖泥中乳酸杆菌OTU种类及含量差异分析 |
4.4.4 泸州老窖窖泥中乳酸杆菌OTU种类及含量差异分析 |
4.4.5 四种不同浓香型白酒窖泥中特殊乳酸杆菌OTU分析 |
4.4.6 四种不同窖泥中乳酸杆菌的正负相关性OTU分析(PCA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四种窖泥中菌群功能基因和相互作用网络分析 |
5.1 前言 |
5.2 四种窖泥中菌群功能基因差异分析 |
5.2.1 古井贡酒窖泥中菌群功能基因的差异性 |
5.2.2 剑南春窖泥中菌群功能基因的差异性 |
5.2.3 汤沟两相和窖泥中菌群功能基因的差异性 |
5.2.4 泸州老窖窖泥中菌群功能基因的差异性 |
5.2.5 窖泥中己酸合成与产甲烷和及酸生成过程的关键酶含量差异分析 |
5.3 四种窖泥中乳酸杆菌和其他菌群相互作用网络分析 |
5.3.1 古井贡酒窖泥中乳酸杆菌和其他菌群相互作用网络分析 |
5.3.2 剑南春窖泥中乳酸杆菌和其他菌群相互作用网络分析 |
5.3.3 汤沟两相和窖泥中乳酸杆菌和其他菌群相互作用网络分析 |
5.3.4 泸州老窖窖泥中乳酸杆菌和其他菌群相互作用网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四、浓香型白酒窖泥中重要微生物的分析与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窖泥群落结构及功能微生物研究进展[J]. 张应刚,许涛,郑蕾,杨阳,刘光钱,张芮,于惠,沈才洪,王松涛. 微生物学通报, 2021(11)
- [2]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正丁醇合成机制与减控策略研究[D]. 勾文君. 江南大学, 2021(01)
- [3]北方浓香型白酒窖泥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分析[D]. 梁欢. 河北经贸大学, 2021(09)
- [4]文王贡酒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与主要风味代谢物的关联研究[D]. 张明珠.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5]泸香型白酒窖泥微生物生态功能研究进展[J]. 张宿义,刘淼,沈才洪,林锋,罗惠波,侯长军,熊燕飞,杨艳,李德林. 酿酒科技, 2021(01)
- [6]浓香型白酒地域性及窖泥微生物研究进展[J]. 梁欢,许长峰,朱立宁,唐伟斌. 中国酿造, 2020(11)
- [7]基于活菌数据的浓香型白酒酿造微生物组成、来源和变化规律研究[D]. 谭光迅.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1)
- [8]浓香型白酒窖泥中未培养厌氧菌的可培养化研究[D]. 卢萌萌. 江南大学, 2020(01)
- [9]窖泥中产酸微生物的筛选与应用[D]. 叶凯. 湖北工业大学, 2020(11)
- [10]四种浓香型白酒窖泥中乳酸杆菌属组成的动态差异性研究[D]. 袁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