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患者中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应用研究论文_张蕾1,李洁*

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408000

【摘 要】目的:探析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患者中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性护理干预,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给予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率、收缩压和呼吸频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均明显优异于常规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对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其效果显著,可以积极推广。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积极心理学理论;护理干预

本文就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患者中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应用效果作出相关研究,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0/10,年龄35岁-68岁,平均年龄(40.38±7.14)岁,病理类型包括支气管扩张并感染7例,尘肺4例,肺部感染16例,肺癌3例;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9/11,年龄36岁-68岁,平均年龄(40.57±7.22)岁,病理类型包括支气管扩张并感染6例,尘肺2例,肺部感染19例,肺癌3例,两组基线资料对比,P>0.05,无显著性差异,能够进行比较。上述60例患者及患者家属均对此次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排除标准

(1)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无法正常沟通和配合完成麻醉者;(2)视听、失语等功能障碍无法正常进行评估者;(3)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其它脏器衰竭患者;(4)严重休克、心律紊乱、活动性出血、低氧血症等。

1.3具体方法

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性护理干预,包括营造舒适环境、健康知识宣教等。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给予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其方法如下:(1)引导护理,护理人员帮助患者熟悉环境,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1];(2)基础护理,包括健康知识宣教、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心理护理、生命体征监测等,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护理工作;(3)教育护理,及时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沟通,得到支持与配合后,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相关讲座、感恩类文章阅读、学唱感恩歌曲、鼓励写作、观看励志影片等方式来激发患者治疗的信心和积极性[2];(4)出院指导,叮嘱患者定期复诊,同时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1.4对比方法

将60例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以及护理满意度。

生命体征变化:包括患者心率、收缩压和呼吸频率。

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采用焦虑(SAS)和抑郁(SDS)自评量表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分,分数越低代表患者的心理状况越良好,反之则越严重。

护理满意度:使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由患者和患者家属共同完成,将其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以及不满意,护理总满意等于非常满意加满意的总和。

1.5数据处理方法

对60例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对比分析

将60例患者生命体征数据进行统计,观察组患者心率、收缩压和呼吸频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一。

表一 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对比分析()

  

2.2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比较分析

将60例患者评分数据进行统计,护理前,常规组患者护理前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58.51±3.73)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为(57.44±3.62)分,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59.79±3.66)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为(57.08±3.43)分,组间数据比较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常规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45.91±8.58)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为(47.44±8.67)分,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32.85±8.43)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为(33.71±8.66)分,组间数据比较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均明显优异于常规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分析

将60例患者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常规组:非常满意16.7%(5人),满意53.3%(16人),一般20%(6人),不满意10%(3人),总满意度70%(21/30);观察组:非常满意30%(9人),满意60%(18人),一般6.7%(2人),不满意3.3%(1人),总满意度90%(27/30);组间数据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是一种有创的侵入性操作,容易引发患者内心的负面情绪,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一个有效的护理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3]。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异于常规组患者,其结果能够充分体现“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患者护理中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对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其效果显著,可以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婕,陈姗姗,胡春霞.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行肺泡灌洗辅助治疗支气管扩张的护理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8):294-295.

[2]黄良英,庞秋华,梁燕燕.护理干预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部感染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9):95-96.

[3]王婕,岳燕蓉,刘敏慧,何晓蓉.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干预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8):29-31.

论文作者:张蕾1,李洁*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  ;  ;  ;  ;  ;  ;  ;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患者中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应用研究论文_张蕾1,李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