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金融模式优化创新途径分析_金融论文

我国物流金融模式优化创新途径分析_金融论文

我国物流金融模式优化创新途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途径论文,模式论文,物流论文,我国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所谓金融创新是指金融机构等为适应新的经营环境而开发和创造出的金融新理论、新业务和新方式的总称。由于本文探讨的对象是物流金融模式创新,故主要是针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监管、金融技术和金融工具的创新进行研究。

我国现有物流金融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物流金融服务模式正在不断创新发展中,模式多样化的特征愈加明显,这就有必要将其进行一些整理和分析。目前物流金融研究多以金融机构参与程度不同,把金融物流运作模式分为资产流通模式、资本流通模式和综合模式。资产流通模式是指第三方物流企业利用自身综合实力、良好的信誉,通过资产经营方式,间接为客户提供融资、物流、流通加工等集成服务。资本流通模式是指物流企业利用自身与金融机构良好合作关系,为客户与金融机构创造良好的合作平台,协助企业向金融机构进行融资,提高企业运作效率。综合模式是资产流通模式和资本流通模式的结合。资产流通模式主要包括替代采购和信用证担保。资本流通模式按照金融在现代物流中的业务主要功能,大致可分为物流仓单金融、物流结算金融、物流授信金融等。

近年来,我国物流金融模式创新无论是在金融品种、金融工具,还是在金融市场、管理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物流金融创新整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尚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如:金融市场基础的约束;金融机构微观主体的约束;金融监管体制约束;金融技术条件的约束。

金融工具创新受限:一是原创性比例偏低。创新的金融产品工具中大部分是从国外引进或借鉴的,自主创新部分不足,创新层次较低。二是以数量扩张为主。开展技术知识含量高的、跨行业的创新少,创新内容较单一落后,难与国际接轨。三是结构不合理。注重资产业务创新,忽视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难以满足客户全方位、多层次的需求。

我国物流金融宏观环境优化创新途径

我国物流金融模式创新一方面可从提高金融市场运作效率层面展开。主要途径有:一健全金融市场价格的形成机制,提高市场对信息的灵敏程度。二采用多种物流金融业务组合,降低个别风险。三通过现代设备的运用和组织创新,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期货业务物流金融可采用:一是卖方客户受信,交易所指定交割库以第三方担保人方式受银行委托代理监管货物,银行根据标准仓单,把贷款额度直接授信给交割库的卖方客户。二是买方客户受信,在最后交割日,银行把全额货款差额额度直接授信给买方客户。农业、农村、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包括发生在绿色物流过程中的各种存贷款、投资信托、租赁抵押、贴现保险及融资结算、理财服务等中间业务。主要模式有绿色物流银行和绿色融通仓。

物流金融机构创新。目前我国物流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比较单一。要发展物流金融业务,就需要引导各类主体加入物流银行业务市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互相交叉,形成新的金融联合体,提供物流金融服务。各类金融机构应该在市场发展的战略分析上,根据面临的市场机会和挑战来比较分析自身发展物流金融业务的优劣势,开展和发展各项物流金融业务。目前物流银行业务已开创了良好的局面,有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金融机构在物流银行业务上可采用积极的市场扩张战略。

物流金融监管创新。许多金融创新工具在促进金融发展的同时,会带来新的金融风险并增加金融监管的难度,既会促进我国金融业向现代成熟金融业发展,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也会对金融监管体制提出严峻挑战。在开展物流金融创新的前提下,更应注重对金融创新的引导和监管。

金融监管要适应物流金融创新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监管水平,保证创新能不断提高金融效率。我国国际金融创新的方向是金融管制不断放松和金融监管不断加强双重措施并举。物流金融的健康发展还需要相关的金融法规,如证券交易、投资基金等方面的法规进一步完善,使物流金融业务能够在法律法规的约束和指导下健康有序发展。

物流金融技术的创新可以从金融电子技术创新和物流金融信息共享模式创新两方面来着手。金融电子技术创新方面。首先,要加快金融电子化,提高支付结算系统的现代化,建设国家金融网络主干网和全国一体化资金清算系统,推进金融业务电子化。其次,逐步建成全国性的主干网和分区网相互配套、应用软件系统和卫星通讯系统有机结合的自动网络系统。实现自动化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重点应用系统的开发。

物流金融信息共享模式创新方面。根据信息共享的传递模型原理,物流金融的信息共享的传递模式分为点对点和以物流企业信息系统为中心的信息共享传递模式。点对点模式中,各主体一方面把自身产生和收集的信息存在自身信息系统中,根据合约,把其中一些信息发给他方或者允许他方进入信息系统查询;另一方面,据合约权限登录到他方信息系统获取信息。信息集中模式是将共享信息集中在一个公共数据库中,各业务主体根据权限对其进行操作,完成与多个业务主体的信息交流。要积极发展信息集中模式,达到物流金融信息高效共享。

我国物流金融微观工具优化创新途径

我国物流金融发展速度滞后,有观念和体制的原因,也有经营方面的原因,如对物流金融服务职能认识模糊,没有正确细分市场,产品设计不完善等。从企业角度来看,物流金融产品创新要遵循实用性、先进性、效益性、创新性原则。按照物流企业规模和特点,物流金融服务市场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大型物流公司市场,需要套餐式金融服务;第二是中小物流公司,可以提供融通仓服务;第三是个人顾客(包括终端零售商顾客与物流企业员工),需要零售银行服务。

从大型物流公司角度来看,应开发全面套餐式产品,加速物流企业的兼并扩张,促进行业规模经济的形成,促进第三方物流发展。一般为现代物流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方案,主要分为八大类型:融资安排、融资项目顾问、资本运作顾问、投资中介、常年财务顾问、金融咨询、代客理财、电子商务。在设计大型物流企业物流金融产品时,可通过运用这八大业务,组合不同套餐,为大型物流企业及关联企业提供物流金融服务。

融通仓服务可以通过整合或协调供应链物料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活动和循环,降低物流供应链成本。故而从中小物流企业来看,可以融通仓为基础,设计形式多样灵活的物流金融产品,如委托贷款、质押融资、仓单票据融资、保兑仓融资、应收/应付账款管理、保险理赔、融资推荐、担保和保险等。

随着金融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对物流金融市场的争夺,如果我国金融机构不积极采取行动加以应对,银行业很可能会渐渐淡出贸易支付体系。因此,金融机构必须尽早研究物流金融的服务及产品对策,为物流业提供更加新型的服务技术与产品,开辟更加多样化的服务渠道,使物流业选择融资的空间更加广阔,使我国金融机构与物流业的相互渗透及合作更加深入和有效率。

银行质押财产险方面。我国现有的普通财产险在投保主体、保险财产范围、保险责任、保险金额、保险期限、保费缴纳等诸多环节都无法满足质押财产风险保障需求。物流金融质押财产险可由银行对质押财产进行投保并支付保险费用,作为被保险人享有保险保障。保险费作为银行质押业务费用之一,最终由申请质押的客户承担。对应的保险条款的设计也应满足银行和企业双方的利益保障,并且考虑到可操作性。

质押监管责任险方面。我国目前尚未有专门保障质押监管责任风险保险产品。在这方面,物流企业可为本保险的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支付保险费并享有保险保障。保险费作为物流企业向银行收取的监管费用之一,由申请质押的客户承担。同样相应保险条款的设计也要符合多方共赢的要求。

标签:;  ;  ;  ;  ;  ;  ;  ;  ;  ;  

我国物流金融模式优化创新途径分析_金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