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论文_陈长华,沈伟

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论文_陈长华,沈伟

浙江巨鑫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当今建筑工程的迅猛发展,高支模施工技术作为辅助性措施之一,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应用也更加普遍。本文基于分析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概念的基础之上,对其施工要点施工技术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就其施工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就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

建筑工程的高度和复杂度日益提升,对施工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支模施工技术作为当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的要员之一,在提升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运用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审查越来越完善。运用高支模,施工技术的目的在于为整体工程的安全性提供支撑作用,但要发挥出该作用,则需要对于施工过程当中的配件、结构、荷载等个方面进行重点把关,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同时避免发生工程事故。

一、土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概念

随着房地产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工程施工技术处于不断创新和发展过程当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则是其中之一,在提升建筑工程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方面起到了重要性的作用,并在建筑工程当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此外,高支模工程是一项高空作业,为保障高支模工程的施工质量的安全性,国家相关建筑规定中特别著明,其水平构建混凝土模板的支撑体系的高度必须在8m之上,架梁的跨度要大于18m。再者,土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的整体流程中,高支模施工的总荷载必须超过 10k N/m2,墙体、柱体等竖向构件独立支撑模的高度超过6m。虽然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当今的建筑工程中运用较为普遍,是建筑工程最为重要的辅助性技术,但对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在施工过程当中应当加以监督,同时在施工完成之后,采用相应的设备和技术进行检测以确保施工质量达到相应的要求,避免留下安全隐患。

二、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与施工要求

(一)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

1.剪刀撑的设置

可以选择在纵向剪刀撑顶部交叉点平面设置水平连续剪刀撑这不仅能够有效保证架体结构的稳固同时还能够最大程度保证架体承载力的最大化一般能够比未设置剪刀撑的架体在临界荷载方面提高26%以上。

2.水平杆的设置

根据相关建筑规范对水平杆的设计要求,一方面要求与地面之间保持在大约200米的距离,另一方面采用以纵下横上原则设置竖横两个方向的水平杆。同时需要注意应优先安装扫地杆再设置水平杆并控制好两者之间的距离,,使之满足高支模板设计要求。若不符合高支模板设计要求,应及时加以调整,

3.外连装置

刚性连接件能够进一步提高架体的稳定在本次施工中主要选择了钢管套箍在脚手架以及四周结构上采用直角扣件进行连接在连接时需要注重在每一外框架柱处、地面1m处以及梁下1m处增加一个拉结点选择双杆箍柱式进行连接以提高支模架的整体稳定性。

(二)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要求

1.梁模板的施工要求

其一,当建筑物的跨度超过 4m 的时候,需要确保模板能够起拱。具体起拱的高度需要结合实际梁模板的施工状况予以调整。通常而言,起拱高度应保持在全跨度的 1‰至 3‰。需注意的是,起拱高度需低于 3cm,以避免在施工过程当中对梁模板造成负面影响;其二,优先安装梁模板的底模再安装梁板模的侧模,最后安装梁板模的板线。此环节当中,尤其要注重底模中心线的确定,若出现偏差则可采用拉通线的方式加以校正。同时,应确保测高和底模处于直角状态,达到提升整体工程稳定性的作用;其三,那边在施工过程当中,为提升梁模板稳定性,需要采用支撑架,对柱子与墙之间进行有效的衔接,使之形成一个稳定系统,以为高支模施工质量奠定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顶板的施工要求

顶板质量是高支模施工过程当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同时因顶板的施工涉及到小楞,满堂架、模板等诸多环节,而且每一个环节的失误,均有可能影响到顶板的施工质量。因此在施工过程当中,应严格遵循建筑施工要求并注重板面标高和楼板厚度,避免因该因素影响到顶板质量。

3.柱模板的施工要求

施工柱模板的时候,首先应保障柱子具备良好的垂直度,且柱子的模板支撑需要和支撑的承重架之间有效的连接,以避免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因荷载因素而出现位移现象。

4.剪力墙的施工要求

在建筑工程当中,剪力墙对于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整体的稳定性。若剪力墙因受到外力影响而受到损坏,整体工程的安全性则会存在不同程度上的隐患。因此,在施工过程当中,应当确保剪力墙的上口处于平直状态,同时采用花篮螺丝和铁丝来进行调整。

三、建筑工程高支模存在的问题与安装质量控制

(一)土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即便如此,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具体应用中仍然存在多项弊端,造成土建工程的质量隐患。以下则是笔者结合多项资料后,总结出的几项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问题;其一,高支模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准不达标。建筑工程事故的发生,既有人为因素又有客观因素,主要以前者为主。在高支模施工过程当中,因该技术对于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若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偏低,或具备相应的施工资质而且恰逢施工管理单位缺乏安全管理意识,则极有可能导致高支模施工技术,产生巨大的安全隐患,影响到整体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乃至影响到相应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其二,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中施工要点不符合规范。一般而言,高支模施工技术主要包括检查、安装、验收、拆除四个环节,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对高支模施工质量的影响均是不容小觑的,要求施工人员严格遵循相应的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然而,实际施工过程当中却并非如此,诸多中小型施工单位因客观因素和管理意识的缺乏并未严格按照相应的规划要求进行施工,高支模施工技术最终的施工质量差强人意。

(二)安装质量控制

其一,主控项目。现浇筑结构高支模施工技术安装过程当中的重要环节,在安装过程当中要对上下层支架进行准确的对接,并及时铺设相应的垫板。此外,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需要注意钢筋和混凝土的接搓处严禁涂抹,可采用适宜的材料进行遮盖再行涂刷;其二,一般项目。漏浆是高支模施工技术过程当中常见的现象,施工过程当中应及时进行清理,确保模板的清洁性,同时需要采用水进行滋润。该环节需要注意的是当模板,当处于湿润状态状态下容易受到其他杂物的附着,应在浇筑之前进行清理,避免杂物“参与”浇筑以影响到混凝土的“纯洁性”;其三,模板垂直度控制。模板的垂直度直接影响到,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施工过程当中必须要对模板的垂直度进行检测,若发现存在非垂直状态应及时进行校正,待符合施工规范之后再行安装。即使模板已经拼接完成,相关人员应当再次对模板的垂直度进行检测,以确保拼接后的模板依然处于垂直状态。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当今建筑工程当中起到了提升,建筑工程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作用,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过程当中最为重要的辅助性措施之一。然而,在施工过程当中因受到人为因素以及客观因素等影响,施工质量可能存在一定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后续的建筑工程当中,不仅要强化施工技术的研究而且要注重施工技术的培训和强化安全管理措施,以最大程度上的提升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质量,进而为整体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奠定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龙燕.对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的探讨[J].《广东建材》,2014(6):55-59

[2]温云海.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3):250-250

[3]何强.高支模施工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房地产导刊》,2014(26)

论文作者:陈长华,沈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1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论文_陈长华,沈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