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论文_王秋月

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论文_王秋月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供电局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

摘要:变电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需要变电操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进行维护与检修,但是我们需要清楚的知道, 变电操作过程中极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原因, 导致操作失误,出现各种各样的安全事故,例如电气设备 损坏、电网运行稳定性不够,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现象时有发生, 给电力企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必要对变电运行误操作事故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 保证变电运行的可靠性以及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关键词: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原因;防范策略

变电运行过程中电气误操作主要包括误拉合断路器、带接地线合闸等,事故原因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均违反了变电运行过程中的正常操作步骤。就电力供配电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看,变电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影响供配电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一旦出现变电误操作的情况,不仅会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甚至存在引发二次事故的危险。此种情况下,加大力度探讨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的防范策略,在维护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的原因

1、人为操作产生的安全事故。(1)操作票填写时出现错误。变电操作人员在对电气设备进行倒闸操作的过程中往往会以书面形式来描述其操作的任务与目的,这样可以避免在变电操作过程中出现各种误操作事故。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往往由于人为原因而出现操作失误,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变电操作人员在于值班人员核对操作任务的过程中并没有使用操作术语, 双方在某句话的理解上出现了误差, 这就导致在对变电设备操作的过程中出现误操作事故,威胁到变电操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2)由于部分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在填写操作票的过程中并没有根据实际操作步骤进行填写,而是照搬过去的工作任务,这就导致后期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其存在误差,对变电操作人员造成严重的影响, 也不利于变电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3)在实际工作中, 还有一些操作人员委托监理工作者填写操作票, 再由监理人员对填写的操作票进行审理, 这也就无法发现其中存在的漏洞,最终导致其出现误操作事故。(2)无票操作或者擅自更改变电运行电气操作的顺序。在实际工作中, 有部分值班人员自以为对操作流程非常书序, 可以在不填写操作票的情况下进行操作, 而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而补填操作票, 甚至还有一些变电操作人员为了提高工作效率, 在实际工作中擅自更改其操作顺序, 最终导致其出现误操作,发生各种安全事故,威胁到操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也给电力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3)监护力度不够。在对变电运行设备进行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有监护人员在一旁填写操作票,以保证操作人员行为的规范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监护人员并没有约束操作人员的操作行为,甚至还与操作人员分头行事,操作人员无法按照操作顺序一一进行, 这就导致误操作,最终出现各种安全性事故,威胁到操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2、物的原因。(1)操作路径不畅通。变电站在设计时都充分考虑了操作路径的畅通,方便操作人员行走。但部分变电站因扩容、扩建、设备改造, 施工设备和材料未及时清理,或冬季积雪未及时清扫,使道路不畅,路面不平坦,妨碍操作人员的行走,甚至脚下踩空失去平衡,影响电气操作效果。路面整治、防汛设施改造、电缆敷设等工程的施工,挖开的沟道、孔洞未采取临时措施,改变了操作人员的操作路线,使之绕道而行,跑错方向和间隔,引起误操作。(2)防误闭锁装置不完善。各种防误操作闭锁装置在功能、质量、适用性、可靠性等方面难免存在缺陷和局限性。例如机械程序闭锁装置仅适用于简单电气接线, 电磁闭锁装置必须通过电动操作回路发挥作用,微机闭锁装置不具备二次操作闭锁功能等, 决定了防误装置不可能面面俱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电气误操作事故的防范措施

1、加强安全思想教育。可通过定期组织职工进行安全知识竞赛,安排知识培训等方式,来丰富职工的安全知识,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应重视职工的思想品德教育,与职业道德培育,让他们明白自身岗位的重要性,主动担负起安全责任,肩负起安全使命。逐步提高值班人员的安全责任心,促使他们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工作。

2、贯彻执行规章制度。近年来,我国电力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正在逐步建立健全,相比于部分发达国家,各项规章制度也越来越完善。但就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来看,每年发生的电气误操作事故却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之所以造成这种现状主要是由于我国的很多电力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说的多,做的少,说的硬,执行软,法制经常混淆人制,规范经常与随意同伴,制度并存于有章不循,经常化与松松夸夸同行,若能把以上弊端有效克服,必然能大大降低我国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率。

3、搞好技术培训,使值班人员达到“三熟三能”的要求。对于“三熟”来说,首先应熟悉操作设备、操作系统以及系统基本原理,其次应熟悉各项操作与常见事故处理,最后应彻底熟悉本岗位具体规章制度,并严格按各项规章制度作业。“三能”主要指:能正确进行操作与具体分析各种运行情况,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故障并解决故障,能有效掌握部分常用维修技能。

4、操作前进行“三对照”,操作中坚持“三禁止”。“三对照”具体为:对操作人员与运行方式进行对照,并操作人进行操作票的填写;对模拟图进行对照,并进行操作票审查与预演;对设备编号进行对照,确保正确无误后再实施操作。“三禁止”具体为:禁止操作人与监护人都同时动手操作,没有人进行现场监护;禁止存在疑问,带着问题进行操作;禁止一边操作,一边做其它事,精力不集中,漫不经心操作。

5、重视防误闭锁装置的完善与使用。变电站防误闭锁装置是一种强制技术手段,它主要是用来防止发生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在遇到变电站值班人员,人为操作失误时,可借助可靠、完善的防误闭锁装置来防止发生误操作事故。当前,机械锁与机械程序锁为我们主要使用的两种防误闭锁装置。但这两种防误装置,通常都易生锈,易失灵并且维护管理不变,很容易形成操作不方便或操作不动的局面,以致把最佳倒闸操作时间延误。为有效防止出现上述现象,近年来人们研发使用了微机防误闭锁装置,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取得了很好效果。

总之,变电站电力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电气误操作事故,会严重影响输变电系统的有序发展,甚至对电力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为全面提高变电运行稳定性,提高供配电服务质量,应当基于变电站运行基本特点出发,对电气误操作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并积极建立健全变电运行管理体系,规范变电运行过程中电气操作行为,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电气操作环境,提高电气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岗位能力,并做好监督考核,切实强化电气操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规范操作意识,对电气误操作事故进行科学化防范,切实保证变电运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卢文安,金立华,王志勇.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分析及防止措施[J].中国电力教育,2015,(12).

[2] 胡伟新.变电运行中倒闸操作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9).

[3] 张明涛.变电站电气误操作事故引发的思考及防范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6,(03).

[4] 吴明平. 探究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J].科学时代,2015(5).

[5] 潘成川,付 凯. 浅谈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3(1).

论文作者:王秋月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  ;  ;  ;  ;  ;  ;  ;  

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论文_王秋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