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14000
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用药的合理性和存在问题。方法 采用门诊检查与调查问卷及体检相结合的方式对社区1838位老年患者高血压发病率、高血压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及降压药物使用情况等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 确定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42例。586例使用口服降压药物治疗,治疗率为91.2%,控制率为91.1%。采用单药治疗287例(48.9%),采用2种以上抗高血压药物治疗299例(51.0%),单药控制率为86.7%,2种药控制率为94.7%,3种药控制率为97.4%,4种药控制率为91.6%,联合用药的控制率明显高于单药治疗。联合治疗中以钙拮抗剂和p受体阻滞剂使用率最高。结论 联合2种和2种以上的降压药治疗,比单药的控制率高。
关键词:高血压;固定人群;控制率;药物利用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最常见的慢性疾病,是导致中国人首位死因的心血管疾病中的第一危险因素。国内外经验表明,控制原发性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本文观察我社区部分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病情况和药物治疗情况,以探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用药的合理性和存在问题,为完善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提供参考。
1临床资料
1.1研究对象选择2013年1月一2015年6月接受检查的1838名社区老年患者,年龄60- 85(71.46 ±5.65)岁;男912人,女926人。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42例,男369例(57.5%),女273例(42.5%)。
1.2研究方法结合每年1次的社区体检,详细的门诊登记,对每一位高血压患者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建立健康档案。血压的测量采用目前统一的标准方法。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或/和舒张压≥90mmHg,以及确定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正在服抗高血压药物者。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高血压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目前血压、确诊高血压的时间、服用药物的名称及剂量、服药时间、血压是否得到控制等。
1.3指标定义 ①知晓率的定义为被诊断为高血压的调查对象在调查前就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的比例。②治疗率的定义为可被诊断为高血压的调查对象中近2周内服降压药者的比例。③控制率的定义是指控制人数占治疗人数的比例。④血压控制标准:血压<140/90mmHg为控制,患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蛋白尿患者控制标准为血压<130/80mmHg。
1.4统计学处理数据用SPSS10.0软件处理,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 果
2.1发病及药物治疗情况
1 838名患者中,高血压发病人数达642例,高血压患病率为34.9%,知晓率为76.3%。其中服用降压药物治疗者有586例,治疗率为91.2%。对高血压患者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及跟踪治疗等系统管理6个月后,血压达到控制标准者534例,控制率91.1%,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控制情况 例
组别血压控制情况
控制 未控制控制率(%)
高血压组 442 3792.3
高血压伴并发症92 1585.9
2.2用药种数与血压控制情况单药287例(49.0%)中,控制249例(86.7%);联合用药299例:西药联合209例(35.8%)中,控制198例(94.7%);三药联合78例(13.4%)中,控制76例(97.4%);四药联合12例(2.1%)中,控制1l例(91.6%)。单药与联合用药(包括二、三、四联)控制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
2.3 常用降压药物应用比率 利尿剂156例,使用率26.6%;8受体阻滞剂246例,使用率42.0%;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101例,使用率17.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ARB)93例,使用率15.9%;钙拮抗剂(CCB)315例,使用率53.8%;固定复方制剂76例,使用率13.0%。
3讨 论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增高,而高血压的控制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探讨符合我国国情的高血压治疗方案尤其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正规治疗服药者中,服一种药物的占49%,但仍有51%的患者需要联合用药。所服药物品种中,CCB的使用率最高,为53.8%,与近期国内报道相近。在高血压最佳治疗国际性研究(HOT)中,发现亚洲患者用CCB的百分比高,而不良反应较低,提示巫洲患者对CCB的反应较好。尤其对伴有心绞痛者更为适宜,对有传导阻滞、心动过缓者亦甚安全。其次口受体阻滞剂临床应用也较多,本组患者该药使用率仅次于CCB,达到42.0%。原因主要是与CCB联用者较多,这2种药物价格合理,疗效较好,符合我国国情。目前我国高血压人群的m压控制率还相当低,除了有降压治疗方案不尽合理的因素外,对治疗的依从性不够也是问题所在。固定剂量复方制剂具有合理的最佳配伍,能达到相对较大的降压效果,优化了治疗方案,改善长期治疗依从性和持续性。有利于血压控制达标。而服药依从性的提高可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远期预后。本组患者ACEI使用率为17.2%,ARB使用率为15.9%,由于本组中部分为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蛋白尿患者,故选用ACEI或ARB较多。近年来多个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均提示,ACEI或ARB在降压治疗及保护逆转靶器官损害上有着更大的优势。许多高血压病的临床试验提示。单药控制血压能力有限,合理的降压药物联用是当今治疗高血压病的主要途径。降压药物联合应用是提高高血压控制达标率最主要的途径。降压药物联合应用是提高高血压控制达标率最主要的途径,HOT研究表明,约70%的高血压患者需要2种或2种以上降压药物联合治疗方能使血压控制达标。本组患者中,51%的高血压患者需要2种或2种以上的降压药联合应用才能使血压控制达标。联合用药以二联疗法为主。占联合用药的69.9%(209/299),二联疗法中又以13受体阻滞剂+CCB和利尿剂+CCB为主,分别占二联用药总数的41.6%(87/209)和11.0%(23/209)。CCB与p受体阻滞剂联合,在血流动力学上有着很好的合理性,CCB有强大的减轻后负荷的作用,可代偿B受体阻滞剂引起的心动过缓和负性肌力作用,加强降压疗效,同时8受体阻滞剂可以减轻CCB引起的反射性心率加快,二者合用可减少彼此不良反应的发生。
高血压的治疗是相当复杂的,通过选择合理的抗高血压药物,有效地控制血压,可减少临床事件的发生。本组患者高血压控制率较高,用药基本合理。由于高血压治疗的个体化较强,故应综合分析患者的危险水平、降压疗效、对l临床终点事件的影响、治疗的依从性和安全性以及经济状况等,构建合理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1].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 -616.
[2]唐继志社区高血压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健康研究,2012,32(6):454 -456,459.
[3]程永芳,唐继志.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分析[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2,12(6):480 -48 1.
论文作者:王芝燕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9
标签:高血压论文; 血压论文; 阻滞剂论文; 药物论文; 高血压患者论文; 率为论文; 受体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