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对目前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列举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给水
消防是一项社会性、科学性很强的工作,是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之一。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消防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1、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
1.1高层建筑消防用水量
高层民用建筑的消防用水总量是根据室内和室外消防用水量之和进行计算的。其中,室内用水量是指供给室内消火栓用来扑救建筑物初、中期火灾的,仅仅是保证建筑物消防安全所必需的最小的用水量。而室外用水量是指供给消防车用来支援室内灭火的,通过水泵结合器导向室内消防给水系统供水的用水量。
1.2室外消防栓数量的确定
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7.3.6条规定有:“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按规范第7.2.2条规定的室外消火栓用水量经计算确定,每个消火栓的用水量应为10~15L/s”。
1.3水泵接合器数量的确定
在高层民用建筑内设有消防水池的情况下,这将是对消防用水的一种补充,使得系统更加可靠。在自动喷水系统的实际工程里,存在喷淋系统湿式报警阀的止回作用,使得喷淋系统水泵接合器需接出室外,通常是将两组或更多水泵接合器布置于一处,也可以将室内消火栓系统的水泵接合器都布置在一起,而周围只设有一个室外消火栓。
1.4消防水池设置要求和容积的确定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7.3.2条就有这样的规定:“市政给水管道和进水管或天然水源不能满足消防用水量;市政给水管道为枝状或只有一条进水只要符合上述条件之一时均应设置消防水池”。
2、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存在的问题
2.1消防设计不规范
有的设计人员没有重视建筑物的消防设计,只是一味地根据业主要求的建筑布局、设想进行设计,并未考虑消防安全,且有些建筑设计还未通过消防部门审核、验收,就已经投入使用,因而问题很多。比如,有些重要的公共走廊,未设自动喷水系统,缺少消防水源;供人群疏散的楼梯间没有达到规范要求等等,这些问题一旦形成,就形成了极难整改的痼疾。应该设置消防通道而没设置,或縮短防火间距,缺少使消防车顺利通行的平坦空地,严重影响了安全疏散与火灾扑救工作。很多设计中将消火栓箱直接镶嵌在墙体里,导致墙体的耐火极限不符合规定。燃油、燃气设备的合理设置和储油、配气的防火安全设计,是待解决的消防技术问题之一。
2.2维修保养管理机制不健全
一些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投入使用后,没有定期检査维护。消防设施维护是从技术上的维护和责任上的落实。由于目前的高层建筑多为合用或多产权建筑,消防设施的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平时的维护管理无人负责,一旦出现事故,管理部门互相推诿,推卸责任。消防电子产品种类繁多,对后续的技术支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消防中介服务人员的专业基础知识欠缺,不懂检测、操作和维护方面的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业务不规范、不熟练、责任心不强、擅离职守等问题。
2.3消防设施配套及消防措施不到位
通常情况下,满足要求的、最基本的消防设施一般有:室内消火栓、设有报警控制设备和消防控制设备的消防控制室、安全疏散系统、自动喷淋装置、自动防火卷帘系统、排烟系统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就我国的国情而言,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消防设施质量差,消防设施配备不完善,消防设施保养不足,有些消防设施被停用,等等。
2.4消防水池设计缺乏合理性
在工程的实际应用中,消防水池常出现一些设计上的问题。首先,由于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对高层建筑火灾的持续时间预测不当、对室内消防栓的选用不当,从而使得高层建筑消防水池的实际容量偏小,无法满足消防用水需求。其次,一些旧的工程会根据建筑的需求而被改造,增加自动化的喷淋系统,但消防水池的容量却没有相应地增加,使得实际的水池数量小于建筑消防对水的需求量。再次,部分地区的自来水企业无法确保市政供水的及时性,所以将室内消防用水和室外消防用水全部储蓄在消防水池当中,造成水池容积偏大,从而导致水资源的浪费。此外,消防用水及生活用水在通常情况下都是分开储存,所以消防用水会存在长期得不到更新的现象,加上疏于管理,造成消防用水水质的不断恶化。
3高层建筑消防给水对策
3.1做好建筑的防火设计
设计人员要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工程项目的防火设计。合理确定高层建筑的位置、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和消防水源;设置合理的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有选择性地使用防火门;做好火灾自动报警和灭火系统设计,尽量扩大水喷淋覆盖率;合理设置防排烟系统。消防管理部门也应该加强监管执法力度对消防给水工程的设计、审核和验收严格把关,一律停止使用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工程项目。
3.2设置必要的建筑消防设施
根据国家建设工程消防技术标准要求,高层民用建筑内,按照建筑物的使用性质、防护区的有关条件以及建筑物的规模、建筑高度、火灾危险等级确定要设置的消火栓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等,达到早期发现,及时灭火和自防自救的目的,将其消灭在火灾初期。也可在高层建筑外部设置一些辅助的疏散设施,如缓降器,减少火灾时的人员伤亡。
3.3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高层建筑的管理部门应制定合理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将消防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落实到位;通过立法或出台规范性文件,加强对消防设施的检测和维护保养服务机构的规范和管理,明确和落实相关单位的工作职责,定期检测,确保维护保养的实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消防设施在突发情况下能够正常运行,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训练和实地演练,加强知识培训,提高维护管理人员和消防中介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3.4正确设计消防水池,保证两路供水
在市政供水无法满足消防用水的实际需求量时,高层建筑中就会设置消防水池。在设计消防水池时,应根据火灾延续时间内各处消防用水量的和减去市政补水量之差来计算消防水池的容积。而补水的时间则按火灾最长延续时间来算。如果要设置消防和生活共用水池或考虑室外的消防用水需求量,则要追加相应的用水量。为了避免水质污染,生活和消防共用水池的池底及水池壁不能设置在建筑物的自身机体上,同样,高层建筑顶层所置的生活及消防的共用水箱也应该满足该项要求。此外,连接消防水池与水泵房之间的引入管至少要有两根,假如在连接水泵房之前就使引入管汇合,消防水池则只有单路供水,极有可能造成供水不及时或是供水量不足等安全隐患。同理,消防水泵连接各个消防管网的水管也应该保证能够两路供水。
4结论
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存在的以上问题,充分暴露出建筑安装工程的不规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不断在建筑消防系统施工中得到应用,只有不断总结设计和施工中的经验教训,在消防施工、验收及日常监督中判断其科学性、合理性,分析并消除那些因降低技术标准而产生的危害性,完善和提高安装工艺水平,使建筑消防设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增强建筑物抗御火灾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建平.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常见问题及其对策[J].山西建筑,2018,36(10): 167-168.
[2]黄俊山.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设置和应用实例[J].低温建筑技术,2017,33(10):29-30.
论文作者:冯志伟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水池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用水量论文; 消火栓论文; 系统论文; 消防设施论文; 用水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