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社会距离下消费者对他人评价的反应_问卷论文

消费者对不同社会距离下他人评价的反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消费者论文,距离论文,评价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DOI编码:10.3969/j.issn.1672-884x.2014.09.018

      中图法分类号:C93;F2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884X(2014)09-1396-07

      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时,经常暴露在其他人的主张或者建议中[1]。现实生活中消费者的购买决策离不开同伴或者陌生顾客的评价。因为人们做购买决策时,须要参考他人意见以降低感知风险。

      面对相似的购物环境,有的消费者参考同伴提出的建议之后,放弃购买;有的消费者听到陌生人的赞美之后,决定购买。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差异?研究证明,消费者在做决策时会受到自我调节的影响,他们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会表现出特定的方式或倾向,即促进定向或预防定向[2]。面对他人的信息评价,促进定向占主导的消费者侧重考虑信息内容能不能帮助实现积极的目标,而预防定向占主导的消费者侧重考虑信息内容能不能帮助避免消极结果的发生。除了消费者自我调节的作用,信息评论者的类型也会影响消费者决策。研究表明,消费者偏好采纳不同类型、不同来源的建议[3]。在购买场景中,信息评论的他人有可能素不相识,也有可能相互熟悉。牛忠辉等[4]的研究将信息评论的他人按照社会距离的远近划分为社会远距离他人和社会近距离他人。社会远距离他人考虑整体价值体验,从某一重要属性进行评论;社会近距离他人权衡多方因素,兼顾更多细节进行评论。此外,评论信息的属性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也有着不同的影响,极端正面或极端负面的评论信息比中性信息对消费者的影响更大[5]。

      尽管已有学者对他人评价在购买决策中的作用开展了研究,但目前研究尚存在明显的不足。ZHAO等[1]基于解释水平理论,研究了消费者对不同社会距离他人评论的反应,认为社会近距离他人的评论并不总是比社会远距离他人的评论更有效,但是研究缺乏对消费者类型的分类。YOON等[6]的研究基于高信息载荷情境,证明促进定向的消费者偏好积极信息,预防定向的消费者偏好消极信息,但是没有区分信息来源对消费者信息偏好的影响。牛忠辉等[4]在心理学领域,研究了社会距离对表征他人正性行为和负性行为的影响。该研究同样没有考虑个体调节定向的差异。基于此,本研究将综合考虑消费者的调节定向类型、评论者的社会距离以及评论的属性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

      1 理论背景

      1.1 调节定向理论

      不同的消费者在满足的需要类型、情绪体验及对结果的关注点等方面存在显著不同,这种差异直接影响人们在认知评价时对不同信息的敏感性[7]。调节定向理论是HIGGINS[2]在1997年提出来的动机理论的新发展,根据个体的动机区分为两种基本的调节定向类型(促进定向和预防定向)。当个体处于促进定向时,与提高需要相关,把追求的目标感知成希望和理想,关注积极的行为结果,渴望获得;当个体处于预防定向时,与安全需要相关,把目标感知成责任和义务,关注消极的行为结果,避免损失[2,8]。

      调节定向理论被广泛应用到动机领域、社会领域、消费者行为以及信息说服等方面。PHAM等[9]指出,在信息搜索的过程中,促进定向的消费者更偏向于积极的信号;预防定向的消费者更偏向于消极的信号。KIRMANI等[10]研究了不同调节定向的消费者对品牌信息的反应和使用差异。YOON等[6]超越了调节定向对信息选择的影响,研究了信息载荷在调节定向和信息选择之间的调节作用。调节定向对信息评价的来源、信息说服知识以及信息内容的属性都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作用。

      以往研究表明,不同调节定向的个体对信息的认知存在显著的差异。一方面,调节定向主体和认知客体的匹配程度不同导致不同的结果趋向;另一方面,不同调节定向个体对认知客体采取不同的解释水平。PENNINGTON等[11]的研究证明,促进定向的个体对感知未来发生的事情采用高解释水平,预防定向的个体对感知即将发生的事情采用低解释水平。促进定向的个体采取渴望策略追求目标,他们乐于接纳可能的替代品提高获益的机会,抽象、高解释水平接纳更多的替代品。因此,促进定向的个体对追求的目标采用高水平解释。预防定向的个体采取警惕策略追求目标,他们规避多种选择的可能错误,放弃替代选择,具体而言,低解释水平提供充分信息降低错误。因此,预防定向的个体对追求的目标采取低水平解释[12]。

      1.2 解释水平理论

      解释水平理论起源于对时间的解释理论,人们对近期事件和远期事件的解释水平存在差异[13]。经过多年的发展,解释水平理论逐渐发展成统一的构建水平理论(CLT),理论上简化为高解释水平和低解释水平。高解释水平主要倾向于使用抽象的、反映内涵的、核心的、去背景化的特征表征远距离事物;低解释水平主要倾向于具体的、偶然的、外围的、背景化的特征表征近距离事物。解释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个人对认知客体感知的心理距离。心理距离包含4个维度:时间距离、社会距离、空间距离、概率。由此可见,社会距离是心理距离的重要表现形式,近年来受到学者的高度重视。

      社会距离表现为感知自我和他人亲密程度的心理距离特征,不同的社会距离如:自我和他人、相似他人和不相似他人、团体内他人和团体外他人[14]。人际互动中,感知不同社会距离他人的远近影响个体对客体的解释水平。以往研究指出,社会距离解释水平具有和其他心理距离解释水平相似的影响[15]。人们倾向于采用高解释水平表征社会远距离事件,采用低解释水平表征社会近距离事件[1]。目前,在解释水平理论框架下对社会距离的研究处于相对空白状态[16],仅有少数学者探讨社会距离条件下解释水平的差异。ZHAO等[1]突破传统观点,探究了消费者对不同社会距离他人评论的反应,认为社会近距离他人的评论并不总是比社会远距离他人的评论更有效。牛忠辉等[4]从心理学的视角,研究了社会距离对他人正性行为和负性行为表征的影响。徐惊蛰等[16]研究自己决策(近距离)和为他人(远距离)提供建议是否存在认知和偏好上的差异,结果支持自己-他人决策的差异。

      2 研究假设的提出

      根据调节定向理论的两种动机类型,把消费者分为促进定向消费者VS预防定向消费者。促进定向的消费者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采用高解释水平,关注事物核心的、本质的特征;预防定向的消费者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采用低解释水平,关注事物细节的、具体的特征[12]。按照感知社会距离的远近,把其他顾客区分为社会远距离和社会近距离[1,4]。社会远距离他人对客体的表征是抽象的、去背景化的高解释水平;社会近距离他人对客体的表征是具体的、背景化的低解释水平[1]。也就是说,促进定向的消费者对目标的追求与高解释水平相关,社会远距离他人的评价侧重于事物的某一核心特征,进行抽象化的表征,更容易使促进定向的消费者产生认同感;预防定向的消费者对目标的追求与低解释水平相关,社会近距离他人的评价侧重于事物的某些细节特征,进行具体化的表征,更容易使预防定向的消费者产生认同感。基于上述研究,提出假设。

      假设1 促进定向的消费者,更愿意接受社会远距离他人的评论。

      假设2 预防定向的消费者,更愿意接受社会近距离他人的评论。

      不同调节定向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购买动机,对行为结果的关注也存在积极和消极之分。PHAM等[9]研究不同定向消费者信息搜索的差异,促进定向的消费者采用渴望的策略实现目标,更愿意聚焦积极信息;预防定向的消费者采用规避的策略实现目标,更愿意聚焦消极信息。也就是说,不同调节类型消费者在获取和认知不同信息属性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促进定向消费者认知的信息和提高需要相关,积极框架导致更高的信息评价、更强的情绪体验,更具说服力;预防定向消费者认知的信息和防范安全相关,消极框架导致更高的信息评价,更强的情绪感受,更具说服力[2,17,18]。基于上述研究,提出假设。

      假设3 促进定向的消费者,更愿意接受社会远距离他人的积极评价。

      假设4 预防定向的消费者,更愿意接受社会近距离他人的消极评价。

      3 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2(调节定向:促进VS预防)×2(社会距离:社会远距离VS社会近距离)×2(评价属性:积极VS消极)的实验设计方法进行。研究采用小组访谈的方式确定了评价语句和试验产品,经过两次预测验最终选择了认可度高、具有代表性的评价语句;同时考虑到试验产品的普遍性,选取个人拥有度较高的大众化产品——牛仔裤作为试验产品。

      3.1 样本

      大学生群体在人口统计学上具有较高的同质性,使研究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3]。本次试验发放的问卷按照社会距离的远近和评论的属性分为4类:远距离-积极组(A1)、远距离-消极组(A2)、近距离-积极组(B1)和近距离-消极组(B2)。调研对象选取某高校在校大学生,每组发放80份问卷,共发放320份,收回有效问卷300份,占问卷总比例的94%。采取中位数分割法对消费者调节定向进行分类[19]。用促进定向组的平均值减去预防定向组的平均值,将差值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每组中将得分大于中位数的样本定为促进定向消费者;得分低于中位数的样本定位为预防定向消费者。同时,每组分别删除4、4、5、8个得分与中位数相等的样本数据,最终得到的实际有效样本为279个。其中男性样本为39人(占问卷比例的14%);女性样本为240人(占问卷比例的86%)。所有被试的年龄范围在18~25周岁。

      3.2 操弄

      本次试验将情景式问卷作为主要工具,对研究需要的情境进行设定。研究根据不同社会距离他人的评价内容设置了4个版本的情景式问卷。情境的设定参考了ZHAO等[1]使用的方法,并结合大学生线下购物的实际情况进行内容上的调整,最后将试验情境设定如下。

      星期日的上午,你邀请室友陪同自己去买牛仔裤。在一家牛仔裤专卖店的橱窗前,你们停了下来,你看到模特身上的牛仔裤还不错。于是,挑选了合适尺码的裤子,走进了试衣间。过了几分钟,你换上刚刚挑选的牛仔裤,来到试衣镜前,瞅瞅前面看看后面,感受着自己穿上这条牛仔裤的整体效果,心里有些犹豫:款式新颖吗?颜色衬托肤色吗?符合气质吗?你甚至回头比较了一下模特穿着这条牛仔裤的效果,还是拿不定注意!正在此时,

      情境1 同样在该专卖店试穿裤子的顾客X打量了你一下,说:“你穿真好看,我也想试试!”

      情境2 同样在该专卖店试穿裤子的顾客X打量了你一下,说:“我觉得这条裤子好像不太适合你!”

      情境3 陪伴你的小王打量了一下,说:“你穿这条裤子真不错啊,收了吧!”

      情境4 陪伴你的小王打量了一下,说:“你穿这条裤子真难看,赶紧脱下来吧!”

      3.3 变量的测量

      本次试验使用的问卷主要包括两个量表。首先是调节定向理论量表(RFQ),该量表由HIGGINS[19]于2000开发,用以测量个体的长期调节定向类型。在以往的研究中,RFQ被认为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测量长期调节定向的量表[20]。姚琦等[21]以RFQ量表为基础,探讨中国文化情境下调节定向的测量维度。调节定向问卷测量两个维度,即促进定向和预防定向。促进定向部分共6个题项,包括3个正向题项和3个负向题项;预防定向部分共4个题项,包括1个正向题项和3个负向题项。问卷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进行测量(1=“从不”,5=“总是”)。修订后的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其次,采用了汪玲等[18]在研究中所使用的说服效果量表,该量表从个体对信息价值的评价、情绪体验和行为意向3个方面测查信息说服的效果。本研究将他人评价作为信息来源,选取说服效果中的“可信度”、“说服力”和“购买意愿”3个题项。问卷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1=“完全不同意”,5=“完全同意”)进行测量。

      最后,问卷还设定了操作性检验的一个题项,用来判断他人社会距离远近程度。问卷采用的是李克特5级量表(1=“非常远”,5=“非常近”)。此外,在问卷的最后还对样本的人口统计变量进行了测量,包括受访者的性别、年龄和学历。

      3.4 试验过程

      本次试验的调研地点选在某高校图书馆,对进出图书馆的同学进行拦截式访问。在征得对方的同意后,随机向受访者发放4类问卷中的任意1类。在问卷的情境部分,要求受访者阅读时间不得少于1分钟。整个问卷的填写时间大约5分钟。受访者填写完成后,说明试验的真实目的,并对受访者表示感谢。

      4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4.1 量表的操控性检验

      在本次试验中,他人的评价来源于不同社会距离的他人。为了检验社会距离操控的有效性,即问卷A1、A2中社会远距离的操控显著区别于问卷B1、B2中社会近距离的操控。因此,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操控社会远距离的A1和A2的均值显著小于社会近距离的B1和B2。因此,研究对社会距离远近的操控是成功的。

      

      4.2 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调节定向的测量包括促进定向和预防定向,每部分由多个题项测量;说服效果问卷也包含3个题项。通过SPSS软件测量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来检验问卷的信度,结果见表2。

      由表2可见,各个题项的α系数值都大于或者接近可接受临界值0.7,因此问卷所使用的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

      

      试验采用的量表都是国内外研究所使用的成熟量表,因此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通过AMOS 17.0软件对量表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模型具有比较理想的拟合效果(

/DF=2.483,GFI=0.944,IFI=0.913,CFI=0.911),说明量表的效度较好。

      4.3 假设检验

      假设1和假设2推断:对于不同社会距离他人的评论,具有促进定向特质的消费者更愿意接受远距离他人的评价;具有预防定向特质的消费者更愿意接受近距离他人的评价。根据调节定向的划分方法将4类问卷(A1、A2、B1、B2)都划分为以促进定向为主导的消费者和以预防定向为主导的消费者。对拆分的数据采用2(调节定向:促进定向VS预防定向)×2(社会距离:社会远距离VS社会近距离)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统计软件SPSS 20.0的分析结果表明,调节定向(F=0.079,p=0.779>0.05)和社会距离(F=0.352,p=0.554>0.05)的主效应均不显著,但是它们之间的交互效应显著(F=16.558,p=0.000)。由于交互效应显著,须要进一步通过SPSS编写语句进行简单效应检验来确定促进定向消费者和预防定向消费者在社会距离不同水平上的差异。数据运行结果显示,远距离他人的评价对促进定向消费者的影响显著大于近距离他人的评价对促进定向消费者的影响(

=3.258,

=2.819,p=0.001<0.05);远距离他人的评价对预防定向消费者的影响显著小于近距离他人的评价对预防定向消费者的影响(

=2.901,

=3.229,p=0.015<0.05)。假设1和假设2得到验证。分析结果见图1。

      

      图1 消费者对不同社会距离他人评价的反应

      假设3的推论建立在假设1的基础上:促进定向的消费者面对社会远距离他人的评价时,积极评价比消极评价的影响更大。对于假设3的检验,在促进定向消费者分类中,采用2(社会距离:社会远距离VS社会近距离)×2(评价属性:积极评价VS消极评价)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来验证。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促进定向消费者的分类中,社会距离(F=15.01,p=0.000<0.05)和评价属性(F=4.48,p=0.036<0.05)的主效应及其之间的交互效应(F=5.083,p=0.026<0.05)均显著。由于交互效应显著,须要进一步通过SPSS编写语句进行简单效应检验来确定在促进定向消费组中,社会距离在评论属性的两个水平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发现,促进定向的消费者在购物时,社会远距离他人在评论属性的两个水平上差异显著(F=9.85,p=0.002<0.05),且社会远距离他人积极评价的效果要显著高于社会远距离他人的消极评价的效果(

=3.65,

=3.05,p=0.002<0.05);而社会近距离他人在评论属性的两个水平上没有显著差异(F=0.01,p=0.93>0.05),假设3得到验证。图2显示,促进定向消费者认知的信息和提高须要相关,更愿意聚焦远距离他人的积极评价。

      假设4的推论建立在假设2的基础之上:预防定向的消费者面对社会近距离他人的评价时,消极评价比积极评价的影响更大。对于假设4的检验,在预防定向消费者分类中,采用2(社会距离:社会远距离VS社会近距离)×2(评价属性:积极评价VS消极评价)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来验证。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预防定向消费者的分类中,社会距离(F=6.48,p=0.012<0.05)的主效应显著,但是评价属性(F=2.35,p=0.13>0.05)的主效应不显著。而它们之间的交互效应显著(F=4.73,p=0.031<0.05)。由于交互效应显著,须要进一步通过SPSS编写语句进行简单效应检验来确定在预防定向消费组中,社会距离在评论属性的两个水平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发现,预防定向的消费者在购物时,社会远距离他人在评论属性的两个水平上没有显著差异(F=0.23,p=0.63>0.05);而社会近距离他人在评论属性的2个水平上差异显著(F=6.55,p=0.01<0.05),且社会近距离他人消极评价的效果要显著高于社会远距离他人的积极评价的效果(

=2.99,

=3.46,p=0.01<0.05),假设4得到验证。图3显示,预防定向消费者认知的信息和防范安全相关,更愿意聚焦近距离他人的消极评价。

      

      图2 促进定向消费者对不同距离他人积极评价的反应

      

      图3 预防定向消费者对不同社会距离他人消极评价的反应

      5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测量具有不同调节定向类型的消费者在购物情境中面对来自不同社会距离他人的评价的反应。通过实验设计的方法,操控了4组不同的情境进行了测量。运用SPSS 20.0软件析因设计的方差检验和简单效应分析的功能对回收的数据进行了运算,得出如下结论。

      (1)促进定向占主导的消费者和预防定向占主导的消费者对于不同社会距离他人的评论在认知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促进定向的消费者对客体的认知采取渴望策略,对客观事物采取高解释水平;社会远距离的他人倾向于用高解释水平表征事物。同样,预防定向的消费者对客体的认知采取规避策略,对客观事物采用低解释水平;社会近距离的他人倾向于用低解释水平表征事物。因此,促进定向的消费者对社会远距离他人评价的认同程度高于对社会近距离他人评价的认同程度;而预防定向的消费者对社会近距离他人评价的认同程度高于对社会远距离他人评价的认同程度。

      (2)促进定向占主导的消费者对远距离他人积极/消极评价的认知、预防定向占主导的消费者对近距离他人积极/消极评价的认知存在显著差异。对于促进定向消费者,远距离他人的积极评价能够鼓励或者推动其目标的实现,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对于预防定向消费者,近距离他人的消极评价能够帮助防范风险、满足其安全的需要,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

      5.2 研究意义

      本研究从调节定向和解释水平的角度,基于不同社会距离他人评价的情境,即远距离-积极评价、远距离-消极评价、近距离-积极评价、近距离-消极评价,探讨了不同调节定向消费者对评价的反应,研究结果对服务营销领域的理论贡献如下。

      (1)运用心理学理论对服务营销现象进行解释 研究利用心理学的基础理论解释营销现象,发现了消费者在购物情境中,对来自不同社会距离他人的评价认知的差异。揭示了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的内在机制,为服务营销现象提供了科学合理的解释。

      (2)拓展了解释水平理论在心理距离条件下的应用 社会距离是心理距离的维度之一,被认为是影响解释水平的重要因素。但是,解释水平理论框架下对社会距离的探讨处于相对空白状态[16]。已有研究显示社会距离解释水平和其他心理距离解释水平有着相似的作用[15]。本研究将解释水平作为隐含原理,研究了消费者对不同社会距离他人评价的反应。证实了社会距离对解释水平的影响,理论上拓展了社会距离的使用范围。

      5.3 管理启示

      调节定向理论从动机的角度把消费者分为促进定向和预防定向。相关研究显示,不同定向消费者在行为习惯、决策选择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本研究显示,不同调节定向的消费者对他人评价的认知存在差异,进而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在管理实践中,营销人员可以将调节定向理论作为划分消费者类型的新依据,向不同调节定向类型的消费者提供相应的营销说服。这样的消费者细分,能够丰富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也能够为营销人员进一步向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奠定基础。不可否认的是,在营销实践中识别某个消费者是促进定向还是预防定向存在一定的难度。当然,对数据库中的消费者进行细分是可行的,对于没有消费者数据库的企业来说仍然是较难实现的问题。LEE等[17]的研究证明消费者的调节定向可以通过特定的情境诱发形成,这也为营销人员提供了可行的办法。换言之,营销人员可以按照心理学的方法引导消费者的调节定向(如特定类型的广告),使消费者暂时处于促进定向或者预防定向。

      本研究通过控制不同社会距离他人评价的积极/消极属性,验证了不同调节定向的消费者对评论信息反应的差异。这给实体店营销人员的启示是:①须要鼓励和建议促进定向的消费者在购物的时候征询陌生顾客的评价,或是引导陌生顾客对促进定向消费者进行正向评价,从而增强促进定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②要防止和抑制预防定向消费者的陪同人员对其进行负向评价,有效避免预防定向消费者接受陪同人员的负面评价而放弃购买行为。

      5.4 研究局限性及未来展望

      调节定向分为稳定的特质性定向和暂时的情境性定向[22]。两种调节定向的形成过程和启动方式存在差异,但是不论是特质性调节定向还是情境性调节定向,其动机结果相似[2]。本研究从特质性调节定向的角度对消费者进行分类,验证了不同调节定向消费者对不同社会距离他人评价的反应。后续研究可以进一步从情境性调节定向的角度研究消费者对不同社会距离他人评价的反应,甚至可以将特质性调节定向和情境性调节定向结合起来研究,比较两者的区别。

      在样本的选择上,采用拦截式问卷调查的方法,保证了问卷的随机性。样本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样本人群的年龄结构集中在18~25周岁,这类人群大都有商场购物的经历。但是,在样本的人口统计变量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后续研究还可以进一步验证不同调节定向消费者因为年龄层次的差异对不同社会距离他人评价的反应产生的差异。

      在试验方法的设计上,采用的是情景式问卷。虽然在问卷作答过程中要求被试对情境设定部分的阅读不能少于1分钟。但是,可能由于被试自身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问题而降低了试验的效果。后续研究可以采取更加生动的方法,如图片展示、视频观看等模拟手段,最大化还原真实的购物情境,从而增加问卷的内部效度,提高试验的效果。

标签:;  

不同社会距离下消费者对他人评价的反应_问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