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差距,利用差距,缩小差距,共同富裕——对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差距论文,大开发论文,共同富裕论文,西部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实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进程“两个大局”的部署,是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最宝贵的政治遗产。最近江泽民同志关于西部大开发的讲话,是贯彻邓小平理论,部署我国跨世纪发展的重大决策。贯彻西部大开发的宏伟战略,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是如何对待东部与西部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充分认识我国的国情特征,正视差距,正确地利用差距,开启东西部经济合作的动力,从而缩小差距,共同谋划致富之道,既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全国人民在新世纪发展中的共同心愿。缩小东西部差距,共同富裕,对于促进新世纪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夯实社会稳定的根基,巩固边疆国防,维护祖国统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正视差距,充分认识国情特征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地理、民族、文化差异很大,多种因素长时期相互交织作用的结果,形成了中国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造成了东西部发展的差距,并构成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之一。
首先是历史起点的差距。据50年代的调查,民族地区在民主改革前大约有10多个民族60万人口不同程度地保留着原始公社制度的残余;大约有100万人口的民族地区保持着较为完整的奴隶制度;约有400万人口的民族地区保持着较为典型的农奴制度;约有3000万人口的民族地区是封建地主和牧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直至上个世纪中叶,中国依然沉睡在封建王朝轮回往复的旧时代。西方列强的炮舰政策,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中华民族以饱受屈辱的代价,提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并最终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这种区域间社会发展时代起点不同的差距影响深远,甚至渗透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了工业化积累资金,长期维持了农产品和基础工业产品的低价格。东西部的资源禀赋差距很大。以资源开发和初级原材料产品为主的西部地区,低价输出原材料,高价输入工业制成品和轻纺产品、日用品,使西部价值双向流失,东部利润双向获取。在以计划经济为背景的发展进程中,原本存在的东西部差距,又进一步拉大了。
60年代以后,为了加强国防建设,准备打仗,国家在“三线”地区,大约投资了2000个项目,形成了45个以重大产品为主的专业生产基地和30多个各具特色的新兴工业城市。东西部差距在各自发展进程中有所缩小,但因差距难以短期弥合,直到改革开放之后,仍表现出不小的差距。1978年,全国人均GNP为375元。西部地区普遍低于这个水平,其中贵州最低,只有175元, 东部地区普遍高于这个水平, 上海最高, 达2498元。最高与最低相差14倍。
8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同志提出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这就是沿海地区优先发展战略。以沿海乡镇企业为主力,“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到80年代末,已有293个市(县)2.8亿人口,42.6万平方公里,成为对外开放地带,这些地带迅速变富,使东西部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90年代,特别是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之后,全国形成了“全方位开放”的发展格局,中西部地区奋力追赶东部。1996年3 月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我国“九五”与2010年远景规划,专设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章,强调了缩小地区之间差距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开发西部势在必行。对这种发展差距,我们既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能视而不见,正确的态度是应当承认它,正视它,分析它,利用它。
二、利用差距,开启东西部经济合作的动力
以上所论及的差距,是东西部发展水平的差距。而发展水平的差距是由多种生产要素差距长期作用的结果。东部地区人口素质相对较高,资金相对充足,土地价格高昂,自然资源较少,技术力量雄厚。而西部地区人口素质相对较低,资金相对短缺,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低廉,自然资源丰富,技术力量相对不足。东西部这些生产要素的相对优劣表现为差距的存在。这种差距有些是先天固有的,有些是后天形成的。
我们知道,水力发电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位的落差产生巨大的动能。在区域发展中,生产要素之间表现的差距,也可以利用,使之产生东西部经济合作的内在动力,体现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时期的客观需求。在新世纪开发西部的过程中,利用生产要素的差距,从本质上说,就是利用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通过区域联合,形成优势互补机制,达到经济发展必然需求的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组合。
当前,在即将实施的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战略中,利用区域间生产要素的差距,不能忽视新出现的比80年代更加紧迫的几个因素。
一是利用差距,要遵循市场机制的原则。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计划经济已经逐步被市场经济所取代,企业变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市场竞争主体。因此,当前不是五六十年代,不能奢望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发挥更大的效力,而应当顺应市场经济,运用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寄希望于企业行为。通过企业成本核算的比较利益和投入产出比率,把未来的投资重点投向西部。
应当看到,经过九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我国已从短缺经济转变为过剩经济,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在东部地区,虽然具有资本充足、技术雄厚和商务条件好等优势,但是自然资源短缺并逐步枯竭,人力成本逐年上升,土地价格持高不下,市场空间十分狭小,这些新的挑战已使东部企业选择新的发展区域。远见卓识的企业家,着眼于下个世纪的持续发展,不仅把目光投向西部,而且有的已把资金投向西部。在西部、当地资源十分丰富,劳力和土地价格十分低廉,地域辽阔,市场空间很大。因此,只要进一步启动市场,投入成熟的技术和必要的资本,与西部固有的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相结合,就可以展现出巨大的经济开发前景。
二是利用差距,要顺应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国际经济一体化方兴未艾,已成趋势。以跨国公司为标志的国际大集团正在把世界变为一座工厂,国家看作一个车间。国际资本追求最佳增值场所已成为专业化国际分工的内在动力。因此一个国家生产要素的优势不仅表现为在国内进行激烈竞争,而且还要与国际的生产要素进行空间的角逐。这就要求我国的企业家,展开自己远大的视野,从国际市场的比较优势出发,选择经济动作中的生产要素,着眼“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将东部、西部和国际企业中的生产要素综合进行对比、遴选和优化组合,使之产生动态的最大的经济效益。当前,我国东部依然是国际资本投资的重点。但是可以预言,随着东部经济趋于饱和,高瞻远瞩的国际资本集团已把投资的兴趣指向西部。我们还应当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国际资本开发西部。
三是利用差距,调整东西部的产业布局和区域分工。在我国的东西部,由于生产要素的差异形成了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的差异。西部因当地资源丰富,而形成生产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为主的产业结构,东部形成加工原材料、生产下游产品为主的产业结构。从60年代开始,由于巩固国防,准备打仗的宏观部署,建立了相对独立区域完整的工业体系,80年代由于急于改变短缺经济的思想指导,出现了各地产业结构趋同化倾向。各地“大而全”、“小而全”的产业布局造成了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并形成了90年代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和相对过剩的经济现象。
在开发西部进程中,要着力调整东西部的产业布局和区域分工。在西部应注重充分利用资源丰富的优势,在原有生产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基础上,加大科技和资本的投入,就地就近延长相关产业链和相关产品链,生产附加值高的下游产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旧有的东部加工企业可以转移到西部,腾出更多的地域空间,充分利用东部科技、资金的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将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产业升级。这样,一方面可以使西部避免价值双向流失现象,又使东西部产生“双赢效应”。
三、缩小差距,东西部同走富裕之路
国际经验表明,追求效益优先的国家经济发展,不同区域之间都经历过存在差距——扩大差距——缩小差距的“U”形曲线过程。 我国东西部扩大差距的阶段尚没有完全结束,但缩小差距的战略部署必须提上议事日程。在开发西部,缩小差距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开发西部,应采取点——线——面逐步推进的方针。
西部辐员辽阔,其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6.5%,人口2.6亿, 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3%。地域之间差距很大,发展也不平衡。长期形成的差距很难在短期消失,因此也不能要求西部同时发达。由于我国资金短缺也是一个基本国情,面对广大的西部,决不能平均使用财力。让西部全面开发,齐头并进。因此开发西部,采取点—线—面逐步推进的方针。特别是在近期,只能在若干中心城市和资源富集的地区,重点投入资金,形成经济增长极,起到经济聚集和经济辐射的作用。在条件较好的省份,可以中心城市为起点,沿铁路沿线、江河沿线和某些国境口岸沿线,形成经济带。通过经济带的对外扩张,逐步形成经济网络,直至推展到整个西部。
二是西部要注重可持续发展,避免重蹈东部发展的复辙。
东部地区为了追求经济增长,曾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和生态严重失衡,教训十分惨重。今天,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基本国策,因此,西部开发应避免重蹈东部发展的覆辙。但也应当看到,在过去因受“有水快流”和“国营、集体、个体一齐上”政策的影响,在短期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造成西部部分区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是应当倍加警惕的。在开发西部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污染工业的开发,对存在污染的企业应限期治理,达标排放。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评价。同时大力植树种草,造耕还林、还草、还湖、还洲,保持生态平衡。开发西部要以人为中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为指导,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文化素质为目标,坚持经济、科技、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经过不懈的努力,建设山川秀美、人民幸福的新西部。
三是注重缩小人口素质上的差距,舍得在人力资源开发上投资。
在新世纪的发展中,天然资源的富有并不是经济竞争的关键。经济竞争说到底是劳动者智力和素质的竞争。东西部存在的差距,最难缩小的是人口素质的差距。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是不能立竿见影的,人口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慢变量”。对这个问题必须早下决心,舍得投资,不能急功近利,而应当持之以恒。
在工业化的初期,自然资源的开发至关重要,但有些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终有枯竭之时。而科技、人才、知识、信息资源可以超越不可再生资源的局限性,应大力培育和挖掘,使之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生产力。在当前,要特别重视信息、创新理论、公共关系、文化积淀、城市和企业形象等人文资源,将其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知识经济、生态经济、旅游经济、消费经济的发展,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四是制定西部发展规划,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西部大开发是一个政治、经济、社会、科教、文化全面启动的宏大系统工程。为了统筹经济区域产业布局、城乡分布和社会发展,需要一个开发西部的总体发展规划。这个规划不应该是短视的,它应当至少延伸到下个世纪中叶,具有高度的科学性、权威性、前瞻性和综合性,这是搞好西部开发的基础工程,应下大气力搞好。
东西部缩小差距,还有一个重要的领域是基础设施建设。当前,西部要紧紧抓住国家积极扩大内需,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得机遇,搞好西部铁路、高速公路、机场、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开发西部奠定优良的商务环境和人居环境,吸引东部人才和就业者走向西部,并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使西部的城乡互相依托,彼此合作,共同繁荣。
五是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为开发西部制定财政支援政策。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西部地区为支持东部地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在开发西部进程中,应加大中央财政向西部转移支付的力度,为开发西部制定财政支援政策。目前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一个过渡性的暂行办法,存在转移支付力度小,对既有利益格局基本未作大的触动,转移支付方法仍缺乏规范化。在强化中央财政的同时,应加大对西部的透明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这是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的重大举措。当然,国家财政支持总是有限度的,尤其是面对如此广阔的西部地区。因此,应把这种转移支付作为“酵母”,使之起到导向和“发酵”的作用,吸引社会资金、国际资金、东部和中部地区资金向西部大量投入,为此要制定引导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共同西流的优惠政策体系。
六是进行全民总动员,迈好新世纪发展的“第三步”。
我国成立50周年了,我国胜利达到了党的“十二大”确定的本世纪的发展目标,中华民族完成了伟大的“两步走战略”。再过50年,到下世纪中叶,我国要完成“第三步”发展战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为实现这个目标,难点不在东部,也不在中部,而是在西部。过去的50年,西部为了大局,有力地支持了东部的发展,今天东部和中部支持西部的发展,也是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全国人民都应当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进行全民总动员,运用政治、经济、舆论、教育等各种手段,把人力、物力、财力、智力汇成巨大的综合国力,开始西部大开发的伟大进军。
我们坚信,通过2000年到2010年为西部开发的第一阶段,使西部达到我国中部地区当今的发展水平;从2010年到2028年,即中国改革开放50年时为第二阶段,使西部达到我国东部当今的发展水平。从2029年到2049年,即我国诞生100周年的时刻为第三阶段, 使东西部的差距大为缩小,全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实现无数革命先烈和志士仁人千百年来的伟大夙愿,一个伟大富强的社会主义中国必将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以无限辉煌的光焰普照世界。我们的目标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达到。
收稿日期:1999—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