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活水之源--语文教学遇到“班通”的对策_朱熹论文

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学遭遇《课课通》时的应对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源头活水论文,语文教学论文,为有论文,应对策略论文,课课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观书有感》这首七绝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哲理诗”的代表之作。诗人观书有感,借物喻人,用源源不断的活水使得方塘清澈如许作喻,告诉我们要想心智变得更加开阔,更加敏锐,也需要不断地读书思考,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全诗通俗易懂,却寓意深刻。

在一次校级教学研讨活动中,某青年教师执教了这首古诗,课堂上师生思维活跃,对答如流,和谐互动,热热闹闹。但课后一走访,却发现浮华背后隐藏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有来自于学生方面的,但更主要的是教师自身的原因。

【案例1】

师:(出示生字词:鉴、徘徊、渠、如许、为)读一读,想一想它们各是什么意思?

生:(小手林立)鉴:镜子;徘徊:来回移动;渠:代词,相当于“它”的意思,这里指方塘;如许:这么;为:因为。

师:扫清了古诗中“拦路虎”之后,你能说说诗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美景吗?

生:半亩方方的池塘像一面镜子似的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全被它映照出来。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么清澈?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师:这首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但在诗句的字面上却没有提到读书,它和读书有着怎样的联系呢?也就是说,诗人看到方塘,为什么联想到读书呢?

生:《观书有感》这首诗写的是池塘里的水,可是却用了“观书有感”作题目,这是因为作者是以水塘作比喻,正如源源不断的活水能够使方塘变得如此清澈一样,不断读书,不断汲取知识才能使人睿智。

【反思】

听课时,我不由得暗暗惊异:学生的思维竟会如此的敏捷,真是口若悬河,出口成章,其语言表述的准确性、规范性,堪比教学参考用书。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课后我走访了几位发言的学生:“你们的回答为什么会这么精炼、规范、准确呢?”孩子们的童言无忌让我更为吃惊:“我们是照着《课课通》上读的。”深入调查后发现: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拥有一本或多本自己的“学习参考”,如《课课通》、《小学语文知识点速查手册》、《好词好句好段》等。以《课课通》为例,就有延边大学出版社、江苏少儿出版社等多种版本,内容分“目标直通车”、“背景资料包”、“字词百花园”、“句段风景线”、“篇章剖析苑”、“习题导航台”、“知识百宝箱”、“美文感悟亭”等,真是应有尽有,将课文学习重难点一网打尽。于是,教师布置预习作业时,学生“学参在手,万事不愁”,将《课课通》上的标准答案抄在自己的书后习题上,只等阅读、作文时照本宣科、移花接木。

是谁造成了如此规模化、标准化、格式化的“语言生产”?是谁让学生说了这么多言不由衷的“正确的废话”?是谁把学生变成了知识的“临时仓库”和“搬运工”?

“如果我们的教学使学生言不由衷,丧失自我,这样的课堂即使再热闹、再有声势,又有何意义?”名师的话一针见血、振聋发聩,“只有从研究学生的情感入手,从他们的认知发展区出发,扎实进行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才能引导学生读出个性化的感悟来,最终学会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秉着“学生已经会的不需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必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能讲”的原则,笔者在探寻语文教学遭遇学生“学习参考”时的应对策略。

【案例2】

(一)以塘为鉴,赏“天光云影”

(自由朗读古诗之后,出示“鉴”字篆书和“吴王夫差鉴”图片)

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有一件造型活泼的青铜器——吴王夫差鉴,这是春秋末期吴王夫差选用上等青铜为自己制作的一件御用之物。看看“鉴”的篆书写法和“吴王夫差鉴”图片,猜一猜这个“鉴”是用来做什么的?

生:像是放在架子上的洗脸盆,盆中的一横好像是水放满了。

生:右上方好像是一个人在洗脸。

生:左边还站着一个大臣(师插话:不是大臣,是臣服于君王的奴仆),正在服侍吴王。

生:因为“鉴”是用青铜做的。所以,篆字左边又加了个“金”字旁。

师:铜鉴因为可以盛水洗脸,所以古人就把它盛满水当镜子使用了。有人说,绝世美女西施也曾用这个“鉴”照过她那“沉鱼落雁”的美貌呢!再读古诗,想一想:这首诗中的“鉴”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生:半亩方塘。

师:(出示插图)半亩方塘一鉴开,朱熹从这面镜子里又看到了怎样的美景呢?

生:阳光和煦,春色迷人,微风吹来,水面泛起了层层涟漪,天光、云影倒映在水中,来回飘动。

生:大自然一片生机勃勃,河水特别清澈,连我下巴上的胡须都看得清清楚楚,我不由得哼起了快乐的小曲,和水中的我一起在池塘边徘徊。

师:“徘徊”两个字都是双人旁,“我”看见天光哥和云影妹在池塘里徘徊,心情怎样?谁来读出这种心情?

(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一步步读出诗的节奏、情趣、韵味来)

(二)以诗为鉴,探“源头活水”

师:问渠那得清如许?

生:为有源头活水来。

师:(出示名句)《吕氏春秋》有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

生:水流动个不停,池塘才不会腐臭。我家屋后的小河,就因为没有活水补充,都已经变臭了。

生:天光云影在池塘里“徘徊”,就可以看出是有活水在源源不断地流进。

师:真会思考,但仅仅知道这一点还远远不够。朱熹是个大教育家,他是想通过这首简单的七绝来讲述一个深刻的道理,所以才以“观书有感”为题。那么,“读书”与“池水”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生:池水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地补充;同样的道理,一个人要想变得越来越聪明,也需要不断地读书、学习。

师:孔子曰:“温故而知新”。为了深刻理解朱熹讲述的这个道理,我们先来温习他的另一首“哲理诗”——《春日》。

生:(齐背)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师:800多年前,朱熹到泗水之滨,追“寻”的不仅仅是“芳”与“景”,更是为了追“寻”孔圣人的足迹。因为2500年前,大教育家孔子曾在泗水河边弦歌讲学,教授弟子。“泗水”是儒家学说的重要发祥地,圣地之源。孔子的教育思想、政治主张、伦理道德等都让朱熹深深敬仰,这是朱子思想的“源头活水”啊!你们都会背哪些孔子有关学习的名言呢?

生: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生: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生: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师:朱熹追寻这些“源头活水”,亲自为儿童编写了《小学》与《童蒙须知》两部教材,并教育我们:“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否则,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三)以人为鉴,悟“读书修身”

师:朱熹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还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的很多思想都成为了明、清两朝的治国方针,这与他一生的勤奋读书是分不开的。生活中,时时处处需要一面镜子。其实,朱熹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面“镜子”,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你从朱熹这面镜子中,借鉴到什么呢?请动笔写下你的真实感受。

生:我还读过朱熹的《偶成》:“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春去秋来,时光如水般一去不复返,必须要珍惜现在美好的光阴,好好读书。

生:池塘有了源头活水,便会清澈如许。我也要向朱老夫子学习,不断补充“源头活水”,让大脑变得聪明起来,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将来报效祖国。

生:朱熹那么大的学问还在每天勤奋读书,我也不能骄傲自满,一个勤学、好问、多思的人,才能适应这瞬息万变的社会。否则,只怕“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师:读书是这样,修身也是这样。一个不断提高道德修养、使自己的心胸变得比天空和海洋还要宽广的人,才会赢得别人对你的尊重。这是老师读这首诗后的另一点感受。让我们为做一个文化人、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而努力读书吧!

师:推荐阅读朱熹的另一首《观书有感》:“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想一想,你从这首诗中又将获得怎样的启迪呢?

【反思】

面对“学习参考”规模化、标准化、格式化的“语言生产”和“精神侵略”,是“堵”还是“导”?笔者认为这个问题颇具探讨价值。使用得好,“学习参考”是一根“杖藜”,可以“扶我过桥东”;用得不当,它将变为一根“魔杖”,让我们的学生时时“借鉴”,处处“参考”,唯“学参”是从,最终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既不“一棒子打死”,又切忌让学生一味地“拿来主义”。

关键是教师要不断补充教学的“源头活水”,切实提高文本解读的能力和课堂教学的水平。《观书有感》这首古诗浅显易懂,但寓意深刻。如果教师缺少对文本的细致解读,设计的问题过浅或过深,又怎能引导学生去聆听古诗文字背后传来的声音,和既是诗人更是教育家的朱熹进行心灵对话呢?

特级教师祝禧说:“语文教学要体现对学生的终极关怀,彰显生命的智慧,要把文化的种子撒向孩子的心灵。”

积极倡导“诗意语文”的王崧舟老师说:“一味‘忙读’,最终只会‘盲读’。文本要细读,要在开满鲜花的语言之途徘徊,倾听文本的灵魂之响。”

还有朱子及其追溯的孔子的教育思想和道德修养等,这些都是我备课时的“源头活水”。反复诵读古诗之后,脑海灵光闪现,“鉴”字就像一面明镜一样开启了我的教学智慧,接下来的一切也就“水到渠成”了。

本课教学,学生的《课课通》等参考书自始至终都没有用武之地。在我一步步精心引导下,师生以塘为鉴,以诗为鉴,以人为鉴,或赏“天光云影”之景,或探“源头活水”之幽,或悟“读书修身”之理。在诵读、感悟、写作等语文实践之中,在浓郁的诗情画意之中,孩子们跨越时空,追溯朱子、孔子的教育足迹,与文化名人进行心灵对话,获得读书教益和人生启发。我坚信,语文教学中有了这样的文化浸润意识和文本解读维度,引导学生“思必己得”、“词必己出”当不是一件难事。

孩子们的“学习参考”不是洪水猛兽,但也不全是冬虫夏草,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创造性地使用。这就需要教师开启教育的“源头活水”,在长期的实践、阅读、反思、积累中增长我们的教育智慧。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我们的教育之路才会睿智飞扬,教学之泉才会永不枯竭。

管中窥豹,偏颇难免。抛砖引玉,鉴往知来。

标签:;  ;  ;  ;  ;  ;  

要有活水之源--语文教学遇到“班通”的对策_朱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