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在历史上的三次突破论文

CULTURE 文化

汉字在历史上的三次突破

文/黄德宽

汉字从远古走到今天,变成系统的文字,是从甲骨文开始的。三千多年来汉字发展遇到过什么危机?它是怎么突破的?怎么能够发展到今天,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典文字,成为中华文明的智慧象征?

化解第一次危机:突破以形表意,走上“形声化”道路

从夏代到殷商甲骨文,这中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所以我们看到的甲骨文是成系统的、完善的文字体系。

按照甲骨文来看,早期的汉字是以形表意,客观上有一个物象,把这个物象描写下来造一个符号,就是所谓的象形字,用许慎的话讲是“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即把物象画下来随着物象的形状形成弯弯曲曲的线条。如果看到动物,就干脆画一个动物,例如“象”,一看鼻子这么长的动物就是大象的“象”。

有些意思不太好用象形表示,例如“上”“下”。但是古人很聪明,“上”“下”是相对应的概念,画一横做一个参照,然后在长横上面画一短横就是“上”,长横下面画一短横就是“下”,长横可以写得弯曲一点。这就是指事字。

从配电网整体角度出发,全面而系统的反映配电网特点与要求,考察电网结构和性能能否满足有关规程规定的要求。

第四,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保健食品的作用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重视,成为普通民众日常饮食的一部分。虽然我国保健食品需求很大,发展速度很快,但是也同样具有挑战性,因为生产商需要确保生产的保健食品符合民众的期望,市场的成功仍取决于民众的接受度、态度和看法。因此企业需要强化自律意识和主体责任,树立品牌,生产更多更健康的保健食品。

这时候,一部分反思者从文化层面反思,认为中国落后是因为教育不发达导致科技不进步。1902年吴汝纶到日本考察,回来以后建议要像日本人那样重视教育,改革语言文字,统一国语。为什么语言文字跟现代化有关呢?他们发现欧洲人用的是拼音文字,日本人学习欧洲,用五十音图,学习拼音文字很快,而汉字太难学,于是想从语言文字上进行改革。

这种发展一直延续到汉代。马王堆帛书是汉代早期的材料,就是隶书,但还带有点篆体的味道。一直发展到汉武帝时期,隶书成熟了,例如北大藏的汉简就是成熟的隶书。

经检验,两组护生操作考试成绩不符合正态分布,故采用非参数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对照组护生成绩中位数为83.37分,试验组护生成绩中位数为89.73分,两组比较:Z=-6.501,P=0.000。

面对困难,古人想出了两个解决办法:第一个办法是假借。思想的“想”造不出来,借同音符号替代;要表示大概、可能,甲骨文用“其”表示,“其”没法造出来,就借同音的簸箕的“箕”来表示,于是形成了一个方法叫假借。那么多符号本来有自己的用法,又用作别的用途,借来借去一团混乱,就分不清楚了。现在对甲骨文进行抽样统计,70%的字是假借。为什么现在破译甲骨文很难?除了一些字我们认不出来之外,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很多假借字还解决不了。

春秋战国社会发展非常快,文字使用面越来越广,连一般的工匠制造器物也会在上面标识文字,于是开始追求简省。这种简省改变了汉字早期的一些形态,也就是说,按传统的写法汉字又进入到一个危机,即古体汉字书写效率低下,和当时用字要求快捷方便形成了矛盾。

化解第二次危机:隶变突破古文篆体书写效率低下的困境

汉字突破了第一个困境之后,马上遇到了第二个困境。

除了假借,在甲骨文中还出现了另一种造字方法,用一个符号表示这个字的意思,再借一个符号来表示这个字的读音,把意义和声音合在一起,这就是形声造字法,例如“凤”字(繁体字“鳳”)是象形字,但是甲骨文中经常借作刮风的“风”,怎么办?改造它,在凤鸟上面加了一个“凡”声,就成了凤凰的“凤”。这样一来汉字就突破了“无形可象”的困境,走上了方便造字的康庄大道,任何新词新语都可以用形声造字法,我们现在还在用这个方法造字,例如今天很多化学元素的字就是这么造出来的。

这真是很奇妙,“见形知义”,有很多人说汉字太好了,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意思,其实不是那么简单。世界上万事万物都要用语言文字记载,还有很多符号没有办法画出来,例如“思考”。我们讲话的时候有很多虚词,“哼、哈”等,古人也有“之乎者也”,这些虚词也是画不出来的。完善的文字,要准确地记录语言,才能把事情记录清楚。

怎么突破这个矛盾?有些人开始草率地书写,改变它原来的样子,战国时已经开始出现这个现象,例如一些兵器上的字,不专门考证就没有办法确认。写得很潦草,人们通过这个办法来突破书写效率低下的困境,这种突破就改变了古文字的书写系统,带来了整个文字系统的古今转型。在战国时期秦简上出现了早期的改变篆书曲线、变得平直方正的写法,这就是早期的隶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字”的文字政策,用的规范字体是小篆。但是一般的日常用字使用的是隶书,隶书就是小篆的简写,把小篆的弯弯曲曲变成平直方正,即所谓的“解散篆法”。

YANG Yun, RUAN Chun-yang, YANG Mei-qing, YU Guan-zhen, TIAN Jian-hui

五色糯米饭又称为五色饭、花米饭、乌米饭等,是壮族人的传统风味小吃,因黑、黄、红、紫、白五种颜色而得名。每年三月三和清明节,各家各户都会制作糯米饭。即以糯米为原料,利用多种染料植物中的天然食用色素分别对糯米进行染色,再将各种颜色的糯米放入饭甑中蒸煮,即可得色彩鲜艳的五色糯米饭。五色糯米饭带有天然植物特有的清香,是一种色、香、味俱美的副食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常用的染料植物如表1所示。

经过多次测试运行,统计出平均识别率,得到在不同像素分类情况下PNN的识别率。见表1。除此之外,在以上结论的前提下(10像素组拥有最佳的识别效果)与PNN神经网络相似的BP神经网络以及LVQ神经网络也使用相同的特征矩阵进行了识别工作,与其进行了横向对比。为了对比的公平,BP神经网络和LVQ神经网络将采用相同的10像素组特征矩阵进行训练和分类。

正因为隶书的变化,古文字变成了今文字,今文字指的是隶书,古文字指的是小篆以前的文字。因为当时的人们局限于文物材料,只看到大篆小篆,还不知道甲骨文。

隶书写得很美化,“一波三折,鹤头燕尾,左右分背”,但是用笔“波挑”,写起来也慢,最快的办法是直来直去,而直来直去的结果是产生了新隶体。从东汉开始,慢慢地到了今天的样子,整个过程就是从隶书到楷书的过程。隶、楷都是今文字,楷书只是隶书的楷正化,所以早期的楷书也叫隶书,我们现在把它们分开了,这就彻底完成了汉字的古今转变,这个转变最后使汉字形体从书写效率低下的困境走出来,变得更加快捷。楷书是汉字形体发展的极致,汉字的笔画系统和方块字形态至楷书最终确立。

但是前人又做了创造,觉得隶书不够快,于是汉代还出现了草书,草书就是隶书的草写,写起来随心所欲,从汉代的章草,进一步发展到唐代的狂草,又叫今草。草书最早还是为了追求书写便捷,但是太快速、太便捷写成的一个轮廓,辨认起来很困难,规律性不强,所以过犹不及,就没有作为一种字体保留下来。

比草书规范一点、比楷书又快一点的中间状态,就是行书。所以行书是“风流婉约”,写得很漂亮,最好的行书是王羲之《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行书、草书也体现了人们对书写便利的追求,但是最终成为一种审美的艺术,行书也是适用的手写体。

隶书的成熟形成了新的字体,改变了古文字的形态和面貌,汉字的结构古今就完全不同了。形象性很强的篆书形体到了隶书阶段,基本已看不到字形和字义的关系了,例如甲骨文中手抓着大象鼻子是“为”,这是一个动作,是用手牵着大象,金文还能看到样子,但是小篆已经看不清楚了。所以东汉文字学家许慎解释小篆“为”字时就不知道原意是什么了,结果他解释“为”是母猴也,说猴子喜欢用手抓,不断在动,所以“为”有“动”的意思,这是根据小篆讹变形体做的解释。到隶书以后,“为”字一点也看不出来和大象有关,当然也看不出和猴子有关。

汉字从古文字到今文字,就是从古文到隶书再到楷书,完成了一次古今转变,这一次转变确定了汉字的基本格局,汉字从古老的形态转化成了抽象的符号。自隶书以后汉字从弯曲的线条变成了点画的组合,组合的目的是提高书写效率,牺牲的是汉字的形象性,以后再想通过字形去找汉字的字义,就比较艰难了,因此隶书以后,汉字是不象形的象形字。

化解第三次危机:放弃拼音化道路,完成现代转型

18世纪西方发生了工业革命,开始了现代化历程,实力增强,造出洋枪洋炮,蒸汽机发明后又开始远洋航行。日本明治维新后也开始学习西方。当时的清王朝已经无法高枕无忧了,所以晚清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危机,随着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的失败,国家民族陷入危亡之际,封建王朝风雨飘摇,怎么办?有一部分人开始反思,要改革,要学习西方。

这就是汉字遇到的第一个困境:很多东西没有办法表现,无形可象。造不出来字了,这个文字系统就不完善了,如果找不到解决办法,那么这个符号系统就要走向灭绝。

Step 3:Learning the past subjunctive mood based on Situation 2:Michael’s regrets.情景二中学习过去时的虚拟语气。教师通过ppt再现电影中主人公在得到一支神奇的人生遥控器之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主人公错过了生命中很多精彩而重要的时刻。教师尝试发问:(a)Why Michael’s life has changed so much?(b)Was Michael satisfied with his life here?Any regrets?

尝试拼音文字,最早可追溯到明末西方的传教士。明末传教士利玛窦,比较早就利用西方拼音文字的方法来拼汉语。这些东西也影响了当时的文人。有一部分人在此启发下开始创造中国的新文字,提出了形形色色的汉字改革方案,比较著名的有卢戆章的《切音新字》。

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对汉字改革影响比较大的是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一些人觉得要学习西方进行拼音文字的试验,认为要改变思想观念首先就要改变书写系统,要让汉字变成拼音文字,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和西方现代化接轨,学习西方的技术。这方面,最有名的是钱玄同,他说汉字“欲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文”。

当时关于汉字改革的讨论非常热烈,社会上的一些精英人物都支持拼音文字、废除汉字,这方面,蔡元培在当时的影响很大。另外像胡适、陈独秀、鲁迅等,也都支持钱玄同的观点要废除汉字。不过陈独秀和胡适还提出,把汉字废了也比较难,因为面临一个问题,中国各地说方言,如果用拼音文字,该拼谁的?所以大家觉得,要搞拼音文字,首先要把语言统一起来,加强国语。所以胡适提出文学革命,要学国语,“先有国语的文学”再有“文学的国语”,这样两者相互影响,当时的学者提出,以北方方言作为基础的民族共同语。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方案,例如赵元任等提出的罗马字的拼写方案。

同时,瞿秋白、吴玉章、林伯渠、萧三创造了一个拉丁化的字母方案,并且还开了一个代表大会,这个新方案1933年前后传到国内,又有一部分人支持这个拉丁化新文字。拉丁化新文字在解放区、国统区都进行了推广,印了很多材料和读物,这是当时影响最大的方案。

可以说从晚清开始,有识之士为改变中国,走现代化的道路,提出了各种文字改革方案。这些方案中,有的是在汉字基础上的改造方案,有的是全盘学习拼音文字的方案,同时推进了民族共同语,统一国语。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觉得发展成拼音文字要有一个过程,不能一下就变成拼音文字,于是使用了一个过渡办法即简化字,1935年国民政府公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但是后来没有推行。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继续推动文字改革,国家建设初期即成立文字改革委员会,吴玉章、郭沫若是关键人物。周恩来在1958年政协报告《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中提出了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订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三大任务。这三项措施基本上是继承了近代以来的语文现代化成果。2004年统计显示,大陆95.25%的人会用简化字,同时繁体字还在一部分小范围内使用。《汉语拼音方案》很快也推行了,并且成为联合国拼写中国人名地名的规范。

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汉字繁简之争。前些年有政协委员提案要求恢复繁体字,有人开玩笑说,这样的恢复还不够,要恢复到甲骨文才行。有人认为,繁体字保持了中国传统文化。其实,繁体字和保存中国文化没有太大关系,因为它早就不是原始状态了。

回想三千多年来,汉字经历了三次大的困境和危机的化解,确实是了不起。可以说汉字文明是中华文明智慧的体现,也正好体现了一个精神,《周易》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总结文字的发展,这个“变”就是适应社会需要,适应应用是它的根本。

依据2017年统计数据显示,全保险行业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增长在20%左右,赔付支出同比增长7%左右,保险资产总量较年初增长12%左右。总体来看,保险市场趋于平稳,整个行业的风险防控能力较强。伴随着国家对保险行业的重视程度增强,保险行业的市场发展前景日益扩大。但在经济不断扩张的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保险行业所面临的财务管理风险,如果风险把控不严格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加强对保险行业的风险研究,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管控,才是保险行业未来寻求发展的重中之重。

(作者系中国文字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标签:;  ;  ;  ;  ;  ;  ;  ;  ;  ;  

汉字在历史上的三次突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