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文化产物,是城市化建设以及社会文化的重要体现。建筑设计作为人类在伟大的中国文化历史实践过程中缔造出的建筑精神财富和建筑物质的总和。建筑设计作为人与大自然的中间机构,同样也受到不同的地域文化的限制,为了满足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必须融合不同气候来选择建筑设计类型,因此出现了具有热带雨林特色的建筑文化,温带建筑文化以及高山沙漠、极地等多种不同类型的区域建筑文化。所以,为了适应不同地域和文化要求的建筑设计,必须考虑地域文化的本质,将地域文化更科学、更有效合理地融入建筑设计的各种因素之中,最终具体代表性的地域性建筑文化特色。
关键词:建筑设计;地域建筑;地域文化
1引言
中国从古自今就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建筑文化深厚,具有独特全面的建筑文化背景。然而,在国际化建筑文化的不断冲击下,民族文化的精髓呈现出逐渐淡化的趋势。城市每一处体现的都是高层建筑文化,国际化的表现趋势,不断强化的建筑理念是:只有国际化的高楼大厦建筑才凸显城市化、高档化,建筑更加国家化才是未来建筑的主要趋势。区域建筑文化往往被建筑设计者忽视和低估。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使得人民的社会质量水平迅速提高。对于人民生活的每个方面都来了质的冲击。经济全球化发展也在冲击着中国最本质民族建筑文化,值得我们进行更深入的探索研究,加强中国建筑设计与民族文化相融合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人民迫切需要,达成了社会共识。如何更科学、更完美的将现代建筑设计中与地域文化精华有效结合,不但能够满足城市化建设,还能够体现区域民族文化,已成为当前建筑设计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下文主要从地域建筑文化出发,提出了建设设计与地域文化相融合的基本原则以及其相融合的有效途径及方式。
2地域建筑文化
对于地域建筑文化概述如下:
建筑作为中国人类文明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人类对不同自然变化的反应以及有效应对。它是为了满足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而诞生的产物。而建筑的构成、构成方式,也由于地域人口多样性呈现出类型多样性,构成独特的地域性建筑文化。不同的地区和人口使用不同的建筑材料来包围和建造生活和生产的空间。地域建筑文化同样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文化的形成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域建筑的影响。当然,建筑设计和地域文化一并要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有效将其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得建筑设计更具艺术性、地域性。地域建筑由于其具有十分强的独特性,在适用性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是区域建筑文化面临的难题之一。一方面,在进行建筑设计中要保留地域性建筑文化的本质以及特点;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建筑设计的适用性以及可行性。
3 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相融合的原则
3.1 保留地域本质,求同存异
地域性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之间并不是冲突的,现代建筑往往与地域性建筑文化在某一程度上是有十分相似的观念的,最终目的都是源自人民对生活的追求与热爱。因此,在将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相融合时,需要去把握保留地域本质,求同存异的原则;在注重现代建筑与地域建筑文化进行融合的同时,建筑设计者还需要考虑地域建筑文化的特性,保留其最本质的文化,充分了解地域建筑文化特色极其建筑精髓,使得现代建筑设计更具有独特的文化精神,进而能够设计一个安全、舒适、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独特的代表性建筑景观。
3.2 追求生态,追求可持续
目前,现代建筑以钢筋和混凝土构筑成混凝土结构,缺乏地域文化特色。这种建筑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生态学原理,也不符合中国提倡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另一方面,也有许多文化因素与区域建筑文化的生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对于我们来说,在进行现代建筑设计和区域建筑中应该把握生态原则,注重在进行建筑设计综考虑两者之间优点,有效合成在一起。比如,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大部分建筑基本没有使用钉子以及钢筋等建筑材料,这种独特、生态化的施工技术应该掌握并应用在现代的建筑设计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 将区域文化特色与现代建筑技术并重
对于地域建筑文化大都是当地人民智慧文化的结晶,其能够更好的应对当地地形地势以及相应的自然气候,有着独特的作用。然而现代建筑设计主要依赖现代化建筑先进技术以及先进的建筑材料,但是在面对多种灾害时,在结构强度上与安全性稳定性方面表现更突出。所以,我们必须将地域建筑文化适应性与现代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先进性进行有效结合与创新,进而设计出文化特色与先进技术并存的现代化地域文化建筑。
4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有机融合的途径与方式
4.1建筑平面布局设计
建筑设计的第一项即是关于建筑的平面设计。对于平面布局设计而言,我们需要做的第一步工作是到建筑基地现场进行勘查和测量,尽量对地基的基本数据和周边的水位地理背景进行勘查和访问,做到对这些数据有基本的了解,从在平面布局设计上更好地选择具体的房间布局,并为融合地域建筑文化做基本的准备工作。在中国众多的地域建筑文化中,并非简单地考虑地形地势的问题,而是更加注重当地的水位背景、雨水和气温等自然气候的变化。
4.2总体景观设计
对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最直观的表现则是总体景观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和文化背景。在对基地进行地形地势测量和水文气候勘查时,我们不仅是为地域建筑文化融入现代建筑设计做基本的准备,也是为整体的景观设计做基本的数据分析。在对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中,除了在新的建筑设计中融入地域建筑文化理念以外,还有通过对传统地域建筑进行适当性
的修改和更新,使其巧妙地融合在现代建筑设计之中,不仅避免了对地域建筑的破坏,也促使现代建筑获得更多的灵感。在勘查周边自然背景后,无论是采用全盘推翻重新设计的方法还是在传统建筑上进性现代化的创新,我们都需要注重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尽量和场地环境形成一个比较融洽的态度,而非异类的侵入;比如现代的植被与地域建筑文化中的院落可以
进行融合,也可以设计由植被形成的院落。
4.3 局部和室内的处理
在建筑的设计环节,我们通过对大局的把握将地域建筑文化的特色和精髓融入后,可以在更多的局部细节上和室内设计上进行设计。如果说室外和整体景观的布局考虑的是关于环境的关系,那么室内的设计则是关于人的关系,即主要的现代功能。现代的建筑在室内功能上并没有超脱传统建筑,无非是起居饮食和休闲娱乐。因此,室内布局设计的要求也无非是
关注光线的问题和整体的虚实布局问题。例如,在地域建筑文化中我们所突出的是客厅的宽敞明亮,而这些可以借助现代光学理论中的虚实关系进行合理布局,同样的空间可能造成不一样大小的感觉,包括在室内窗户设计等,这样既满足了现代建筑设计的要求,而且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精神也能得到突出和表现。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有着十分明显的功效。因此,现代建筑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地域文化特色,从传统地域建筑文化中吸取文化精神,从而设计出满足人们物质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的现代建筑。在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 设计人员必须秉承既要保持建筑文化的民族性, 又要传承发展优秀的地域文化传统的理念进行建筑设计。换而言之,尊重地域特性并使之融合在建筑物当中是当今建筑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王育林.地域性建筑(第一版)[M]. 天津大学出版社,2014.
[2] 倪海涛,白凡.试论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J].中国科技纵横,2013( 10 ) .
[3] 吴立新 . 谈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2( 04 ).
[4].李灵.现代地域建筑设计方法探讨 [J].重庆建筑 .2014(11).
论文作者:白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建筑论文; 地域论文; 文化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地域性论文; 中国论文; 特色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