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四川省 绵阳市 621000)
摘要:虐恋作为一种亚文化,向主流文化提出挑战,也给习惯于主流文化思维方式的人们一些新的启示。本论文以浅析《沉默的羔羊》为切入口。探讨虐恋文化在国外的普及性,而研究它的发展状态,使我们能够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电影中映射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沉默的羔羊》;虐恋;主流文化
一、虐恋文化
(一)虐恋文化的定义与发展
虐恋是一种将快感与痛感联系在一起的活动,或者说是一种通过痛感获得快感的活动。所谓痛感有两个内涵,其一是肉体痛苦,如鞭打导致的痛感;其二是精神痛苦,如统治与服从关系中的羞辱所导致的痛苦感觉。虐恋关系中最主要的内容是统治与屈从关系和导致心理与肉体痛苦的行为。严格说来,虐恋文化的出现应追溯到17世纪和18世纪,福柯认为,18世纪末是虐恋文化现象出现的精确时间。在其后几百年间,虐恋文化有了极大的发展,它不再仅仅是一些人们的个人行为,甚至也不是游离于社会生活之外的纯粹在私人场合进行的活动,而逐渐成为一种越来越引人注目的社会和文化的想象。
(二)虐恋文化的形成原因
研究虐恋形成原因的动机首先来自认为它是病态这一观点,这是一个历史的事实。这就使对虐恋成因的研究遇到了一个与同性恋成因研究相类似的略带敌意的问题:研究虐恋成因似乎出于一个先人之见:虐恋是不正常的欲望,所以要研究它的“发病体制”,以便决定是不得不容忍它呢,还是要想办法“矫正”它。
基于上诉原因,在研究虐恋成因之前,有必要引进福柯的一个概念,即将欲望与快乐加以区分的概念。欲望是人所固有的,它似乎是人的某种本质,它决定了人的某种身份;而快乐则是人的选择。
二、虐恋文化分析
(一)《沉默的羔羊》影片分析
在叙事结构上,《沉默的羔羊》的叙事线索比较复杂,主线与副线、副线与支线,错综复杂地编织在一起,编剧讲这些复杂的事件和人物关系,处理的简明清晰,为戏剧场面的深入开掘、人物情感的揭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沉默的羔羊》运用佛洛依德的心理学,深入到人物潜意识层面,将人物的内心动作与外部动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内外部动作相互推动,深入揭示女主人公复杂的情感的生活。在思想主题上,影片通过虐恋犯罪,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软暴力造成的普遍奴役人格。
1、影片虐恋文化产生的背景。
福柯说:虐恋不仅是一种心理变态,而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西方18世纪对“欲望的无限想象”的非理性转变。
资本主义造成的无形暴力,扭曲了人们的心灵,表征为施虐与被虐。虐恋是现代社会很普遍的一种心理变态。资本全力的无形压力的难以释放,导致许多人转而崇拜痛苦、暴力和受虐,把精神上的痛苦转化为受虐快感。
大众通过恐怖片的“过度受虐”,达到对现实的“适度受虐”的心理平衡,从而达到舒缓焦虑的目的。好莱坞是造梦工厂,它制造美梦,也制造噩梦。恐怖片作为一种类型影片,集中反映了美国社会的现代文化模式,随着美国社会的后现代化,恐怖片由暴力犯罪转向心理智能型犯罪,提供了新的后现代文化模式。
影片为大众的日常焦虑、心理压力、性格扭曲,提供了一种现实原因和心理学假说。编剧认为造成虐恋心理的社会根源,来自现存的资本主义秩序。而影片多次出现美国国旗、国会大厦,将评判矛头指向国家体制。
2、从影片人物性格中分析“虐恋”
(1)俄狄浦斯情结
野牛比尔是电影中的恐怖制造者,也是虐恋中的施虐者,被他残害的女性则是受虐者。他将数位少女剥皮剪裁,只因为想为自己制作一件女性“皮衣”。据汉尼拔透露:“比尔拥有极其悲惨的童年,常常被继母虐待,让他厌恶自己的男性身份,想要变性”,“但是,可以做变性手术的三家医院都无一例外地拒绝了比尔的申请”。绝望之余,野牛比尔最终从性倒错者转变成性变态者,并开始了疯狂的杀人活动。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幼年时期是一个人人格与心理机制形成的“土壤”阶段,一旦在这一时期经受到伤害性的体验的话,那么会留下黑色大丽花一般的伤口,终其一生难以愈合,并常在孤独无助的时候隐隐作痛。童年时代“母亲”形象的缺席,使小比尔固守着他的“俄狄浦斯”情结,又因为缺乏罗杰斯式非条件关爱,使野牛比尔的精神和肉体最终产生了畸形的分裂——他热切希望通过把自己变成“女性”(潜意识中母亲的象征)来满足他内心的渴求。野牛比尔将死亡当做其变态的嗜好,他着迷于受害者口里骷髅蝶的幼虫。野牛比尔认为,被害少女的灵魂将被禁锢在骷髅蝶的体内永远不再轮回。而他披上用她们的皮缝制的外衣,就可以永恒地占有其身体:把自己转变成一名真正的女人。经过这样的灵肉转换的过程,野牛比尔达成了其“完美的犯罪”。在此,野牛比尔在施虐过程中享受着这一切,并且这一切也能够带给他精神上的快感。
其实,克拉丽斯和野牛比尔恰似硬币的正面和背面。一方面二者有着同样不幸的幼年时代:克拉丽斯因幼年失去父亲执着于“俄勒克特拉情结”,野牛比尔却因母爱的缺失陷入“俄狄浦斯情结”无法自拔。因此,两者均是本我和超我过度失衡而引起心理畸形的不幸者。但是,命运之神却引领他们走上了相反的道路。克拉丽斯始终坚持着拯救自身的愿望,并最终与社会主流精神相融合;而野牛比尔则一直流亡在社会的边际,一发而不可收地堕落成一名社会的“离轨者”。另一方面,克拉丽斯在寻找凶犯的过程中,遇见了幼年时期的“父亲”(即汉尼拔),成功地从“俄勒克特拉情结”中解放出来;但野牛比尔却自始至终徘徊在无父(即惩罚者)无母(即施恩者)的痛苦之中,执着于不曾屈从于父权的母性之欲,从而走向犯罪的道路。因此,野牛比尔将无法逃避飞蛾扑火般的悲剧命运,但克拉丽斯最终成功地破茧成蝶,华丽转身迎接灿烂的人生。
(2)施虐者——汉尼拔
汉尼拔在影片中具有两面性的形象,他一方面是拯救者,但另一方面却是一名罪行累累的杀人犯。汉尼拔身为一名精神病专家,应该是俗世中的拯救者,其职责犹如教会里的神父。假如把向善视作人的合理精神状态,那么,可以认为一切罪犯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精神病症。然而,这名拯救者其实是个心理变态的凶犯,由他制造的血腥恐怖的案件,令人毛骨悚然。汉尼拔曾经面不改色、心跳正常地吃下一位护士的舌头。在逃出Shelby地方法院过程中,汉尼拔残忍地杀害了他的两名警察,巧妙地设计了逃亡计划。而一名警察的尸体还被汉尼拔挂在了曾经囚禁过他的铁笼上,状似被钉在了十字架上的耶稣!汉尼拔也享受于在这种精神的快感中,这种施虐者的快感,在杀害其他人的时候的从容不迫。他用沾满鲜血的双手敲击着幻想中的钢琴键盘,来庆祝逃亡的成功。
借助汉尼拔的力量缉捕凶犯,是贯穿本片的基本脉络,这种情节设计本身就具有讽刺性。警察是恶的拯救者的象征,而后却是必须利用凶犯的能力去结束罪恶的延续,而凶犯(汉尼拔)的力量又来自于他同时身为善的救赎者(精神病专家)。拯救和罪之间到底有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善和恶的救赎之间到底有没有绝对的分别?汉尼拔的双重身份,正是象征着人性所具有的两面性,引人深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俄勒克特拉情结
“羔羊”是克拉丽斯童年时在农场的一次痛苦的经历,这段经历在她内心深处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痕。贫穷的家境,幼年丧父,孤儿般无依无靠的童年,让小克拉丽斯惧怕身边的一切事物。她渴望从农场逃走,就出要被宰杀的羔羊。但她的愿望却无法实现,她被带往孤儿院,与她相伴的羔羊也最终被人屠杀。在后来的日子里,虽然克拉丽斯一直在卖力读书,参与竞争,并取得优异的成绩,但始终有羔羊哀鸣的声音在她的内心深处回响,但她没能意识到,那其实是自己的内心在微弱地呐喊。她在潜意识里把自己定义为一名弱者,害怕回忆童年的遭遇,不敢正视自己的心灵。但她在逆境中却表现得十分坚毅、干练,凭借强大的意志力把内心的恐惧隐藏在坚强的外表下,她害怕其他人洞察到她内心的“软弱”。她原本相信自己伪装的很好,但却被汉尼拔一下识破了真相,他以提供线索为筹码,来逼迫她道出童年的遭遇。
克拉丽斯期盼能成功缉获凶犯,救出被绑架的少女。但她没能认识到这不单单是因为职责所在,而且也是她内心深处的一种抗争,她心底的羔羊在不停地尖叫!汉尼拔看到了她内心的秘密,他十分清楚克拉丽斯会将“野牛比尔”的案子进行到底,因为她童年时在蒙大拿牧场的遭遇,使汉尼拔洞悉到,在克拉丽斯的内心深处存在着无法停止的哀鸣,就是那弱小的被人屠宰却无力抗争的羔羊。对克拉丽斯来说,童年牧场的羔羊的呼号是真实的回忆,那么在她成年后其内心深处不断重复的羔羊的哀鸣,则带有更多的象征色彩,它象征着受害者与弱者,代表着这类群体在无力抗争时发出的呐喊。克拉丽斯布恩不能逃避内心的呼喊,幼年时因为无力挽救那些可怜的、任人宰杀的羔羊,而在内心留下无穷的悔恨;此时却是鉴于被害者均为无力抗争的女性,让她更为痛心。她们生前的状况在她的想象中不断回放,她们遇害的遭遇在她的回忆中不断重演,最终,所有的一切都化作一种声音:羔羊的哀鸣!这是一种饱含血泪的召唤,一种无法抵制的力量,因此,克拉丽斯坚信唯有亲手将凶犯正法,才可以安抚心中长鸣的羔羊,平息它的哀鸣!事实上,故事从头到尾即是一个治疗心理的过程,与一般治疗的差别是为她治疗的是一名聪明绝顶的变态医生,而她的心理救助的过程也十分危险。在与野牛比尔较量的过程中,她战胜了自己内心的恐惧,将命悬一线的人质成功救出。这其实是一种自我救赎的有效方式,找出问题的根源,运用自身的力量,逆转曾经无能为力的局势。克拉丽斯最终战胜了内心的软弱,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
人的一生始于第一声啼哭,痛苦是人生挥之不去的阴影。不愿屈从于命运的人们选择勇敢抗争,而所有的抗争只为那痛苦过后幸福的笑容,这个过程即是自我救赎。克拉丽丝被恶伤害,她要从痛苦中挣扎出来,摆脱心中的阴影,她自我救赎的过程就是缉拿凶犯,解救人质,从而也展现了本片中善的最高境界。“野牛比尔”的痛苦来自他无法随意选择。他作为男性却渴望变成女人。他憎恨命运,做出挣扎,寻求转变。无效的抗争让他的人性变得扭曲,让他的救赎堕入更深的深渊,救赎的过程变成自我毁灭的过程。“野牛比尔”的命运好像充满无辜,但是他为了一己私欲危害社会与他人,最终让自己变态的救赎在罪的道路上奔向无法回头的地狱。汉尼巴尔亦正亦邪,所有人都在最初将他定性为至恶的化身——毫无顾忌地肆意妄为。克拉丽丝身上的真、善、美以及人格魅力对他产生了无法阻挡的吸引。克拉丽丝心中的挣扎让他意识到自己内心的挣扎,在影片的结尾,他打电话祝贺克拉丽丝的成功,证明他最终认可了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和美好,自此,他也成功地完成了自我救赎。
(二)社会现实分析
1、虐恋群体分析
调查对象信息来源于网络.在我所涉及到的对象中具有本科和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大约占80%,这个比例和日本,英国分别在1971年和1982年的调查比较接近.为什么这些人群更容易产生虐恋的情结?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在巨大精神压力下,长期的生存竞争培养出来的征服,挑战欲望.需要得到宣泄.
二是高学历者在成长的过程中更懂得如何接受新事物,如何艺术地解决遇到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会找乐”
三是高学历的人更容易体贴,尊重性伙伴,共同达到约定的演绎方式.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暴力,犯罪.
2、性别的比例
女性施虐者:女性受虐者=18:82
男性施虐者:男性受虐者=51:49
3、婚姻的比例
已婚女性:未婚女性=25:75
已婚男性:未婚男性=43:57
由此可见,一般存在着虐恋倾向的大多数都是高学历的人,因为这一类的人比较能够快速接受新的事物。根据数据(此数据来源于日本的调查)显示女性受虐者的比例远远高于施虐者的比例,而男性在施虐者与受虐者的比例上基本上一致。在女性内心,是渴望被统治的。
三、虐恋文化理论及传播应用
(一)虐恋亚文化
虐恋作为一种亚文化,虐恋向主流文化提出挑战,也给习惯于主流文化思维方式的人们一些新的启示,使他们能够从一种崭新的从未尝试过的角度来看问题。亚文化,又称小文化、集体文化或副文化,指某一文化群体所属次级群体的成员共有的独特信念、价值观和生活习惯,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指在主文化或综合文化的背景下,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一种亚文化不仅包含着与主文化相通的价值与观念,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价值与观念,而这些价值观是散布在种种主导文化之间的。
(二)社会受虐倾向
受虐倾向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性受虐倾向;另一种是社会受虐倾向。二者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寻求疼痛和折磨;不同之处在于,性受虐倾向包含着有意识地在性兴奋中寻求快乐和满足感,社会受虐倾向则没有这一目标,在此类行为中也不一定会获得性快感。《沉默的羔羊》中主要体现的是社会受虐倾向问题。
弗洛伊德是最早注意到社会受虐倾向的人,他称这种倾向为“道德受虐倾向”他指出:“道德受虐倾向是最重要的一种受虐倾向,心理分析的最新观点认为,它源于某种无意识的负罪感。”道德受虐倾向与性的关系不再紧密。在所有其他种类的受虐倾向中,折磨都是由被爱者施予的,都是遵从他的命令来忍受的,在道德受虐倾向中,这一因素被删除了。受苦本身就是一切,指令来自所爱的人还是冷漠的人这一点丧失了重要性。它甚至可以来自非个人的权力或者来自环境。一个真正的受虐狂总是把脸颊转向任何可能来临的打击。在这里,重要的是关于虐待可以来自非个人的权力的说法。在这种情况下,性的满足退居次要地位。
社会受虐倾向的原因之一是人生的失败或没有达到心目中的理想目标。社会受虐倾向一般是指社会中的“失败者”,他们采取自我否定的态度,用比自己的失败应受的惩罚更加严厉的自我惩罚来达到心理平衡。在《沉默的羔羊》中,野牛比尔在童年时期受到继母的虐待,让他十分讨厌自己男性的躯体,长大后便想变性,而当时的三家变性医院都拒绝了他的申请,他觉得自己受到歧视,心理开始扭曲,于是开始虐杀女性做人肉衣服。这就是社会受虐倾向的典型表现方式。现如今,社会上存在着很多这样的案例。一直以来,受到社会的歧视,而内心有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就导致这一些人对社会的憎恶,从而导致一些犯罪。所以,研究这一些人的心理是对虐恋文化的有效分析。
参考文献
[1]李银河著《虐恋亚文化》[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
[2]张元《东宫西宫》电影1996年拍摄
[3]王福湘:《中国人的虐恋心理和文学中的虐恋描写》,《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月,第30卷第1期。
[4]刘江:关于精神性别的一次质疑[J]电影评介;2000年10期
[5]杨光:《博弈论在虐恋中的应用研究》,《中国性科学》,2006年3月,第15卷第3期。
论文作者:高新林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8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0
标签:虐恋论文; 野牛论文; 羔羊论文; 受虐论文; 文化论文; 比尔论文; 倾向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8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