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探析王旭论文_王旭

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探析王旭论文_王旭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的科技在经济的不断增长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同时,我国建筑业的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很好的提高。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中起着很好的辅助作用。然而,由于高支模体系的安装和拆卸过程,使得高支模体系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难以达到施工标准。在高支模体系的施工中,应注意支架设计和安装的稳定性,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应注意这一点。只有高支模体系支撑的设计与安装,才能使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发挥更好的作用,为土木工程顺利完工提供更多的保障。

关键词:土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探析

1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含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更新,我国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方法也在不断改革。在此背景下,高模板施工技术应运而生。根据相关施工规范,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建筑物高度较高,则需要较高的模板支撑来辅助施工。括号的名称因其高度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模板支架高度大于5米的称为“高支架”;支架高度小于5米的称为“低支架”;支架高度大于10米小于18米的,或支架每平方米能承受15000牛顿的荷载,或支架框架的中心线可以承受每平方米20000牛顿的负荷强度。为了满足这些条件之一,它被称为“高模板”。由于施工的不同,高低支架的使用也会发生变化,但它总是围绕主楼而建。高层建筑应采用高支撑,相对较低的建筑可采用低支撑。支护施工时注意周围环境,尽量减少周围环境造成的损失。

2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高支模技术施工的人员问题严重

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要求相关施工人员掌握相关的业务技能和操作技能。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大部分施工人员都没有得到较好的安全技能培训。如果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不能满足相关要求,就必须存在质量和安全风险,影响其他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2高支模技术施工的规范性问题

高支模施工技术分为施工检查、施工安装、施工验收和拆除四个步骤。在高支模施工的前期,必须严格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确保施工设备的安全运行,最大限度地满足高支模施工工艺的实际需要。在高支模安装过程中,需要准备相应的施工图纸,但在具体的安全设计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在高模安装完成后,还需要进行相应的改进。

2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技术的施工要点

2.1施工准备阶段的施工技术要点

高支模施工前,应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并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和评价。在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准确掌握施工操作规程。根据设计标准和施工要求,对高支模施工所需的模板、钢管、木支架、脚手架等材料的质量和性能进行了详细的检测,如钢管壁厚、模板外观完整性等。

2.2框架柱梁的施工技术要点

在土木工程外框架梁、柱的施工中,施工人员应先浇筑柱结构,再浇筑梁。如果土木工程是横梁屋盖,应根据整体框架梁轮的施工要求设置支撑结构,以保证框架梁与整体框架之间的刚度和稳定性。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脚手架中间或两端设置水平剪力支撑,插入钢筋,然后在下端的梁柱上安装纵向水平钢筋,以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2.3混凝土浇筑的技术要点

目前,我国土木工程施工主要是采用高模板浇筑混凝土施工。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从专业的混凝土运输车运到施工现场,然后泵送到工作面,由施工人员进行平整和摊铺。浇筑混凝土时,应采用分层分段的施工工艺,并进行一次连续浇筑,尽量避免浇筑过程中的中断。施工前应检查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仔细检查预留孔洞的位置、模板和安装牢固度,确保混凝土的顺利浇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安装高支模的施工技术要点

在高支模安装中,首先对梁、轴、水平标高的位置进行测量定位,梁、梁、木支架依次安装在梁、梁底,然后安装侧模板、梁底及相应的木支架。模板施工完成后,将梁和板的钢筋固定到位。只有在上述安装工作完成并通过质量检验后,才可拆除模板和脚手架。施工人员根据施工图要求自下而上进行安装施工。在设置水平和垂直钢管支架时,既要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合理的数量,又要尽量减少钢管支架的使用。在基础上安装钢管支架时,应检测回填土的密实度和承载力,以防止钢管支架因软土层而移位或下沉。脚手架安装时,应严格检查脚手架材料的规格、质量和数量,并拧紧螺母,以保证钢管支撑连接可靠。钢管支架施工完成后,立即进行模板施工。对底模、侧模、顶模的施工质量,应严格按照有关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进行管理,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造成混凝土浇筑渗漏。所有高支模施工完成后,应彻底检查模板及水平和垂直钢管的可靠性,以及模板与钢管之间的连接。一旦发现高支模安装松动,应拆除高支模,重新安装施工,以确保安装牢固可靠。

2.5拆除高支模的施工技术要点

拆除高支模前,应由专业技术人员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查,强度要求满足后才能进行拆除施工。一般来说,当高模板跨度小于8m时,脱模前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标准的73%左右,当高模板跨度大于8m时,脱模前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标准的95%左右。因此,施工单位应严格控制脱模实践。一般情况下,脱模时间应根据养护8天以上的混凝土强度试验结果确定。高模拆除严格按照顺序拆除。首先拆卸非承重模板,然后拆卸承重模板。高支模支撑体系梁底模板跨度大时,应先拆除中间跨度模板,然后逐个拆除两端模板。一般来说,在土木工程中,既有支承效应,又有连续高模量体系,因此高模量结构应从上到下顺序拆除。拆除施工应加强安全管理,拆除的模板构件应整体堆放。模板和相关附件应分开存放。

2.6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要点

在高支模施工过程中,应根据设计标准和施工要求,严格加强各工序的质量控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检查模板接头是否漏水,模板清洁度、润湿性是否符合施工要求,模板是否有水。当现浇混凝土梁板跨度大于4米时,应根据设计要求对模板拱度进行校核。此外,还应检查模板预留孔位置和预埋件的紧固情况,以确保安装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3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注意点

3.1加强人员审查力度

由于高模施工技术是一项施工技术难度大、施工工艺复杂的安装工程,安装人员必须对安装专业技术进行审查,加大审查力度。对于不熟悉或不了解高模安装的人员,必须禁止安装和施工。

3.2严格审查设计方案

为了科学有效地进行高支模施工,施工方案在安装前必须按照有关规范进行审核,并做好以下工作:检查模板支撑体系设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土木工程的要求。模板支撑体系的选型、计算图纸和荷载值应符合土木工程的实际情况。其次施工方案审批手续应齐全,对于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的工程必须组织专家论证。最后加强设计人员与安装施工人员的沟通,避免高支模安装时发生安全隐患。

结束语

近年来,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土木工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并逐渐成为提高土木工程施工单位质量的重要指标。土木工程施工单位必须做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和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中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为我国的土木工程做出贡献。在土木工程施工中,高模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进一步发展,必须对高支模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高支模施工技术直接关系到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掌握和控制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施工质量,以保证土木工程的全面施工。

参考文献

[1]李志斌.解析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J].甘肃科技纵横,2019,48(03):54-56.

论文作者:王旭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  ;  ;  ;  ;  ;  ;  ;  

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探析王旭论文_王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