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中医药防治思路论文_李培红1,刘松江2*,

浅谈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中医药防治思路论文_李培红1,刘松江2*,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是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疑难病例,其防治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本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重者易发生癌变。因此,对于其复发的防治尤为重要。本文从四个角度探讨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防治,以期为中医药防治溃疡性结肠炎复发提供思路。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复发;防治;综述

溃疡性结肠炎亦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主要累及直肠和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常见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泻、黏液血便等症状。病情轻重不一易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溃疡性结肠炎与中医的“痢疾”、“肠澼”、“泄泻”等相符,将其归属其范畴之内。中医认为其发病机制可能与感受外邪、情志失调、饮食不节、脾虚湿盛等因素相关。现代医学对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认为可能与感染、免疫、遗传等因素有关,主要采用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但其复发率较高。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逐年升高并呈现低龄化的趋势。溃疡性结肠炎粘膜上皮发生异型增生这是目前已被公认的癌前病变,因其是在溃结的基础上发生的,所以恶性程度相对较高, UCAC发病率虽仅占全部结直肠癌的1%~2%, 但却占全部 UC患者死亡原因的15%[1-2], 因此,UC的治疗及其复发的防治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难题。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探讨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防治。

1.以顾护脾胃为本

本病以脾胃亏虚为本,顾护脾胃在防止复发方面尤为重要。《景岳全书•泄泻》云:“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慎,以至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至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张介宾云: “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由此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机以脾胃亏虚为本,治疗上应重视顾护脾胃。刘士昌[4]认为本病究其根本乃是脾虚,其病位在下焦大肠,病根在中焦脾胃。患者病情反复发病,迁延日久,舌质往往偏淡,舌体胖且舌边有齿痕,用健脾益气的药物治疗,效果较好。刘建萍[5]采用参术肠炎清丸(党参、白术、山药、炒薏苡仁、车前子、马齿苋、延胡索、益母草、木香、甘草等)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地塞米松灌肠2周,水杨酸柳氮磺胺嘧啶以及奥硝唑口服8周)治疗,两组各70例,观察8周,治疗组为88.57%,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68.57%。权利珍等[6]采用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胃气虚夹湿证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来治疗,治疗时间为24周。结果证实,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快于对照组,参苓白术散能较快地缓解患者的症状,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本病多以脾胃亏虚为主,脾虚夹湿,湿邪困阻,病情缠绵难愈,容易复发。因此,顾护后天之本有利于防止疾病复发。

2.以解毒化瘀为关键

本病以毒瘀为标,防止复发应兼顾祛瘀通络,清热化湿解毒。本病的治疗用清热利湿、化瘀生肌的灌肠方治疗效果较佳[7]。郭富成等[8]用消疡方灌肠(黄柏30g,黄连20g,白及10g,延胡索20g,苍术20g,白头翁15g,苦参15g,白蒺藜15g,三七粉10g)并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对照组用复方黄柏液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各46例,时间为4周,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为73.9%,治疗组89.1%明显优于对照组。《皇帝内经》中记载:“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脏腑相合,故邪无来处,方可养生长寿。大肠之官内伤饮食,外感湿热,湿热邪气蕴蒸肠腑,伤及脾胃,引起气血失和,阴阳失调,最终导致血瘀、肠络损伤、肉腐等[9]。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溃疡性结肠

炎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中医认为久病多瘀,故可以祛瘀通络法治疗,《内经》中曾有久发频发之恙必伤及络的说法,瘀血入络,易入难出,草木类药物攻补效果与虫类药不能相比,故可用虫类药攻之。虫类药效专力宏,善于搜剔经络,祛除络中瘀血,对反复发作的 UC具有一定疗效。虫蚁迅速飞走诸灵,俾飞者升,走着降,使其血无凝着,气亦可宣通,气血通达。李红[10]将康复新液口服加灌肠联合美沙拉嗪作为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治疗1个月,治疗组为94.87%,对照组80.49%。溃疡性结肠炎病位在肠,与脾胃关系密切,湿热、瘀血是其病机关键。大多数学者在临床治疗方面正邪兼顾,多以顾护脾胃为主,辅之清热利湿,祛瘀通络之法,对其复发的防治尤为重要。

3.重视“肝脾同治”

本病的治疗应重视“肝脾同治”。《景岳全书》指出:“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此肝脾二脏之病也,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而然。”由此可见,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治疗方面应重视疏通肝气,使肝气调达,以防肝木克土。肝气得以疏泻,方能行气化瘀,进而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的复发。程卫军[11]用疏肝健脾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证实了疏肝健脾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明显,对巩固溃疡性结肠炎的远期疗效优势明显。沈洪等[12]从调肝理脾角度论述了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其认为肝脾失调是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机之一。因此,本病的治疗应从“肝脾同治”的角度来防止其复发。

4. 调理饮食情志

溃疡性结肠炎反复发病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有关。病邪所凑,其气必虚。本病以脾胃亏虚为本,脾胃虚弱,因饮食不节所伤,饮食不节,则病生于肠胃。从根本防治溃疡性结肠炎,当从饮食起居开始。《本草纲目》曰:“水为万物之源,土为万物之母。饮资于水,食资于土。饮食者,人之命脉也,而营卫赖之。”饮食不节则伤脾胃,脾胃伤则后天气虚,影响其水谷化生气血,进而整体的生理机能受到影响。因此,从病因根本来防治本病,做到未病先防十分重要。治疗上应从调整饮食结构着手,忌食辛辣及油腻之品,其加重脾胃湿热,忌生冷之物,寒凉之品损伤中焦脾胃,易加重中焦亏虚。注重调理情志,太过不及都不利于身体健康。治疗方面强调以“和”为本。养生防病之道,应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恬淡虚无,精神内守。总之,从饮食情志方面防止本病复发十分重要。

5. 小结与展望

溃疡性结肠炎反复发作,大多数患者未予重视,长此以往,病灶受到反复刺激,易产生癌前病变,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因此,防止其复发十分必要的,本文整理了大多数医家的临床经验并加上自身对本病的体会,从四个方面来阐述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治疗思路,总结出以顾护脾胃为本,强调重视后天之本的重要性。本病以解毒化瘀为病机关键,临床治疗应辅之清热利湿,祛瘀通络之法。同时应重视疏通肝气,肝脾同治的思路,并提出从饮食情志方面来防止其复发的思想。希望能为防止本病的复发提供思路。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因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中医药对其复发的防治仍需要大量回顾性分析来证实,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中医药在防治溃疡性结肠炎复发方面仍需要不断努力,争取收获更多佳绩,更好的造福于人类。

参考文献:

[1]HERSZNYI L,BARABS L,MIHELLER P,et al.Colorectalcancer in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the true impactof the risk[J].Dig Dis,2015,33(1):52-57.

[2]LEE H S,PARK S H,YANG S K,et al.The risk of colorectalcancer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a hospital-based cohortstudy from Korea[J].Scand Jgastroenterol,2015,50(2):188-196.

[3]陈治水,王新月.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2010·苏州)[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1, (01):66-70.

[4]林培政.刘仕昌教授辨治慢性结肠炎经验[J].新中医,1995, (4): 11.

[5]刘建萍.参术肠炎清丸治疗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7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7,33(07):57-58.

[6]权利珍,谈建华.参苓白术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7,49(08):42-44.

[7]沈淑华,江张曦,王坤根.王坤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探要[J].浙江中医杂志,2018,53(06):403.

[8]郭富成,张玲玲.消疡方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7,32(09):1637-1640.

[9]Zheng L,Zhang YL,Dai YC,et al. Jianpi Qingchang decoction alleviates ulcerative colitis by inhibiting nuclear factor-κB activation[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7(07):76-84.

[10]李红.康复新液口服加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5):182.

[11]程卫军.疏肝健脾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01):34-36.

[12]沈洪,郑凯,于毅.论调肝理脾法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J].世界中医药,2015,10(05):684-689.

[13]张涛,陈玉,张保静,陈远能,宋杰.健脾清热活血方干预溃疡性结肠炎及其相关癌变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6,16(03):84-86.

论文作者:李培红1,刘松江2*,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3

标签:;  ;  ;  ;  ;  ;  ;  ;  

浅谈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中医药防治思路论文_李培红1,刘松江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