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债管理及其管理模式的变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外债论文,管理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文章认为,当前我国的外债管理模式基本上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在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进程中,外债管理模式也要进行相应的变革,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具体来说,要建立全面的外债管理体系;外债管理模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效益型转变;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关键词:外债管理 管理体系 管理模式
所谓外债,是指国内外经济主体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在一个开放经济中,如果其经济发展受到国内资源不足的限制,就可以通过利用国外资源来解决。外债就是这样一种利用形式。8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界的债务危机引起了对外债管理的广泛关注。随着我国外债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些外债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加强管理的新课题。
一、建立全面的外债管理体系
对外债进行管理,要从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把握,即外债总体规模要与国民经济发展、国际收支状况等相适应,同时外债的期限、类型、币种、利率等各种构成相对要比较合理。应该说,这是建立外债管理体系的基本点之一。
一般说来,全面的外债管理至少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外债的总量管理。要控制外债余额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控制外债的增长速度(其主要参考指标之一就是外债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比较)。
对于外债的总量管理,我国一直主要采取的是计划管理的形式,应该说,这种计划管理是富有成效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对于计划外债务的管理(主要包括租赁、补偿贸易、延期付款、海外私人存款等)还有待加强,这些外债环节基本上还是处于自由发展的状态,从而使计划外债务成为潜在的外债失控点。
在对外债规模进行管理的同时,还要注意把握外债规模和外汇储备之间在总量和结构方面的一致与协调。当前,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已经突破1000亿美元,这为我们降低在国际市场上的筹资成本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从外债管理的角度来说,我们还要注意外汇储备与外债在总量以及币种等结构方面的一致性,从而降低偿债的压力和风险。
2.外债的期限结构管理。在对外债进行期限结构管理时,应该通过调整新借款的期限结构,一方面防止短期借款的比例过大,另一方面要保证未来偿债压力的相对均衡,防止在特定年份出现偿债压力过大的偿债高峰年份。
值得注意的是,在1985年以前,我国有的部门和地方政府为了弥补建设资金缺口,将短期借款用于长期项目(特别是基本建设项目),形成外债期限上的错配风险。这实际上是期限结构管理方面的重大失误,需要在今后的外债管理中引以为戒。
3.外债的债务种类结构管理。所谓外债的种类结构,是指官方优惠贷款、商业贷款等不同种类的债务的相对比例。这种结构直接影响外债的成本。与债务种类结构相关的是利率结构,即浮动利率债务与固定利率债务的比例、不同水平的利率的组成等。不同的利率结构会使一定的外债在不同的国际金融市场走向中承受不同的利率风险,例如在利率大幅波动的时候,如果采用浮动利率的外债比较多,承担的风险就会大一些。
4.汇率风险管理。随着我国对外经济交往的日趋增多,国际金融市场的汇率波动对于外债的影响明显加剧。在外债规模逐步增大,外债结构趋于复杂的状况下,加强汇率风险的管理就显得更有必要。我们有必要加强跟踪国际金融市场的汇率走势,采取必要的风险管理措施,控制汇率变化对于未来还本付息形成的不良影响。
在进行汇率风险管理时,需要正确处理汇率风险与利率成本的关系。有的币种的利率(如日元)相对低,但是汇率波动比较剧烈,汇率风险比较大;而有的币种的利率相对高一些,但是币值比较稳定,汇率风险较低。我们在选择外债的币种时,曾一度比较注重日元的低利率,而忽视日元汇率的高波动风险,于是借入的日元比例较高,在日元大幅升值后,外债负担明显增大。
5.借款成本管理。借款成本主要受国际金融市场走势的影响,同时也取决于借款人本身的财务状况、借款人是否具有良好的国际声誉和熟练的筹资技术等。
二、外债管理模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效益型转变
上述外债的管理体系,是从外债的借入环节等方面着手分析的。但是,借入外债的目的是为了有效率地使用这些外债,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状况的改善。但是,在有的时间、有的借款部门,常常是更为注重借款规模、借款条件等的管理,但是对于外债的使用则不太注意,存在“重借轻用”的倾向。这种不良的倾向表现在外债的实际运转过程中,就是在外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外债的使用效益并没有同步提高。可以说,受当时宏观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我国的外债管理模式基本上还是走一条粗放型的注重规模的路子。因此,在当前积极推进两个战略性转变的宏观背景下,应该不失时机地将外债管理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效益型转变。
一般来说,外债的使用,包括使用方向与使用效益两个方面。外债的使用方向,是指将外债引入后投向国民经济的哪些部门、哪些产业。外债的使用效益,就是外债的增值性。正确把握外债的使用方向和使用效益,是确保外债管理体系健康运行的坚实保证。
由于外债的偿还涉及到国家的信誉,因而在当前我国公共部门及国有企业依然是外债的主体、地方政府在借入外债方面态度十分积极的背景下,我们要及时加强对偿债风险的管理,其具体的措施之一就是建立借用外债项目的偿债基金。值得指出的是,为了控制偿债风险的累积,一方面我们可以适度控制外债规模,另一方面可以进行政策调控,扩大利用外债中直接投资的比例。
借入外债能否带动经济增长,关键在于其是否能够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如果能够高效益地利用外债,那么外债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还可以增强其偿债能力。一般说来,在一定时期内,如果债务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步变小,表明外债的利用效率高,偿债能力增强了;反之,如果这一比重趋于上升,就表明外债的利用效率不高,偿债能力减弱,经济增长是靠更多的外资来推动的,外债的规模已经偏大。
值得指出的是,当前我国有些效益不好的外债项目之所以没有出现对外逾期,是由于国内转贷或担保的金融机构为了维护信誉而对外垫款偿还,并非外债项目本身有偿还能力。这实际上是把偿债风险由借款部门转移到国家银行的身上。从长期来看,这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三、外债管理模式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当前,我国的外债管理模式基本上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在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外债管理模式也必然要进行相应的变革,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具体来说,外债管理要以充分利用国内资源、激活国内金融体系为目标;在区分外债管理规则时要根据“国民待遇”的基本原则,而不能够简单地根据内外债来区别;在加强对公共部门和国有企业借债管理的同时,要逐步放开一定限额下的其他经济成分的借债管制。当前外债管理的重点,应该是优化外债结构,提高外债的使用效益。
目前,与对国家借债行为的严格管制相对照,我国对于外商投资企业的借债管理模式是放任型的,都允许其自由借债,事实上,外商投资企业的借债行为享受着“超级”的特权。根据国际惯例,应该按照国民待遇的原则统一对内外资的要求,同时按照公共部门和企业部门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外债管理规定,如公共部门的对外借款,要进行严格的审批;企业部门的对外借款,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逐步放松管制,国有企业依然要加强控制,其他类型的企业,在一定限额以下的对外借款可以自由办理,但是国家并不承担还款的责任,在此基础上,对企业部门的外债管理逐步由事前的计划审批转向事后的动态监测。
在健康运行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外债使用的主要目标应该是促使国内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进而激活国内的金融体系,提高国内的储蓄水平以及储蓄的使用效益,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的外债管理机构还比较分散,主要分散在国家计委、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中国银行等,相互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和协调。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强对外债风险统一管理的客观需要,有必要建立一个集中统一管理国家外债的机构(如国家外债工作委员会),在加强协调外债工作的同时,注重外债战略的研究,如我国的最优外债规模和外债水平、外债的增长速度、外债使用的优惠政策及政策引导、外债偿还风险的管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