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系统方法论_小康社会论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系统方法论_小康社会论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系统方法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方法论论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67[2004]02—0031—0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我国本世纪初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也是新时期党领导全国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宣言。本文试以系统工程的方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概念、内涵、目标、对策、措施做一些初浅的分析探讨。

一、系统概念与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实现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四大目标”

实现小康社会,多少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为之共同奋斗的理想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变。邓小平同志于1979年12月第一次把“中国式的现代化”称之为“小康”,他在会见外宾时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象你们那样的现代化概念,而是小康之家。”之后的几次谈话中,他又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他说:“我们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所谓小康,从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就是人均达到八百美元”。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按照邓小平的构想,把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正式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

从“小康之家”到“小康社会”,其基本概念和涵义出现了三个变化:一是小康社会的概念不再是单一的经济概念,而是经济、政治、社会相互交织的综合概念;二是小康社会的构建不是由单一的经济因素形成的平面结构;而是经济、法制、科技、文化教育及思想道德等诸多因素共同构成的多维结构和复合系统;三是评判和衡量小康社会的主要依据,不只限于经济指标,而是以经济指标为主,包括科技进步程度、文化先进程度、法制完善程度、社会文明程度、道德发展水平等相互关联的指标在内的指标体系。就经济指标而言,也不仅仅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定水平,还包括经济结构、居民生活环境、生活安全和公平、人力资本和公民素质、市场经济环境、社会保障水平等多方面的指标。如果只注重国内生产总值的人均水平,而忽视小康社会其他经济方面的指标;只注重经济方面的指标,而忽视小康社会的政治、社会等方面的指标,就不可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根据党的十三大确定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0世纪末“国内生产总值再增加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战略目标。1991年国家计委、统计局等12个部门制定了小康的16项基本监测指标,主要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1980年汇率,相当900美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城镇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2平方米;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人均蛋白质摄入量75克;城市人均铺路面积8平方米;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恩格尔系数50%;成人识字率85%;人均预期寿命70岁;婴儿死亡率3.1%;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电视机普及率100%;森林覆盖率15%;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达100%。

经过全国人民10年的努力,党的十六大宣布:“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产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并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一是经济目标,即物质文明建设。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二是政治目标,即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三是社会目标,即精神文明建设。全民族的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康和医疗卫生体系。四是生态目标,即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最终目标是实现“六个更加”,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二、系统评估与比较: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还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小康

回顾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小康建设的历程,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已经胜利实现了第一步、第二步由温饱到小康跨越的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小康综合评价指标的实现程度为95.8%。据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资料,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的主要标志,可以概括为“十大跨越”: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90年增长近两倍,达到95933亿元。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名由第10位升至第6位,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一;二是经济体制改革实现重大突破,初步完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明显增强,90%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由市场决定;三是对外开放由局部开放转为全方位开放,2001年进出口总额达到5098亿美元,比1990年增长3.4倍,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由第16位升至第6位,国家外汇储备超过2500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四是国家财政实力大为增强,2001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16371亿元,比1990年增长了4.6倍,大大增强了宏观调控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五是经济结构在战略调整中优化升级,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六是小康的核心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0年超过预期的800美元,达到854美元,2001年突破900美元;七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1990年以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62%。2000年达到225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一倍多,达到6280元;八是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上个世纪90年代初城镇人均住房面积6.7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17.8平方米,现在分别增加到10平方米和25平方米;九是衡量国民生活水平国际通用的指标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城镇和农村现在分别下降至37.9%和47.7%,均低于50%的小康指标;十是人民受教育的程度进一步提高,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小学毕业升学率由1990年的74.6%上升到2001年的95.5%,高等教育入学率由1990年的3.4%提高到2001年的12%。

综合评估内蒙古自治区小康建设的进程,小康评价指标实现程度为90.8%,基本达到小康水平。据内蒙古统计部门的资料显示,小康水平的16项标准,完成或超额完成的有6项,主要是: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545.79亿元,年递增9.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463元,年递增8.8%,增速均快于全国0.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15.4平方米,已达小康标准;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4.3%,农村牧区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44.8%,均达到50%的小康标准:人均预期寿命为70.7岁,已达到70岁的小康标准:教育文化支出比重14.4%,超过11%的小康标准;城市人均铺装路面8.49平方米,超过人均8平方米的小康标准。未能达到或接近小康标准的有10项,主要是: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483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1973元,未能达到小康标准,而且与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农村、牧区人均居住面积中砖混结构比重分别为51%和56%,距小康标准分别差9和4个百分点;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为74.28克,接近人均75克的标准;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6.33平方米,低于小康标准26.7平方米;农村通电话村的比例为57.8%。通公路村的比例为84.2%,通电村的比例为85.7%,安全卫生普及率为86.2%,婴儿死亡率为3.23%,以及全民受教育程度等,均未达到小康标准。

综合评价表明,我们已经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必须看到,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稳的小康”,距离“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六个更加”的小康社会、“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还有相当差距。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做些比较:

与世界发达国家比较: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世界发达国家三大经济体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水平,美国为35000美元,日本为30000美元,欧元区各国为15000-20000美元。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0年为854美元,2001年突破900美元。到2020年再翻两番,也只有3000美元,为美国、日本的十分之一,欧元区的五分之一,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只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与我国发达地区比较:现在的小康发展很不平衡。目前我国东、中、西部主要经济指标比例构成,呈东强、西弱梯度下降的格局,国内生产总值三大地区所占比例大体是57∶26∶17。其中内蒙古自治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比重只占1.57%,占西部12个省的比重为8.42%。按照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构成的地区综合竞争力衡量,在全国31个省市区排序中,处于前10位的均为东部省市,处于第11位至20位的西部地区只有陕西、广西、宁夏3个省区,其余西部省区均处于21位之后。内蒙古的综合竞争力指数为26.38,位居全国第25位。按照小康指标实现程度衡量,全国的小康实现程度为95.8%,而内蒙古仅为90.8%,比全国平均水平相差5个百分点,全国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东部地区超过了小康水平,而内蒙古只能说基本达到或接近小康水平。

从主要经济指标比较:内蒙古与全国特别是发达地区有明显差距,有的差距还在继续扩大。2000年内蒙古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872元,只及全国人均水平的83%,差距由1990年的156元扩大到1206元,此值不升反降了8.5个百分点;内蒙古人均财政收入657元,只及全国人均水平的61.906,差距由104元扩大到403元;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29元,分别比全国、东部、西部平均收入水平低1151元、2721元和519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3927.8元,分别比全国、东部、西部平均消费水平低1070.3元、2032.3元和692元;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050元,分别比全国、东部平均收入水平低203元和120元,农牧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614.9元,分别比全国、东部平均消费水平低55元和70.8元。

从城乡发展水平比较:内蒙古城乡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通常以基尼系数做为衡量社会总收入分配与绝对平均分配相对差距的指标。据内蒙古统计部门的资料测算,全区农村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1996年为0.2826,2000年为0.3618.2001年为0.4130,分配差距呈逐年扩大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5536元,比上年增长7.9%,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为1973.4元,比上年下降3.2%,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10多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仅相当于城镇居民收入的36%,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比由2000年的2.5∶1扩大至2.8∶1,而且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大大高于一般国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1.7∶1的比例;农村居民收入区域性差距也在扩大,全区12个盟(地)市,农村居民收入最高的巴彦淖尔盟人均2379元,最低的盟人均1294元,二者相差一倍,农村居民收入区域间的差距1990年为1.7∶1,1995年为1.78∶1,2001年扩大为1.99∶1,同一地区农村居民内部的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如果将农村居民收入分配按户分为低收入、次低收入、中等收入、次高收入、高收入五个等次,2001年低收入和次低收入的农户占45%左右,而20%的高收入户的收入占全部纯收入总额的44.5%,20%的低收入户仅占收入总额的2.9%,高低收入组的农户人均纯收入分别是4805元和271元,高低收入农户的差距2000年为6.3∶1,2001年扩大为10.7∶1,二者的差距明显拉大。

综合评估与比较说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艰巨的;但是,只要坚定信心和扎实工作,又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未来20年,全国经济增长保持在目前年均7%的速度,即可实现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这一发展速度是完全可能的。在经济学上有一个简单的规律,即经济总量的基数越小,增长的绝对数也越小,而增长的速度越快;反之,基数越大,增长的绝对数也越大,而增长的速度也越慢。如美国和日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35000美元和30000美元,平均年增长1%,就可人均增长350-300美元;而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900美元,即使年增长10%,也人均只能增加90美元。我国经济发展的底子薄、基数小,这就决定了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格局。所以,保持经济年均增长7%的速度,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人均3000美元,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内蒙古自治区保持目前比全国平均速度快2个百分点即年增长9%的速度,即可比全国提前四年实现翻两番。

三、系统对策与措施:运用系统工程的理念和方法,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全面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经济、社会系统工程。系统工程的实施和推进,重在统筹和协调。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运用系统工程的理念和方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及人与环境之间更加全面、协调和持久发展。

针对目前小康建设“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问题和差距,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实行统筹规划、整体推进。重点协调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难点在农村,内蒙古及西部地区尤其如此。没有农村八亿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国人民的小康。现在达到的小康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上,而且差距在继续扩大,这是必须高度重视和首先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实行城乡一体化战略,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促进农业向二、三产业延伸,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内蒙古的工业化至今还处于前期阶段,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层次低,装备水平、技术水平只相当于全国70年代的水平。城镇化水平虽然城镇人口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主要是“县改市”、“乡改镇”和外来人口迁入形成的,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转非”形成的,而且多数城镇基础设施落后,非农产业不发达,城镇功能不完善,实际的城镇化水平存在“虚高”现象,与发达地区的城镇化有明显差距。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产业结构单一,二、三产业严重滞后,真正意义上的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所占比重不足20%,农民离乡离土转入二、三产业的只有16.3%,均远远低于全国、更低于发达地区的水平。这是内蒙古及西部地区农村经济落后、与城市发展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关键在于促进城乡的双向延伸和互通互动,当务之急是集中力量实行三个突破:一是突破传统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体制,逐步形成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彻底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推进乡镇企业的改革和调整,大力发展县城经济。二是突破传统的农业产业结构,改变单一的经营方式,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的双向互动。农村要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化生产基地和合作组织,城市要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发展农产品加工和营销的龙头企业,形成城乡结合、工农结合的互通互动机制,大力推进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三是突破传统的城镇化建设模式,改变拼盘搭建、低水平扩张的做法,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发展小城镇要实行双向延伸,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中心城市向周边城镇辐射,农村向周围城镇延伸,形成区域性的经济文化中心,并逐步完善功能,充分发挥集聚效应,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大力发展经济关键在于不断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内蒙古及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既有长期积累的历史原因和区位因素,也有政策效应和宏观原因,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落后、低效的经济结构,因而导致在市场经济转换中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差,经济效益低下。以内蒙古为例,1978-2000年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了12.2个百分点,而内蒙古仅下降7.7个百分点;全国第二产业比重上升2.7个百分点,内蒙古不升反降5.7个百分点。目前,东部发达省市第一产业比重大多降至20%以下,而内蒙古仍高达25%左右。全区经济总量虽有较大增长,但产业结构没有突破性的变化,一、二、三产业的比例2002年为21.6∶42.0∶33.1。这种低层次、低效益的产业结构,是造成内蒙古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根本原因。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对各项生产要素进重新整合和优化配置,推动产业结构的三大战略性调整:一是调强第一产业。种植业由粮经二元结构调整为粮经草三元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畜牧业由自然放牧为主调整为轮封轮牧、舍饲半舍饲为主,大力发展农区半农区畜牧业;林业由生态型林业调整为生态经济复合型林业,大力营造绿色环境和发展绿色产业。通过战略性调整,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的整体质量和效益。使内蒙古的农牧业从数量型转变为质量效益型,由农牧业大区转变为农牧业强区。二是调高第二产业。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重点,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基础产业和加工制造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要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作用、带动作用和先导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煤电、冶金、机械、化工和农畜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的重组和升级,不断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坚持以项目为龙头,以园区为依托,选择一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重点突破、整体推进,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具有竞争能力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形成一批优势产业群和相互配套的产业联合体,迅速把第二产业做大做强。三是调活第三产业。要以开发新型产业、扩大劳动就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继续抓好流通和交通等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培育和发展科技、教育、信息、旅游、房地产、金融保险和社区服务等新的增长点,形成覆盖各领域、服务全社会、方便生产生活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第三产业格局,不断提高第三产业的覆盖率和就业率。

(三)统筹解决城乡劳动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小康之基,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根本措施,是当前和今后长治久安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当前城乡劳动力就业严重不足,已成为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善人民生活、保持社会安定的突出矛盾。据国家统计部门的资料表明,我国城市人口失业率从2001年的3.1%上升至目前的4.2%。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和富余劳动时间约在三分之一左右,内蒙古及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高于这个比例。而且,随着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必然会导致就业机会的减少,劳动力市场的吸纳能力减弱,劳动就业的形势越来越严峻。据有关部门的测算,80年代全国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产生240万个就业岗位,而到了90年代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只能提供70万个就业岗位,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下降了三分之二。大批城乡劳动力不能充分就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是一句空话。从这个角度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实现劳动力全面就业。要协调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尽可能多的创造劳动就业机会。一方面要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加快科技进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现代化装备水平,培育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另一方面也要发展适度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和成本较低的优势,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资本双密集型产业,把劳动力过剩的劣势转化为发展经济的竞争优势。二是处理好安置就业与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关系,多方开辟就业渠道。各级政府必须把增加就业岗位和改善创业环境作为重要职责,继续实行促进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对提供就业岗位和吸纳下岗人员再就业的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完善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提高就业安置能力和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不断拓宽就业安置渠道。同时,要引导社会转变就业观念,实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采取各项扶持政策,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尤其是服务性行业可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目前我国服务性行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不到30%,内蒙古及西部地区只占20%左右,而这一比例在发达国家超过了70%,印度和东南亚国家也超过40%,我们在这个领域大有潜力。要把劳动密集的服务行业做为劳动就业的重大领域,实行重点培育和扶持,增强吸纳劳动就业的能力,改变目前一些地方许多人没事干、而许多事又没人干的现象,使大部分劳动者各得其所、各展所长。三是处理好城市劳动力就业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目前我国劳动就业承受城市、农村的双重压力,必须实行城乡统筹协调的解决办法。要把农村劳动力纳入劳动就业规划,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培训输出机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积极拓展农村就业空间。要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加强流动人口的引导和管理,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形成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的格局,使大部分劳动力有业可就,有薪可进,过上安居乐业、富足有余的小康生活。

(四)城乡居民收入协调增长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指标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目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是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另一突出矛盾。据国家统计部门的信息,2001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至3∶1,如果扣除农民收入中40%的实物性收入,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差距在5∶1左右。另据国际通用的日均生活费用低于1美元的贫困标准测算,我国农村还有1亿多贫困人口。内蒙古农村牧区包括返贫人口在内还有198万贫困人口未能脱贫,如果按照国家新的扶贫标准,全区贫困人口约有350万人,贫困面为28%,大大高于全国的平均比例。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穷更不能实现小康,这是必须面对的严峻现实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形势,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除了农业本身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等措施外,要打破传统的农业和农村的局限,更多地向农业和农村之外开辟新的增收门路,实行三大战略性转移:一是产业结构向二、三产业转移。要突破第一产业的局限,不断向二、三产业延伸,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农牧民不能只从事原料生产,要大力发展加工、储运和销售,扶持和培育一批专业化的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引导农牧民逐步从第一产业分离出来,转移到二、三产业中去,形成产加销相结合,一二三产业相衔接的产业化格局,实现农畜产品多重转化增值,拓宽农牧民增收的新领域。二是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转移。只有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才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也才能增加农民收入。乡镇企业的发展必须调整思路和对策,不能再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低水平重复的路子,要重点抓好“一个调整”、“两个创新”,即调整优化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布向结构,特别要改变乡镇企业小而散的状况,引导乡镇企业集中连片发展,逐步向小城镇集中,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形成若干相对集中的经济小区,增强小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加快乡镇企业的体制创新,打破社区、行业和所有制界限,实行改组和联合,组建企业集团和产业群体,促进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和投资主体、经营形式多元化,转变经营机制,充分调动投资者、经营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推进乡镇企业科技创新,支持和鼓动乡镇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加快技术改造,更新设备,改进工艺,不断提高企业的装备水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推动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能力。三是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为了让更多的农民富裕起来,就必须让更多农民脱离农业,推进农民分工分业、离土离乡,开辟新的就业领域。不改变大部分农民捆在土地上的被动局面,农民永远不可能富裕起来。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改变农民只能务农、牧民只能放牧的传统观念,鼓励和引导农牧民离土离乡,进城务工经商,转向非农产业。要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引导和支持农民成立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实行行业分工,使一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加工、贩运、销售等新的行业,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拓宽新的空间。

(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统一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实现发展经济的目标,还包括保护资源、环境的目标,要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内蒙古的生态基础十分脆弱,而且有日渐恶化的趋势。据遥感调查资料显示,全区土地侵蚀面积达79.28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67%,其中风蚀沙化面积59.46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50.3%;水蚀破坏面积15.02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12.7%;草原退化沙化面积38.8万平方公里,占草原总面积的48.5%。全区有林地面积2.8亿亩,森林覆盖率为14.8%,而且分布极为不均,西部地区的覆盖率还不足10%。内蒙古又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省区之一,我国单位面积水资源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内蒙古又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全区水资源总量为508亿立方米,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3.6%,而水资源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86%,在全国排在第16位,平均每亩耕地水资源量为470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8%。生态环境是经济赖以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和生产余件,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治本之策,是关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之计。总结多年来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经验,要坚持四条原则:一是坚持保护为主的原则,重点保护好生态原貌不受破坏,在保护的基础上加强建设、合理利用,坚决禁止破坏性建设、掠夺性开发,不能重复重利用轻保护、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二是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生态类型和气候、地理条件,选择适宜的树种草种、种植形式、配置比例和开发利用方式,才能一个模式、一个标准;三是“三效统一”的原则,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把改善群众的生存、生产和生活条件结合起来,确保生态建设既有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又有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近期效益,坚持摒弃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期经济利益的做法;四是坚持综合治理、总体推进的原则,针对内蒙古风沙干旱、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原退化等生态环境恶化的突出问题,要以列入国家规划并正在实施的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天然草原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八大重点工程”为依托,实行山水田林综合治理,突出抓好林草水土“四项基础建设”,即种树种草为重点的植被建设、围封保护为重点的草原建设、开源节流为重点的水利建设、改土肥田为重点的农田建设,形成林草水土相互配套的生态建设工程。在发展经济中要特别注意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资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减少资源消耗和破坏,选择节约资源的发展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二十一世纪最大的资源危机是水资源短缺,我国和内蒙古的许多地方已经亮出了黄牌。所以,要特别重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把节约用水、科学用水放在突出位置,制定节水的法律法规,改革水的管理体制,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提高全社会节约用水的自觉性和积权性,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强制推行节约用水措施,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

(六)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问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物质文明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决定力量,政治文明是社会发展的制度保障和重要条件,精神文明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重点抓好: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进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建立重大决策论证、听证和责任制,保证各项决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行政管理职能,改革行政管理方式,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努力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加强对司法和执法的监督,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点抓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贯穿于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不断增强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的思想道德目标;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调整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尤其要重视基础教育和基层教育,努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积权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努力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结语:运用系统工程的理念和方法,从小康社会的系统概念与目标,到系统评估与比较、系统对策与措施;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到社会、生态、政治、文化建设,构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系统工程的基本框架,努力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四大目标”的全面实现。

标签:;  ;  ;  ;  ;  ;  ;  ;  ;  ;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系统方法论_小康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